萬年牢(精選17篇)
萬年牢 篇1
教學目標:
a認識8個生字
b了解故事內容,體會做人要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c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認真、實在的人生態度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課時:1
教學過程:
一、 揭題,明確學習要求(略讀課文以自學為主)
二 、 1.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交流檢查)
2.讀課文(找、劃課文中的3處“萬年牢”,說說分別指什么?你喜歡哪一個?)
a順推,從制作過程到如何生意到做人態度(引語:什么樣的糖葫蘆可以稱為萬年牢?是怎么做的?)
b中間挑兩邊,從生意經開始講,在對比兩種生意經中,讓學生明白做人的態度(引:這樣兩種生意經孰勝孰劣呢?)
c倒推,從做人的態度講起,這樣的人生態度,指導著這樣的生意經,從生意經中引入公平老實的制作糖葫蘆(引:擁有這樣的人生態度的人,會如何做生意,如何做糖葫蘆)
3.讀課文,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誠信的看法。
三、 小結全文,理解課題深化課文內容,“牢”誠實,可靠,實在,這樣的人生態度才是正道。
萬年牢 篇2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認真和實在的。先講父親自己經營做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制作的工藝、手藝高超和保證產品質量;再講父親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滿老板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為而辭掉工作。
“早晨起來,父親去市上買來紅果……”說明父親采購當天最新鮮的果品為材料;對買來的材料又經過嚴格的挑選,“……有一點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青絲、玫瑰”這些輔料也要求是上乘的,糖必須冰糖,鍋一定要用銅鍋。這些都反映了父親做事是那么的實在和認真。
對于制作工藝,更是一絲不茍:悶火、洗石板、串葫蘆、拉絲、滾煎……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由此換來了上乘的質量,“糖蘸的均勻”,“吃一口讓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接著講父親的手藝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請去當伙計,每月有工錢。由于父親看不慣老板變著法兒多賺錢的一套生意經,不到一年就辭去了這份工作。反映了父親憑著良心做買賣,不做虧心買賣的商業道德。
最后講父親的認真、實在、正直的品格影響和教育了下一代,為孩子們樹立了如何做人處事的榜樣。“父親的教導使我一生受益”,這是出自孩子內心的真切感受。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2.詞句解析。
(1)我的糖葫蘆糖蘸的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這里的“萬年牢”是指父親所做的糖葫蘆工藝高、質量好,體現在蘸的糖均勻,還不怕冷、熱、潮。這樣的產品靠的是實在和誠信,必定會成為經久不衰的產品,因此稱它為“萬年牢”。
(2)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這句話中的“萬年牢”是指好的產品會受到顧客信賴,贏得眾多的回頭客,生意會越來越興旺。
(3)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個可靠的人。
從產品、生意的萬年牢引申到做人的道德準則上來。一個具有誠實可靠品質的人也是萬年牢。
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關系。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
二、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了解故事內容,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三、教學建議
1.課文前的提示語提示了閱讀的要求,可讓學生先讀一讀,明確學習本文的目的要求。
2.教學略讀課文,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讓學生根據上面的閱讀提示,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做記號,畫出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并在書上作簡單的批注,讀后根據自己的批注進行交流。
3.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那位父親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對父親的言行作出自己的評價。
4.圍繞學生對“父親”的評價,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從字里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實實在在,講究商業道德的人。引導學生對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深入體會。而不是脫離文本的空談。
5.對文中的三處“萬年牢”分別進行體會,先聯系上下文分別說說它的意思,再說說這中間的相互聯系。
6.關于父親受雇于老板這件事,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討論:老板的這種生意經好不好?他這樣做會帶來什么結果?聯系生活實際發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認識能力。
7.為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可以拓展帶讀一篇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文章。
萬年牢 篇3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通過課文的研讀,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5教學重點
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聯系生活實際和同
學交流讀后的體會。
6教學難點體會三處“萬年牢”的內在關系,學會為人和做事的道理。
7教學時間1課時。
8教學過程
一、質疑課題,激起閱讀期待
1、板書課題:萬年牢
生齊讀課題。
2、談話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萬年牢”
1、通讀課文,讀準生字。
2、檢查字詞:
多音字:把、悶、削
認讀詞語,并結合句子理解詞義:走街串巷、掉皮損傷、耽誤、甩糖風、摻假、賺錢。
3、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作記號,并在書上做簡單的批注,讀后根據自己的批注進行交流:
⑴故事圍繞著哪一件事展開?
⑵課文中三處描寫了“萬年牢”,想想分別是什么意思?
4、討論交流上述問題。
5、試一試贊美“父親”,并找出贊美的依據:
著重抓住下列語句,讀議結合,體會父親的商業道德高尚:
⑴“早晨起來,父親去市場上買來紅果……”說明父親采購當天最新鮮的果品作為材料,對買來的材料又經過嚴格的挑選……“……有一點兒……”這些都反映了父親做生意是那么認真和實在。
⑵對于制作工藝更是一絲不茍,悶火、洗石板、串葫蘆、拉絲、蘸糖的均勻,“吃一口讓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⑶父親的手藝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請去當伙計,每月有工錢,由于父親看不慣老板變著法兒賺錢的生意經,不到一年就辭去了這份工作,反映了父親憑著良心做買賣,不做虧心買賣的商業道德。
讀議結合,感悟理解“萬年牢”
1、第一處的“萬年牢“是指什么?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⑴為什么叫“萬年牢“?
(這里的“萬年牢”是指父親所做的糖葫蘆工藝高、質量好,體現在蘸糖均勻,還不怕冷、熱、潮。這樣的產品靠的是實在和誠信,必定會成為經久不衰的產品,因此稱它為“萬年牢”。)
⑵這種“萬年牢”的糖葫蘆,父親是怎么做出來的?
①選料的講究。
②每一個環節的一絲不茍。
⑶小結:
正是因為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有“萬年牢”的產品質量,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板書:產品)
⑷讀出父親的自信和自豪。
2、第二處的“萬年牢”是指什么?
出示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⑴什么叫正道?(憑著良心做買賣)
⑵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我們身邊的人是如何“憑著良心做買賣的”?
⑶父親是如何走正道的?畫出文中與此有關的詞語。
(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生意認真實在)
⑷“萬年牢”指什么?
(認真實在地做出來的產品會受到顧客信賴,憑著良心做買賣贏得眾多的回頭客,這是生意的萬年牢。(板書:生意)
⑸讀出父親的真誠和正直。
3、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什么呢?
出示句子“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
⑴體會父親教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
(從產品、生意上的“萬年牢”引申到做人的道德準則上來,一個具有誠實可靠品質的人也是“萬年牢”。)(板書:人品)
⑵讀出父親對我的諄諄教悔。
4、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么聯系?
啟發學生懂得: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只有萬年牢的人品才能做出萬年牢的產品。這三次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補充板書:線條)
四、課堂訓練聯系生活,深入體驗“萬年牢”
1、依據板書,用自己的話說說父親是個怎樣的人:
(抓住父親做糖葫蘆工藝高、質量好,做生意時誠信、實在和具有誠實可靠的品質這三方面,由父親的為人說出三處“萬年牢”之間的聯系。)
2、文中做大買賣的老板,他的生意經對嗎?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發表各自的看法。
9作業安排
板書設計人品
萬年牢產品
生意
10教學資料及資源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冰糖葫蘆是中國傳統美食,它是將野果用竹簽串成串后蘸上麥芽糖稀,糖稀遇風迅速變硬。
提起冰糖葫蘆的來歷,還得說說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
宋光宗,名趙敦(公元1147——1200年),是宋孝宗趙慎的第三個兒子。公元1187年10月受孝宗內禪而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紹熙”。
趙敦長期生活于深宮,不達世務。即位時,他43歲,卻已滿頭銀發了。臣下獻上何首烏,說服后能使頭發轉黑,但他不肯服用,說:“我頭發已白,可叫天下人知道我是老成的。”即位后,他為李皇后所左右,罷免周必大、辛棄疾等主戰派大臣,起用留正為宰相,朝政為主和派所操縱。
知樞密院事趙汝愚和知閣門事韓化胄上奏,建議太皇太后下詔令趙敦退位,傳位于其子趙擴。太皇太后同意趙敦禪位,稱太上皇,閑居壽康宮。
紹熙年間,趙敦最寵愛的黃貴妃面黃肌瘦,不思飲食。御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皆不見什么效果。皇帝見愛妃日見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無奈只好張榜求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為黃貴妃診脈后說:“只要用冰糖與紅果(即山楂)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準見好。”開始大家還將信將疑,好在這種吃法還合貴妃口味,貴妃按此辦法服后,果然如期痊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展開了愁眉。
后來這種做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賣,就成了冰糖葫蘆。原來,山楂的藥用功效很多,它能夠消食積、散淤血、驅滌蟲、止痢疾,特別是助消化,自古為消食積之要藥,尤長于消肉積。也許是黃貴妃所食山珍海味積住了食,做下的病,小小山楂解除了病痛。明代杰出的醫藥學家李時珍也曾經說過:“煮老雞硬肉,入山楂數顆即易爛,則其消向積之功,蓋可推矣。”
今人研究證明,山楂還有降血脂、降低血清膽固醇等作用,因此而更加受到人們的青睞。山楂食品也花樣翻新,品種繁多。但酸甜香脆的冰糖葫蘆直至今日仍是受人們喜愛的吃食。
萬年牢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了解故事內容,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重難點】
重點: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的糖葫蘆講了那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
事認真、實在。
難點:體會三處“萬年牢”的內在關系,學會為人和做事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父親,從中懂得了一個道理: “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 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 ”這節課我們要走進另一位父親,讓我們一起讀讀他的故事吧!齊讀課題“6、萬年牢”
二、預習檢測
1、詞語檢測
(1)去把兒 悶好 削竹簽挑選
(2)蘸糖 甩糖風 摻假賺錢
(3)走街串巷 掉皮損傷 耽誤 晾曬
(帶拼音讀)、 (指名讀,跟讀)、(去掉拼音男女賽讀)
2、這是課文插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圖畫,結合你的預習,說說你知道了些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呢?
三、圍繞提示,自學課文
學習之前,我們要先理出自學提示。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前綠色部分的提示以及課 文中的問題泡泡,動筆歸納出我們的學習任務。
1、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情?
2、課文題目“萬年牢”在文中出現了 3 次,畫出相應的語句,想想 3 次之間有 什么聯系,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兩個學習任務,畫出相應的句子。
四、抓住重點,深入探究
1.現在我們一塊兒圍繞自學提示,來交流交流收獲吧。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情?
( 父親在家做糖葫蘆認真細致,在別人的店里他依然那樣實在。)
2.“萬年牢”這個題目在文中出現了三次。把你勾畫出的相應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
①父親說: “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
②“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
③“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 ”
(1)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萬年牢。
齊聲朗讀出這個句子,邊讀邊想:這句話中的 萬年牢指的是什么?(糖葫蘆)
萬年牢的糖葫蘆是怎樣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的糖葫蘆。)
這樣的糖葫蘆,是怎樣做出來的呢?引導學生讀 2、3、4 小節 “父親的糖葫蘆做得好, 用的都是的材料。 早晨起來, 父親去市上買來紅果、 海棠、山藥、紅小豆等,先把這些東西洗干凈。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青絲、玫瑰也是要上等 的。蘸糖葫蘆必須用冰糖,綿白糖不行,蘸出來不亮。煮糖用銅鍋,鐵鍋煮出的 糖發黑。 ”
你從哪幾個詞語中特別感受到父親做糖葫蘆選料很講究呢?(去了把兒和尾、 一點 兒、都要、上好、上等、必須 )齊讀這一段,注意重點詞語的朗讀。
你還從哪些地方讀出來了,這萬年牢的糖葫蘆做出來不容易? (父親做糖葫蘆不但選料講究,制作的過程也很講究。)
那我們來看一看,整個過程都做些什么。老師把它概括為六個步驟。課件:1、悶-----2、洗擦-----3、準 備------4、煮-----5、蘸------6、甩------
師: 是啊, 正是因為父親的認真實在, 所以做出的糖葫蘆可以稱得上是 “萬年牢。 ” 板書:做糖葫蘆
(2) 第二個帶有“萬年牢”的句子。
來,齊聲讀一讀,邊讀邊想:這個句子里的萬年牢指什么?
師:父親是這樣說的,他是怎樣做的呢?閱讀第六自然段,畫出你認為最能體現父親做生意“萬年牢”的詞語來。(“不滿意、看不下去、還像過去那樣、不聽、 嫌、辭去了工作、仍然” )
文中沒有寫父親提籃叫賣生意如何,你認為呢?為什么?
師:是啊,他的生意一定――(示意學生回答)生(齊) :萬年牢!
板書:做生意
(3) 師:他不僅是一位好生意人,還是一位好父親。我們一塊來看看他是怎樣 教育自己的孩子新鳳霞的,也就是文中第三個含有“萬年牢”的句子。
(屏顯: “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 ”
默讀這句話,想一想,這里的萬年牢指什么?
板書:做人
(4) (屏顯三個句子)現在讓我們再次回顧這三個萬年牢,一邊讀,一邊想想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你覺得三個萬年牢中哪個是排第一位的?為什么?
五、隨文延伸,認識作者
有了萬年牢的人品,才能把事情做好。父親是這樣教育新鳳霞的,新鳳霞做得怎樣呢?大屏出示資料
新鳳霞是我國評劇表演藝術家,她七歲學京劇,十三歲學評劇,十五、六歲任主演,被認為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有成就的藝術大師之一。 “文 革”期間她被折磨致殘,以至無法再登上心儀的舞臺,但是她沒有氣餒以后轉行創作,從文盲起步,竟留下400 萬字的文學作品。
師:這些資料,你想到了什么?
六、思考拓展,升華主題
同學們,你們認為,現代社會,還需要萬年牢嗎? 是的,無論在哪個時代,萬年牢的人品都不能丟。讓我們都來做“萬年牢” !讓 我們以這樣的名言來激勵自己吧!
(屏顯句子) 生(齊讀句子) :
1、對人誠懇是不會失敗的。――毛澤東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萬年牢 篇5
課前播放《冰糖葫蘆》mtv。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孩子們,聽了這首歌,看了圖片,有什么想說的?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與冰糖葫蘆有關,題目叫《萬年牢》。(學生說師板書)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萬年牢與糖葫蘆究竟有什么關系呢?輕輕打開語文書,翻到22頁。自己放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可不要馬虎,如果有困難的,請舉手示意,我愿意過來和你一起讀。(給足夠的時間讓孩子讀課文。)
2、張老師在讀的過程中,覺得有這么幾個句子比較難讀。(出示句子)。
句1: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
句2:小時候,我給父親當幫手,把爐火悶好,再把一塊大理石板洗擦干凈,擦上油備用。串糖葫蘆的竹簽,由我一根根削好、洗凈、晾干,然后一捆捆放在父親手邊。(這里有幾個多音字,誰能把它們讀準。)
句3:父親的認真勁兒,在賣糖葫蘆的人當中出了名,人稱“小辮兒糖四”,因為清代父親受過宮廷里做糖貨的師傅傳授,一直留著辮子提籃叫賣糖葫蘆。
(先自己試著讀一讀。再逐句指名讀或齊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預習得真好。孩子們,課文中有三次寫到“萬年牢”,默讀課文,把這幾個句子劃出來。
2、學生讀,找句子,交流后出示三個句子。
句1:父親說:“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句2: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句3: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
3、一起來讀一讀三個句子。
四、深入研讀課文
(一)、理解第一個“萬年牢”。
1、出示句子。(父親說:“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2、讀著讀著,張老師覺得很奇怪,父親為什么給糖葫蘆起“萬年牢”這個名字,你再讀讀這個句子,能幫父親說說理由嗎?
學生交流。
3、孩子們,父親為什么能做出這么好的糖葫蘆?(板書:做糖葫蘆)請你讀一讀課文2、3、4自然段,拿起筆圈圈畫畫。
重點研讀句子1: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
讀著父親選料的過程,你的腦海中會跳出一個什么詞?
(預設:精挑細選、精細、認真、細致)
再讀這個句子,你是從哪些詞兒中體會到父親的認真,父親的細致?
(去了把兒和尾一點兒都要上好)
誰能把父親的認真,細致通過朗讀表達出來。(讀這個句子。)
重點研讀句子2:父親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寶盆上的光圈。
(透過這個“甩”字,你可以看到什么?)
正是嚴格的選料,考究的工具,精湛的手藝造就了優質的糖葫蘆,更是因為父親的認真和實在造就了這品質上乘的萬年牢。再讀父親的話。(“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齊讀句子。)
(二)、理解第二個“萬年牢”。
1、父親做糖葫蘆用心,做生意也是如此。(出示句子)。父親說: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2、讀父親的這句話,說說你對這個“萬年牢”的理解?
結合理解“走正道”。聯系生活,說說你是怎么理解“走正道”的?
3、父親這么說的,是不是這么做的呢?讀讀五六自然段,
為了這個事,老板和父親之間,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論,讓我們用自己的智慧把他們的這場爭論再現出來。
4、出示對話句式(孩子每人一張):
老板地對父親說:
父親地說:
老板地說:
父親地說:
(寫一組對話也可以,有時間的小朋友可以寫兩組。)
5、匯報展示。(交流一個學生,全班一起回讀第二句萬年牢。)
6、面對老板的行為,認真實在的父親干了不到一年,毅然辭去了這份相對走街串巷來講比較安逸的工作,辭去了這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踏上“提籃叫賣”的日子。(讀第二句萬年牢的句子。)
(三)、出示第三個“萬年牢”的句子。
1、這句話中的“萬年牢”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2、課文中有三個“萬年牢”,你們覺得它們有什么聯系?出示三個句子。
3、朗讀句子(要有層次)
4、父親用做糖葫蘆的經歷教導我做“萬年牢”,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其實也在教導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讓我們一起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生讀。
相信,無論做什么事,我們都會認認真真,實實在在,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是呀,父親的教導也使我們一生受益。下課。
萬年牢 篇6
【字詞薈萃】
1、讀拼音,寫詞語。
tiān jīn liànɡ shài dān wù
( ) ( ) ( )
zhú qiān zhuàn qián
( ) ( )
2、比一比,再組詞。
晾( ) 賺( ) 損( )
涼( ) 嫌( ) 殞( )
【句段集錦】
1、文中三次提到了“萬年牢”,第一處的意思是指
;第二處的意思是指
;第三處的意思是指
。
2、文中三次所提到的“萬年牢”之間有什么聯系?
。
【課文鏈接】
做大買賣的老板都有一套生意經,變著法兒多賺錢,父親對老板的定價太高心里不滿意,對老板的行為也看不下去。他還像過去那樣認真選料,一點兒也不馬虎。老板嫌他扔得太多,讓他少扔點兒、摻點假,他不聽。
1、從這段話中找出兩組反義詞。
( )-( ) ( )-( )
2、文中的“一點兒也不馬虎”說明了什么?
萬年牢 篇7
前幾天,俺在語文課上講授了《萬年牢》這篇課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局部講父親做事認真和實在的。學習這篇課文,重點是讓同學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教學中俺圍繞同學對“父親”的評價,引導同學走進文本,從字里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講究商業道德的人。
當教學即將結束的時候,俺請同學們聯系自身的生活,回憶一下自身的父親或母親、或周圍的人群中,有沒有“老實、善良”這樣的好品質呢?有沒有這樣的生活細節呢?夸夸你自身的父親或母親、或周圍的人,大家聽了一定會很開心的。
就在同學們考慮的片刻,突然有個同學大聲喊到:“咱班的王煥謹,她就是萬年牢。”話音未落,全班同學都異口同聲地表示贊同,同時把眼光都投向了王煥謹。這時,俺看到王煥謹的小臉蛋紅了。俺馬上接著問:“為什么說王煥謹是萬年牢?”同學們就你一言俺一語地議論開了。有的說:“王煥謹不但學習好,還愛勞動。” 有的說:“有一回高志強和她鬧意見把她弄哭了,老師本想為她出氣,但她是那么善良,原諒了高志強。”還有的說:“王煥謹為班級做事從來不張揚,總是默默無聞地協助同學。”……
回想到這里,俺立刻又想起了王煥謹在日記中寫到的一段話:“同學們都稱謂俺‘萬年牢’,可俺認為,還有很多同學比俺好一百倍、一千倍。俺更希望那些成果不好的同學不要無精打采。因為,只要俺們努力,坦誠做人,俺們就能勝利。”多么樸實的小朋友啊!
作為一名教師,不只是教會同學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同學怎樣做人。可想而知,俺們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萬年牢 篇8
教學內容:
《萬年牢》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略讀課文,通過學習課文中的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的感人故事,讓學生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做人要認真,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的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
教學難點 :體會三處“萬年牢”的內在關系,學會為人和做事的道理。
教學準備:powerpoint 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理解課題
學完第5課《中彩那天》,我們認識了一位了不起的父親,從中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這節課我們將走進另一位父親,去讀讀他的故事。請齊讀課題“6 萬年牢”。
理解課題:“牢”是什么意思?“萬年牢”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 、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詞語檢測
(1)去把兒 悶好 削竹簽 挑選
(2)蘸糖 甩糖風 摻假 賺錢
(3)走街串巷 掉皮損傷 耽誤 晾曬
帶拼音讀(指名讀,跟讀);去掉拼音(男女賽讀)
三、圍繞提示,自學課文
這是一篇略學課文,學習之前我們要先理出自學提示。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前綠色部分的提示以及課文中的問題泡泡,動筆歸納出我們的學習任務。
1、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情?
2、課文題目“萬年牢”在文中出現了3次,畫出相應的語句,想想3次之間有什么聯系
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兩個學習任務,畫出相應的句子。
四、抓住重點,深入探究
1.現在我們一塊兒圍繞自學提示,來交流交流收獲吧。就從第一個問題開始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情?
父親在家做糖葫蘆認真細致,在別人的店里他依然那樣實在。
2.“萬年牢”這個題目在文中出現了三次。把你勾畫出的相應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吧
①父親說:“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②“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③“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
(1)我們先來看第一個萬年牢。齊聲朗讀出這個句子,邊讀邊想:這句話中的萬年牢指的是什么?(糖葫蘆)
萬年牢的糖葫蘆,是怎樣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的糖葫蘆。
(這樣的糖葫蘆,是怎樣做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讀2、3、4小節
“父親的糖葫蘆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早晨起來,父親去市上買來紅果、海棠、山藥、紅小豆等,先把這些東西洗干凈。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青絲、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蘆必須用冰糖,綿白糖不行,蘸出來不亮。煮糖用銅鍋,鐵鍋煮出的糖發黑。”
你從哪幾個詞語中特別感受到父親做糖葫蘆選料很講究呢?去了把兒和尾、一點兒、都要、上好、上等、必須
齊讀這一段,注意重點詞語的朗讀。
你還從哪些地方讀出來了,這萬年牢的糖葫蘆做出來不容易?
父親做糖葫蘆不但選料講究,制作的過程也很講究。那我們來看一看,整個過程都做些什么。老師把它概括為六個步驟。課件:1、悶-----2、洗擦-----3、準備------4、煮-----5、蘸------6、甩-------
師:是啊,正是因為父親的認真實在,所以做出的糖葫蘆可以稱得上是“萬年牢。”
板書:做糖葫蘆
(2)第二個帶有“萬年牢”的句子。
來,齊聲讀一讀,邊讀邊想:這個句子里的萬年牢指什么?
師:父親是這樣說的,他是怎樣做的呢?閱讀第六自然段,畫出你認為最能體現父親做生意“萬年牢”的詞語來。(“不滿意、看不下去、還像過去那樣、不聽、嫌、辭去了工作、仍然”
文中沒有寫父親提籃叫賣生意如何,你認為呢?為什么?師:是啊,他的生意一定——(示意學生回答)生(齊):萬年牢!
板書:做生意
(3)師:他不僅是一位好生意人,還是一位好父親。我們一塊來看看他是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新鳳霞的,也就是文中第三個含有“萬年牢”的句子。(屏顯:“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
默讀這句話,想一想,這里的萬年牢指什么?
板書:做人
(4)(屏顯三個句子)現在讓我們再次回顧這三個萬年牢,一邊讀,一邊想想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你覺得三個萬年牢中哪個是排第一位的?為什么?
啟發學生懂得: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關系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三處“萬年牢”由做糖葫蘆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環緊扣一環,敘事清楚,很有條理。我們要學習這種按一定線索寫事情的寫作方法。
五、隨文延伸,認識作者
有了萬年牢的人品,才能把事情做好。父親是這樣教育新鳳霞的,新鳳霞做得怎樣呢?師:這些資料,你想到了什么?
新鳳霞是我國評劇表演藝術家,她七歲學京劇,十三歲學評劇,十五、六歲任主演,被認為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有成就的藝術大師之一。“文革”期間她被折磨致殘,以至無法再登上心儀的舞臺,但是她沒有氣餒以后轉行創作,從文盲起步,竟留下400萬字的文學作品。
六、思考拓展,升華主題
你們談得真好!同學們,你們認為,現代社會,還需要萬年牢嗎?
是的,無論在哪個時代,萬年牢的人品都不能丟。讓我們都來做“萬年牢”!讓我們以這樣的名言來激勵自己吧!(屏顯句子)
生(齊讀句子):1、對人誠懇是不會失敗的。——毛澤東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附板書:
萬年牢
做糖葫蘆
萬年牢
做生意
萬年牢
做 人
萬年牢 篇9
學習目標:
1 、認識8 個生字。
2 、了解故事內容,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 、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 、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重點難點:
1、課文圍繞父親做的糖葫蘆將例如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體會。
2、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親為人和做事的真誠,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powerpoint 課件或小黑板。
自學提綱:
1 、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
3 、課文題目“萬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現了幾次?幾次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什么深刻含義?
檢測練習:
一、小小書法家:把難寫的生字規范地寫在田字格里。
二、詞語積累:朗讀本課詞語,讀準字音。
走街串巷 損傷 晾曬 耽誤 師傅 邀請 摻假 閨女
三、你讀懂了嗎?
1、聯系文中具體的語句說說父親是個怎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三次提到了“萬年牢”,分別指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討論更正:
1 、小組合作研討。
2、班內匯報交流。
3、重點指導理解問題(3 ):
第一處的萬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a 、為什么叫萬年牢?(板書:糖葫蘆――萬年牢)
b 、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么做出來的?
(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讀第三、四自然段,體會父親在制作糖葫蘆中對蘸糖、甩糖風等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茍)
c 、小結:正是因為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第二處的萬年牢指什么?小組討論
出示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a 、什么叫正道?(憑著良心做買賣)
b 、父親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生意認真實在)(板書:做生意――萬年牢)
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討論。
出示句子:“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體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板書:做人――萬年牢)
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么聯系?
啟發學生懂得: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關系。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
三處“萬年牢”由做糖葫蘆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環緊扣一環,敘事清楚,很有條理。我們要學習這種按一定線索寫事情的寫作方法。
出示句子:“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體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板書:做人――萬年牢)
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么聯系?
啟發學生懂得: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關系。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
三處“萬年牢”由做糖葫蘆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環緊扣一環,敘事清楚,很有條理。我們要學習這種按一定線索寫事情的寫作方法。
練習設計:
一、我會讀拼音,寫詞語。
tiān jīn liàng shài dān wù zhuàn qián zhú qiān
( ) ( ) ( ) ( ) ( )
二、請給下列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1)悶悶不樂 (mēn mèn) (2)拮據 (jū jù)
(3)教誨 (huǐ huì) (4)精湛 (zhàn zàn)
三、課文鏈接
做大買賣的老板都有一套生意經,變著法兒多賺錢,父親對老板的定價太高心里不滿意,對老板的行為也看不下去。他還像過去那樣認真選料,一點兒也不馬虎。老板嫌他扔得太多,讓他少扔點兒、摻點假,他不聽。
1、從這段話中找出兩組反義詞。
- -
2、文中的“一點兒也不馬虎”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課外延伸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片斷
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負責殿后。他眼見戰士們一個個因饑餓而昏倒在,便把目光(盯、落、)在自己的坐騎大黑騾子上。這匹從江西出發時來就跟隨彭德懷的大黑騾子,一(yī yí yì )路上又馱傷病員,又馱糧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有時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念叨著:“你太辛苦了啊!(ya na wa)連一點料都吃不上。”說說著,就把自己的干糧(分、取)出一些,悄悄地塞進大黑騾子的嘴里,里,一直看著它吃完。
1、選擇你認為更準確的字下畫“___”
2、給文中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
3、從畫線的語句中你體會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說明:關于導學案的設計我和所有的老師一樣,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今天我把《萬年牢》一課導學案設計呈獻給所有的同行,僅供參考,希望大家不吝賜教。)
萬年牢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做人要認真,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的糖葫蘆將例如哪幾件事?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
3、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體會。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了解閱讀要求。
1、《中彩那天》中的父親,在道德難題面前,放棄了汽車,選擇了誠信,做到了以誠待人。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課文,又將向我們介紹一位怎樣的父親呢?請同學們讀一讀閱讀提示。
2、生自由讀閱讀提示,匯報。(真誠地為人、做事,做事認真、實在)
3、閱讀提示當中還給我們提出了哪些學習要求呢?(生匯報)
二、揭示課題,初讀課文。
1、師板書課題:萬年牢,生齊讀
2、看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萬年牢是什么意思?)
3、請同學們自由讀文,感知內容,注意讀準字音。
4、檢查預習情況,指導讀準字音:蘸、津、損、甩、賺。多音字:把、悶、削。
三、獨立閱讀課文,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做記號,畫出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文章當中出現了幾次“萬年牢”,它們的意思一樣嗎?
2、匯報: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兩件事)
3、匯報:文章當中出現了幾次“萬年牢”,它們的意思一樣嗎?(三次,意思不一樣)
四、小組學習,理解感悟。
1、在第一件事:介紹父親如何做糖葫蘆中,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請同學們在小組中合作學習,找出有關語段讀一讀,并互相討論一下。
2、小組學習,匯報交流。
3、第一處的萬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父親說:“我的糖葫蘆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讀第2自然段,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讀第3、4自然段,體會父親在制作糖葫蘆中對蘸糖、甩糖風等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茍)
4、師小結:這里的“萬年牢”是指父親所做的糖葫蘆工藝高、質量好,必定會成為經久不衰的產品。
五、自讀課文,繼續體會。
1、第二處的萬年牢指的又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生意認真實在。)
2、師小結:這句話中的“萬年牢”是指好的產品會受到顧客信賴,贏得眾多的回頭客,生意會越來越興旺。
3、出示句子:“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這里的萬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4、師小結:從產品、生意的萬年牢引申到做人的道德標準上來。一個具有誠實可靠品質的人也是萬年牢。
六、深入體驗、感悟理解。
1、出示學習小氣泡的問題:課文中三處提到了“萬年牢”,這中間有什么聯系呢?
2、啟發學生懂得:產品質量好才贏得顧客,做事講認真、講實在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3、說說父親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對父親的言行作出評價。
(父親是個辦事認真、實實在在、講究商業道德的人。)
七、拓展閱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請同學們閱讀有關誠實、守信的故事,邊讀邊批注,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課后反思】
《萬年牢》是一篇略讀課文,通過學習課文中的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的感人故事,讓學生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抓住“萬年牢”這條主線,通過文中三次出現的“萬年牢”來引導學生討論、探究,繼而發現、體會文章所蘊含的做人道理,重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教學中,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通過我精心設計的一個個問題,圍繞著“萬年牢”這條主線,學生一步步進入課文的情境中,積極思考,合作探究,大膽發言,最終由文本的解讀上升到了情感的共鳴,達到了最初設想的教學效果,學生們也受到了語言文字和美好情感的熏陶。課后反思,這節課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既體現了新課程倡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精神,也有教師牽引過多的痕跡。
萬年牢 篇11
《萬年牢》教學反思
《萬年牢》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的認真和實在的。先講父親自己經營做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制作的工藝、手藝高超和保證產品質量;再講父親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滿老板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為而辭掉工作。父親的認真、實在、正直的品格影響和教育了下一代,為孩子樹立了如何做人的榜樣。這篇課文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萬年牢》一課中三次提到了“萬年牢”,含義十分深刻。給孩子們充分的時間理解這三處后,我就開始引導他們理解三處的聯系。孩子們通過朗讀、自由思考、集體交流,很順利的理解了他們之間的聯系。
一節課很快就結束了,由于自己每個環節講得過細,所以,本節課安排的內容沒有講完,為此,自己感到很遺憾。
本節課存在的問題:
1、思路要整合,不要瑣碎,本文講得過細了,所以導致了拖堂。
2、板書設計不合理,應該是文路和學路相統一。
3、 教師語言表達要清楚,不能有口頭禪。
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時刻提醒自己避免類似的現象發生,使自己的課越上越實,使自己的教學水平能夠上一個新的臺階。
《萬年牢》教學反思
【課文簡說】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認真和實在的。先講父親自己經營做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制作的工藝、手藝高超和保證產品質量;再講父親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滿老板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為而辭掉工作。
“早晨起來,父親去市上買來紅果……”說明父親采購當天最新鮮的果品為材料;對買來的材料又經過嚴格的挑選,“……有一點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青絲、玫瑰”這些輔料也要求是上乘的,糖必須冰糖,鍋一定要用銅鍋。這些都反映了父親做事是那么的實在和認真。
對于制作工藝,更是一絲不茍:悶火、洗石板、串葫蘆、拉絲、滾煎……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由此換來了上乘的質量,“糖蘸的均勻”,“吃一口讓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接著講父親的手藝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請去當伙計,每月有工錢。由于父親看不慣老板變著法兒多賺錢的一套生意經,不到一年就辭去了這份工作。反映了父親憑著良心做買賣,不做虧心買賣的商業道德。
最后講父親的認真、實在、正直的品格影響和教育了下一代,為孩子們樹立了如何做人處事的榜樣。“父親的教導使我一生受益”,這是出自孩子內心的真切感受。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片段】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生:什么是萬年牢?
師:很好的問題,大家好好地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什么是萬年牢?
生自由讀課文,交流:
生1:父親說:“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生2:“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生3: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父親的教導使我一生受益。
師;大家找得真好,誰能說說這三句話的意思?先同桌交流一下。
生4:第一句話講得是糖葫蘆的質量好,才能萬年牢。
生5:第二句講得是做生意要講實在,講信用,才能萬年牢。
生6:第三句講做人要實在,才能萬年牢。
師:理解得真不錯!這三句話有什么樣的聯系呢?
生7:我覺得一層比一層更進一步,從糖葫蘆到生意到做人。
生8:對,這三處從本質來講是密不可分的,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父親本身就是萬年牢。
師:大家真了不起,請同學們再好好地去讀讀課文,作者在哪些具體的描寫中,寫出了父親“做糖葫蘆的可靠”和“做買賣的實在”以及“做人的認真”。
學生們通過朗讀、自由思考、集體交流,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教后感】這樣精彩的一篇文章,編者為什么安排為略讀課文的教學?我想他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略讀能力,教學中不必追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枝大葉”就可以了,但在教學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自己把課文讀懂,讀深,掌握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我切入“什么是萬年牢,如何理解這三句話?”,讓學生初步感悟,隨之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用自己最擅長的方法學習,結合小組合作,全班交流,取長補短,達到了整體的效果。
萬年牢 篇12
《萬年牢》是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的認真和實在。這篇課文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下面反思一下自己本節課的一點想法。
一、激發學生興趣,在疑問中自主思考
首先讓學生欣賞歌曲《糖葫蘆》,音樂和語文教學融合在一起很快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和直觀的糖葫蘆圖片中產生學習本文的興趣,升華了情感。緊接著引出本文: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賣糖葫蘆的人,他的糖葫蘆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氣,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萬年牢》的主人公。面對題目,看看插圖,讓學生提出心中疑問。萬年牢?什么是萬年牢?為什么叫萬年牢?萬年牢是不是和糖葫蘆有關呢?孩子們預習課文后,紛紛質疑。在《萬年牢》這一課中,從課題質疑“什么是萬年牢”“什么東西能萬年牢固?”開始思考,再通過課文中三次出現萬年牢的段落中弄清每一次的“萬年牢”有不同的含義,“萬年牢”的理解就有了不同內涵,通過這種思路的引領,學生很快能把握文章的重難點,順利達成學習目標。
二、教學過程緊抓住課文主線
本文雖是一篇略讀課文,但篇幅很長,要在一節課內將學文明理、領會方法都訓練到位,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課文的題目是“萬年牢”,文中也有三次提到“萬年牢”,如果能引領學生對這三處的“萬年牢”進行細細品味,體會它們的意思,再說說這中間的相互聯系,那么,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就達成了。因此,我在設計這節課時,就緊緊抓住“萬年牢”這條主線,引導學生討論、探究三個萬年牢的含義和聯系,并以此貫穿全文,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進行探究和學習,繼而發現、體會文章所蘊含的做人道理。按照教學指導,孩子們很快找到了課文中三處關于“萬年牢”的語句,接著我又讓學生抓住三個“萬年牢”,讀中品味萬年牢的含義,小組交流中,孩子們由此發現,課文寫了做糖葫蘆、做買賣、做人等三個方面。怎么做糖葫蘆、做生意、做人才是萬年牢?孩子們從課文中找到關鍵詞語,很快,課文的脈絡清晰地呈現在他們眼前。學生都能從具體的內容中領悟到父親做的糖葫蘆質量好,味道佳,這樣的產品人人稱道,就是產品萬年牢;父親做生意實在,顧客說好,生意自然好,這就是生意萬年牢;父親以自己的為人做事方法教育我,讓我也從中知道了做人也要像他一樣實在認真,講誠信,這就是人品萬年牢。
這三個部分相對獨立,但又有緊密的聯系。通過讓學生給三個萬年牢排序并說明理由的方法,啟發學生懂得了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關系。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
三處“萬年牢”由做糖葫蘆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環緊扣一環,敘事清楚,很有條理。啟發學生要學習這按一定線索寫事情的寫作方法。
三、隨文延伸,認識作者
出示新風霞的資料,劇照,讓學生交流表達自己想法:新鳳霞沒有辜負父親的教育。新鳳霞取得的成就跟父親的教育分不開。她很堅強,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怕。不能演出了,她就寫作。我覺得她能成為這么偉大的人,這么有名,跟她的認真實在是分不開的。學生就進一步體會到父親教育自己子女也是成功的,最終由文本的解讀上升到了情感的共鳴,達到了最初設想的教學效果,學生們也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
四、回歸整體,以“朗讀”代解說,升華感受
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做到大膽放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另外重視朗讀和讀后感受,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感悟過程。在朗讀課文中,同學很重視朗讀的正確與流利,而忽略了都是為有感情的朗讀而打基礎。本文比較平淡,應該用敘述的語氣來讀,講故事娓娓道來。作為略讀課文,要注意把握教學尺度,語文的教學更應講究思路整合,不要瑣碎,不要脫離了文本教學。
五、通過說話練習,落腳到關于做人的道理上
關于實實在在做人道理,孩子們想到的生活事例以“反面教材”居多。孩子們聯系現實生活中遇到事例,暢所欲言、有毒食品等批判了誠信正能量的缺失,在現在誠信缺乏的大環境下孩子們需要更積極、樂觀、信任的引導和積累。
萬年牢 篇1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認真和實在的。先講父親自己經營做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制作的工藝、手藝高超和保證產品質量;再講父親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滿老板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為而辭掉工作。父親的認真、實在、正直的品格影響和教育了下一代,為孩子們樹立了如何做人處事的榜樣。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要求:
1、認識8個生字。
2、了解故事內容,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點: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親為人和做事的真誠。
教學難點: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
1、powerpoint課件。
2、音樂《冰糖葫蘆》。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播放歌曲《冰糖葫蘆》。
2、在解放前的天津,就有一位賣糖葫蘆的人,他的糖葫蘆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氣,想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萬年牢》的作者新鳳霞的父親。(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理解“牢”在字典中有幾種解釋,分別是什么?
2、“萬年牢”是什么意思?(永遠堅固、永遠結實)
3、萬年牢與糖葫蘆究竟有什么關系呢?輕輕打開語文書,翻到22頁。昨天我們預習了這一課,生字詞會認了嗎?我們來試著認一認。(出示課件:生字詞)
2、這篇閱讀課文比較長,那里面有很多長句子,你認為哪些句子比較難讀,能大膽讀給同學們聽聽嗎?
句1: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
句2:小時候,我給父親當幫手,把爐火悶好,再把一塊大理石板洗擦干凈,擦上油備用。串糖葫蘆的竹簽,由我一根根削好、洗凈、晾干,然后一捆捆放在父親手邊。(這里有幾個多音字,誰能把它們讀準。)
句3:父親的認真勁兒,在賣糖葫蘆的人當中出了名,人稱“小辮兒糖四”,因為清代父親受過宮廷里做糖貨的師傅傳授,一直留著辮子提籃叫賣糖葫蘆。
(先自己試著讀一讀。再逐句指名讀或齊讀。)
三、圍繞提示,深入探究:
1、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習之前,我們要先理出自學提示。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提示學習課文。(課件出示自學提示:1、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情?2、課文題目“萬年牢”在文中出現了幾次?畫出相應的語句。3、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什么聯系?)
請大家根據自學提示學習課文,并拿出筆來,做相關批注。
師:再次讀文我們又有了新的收獲。現在我們一塊兒圍繞自學提示,來交流交流收獲吧。就從第一個問題開始吧。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情?(學生回答)
2、學生回答第二個問題,找句子,交流后并讀讀。(課件出示三個句子)
句1:父親說:“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句2: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句3: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個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
3、學生齊讀這三個句子。
4、深入品析這三個句子。
(一)理解第一個“萬年牢”。
a、指名讀這個句子,這句話中的萬年牢指的是什么?(糖葫蘆)。
b、萬年牢的糖葫蘆,是怎樣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看來糖葫蘆的質量是很不錯的。
c、這樣好的糖葫蘆,是怎樣做出來的呢?請你小聲讀課文2、3、4自然段,拿起筆圈畫出相關詞句。
重點研讀句子1: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
讀著父親選料的過程,你的腦海中會跳出一個什么詞?
(預設:精挑細選、精細、認真、細致)
再讀這個句子,你是從哪些詞兒體會到父親的認真,父親的細致?
(去了把兒和尾一點兒都要上好)說明父親對買來的材料又要經過嚴格的挑選,誰能把父親的認真,細致通過朗讀表達出來。(指名讀句子。)這真是一位做生意非常實在、認真的人啊。不僅如此,父親對待這項工作也是精益求精的。看蘸糖葫蘆必須用——(生說:冰糖)煮糖必須用——(生說:銅鍋),這些都反映了父親做事的認真和實在。
選好料之后,父親具體又是怎么做的?(讀文章第3、4段)給這兩段中表示做工的部分,排一排順序。
(生:悶火、擦石板、削竹簽、煮糖、蘸糖葫蘆……)
d、這么復雜的工序,給你的感覺是什么?(做工細)
是呀,父親不僅選材講究,而且制作糖葫蘆的每一環節都是那么的一絲不茍。父親甩糖風更是一絕活,看課文中作者是怎么說的?
重點研讀句子2:父親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寶盆上的光圈。
透過這個“甩”字,你能看到什么?(生說)
作者用“聚寶盆上的光圈”比喻父親甩出“糖風”的漂亮程度,一個“甩”反映出了父親高超的技藝。我們一起帶著贊美和欽佩之情讀讀這句話。
現在我們回過頭再來第一句話中的“萬年牢”指的是什么?帶著自身的理解談一談。(生說)
這里的“萬年牢”是指父親做的糖葫蘆工藝高,品質好。這樣的產品靠的是實在和認真,正是嚴格的選料,考究的工具,精湛的手藝造就了優質的糖葫蘆,更是因為父親的認真和實在,所以父親的糖葫蘆才如此的經久不衰,因此稱它為“萬年牢”是當之無愧的。(板書:產品)
e、接下來帶著自身感受再讀父親的話。
(二)理解第二個“萬年牢”。
a、父親做糖葫蘆用心,做生意也是如此。我們齊讀第二句話。(課件出示生讀第二句話)
b、讀了父親的這句話,說說你對這個“萬年牢”的理解。(生談看法)
c、什么是“正道”?(預設:不騙人,不摻假,不干壞事,做生意不會缺斤少兩……)
正道用父親的話說就是什么?在文中找找。(生說——就是憑良心做買賣。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父親的生意經是什么?(公平買賣走正道)
從哪兒能看出父親做買賣講究公平實在?請默讀課文的5、6自然段。讀一讀,畫一畫。(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辭去工作)
d、為了讓老百姓吃到上好的冰糖葫蘆,面對老板的行為,認真實在的父親干了不到一年,毅然辭去了這份相對走街串巷來講比較安逸的工作,辭去了這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踏上“提籃叫賣”的日子。同學們,父親“提籃叫賣”意味著什么?與店里做相比,他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e、誰再來談談你對第二句話中的“萬年牢”的理解?(生說)指父親做生意講究實在,這樣做生意必然會受到顧客的信賴,贏得眾多的回頭客,生意會越來越興旺,當然是“萬年牢”啊!(板書:生意)
(三)理解第三個“萬年牢”。
a、它不僅是一位好生意人。還是一位好父親。我們一塊來看看他是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也就是文中第三個含有“萬年牢”的句子。齊讀第三句
b、想一想,這里的萬年牢指什么?(板書:做人)
c、你認為怎樣的人就是萬年牢的人?(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
d、(屏顯三個句子)現在讓我們再次回顧這三個句子,一邊讀,一邊想想它們的含義。(生齊讀句子)
e、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么聯系?
小結:啟發學生懂得: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關系。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
三處“萬年牢”由做糖葫蘆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環緊扣一環,敘事清楚,很有條理。我們要學習這種按一定線索寫事情的寫作方法。
四、隨文延伸,升華情感。
1、孩子們,你們認為,現代社會,還需要萬年牢嗎?聯系你知道的相關的故事、生活中的事情以及談談自己的想法。
2、小結:是的,無論在哪個時代,萬年牢的人品都不能丟。做人實在、可靠,無論在什么時代都需要。同學們讓我們都來做“萬年牢”
板書設計:6、萬年牢產品
生意
人品
萬年牢 篇14
學習目標:
1 、認識 8 個生字。
2 、了解故事內容,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 、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 、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父親為人和做事的真誠,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Powerpoint 課件。
教學時間: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激趣導入
我們班的絕大多數同學都吃過冰糖葫蘆吧,回憶一個你所吃過的糖葫蘆的模樣,好嗎?(課件出示冰糖葫蘆圖片)
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賣糖葫蘆的人,他的糖葫蘆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氣,想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萬年牢》的作者的父親。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 、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 、檢查詞語(課件出示):走街串巷、掉皮損傷、晾曬、 火候 、竹簽、耽誤、甩糖風、摻假、賺錢(認讀,并結合句子理解詞義)。
三、圍繞提示,深入探究
1 、自學課文,邊讀邊思考問題(課件出示):
( 1 )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 2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
( 3 )課文題目“萬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現了幾次?幾次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什么深刻含義?
※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語段讀一讀,做上記號。
2 、小組合作研討。
3 、班內匯報交流。
4 、重點指導理解問題( 3 ):
※第一處的萬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A 、為什么叫萬年牢?(板書:糖葫蘆――萬年牢)
B 、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么做出來的?
(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讀第三、四自然段,體會父親在制作糖葫蘆中對蘸糖、甩糖風等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茍)
C 、小結:正是因為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第二處的萬年牢指什么?小組討論。
出示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A 、什么叫正道?(憑著良心做買賣)
B 、父親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生意認真實在)(板書:做生意――萬年牢)
※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討論。
出示句子:“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體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板書:做 人――萬年牢)
※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么聯系?
啟發學生懂得: 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關系。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
三處“萬年牢”由做糖葫蘆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環緊扣一環,敘事清楚,很有條理。我們要學習這種按一定線索寫事情的寫作方法。
四、感情朗讀,深入體驗
齊讀課文,談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為人實在、做事認真的敬仰和贊美之情。)
五、拓展理解,體會情感
你是怎么理解父親的做人的道理的?實際生活中的生意人都是文中父親那樣嗎?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板書:
萬年牢
糖葫蘆――萬年牢
做生意――萬年牢
做 人――萬年牢
萬年牢 篇15
※第一處的萬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A、為什么叫萬年牢?(板書:糖葫蘆DD萬年牢)
B、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么做出來的?
(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讀第三、四自然段,體會父親在制作糖葫蘆中對蘸糖、甩糖風等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茍)
C、小結:正是因為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第二處的萬年牢指什么?小組討論。
出示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A、什么叫正道?(憑著良心做買賣)
B、父親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生意認真實在)(板書:做生意DD萬年牢)
※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討論。
出示句子:“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體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板書:做人DD萬年牢)
※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么聯系?
啟發學生懂得: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關系。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
三處“萬年牢”由做糖葫蘆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環緊扣一環,敘事清楚,很有條理。我們要學習這種按一定線索寫事情的寫作方法。
四、感情朗讀,深入體驗:
齊讀課文,談談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為人實在、做事認真的敬仰和贊美之情。)
五、拓展理解,體會情感:
你是怎么理解父親的做人的道理的?實際生活中的生意人都是文中父親那樣嗎?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萬年牢 篇16
【教材內容簡析】
《萬年牢》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第八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的認真和實在的。先講父親自己經營做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制作的工藝、手藝高超和保證產品質量;再講父親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滿老板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為而辭掉工作。
【課堂實錄】
一、課前兩分鐘講故事
二、上課過程:
環節一:交流談話,激趣導入
師:你們都吃過冰糖葫蘆吧,回憶一個你所吃過的糖葫蘆的模樣,滋味,講給大家聽聽?
生(甲):我很喜歡吃糖葫蘆。我吃過的糖葫蘆有各種味道的,有山楂的,有蘋果的,還有圣女果的。糖葫蘆既好看又好吃。
生(乙):我也喜歡吃糖葫蘆。最后一次吃是過年的時候。我們家附近原來有人賣,后來搬走了,不知搬哪兒去了。我好久沒吃過了,都要忘記了,現在一說我又想吃了。
師:是啊,糖葫蘆既好看又好吃,看看這些糖葫蘆,(點擊屏顯糖葫蘆圖片)看著這些糖葫蘆,哈哈,有同學都咽口水了。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賣糖葫蘆的人,他的糖葫蘆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氣,他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萬年牢》的主人公。(板書課題,學生跟著書空練寫)
師:(點擊屏顯課文插圖)這是課文插圖。認真觀察圖畫,結合你的預習所得,說說你從知道了些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生(甲):我知道圖畫上畫的是父親和女兒,女兒就是課文的作者新風霞。那是舊社會的事情,因為父親還留著辮子。他們在做糖葫蘆。
生(乙):我知道父親友個綽號,叫做“小辮兒糖四。”
生(丙):我想知道為啥課文題目叫做“萬年牢”?
生(丁):我知道!萬年牢就是糖葫蘆!
師:那把課文題目改作“糖葫蘆”吧?可以嗎?
生(思考,語塞。有人說不可以。)
師:我們把這個問題留在腦海里吧!我想通過接下來的學習,這個問題會迎刃而解。那么我們就一塊兒來好好讀文吧。
環節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師: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課文,聆聽課文朗讀,觀看視頻,看完后說說自己的感受。(播放視頻資源)
生(觀看,聆聽,有時看看課文)
師:現在讓我們來交流交流聽讀課文的感受吧!
生(甲):我覺得父親做糖葫蘆很認真,用料很講究,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我預習的時候沒注意到這個地方。
生(乙):我覺得萬年牢好像不光光是指糖葫蘆。
師:看來剛才你們在聽、看的同時,也認真思考了。課前預習過課文,剛才又聽讀了課文,生字詞語一定難不到你。來,讀讀這些詞語吧!(屏顯詞語)
生(個別讀,齊讀)
師:會讀,還要知其意。你知道哪些詞語的意思?還有哪些詞語有疑問?
生(講述自己對詞語的理解)
環節三:圍繞提示,自學課文
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習之前,我們要先理出自學提示。閱讀課文前綠色部分的提示以及課文中的問題泡泡,動筆歸納出來,然后交流。
生(甲):我歸納出來了三個任務。第一個是: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第二個是: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體會。第三個是問題泡泡里面的。
師:很好。接下來,我們就要根據這三個提示,走進課文,去讀去想,然后交流我們讀書的收獲,以及產生的問題。(屏顯三個提示,將第二和第三個提示并為一個。屏顯自學提示為:1、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 2、課文題目“萬年牢”在文中出現了幾次?畫出相應的語句,想想幾次之間有什么聯系)
生讀文,思考,師巡回指導。
環節四:抓住重點,深入探究
師:再次讀文我們又有了新的收獲。現在我們一塊兒圍繞自學提示,來交流交流收獲吧。就從第一個問題開始吧。(①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情?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從哪里讀出來的?)
生(甲):我認為講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父親選材料,第二件事情做糖葫蘆,第三件事情是父親賣糖葫蘆。
生(乙):我認為主要講了兩件事情,一件事情是父親怎么做糖葫蘆的,還有一件是父親不愿意摻假,辭了工。
師:你們倆的看法其實是一樣的,因為選料就是做糖葫蘆的一個過程,而賣糖葫蘆,在文中體現出來的就是父親去那家大字號做工不愿摻假,你們認為呢?
生:(思索)同意。
師:“萬年牢”這個題目在文中出現了三次。把你勾畫出的相應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吧!
生(甲):我畫的第一個句子是:“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生(齊)同意!
師:嗯,是這樣。請你繼續。
生(甲):第二個句子是:“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生(齊)同意!
生(甲):第三個句子是:“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
生(齊)同意!
師: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句子。齊聲朗讀出這個句子,邊讀邊想:這句話中的萬年牢指的是什么?(屏顯句子:“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生(齊讀句子)
師:這句話中的萬年牢指的是什么?
生(甲):糖葫蘆。
生(齊)同意!
師:萬年牢的糖葫蘆,是怎樣的糖葫蘆?
生(甲):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的糖葫蘆。
師:這樣的糖葫蘆,是怎樣做出來的呢?
生(甲):糖蘸得均勻。
師: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要做出萬年牢的糖葫蘆,在做的過程中間,父親還做了些什么?
生(乙):“父親的糖葫蘆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早晨起來,父親去市上買來紅果、海棠、山藥、紅小豆等,先把這些東西洗干凈。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青絲、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蘆必須用冰糖,綿白糖不行,蘸出來不亮。煮糖用銅鍋,鐵鍋煮出的糖發黑。”
師:嗯,你用文中的段落作了回答。是啊,父親做糖葫蘆選料很講究,紅果、海棠要——(示意學生接著說)
生(齊):“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光下晾曬。青絲、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蘆必須用冰糖,綿白糖不行,蘸出來不亮。”
師:是啊,不僅如此,煮糖的鍋也講究,要用銅鍋。你還從那些地方讀出來了,這萬年牢的糖葫蘆做出來不容易?
生(丙):我覺得不但選料講究,整個做得過程都很講究。時間愛女要把握得剛剛好。
師:對。那我們來看一看,整個過程都做些什么。
生(甲):“把爐火悶好……”
師:嗯,悶爐火。繼續往下說。
生(乙):洗石板
生:削竹簽
生:洗竹簽
生:晾竹簽
師:一言以蔽之吧?“準備竹簽”。好,繼續往下說。
生:煮糖
生:蘸糖
生:甩糖風
師:是啊,正是因為在整個做糖葫蘆的過程中,父親——(示意學生接著說)
生:一絲不茍。
生:認認真真。
生:細心認真。
師:對,正是因為父親的認真實在,所以做出的糖葫蘆可以稱得上是“萬年牢。”我們接下來看第二個帶有“萬年牢”的句子。來,齊聲讀一讀,邊讀邊想:這個句子里的萬年牢指什么?(屏顯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生(齊讀句子)
師:這里的萬年牢指什么?
生:做生意。
師:怎樣的生意?
生:講實在的生意。
生:買賣公平的生意。
生:走正道的生意。
師:聯系上下文,想一想,走正道的生意是怎樣的?
生:憑著良心作買賣,不做虧心買賣。
生:不騙人,不摻假,實事求是。
師:父親是這樣說的,他是怎樣做的呢?閱讀第六自然段,畫出你認為最能體現父親做生意“萬年牢”的詞語來。
生(默讀,勾畫)
生:我畫的詞語有:“不滿意、看不下去、還像過去那樣、不聽、嫌、辭去了工作、仍然”
師:很好,準確而全面。文中沒有寫父親提籃叫賣生意如何,你認為呢?為什么?
生:我想父親的生意一定很好。因為他選的材料都是上等的,做得又認真,價錢也公道。
生:這位父親的生意一定很火爆。因為他憑著良心作買賣。
師:是啊,他的生意一定——(示意學生回答)
生(齊):萬年牢!
師:它不僅是一位好生意人。還是一位好父親。我們一塊來看看他是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也就是文中第三個含有“萬年牢”的句子。(屏顯:“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
師:默讀這句話,想一想,這里的萬年牢指什么?
生:做人。
師:怎樣的人就是萬年牢的人?
生:“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
生:“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
師:(屏顯三個句子)現在讓我們再次回顧這三個句子,一邊讀,一邊想想它們的含義。
生(齊讀句子)
師:這三個句子,分別講了“萬年牢的糖葫蘆、萬年牢的生意、萬年牢的人品”。通過學習,根據你的理解,給下面三個“萬年牢”排序,說說理由。(屏顯:
生意萬年牢;產品萬年牢;人品萬年牢。)
生:我認為排在第一的是“產品萬年牢”,然后是“生意萬年牢”。因為有了萬年牢的糖葫蘆,才會有萬年牢的生意。
師:有道理。那么“人品萬年牢”呢?
生:他剛才可能沒想好。我覺得應該是這樣:首先是“人品萬年牢”,然后是“產品萬年牢”,最后是“生意萬年牢。”因為有了萬年牢的人品,才會有萬年牢的產品,才會有萬年牢的生意。
生(齊):同意!
環節五:隨文延伸,認識作者
師:對,人品的萬年牢是保障。有了萬年牢的人品,才能把事情做好。父親是這樣教育新風霞的,新鳳霞做得怎樣呢?我們一塊兒來交流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關于作者新風霞的資料。
生(介紹資料)……
師:你們收集的材料比較充分。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我們一塊兒來看看吧。(屏顯新風霞的資料,劇照)
師:這些資料,你想到了什么?
生:新鳳霞沒有辜負父親的教育。
生:新鳳霞取得的成就跟父親的教育分不開。
生:她很堅強,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怕。不能演出了,她就寫作。
生:我覺得她能成為這么偉大的人,這么有名,跟她的認真實在是分不開的。
生:……
環節六:思考拓展,升華主題
師:你們談得真好!孩子們,你們認為,現代社會,還需要萬年牢嗎?聯系你知道的相關的故事、生活中的事情以及談談自己的想法。
生:需要。現在有些商人只顧賺錢,賣假東西。那天我去書店買書,結果買了本盜版書,字又小,還有很多錯別字。
生:我的回答也是需要。我覺得《中彩那天》中的父親就是一個萬年牢的人,因為他很誠實。我還覺得我的媽媽就是萬年牢的人。她答應了我的事情每次都辦到了。
生:……
師:是的,無論在哪個時代,萬年牢的人品都不能丟。課前李怡敏同學講的故事《海的女兒》,那位美人魚為了自己的愛人,舍棄自己的生命,那是對愛情的忠貞;媽媽答應了孩子的事情就會辦到,是講誠信。做人實在、可靠,無論在什么時代都需要。自古至今,人們一直在贊美這種品行,忠貞不渝的愛情,誠實守信的友情,都離不開它。讓我們都來做“萬年牢”!讓我們以這樣的名言來激勵自己吧!(屏顯句子)
生(齊讀句子)“言必信,行必果。”“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
師:這節課就上到這兒。課后,把自己學了課文的感受以日記的形式,或者讀后感的方式,記錄下來。下課。
萬年牢 篇17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做人要認真,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
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的糖葫蘆將例如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體會。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萬年牢》
①看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萬年牢是什么意思?萬年牢指的是什么?)
②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地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分兩部分講父親做事認真和實在的。
③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同時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 、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課件出示詞語,并檢查。
走街串巷 天津 把兒 掉皮損傷 晾曬 悶爐火 削竹簽 蘸糖 甩糖風 耽誤 提籃叫賣 賺錢 摻假
三、圍繞提示,深入探究
1 、自學課文,邊讀邊思考問題(課件出示):
(1 )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幾件事?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
(3 )課文題目“萬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現了幾次?幾次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什么深刻含義?
※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語段讀一讀,做上記號。
2 、小組合作研討。
3 、班內匯報交流。
4 、重點指導理解問題(3 ):
※第一處的萬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a 、為什么叫萬年牢?
b 、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么做出來的?
c 、小結:正是因為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久不衰。
※第二處的萬年牢指什么?小組討論。
出示句子:“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
a 、什么叫正道?
b 、父親是怎么走正道的?
師:父親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可是做大買賣的老板都有一套投機取巧的生意經,而認真實在的父親又怎么看得下去呢?可想而知這兩個格格不入的人之間一定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論。用你的智慧展開想象,寫一寫這場非一般的唇槍舌戰。
寫對話練習:
看著父親選料那么認真,那么絲毫也不馬虎。
老板( )地對父親說:“ ”
父親( )地說:“ ”
老板( )地說:“ ”
父親( )地說:“ ”
※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全班討論。
出示句子:“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體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
※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么聯系?
啟發學生懂得: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關系。萬年牢的產品質量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萬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
三處“萬年牢”由做糖葫蘆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環緊扣一環,敘事清楚,很有條理。我們要學習這種按一定線索寫事情的寫作方法。
四、課外延伸
1、萬年牢的產品,萬年牢的生意,萬年牢的人品,其中,我認為萬年牢的人品是最重要的,不信,我們一起來聽聽名人是怎么說的。
2、同學們,古今中外關于誠信的故事也很多,選學課文《小珊迪》講述了珊迪誠實守信的故事,課后請認真閱讀,相信你一定會被珊迪感動。
板書設計
做糖葫蘆 萬年牢 產品
做生意 萬年牢 生意
做人 萬年牢 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