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 教學實錄 評課
生:“有個孩子坐在河溝邊,耷拉著兩條腿。他光著頭,穿一件跟樹葉差不多的綠上衣” 小夜鶯鉆進樹林,不容易被發現,
師:這就是一種保護色,屬于什么描寫?(外貌)
( “穿著綠上衣,和樹葉差不多的顏色”小夜鶯得以順利的脫險。)
2、小夜鶯真是了不起,既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又安全地保護了自己,由于小夜鶯成功地把敵人帶進了埋伏圈,游擊隊員才進行一場痛快淋漓的戰斗,誰來讀一讀游擊隊員殲滅的軍的痛快場面?
指名讀: “槍聲打破了林中的寂靜,……一時充滿了樹林。”
師:誰能用幾個成語來描述一下這痛快的場面?
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兵貴神速……
師:這真是關門打狗、甕中捉鱉呀!
3、師:游擊隊員在小夜鶯的幫助下,很快就把敵人消滅了,取得了戰斗的勝利,當游擊隊員又和小夜鶯見面時,他們會和小夜鶯說些什么?
指生答。
(四)重迎戰斗(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結構特點)
師:由于小夜鶯和游擊隊員的出色配合,德國兵被消滅了。那小夜鶯到哪去了呢?他在那做什么?文章的結尾有什么特點?
生:小夜鶯完成這次任務后,又坐在原來的地方,是為了用歌聲吸引新的德國兵,執行新的任務,與文章的開頭相照應。
師:你從哪看出來的?
生:文章的最后一段,前后都出現了夜鶯的歌聲。
師小結:都是說小孩在發出夜鶯的歌聲,以配合游擊隊殲滅敵人。這樣前后照應、首尾連貫,使課文中的故事情節十分完整,同時也強調了夜鶯又在執行新的任務。更加表現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我們今后在寫作文的時候要認真運用這種首尾連貫、前后照應的寫法。
(五)小結
1、師:是呀,小夜鶯憑著他的機智和勇敢,冒著生命危險,把一批又一批的敵人引進游擊隊員的埋伏圈,是什么樣的精神力量鼓舞著小夜鶯這樣做呢?
生:愛國
師:熱愛祖國(板書)
2、情感升華
師:小夜鶯正是懷著對德國法西斯的恨,懷著對祖國的愛,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可是,可敬可愛的蘇聯小英雄小夜鶯,還是在一次戰斗中意外犧牲了。此時,你又想對這個穿著綠上衣的同齡人說些什么呢?
生1:真是太可惜了!
生2:小夜鶯,我們永遠忘不了你!
為了紀念小夜鶯,老師也寫了一首小詩,補充完板書:
誘敵上鉤 巧偽裝
巧送情報 斥惡狼
痛殲敵人 心舒暢
重迎戰斗 歌嘹亮
勇敢機靈 小夜鶯
愛國精神 永傳揚
師生齊誦。
小結:戰爭是殘酷的,和平是我們永遠的向往。夜鶯的歌聲本質上是呼喚和平的歌聲啊!(板書:和平)
四、總結提高布置自主作業
多可愛的小男孩、多了不起的小英雄呀!在我國的抗日戰爭中,也有很多和小夜鶯一樣的小英雄,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小英雄,看看有關他的英勇事跡的書或電影,并向同學推薦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