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
【教學意圖】
生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不同的人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是不同的。生命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深奧,他們對生命的感悟還不是很深刻,學習本文,意在讓學生體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并能獲得自身的情感體驗,實現與作者和文本的真實對話,充分理解作者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觀,并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的蘊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三個事例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1、課件。2、收集杏林子的資料。3、收集有關像杏林子一樣用自己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價值的名人資料。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交流珍惜生命的名言(5人)
二、導入:剛才同學們交流了珍惜生命的名言,相信對生命有了一定的認識。生命是一個神圣的話題,生命是什么?這節課讓我們一同走入《生命生命》去尋求生命的真諦吧!(板書課題)齊讀
2 走進作者—杏林子
師:你知道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嗎?你了解她嗎?
(課件展示)
三專題研究,感悟體驗。
1這篇課文就是她其中的一部作品,讓我們一同走進課文。請翻開課本63頁,結合你的預習,再次朗讀課文,找出作者是從哪些事例中引出對生命的思考?(求生的飛蛾、生長的瓜苗、律動的心跳)《生命其實就是求生的飛蛾、生長的瓜苗、律動的心跳》
2、學習第二段:求生的飛蛾
過渡:同學們感知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下面讓我們首先走進第一個小故事,去感受生命的奇跡。
要求:自由讀第二段,畫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學生交流
(1) 作者為什么會忍不住放了它呢?用筆在文中勾出有關的句子。(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我忍不住放了它。)
(2) 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出它有一種求生的欲望?出示句子:但它掙扎著,……那樣鮮明!
(3) 抽生讀句子,生談感受。體會到飛蛾求生欲望的強烈。
(4) 那么哪些詞語更能讓我們感受到它強烈的求生欲望呢?(掙扎、極力、躍動)
(5) 生通過朗讀把這種欲望表達出來。生再讀句子。注意重音、語速。
(6 把“躍動”換為“跳動”行嗎?(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而躍動表示心情急切,更能表達求生的欲望。)
生再讀句子,讀出飛蛾心情的急切。
(7) 讀了句子,你還有什么話對飛蛾說嗎?
引導學生說出飛蛾對生命的珍惜。
(8) 小小的一只飛蛾懂得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它的“掙扎”,是生命面臨著嚴重威脅時的一種抗爭。無論怎樣危險,無論能否逃生,它都沒有放棄求生的努力。掙扎著的飛蛾讓“我”分明感到:凡是生物,都有強烈的求生欲望,都極其珍視自己的生命。小小的昆蟲也竟然如此,更何況是人呢?
(9)讓我們帶著對飛蛾熱愛生命的崇敬之情,齊讀這一句話。
平均壽命只有短短九天的飛蛾,竟表現出如此強烈的求生欲望。卻是震撼人心,這就是——(生齊讀)生命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