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春天》教學案例
3、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熱愛生命的資料。
板書設計
春光美
觸摸
多姿多彩 ——用心 心靈美
(繽紛) 感受
生命美
點擊幻燈片11的文字。
點擊幻燈片11的箭頭出示幻燈片12
點擊幻燈片12的箭頭出示幻燈片13
點擊幻燈片13的箭頭出示幻燈片14
幻燈片15結束
案例思考:
葉瀾老師曾經說:“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為生命的涌動。”在這節課中,我著力讓學生走進了文本,走進了安靜的內心世界,平面的文字變成了立體的畫面。在課堂上,能隨著孩子一起品味美文、體味哲理,是一件快樂的事。一節課下來,我的感觸也很深:
1、從文本中來,到文本中去。“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學中,我力爭成為學生閱讀的引領者,合作者,在指導學生進行體驗和感悟時,通過啟發、暗示、點評讓學生進入到語言中,與作者、與文本對話。在找出使自己驚嘆的句子以后,我引導學生品析語言,體會用詞,在讀思想議中體會表達效果,增強語言積累。例如,從一開始的整體感知,我就注重學生的繩子新詞的掌握,并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語。這樣,在文本中自由地進出,在閱讀的基礎上深入地思考,培養了語感,訓練了思維。
2、文貴自得。葉老說:“閱讀時最要緊的還是多比較,多歸納,多揣摩。”所以我在這里細心教給學生讀書批注的方法,以使他們學會讀書。學生抓住 “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從“奇跡”入手,感受安靜全新的經歷。從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感受安靜用心的感受春天感受生活,才有全新的體驗。把學生主動學習和教師指導有機結合起來。教師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在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時,圍繞“安靜神奇的靈性來自哪里”這個問題,指導學生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讀書,然后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理解句子。
3、以情促讀,以寫促悟。《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活動,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個別讀、集體讀、對讀、范讀、想象讀,還有引讀等等,每一次朗讀或通過引導讀出感受,或激發情感讀出感動,或聯系生活讀出感悟。我還通過語言的描述、音樂的渲染營造氣氛,把學生帶入一種美的意境中,通過反復朗讀,讓畫面呈現在學生頭腦中,讓情感激蕩在學生心里。在理解中心句時,聯系文中的安靜談出自己的理解之后,我又提供相關的資料,激發學生的情感,讓他們寫下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發或感悟。通過文字表達讓他們內化語言,從不同的角度對生活進行初步的思考,讓語言學習,精神成長互為資源,共同促進,形成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