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他人的責任──《永生的眼睛》第二課時課堂實錄
師:國家有時候也會表現出一種責任、道義,對自己所有公民的一種保護意識。我們再說一些小的事情。
生:我們買東西的時候,廠家也要為我們負責任,比如說買了一個過期的產品,廠家一定要幫你調換。
師:這個廠家還是講誠信,講責任的。
生:比如街上有老奶奶,東西拿不動,掉到地上了,就會有好心人幫她撿東西。
師: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是能看到這種溫馨的情景,對他人對陌生人的一種責任感。我現在還想問你們,你們有沒有對陌生人、毫不相識的人承擔過責任。想一想。
生:有一次我在院子里玩,外面有一個人是撿垃圾的人,有一個箱子,他夠不著,我幫他從欄桿的縫隙中塞出去。
師:我們對收廢品人的一種責任。
生:上次,我在路上走,前面有一個人突然掉了五毛錢在地上,他也沒發現,我本來可以占為己有,后來想想看,還是還給他。我說:叔叔,你掉了五毛錢。
生:我在街上走,有一個路不熟悉的人問我,我告訴了他,他笑瞇瞇地跟我說:謝謝。
師:我也說一個啊,我感觸最深的。我是你們熟悉的張格嫣予的爸爸,張格嫣予也不是一下子就長到14歲,也是跟你一樣,很小很小的時候,經常要坐車,坐公交車,但是,我發現福州有一點非常好,你一上公交車,你抱著孩子,馬上就有人給你讓坐,老爺爺老奶奶一上車馬上就有人給他們讓座。后來,我也就養成這個習慣了,只要看到老爺爺老奶奶、抱著孩子的馬上就給他們讓座,其實這里面就表現出人與人之間彼此都有一種關愛,一種責任。這種責任不是說我只為自己承擔,我同時也要為他人承擔。其實琳達、溫蒂、琳達的父親、母親是不是都表現出人類這樣的一種情感來?
生:對。
師:人類他是一個“一體”。有一個偉大的作家說,當大陸的一角被海水沖毀的時候,你不要以為跟你沒關系,因為大陸這一角就再也回不來了。當一個島嶼被海水淹沒的時候,你也不要以為,這跟你沒關系,因為這島嶼永遠的消失了。當一個人死亡的時候,你也不要去問,這喪鐘是為誰敲的?它很可能是為每一個人敲的,它講的就是人類與人類之間的這樣一種情感。那么從琳達、溫蒂,包括琳達的父母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其實也就是這樣的一種精神。我們不僅要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承擔對自己最親、最愛的人的責任,還要承擔對他人的責任。因為正是這些他人,也在為我們承擔著責任。我想,今天這節課,對我來說,我最想告訴大家的,也就是這樣的一種“人類的理念”。這時候,我相信,同學們對“永生的眼睛”的含義就會有更深的理解。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