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貫注》教學案例分析
教學內容:《全神貫注》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
教材分析:課文講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邀請摯友芡威格參觀他的工作室時,對他的一件杰作感到不滿,就全神貫注地修改女像,差點把芡威格鎖在工作室的事。讓學生學習做事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全神貫注的精神和一絲不茍的作風。初步學習作者運用生動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展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方法。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學習做事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全神貫注的精神,培養一絲不茍的作風。
2、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認識本課6個生字。
3、能力目標:結合上下文體會新詞的意思,并初步學會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來反映人物品質的寫作手法。
設計理念:四年級是小學高段,正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最佳時期,這也是課標的要求,所以本課我采用研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自主探究,以研究性閱讀來實現學生的主動發展。
根據以上教學理念,以讀為主線,讓學生按照“自讀準備、默讀探究、交流研討、品讀拓展”四大板塊來自主學習。“問”自己不懂的地方,“說”自己理解的內容,讓學在研究交流當中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新理念下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的課堂,是教師引導、參與和合作的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學習任務。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在學習或做事時特別投入,特別專注的時候?
生:有一次,我看電視入了迷,媽媽喊我吃飯幾次我都沒聽到,于是媽媽氣的大吼一聲:“吃飯了!!”我才聽到媽媽的話。
生:媽媽說我是個小書迷,我看書的時候,身邊發生什么事情都不會影響到我。
生:我特別喜歡畫畫,有一次大概畫畫太認真了,連媽媽回來了都不知道。
師:那老師告訴你們,這就叫“全神貫注”(師板書課題)
(點評:能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來理解新詞,同時揭示了課題,)
師:你們認為在學習和做事的時候,全神貫注重要嗎?
生:我認為很重要,我媽媽在做飯的時候,由于不專心,鹽放過了也不知道,還放,結果菜咸的吃不了。
生:我們上課的時候,如果不專心聽課,就不會有好成績。
師:是呀,法國雕塑家羅丹他之所以成為一代偉人,就是因為他擁有這種品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6課、全神貫注 看看作者是如何運用生動傳神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把羅丹的這種寶貴品質展現在我們面前的。
(點評:導入自然直接,能聯系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來揭題,同時交待了本課的學習重點,為本課重難點的突破作了很好的鋪墊)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124頁,看課題旁邊有米字花,表明這就是一篇什么課文?
生:表明這是一片略讀課文。
師:那略讀課文應該怎樣來學?
生:我們平時學習略讀課文時都是按“自瀆準備、默讀探究、交流研討、品讀拓展”四大環節來學習的。
師:好,請同學們好好讀讀文前引言,看看本課每一環節我們應該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