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昌學射
教學目標: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了解課文內容,掌握紀昌學射的過程
3、教育學生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學好基本功,就有可能攀登到光輝的頂峰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內容,掌握紀昌學射的過程
教學難點:理解語言所包含的寓意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這是四年級下學期最后一組課文。我們已經預習過了,通過預習我們了解到這組課文都是故事,我們在讀這些故事的時候,仿佛進入了故事的長廊。那么,在讀這些故事的時候,書上給我們提的要求是什么呢?(學生自由讀導讀后回答)
(明白其中的道理、復述課文)
2、今天我們學習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寓言兩則》。(板書課題)
3、我們以前讀過《驚弓之鳥》的故事,還記得故事中的更羸嗎?他不僅是射箭的能手,更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今天,我們再去認識兩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們是誰呢?請同學們讀第一自然段,你從這段話中了解了什么?
4、指名回答上述問題(了解到了古代兩位射箭能手分別是紀昌和飛衛;紀昌教飛衛學習射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則寓言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學習生字,并告訴學生什么是“虱子”。
3、那么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呢?(先自己邊看課文邊說,再指名說)
三、理清課文脈絡
1、第一自然段已經告訴了我們誰教誰射箭,那么課文哪里寫了他們的教與學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并做好批注。(2—4自然段)
2、分組讀2—4自然段
四、學習2—4自然段
1、仔細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2、師引導:飛衛先讓紀昌練習什么,他是怎樣說的,紀昌又是怎樣練的?(請學生讀出來)
3、從這些句子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 一說,并把你感受到的讀出來。
出示: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體會“躺”、“睜”、“注視”)
4、把“注視”換成“看”行嗎?為什么?
5、正是因為他的苦練,他得到了什么樣的成果呢?(齊讀)
6、后來飛衛又說了什么呢?紀昌是怎么做的呢?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并畫出相應的句子。
7、指名讀句子
出示:他用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8、那么,你在這里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并讀出你的感受。(每天、聚精會神、盯)
9、如果把“盯”換成“注視”可以嗎?為什么?
10、紀昌如此努力的練習眼力,最終收獲了什么呢?(指名回答)
五、理解課文中心
1、我們看到課題《紀昌學射》,他是說學射箭,可是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時間來練習眼力呢?這跟學射箭有什么關系呢?你從中明白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啟示?(學習任何技能都要從這門技能的基本功入手。)
2、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哪些本領也應該這樣做呢?(指名回答)
3、你從紀昌的學習過程中你又得到了哪些啟示呢?
六、首尾呼應
1、分角色讀課文
2、你們剛剛提的問題還有不懂的嗎?都解決了嗎?
七、指導寫字
昌:注意字的結構
妻:注意上面的一豎與“女”字是連在一起的
刺:左邊不封口
八、復述課文
板書設計:
紀 昌 學 射
飛衛 (教) 練眼力
開弓、放箭
百發百中(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