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寓言兩則——《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學習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扁鵲治病、理睬”等詞語,理解“理睬、無能為力”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扁鵲治病》。聯系有關詞句和表格,體會扁鵲和蔡桓公等人物的想法,懂得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要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等道理。
3、根據文本想象寫話,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學重難點
整體把握《扁鵲治病》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扁鵲和蔡桓公等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三、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扁鵲和蔡桓公的資料。
2、借助工具書初步理解不懂的詞語。
3、小黑板若干塊。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復習舊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紀昌學射》,我們知道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我們一起來重溫昨天的一些知識。
(1)組詞。
腸( ) 劑( ) 睬( )
湯( ) 擠( ) 彩( )
揚( ) 濟( ) 踩( )
(2)填空:寓言故事一般都有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 )的紀昌 ( )的飛衛 ( )的扁鵲 ( )的蔡桓公
2、故事導入
這節課再來認識一位古代名醫,他是誰呢?
學生閱讀資料,了解扁鵲其人:
有一次,他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guó)國,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厲害,人們都以為他死了。為此,全國正舉行大規模的祈禱(qí dǎo)活動,把國家大事都撂(liào)在一邊。扁鵲得知后,前去為虢太子醫治。扁鵲告訴虢君,太子患的是“尸厥(jué)”(類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制針石,在太子頭頂中央凹陷處的百會穴扎了一針。過一會兒,太子就蘇醒過來。接著,扁鵲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脅(xié)下做藥熨(yùn)療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來。再服二十天的湯藥,虢太子就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鵲有“起死回生”之術。
生讀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講的是誰,他是什么人?
師:看來,扁鵲真不愧是神醫啊。就是這個神醫扁鵲,與蔡桓公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故事,被人們廣泛傳頌。因為故事雖然簡單,卻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篇寓言故事《扁鵲治病》。
(二)、自讀自悟,粗知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邊讀邊填表:
2、學生討論,交流答案。
(三)、感悟課文,細品課文
1、看了這個表格,你有什么問題想要跟同學們討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