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課堂實錄
一、整體感知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趵突泉》。《趵突泉》的作者是老舍。我們學過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貓》。(幻燈片出示《貓》的內容結構圖,教師示范大聲讀《貓》的內容結構圖)
師:下面請你們把預習作業紙拿出來,大聲讀一讀《趵突泉》的內容結構圖。(先請學生練讀,再指名學生讀)
二、感受大泉
師:那我們先去欣賞大泉。請大家先讀讀描寫大泉的這段話,感受一下大泉的與眾不同之處。
師:通過老舍先生寫的這段文字,你覺得趵突泉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生:它不停地翻滾。
生:它不停的在冒。
1.注意“冒”的字形
師:這個“冒”字很特別,上面是個“冒”字頭,和“日”不同的是它要寫得扁扁的,和“曰”不同的是它中間一橫和封口的這一橫既不挨著左邊一豎,也不挨著右邊的橫折。請大家把這個字寫3遍。
2.理解“冒”的意思
師:“冒”是什么意思?用你自己的話說說。
生:往上竄。
生:翻滾。
生:跳躍。
生:奔騰。
生:鉆
3.主干問題:為什么作者連用三個“冒”?
師:為什么作者連用三個“冒”?不急著說,把這一段好好讀一讀,呆會兒我們來交流各自的想法。(學生討論后出現多種說法。)
生1:因為趵突泉的大泉有三個泉眼,所以作者用了三個“冒”。
生2:作者用了三個“冒”,還讓人感覺泉水冒得時間很長很長。
生3:作者用了三個“冒”,讓人感覺泉水不斷往上冒,冒得很高。
生4:我感覺這里用三個“冒”,配合前面的三個“永遠”,讀起來很舒服,很有節奏感。
生5:用了三個“冒”,讓人感覺到這泉水很有活力。
4.對學生的看法梳理、引導、點撥、甄別。
(1)幽默地反問,提醒學生再斟酌自己的觀點。
生1:因為趵突泉的大泉有三個泉眼,所以作者用了三個“冒”。
師:(指圖)一個泉眼一個“冒”,三個泉眼三個“冒”,冒,冒,冒。(笑)那如果有五個泉眼呢?那就用五個“冒”?冒,冒,冒,冒,冒?(大笑)八個泉呢?所以,你的說法乍一聽挺有道理,仔細一想,有點牽強。
師:不過,你提醒了大家趵突泉一個重要的獨一無二的特點,就是有三個泉同時在冒。
(2)順勢細讀全段,具體、豐富學生的觀點。
生:作者用了三個“冒”,還讓人感覺泉水冒得時間很長很長。
師:讀這段文字,你還可以從哪里感受到趵突泉冒得時間已經很長?
生: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趵突泉冒得時間已經很長:“看那三個大泉,一年四季,晝夜不停,老那么翻滾。”
師:老舍先生在濟南生活了七年,明媚的春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炎熱的夏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涼爽的秋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他去看趵突泉,它還是在——冒,白天去看趵突泉,它在——冒;晚上去看趵突泉,它也在——冒。所以數次游覽趵突泉的老舍在文中這樣寫—— (讀)看那三個大泉,一年四季,晝夜不停,老那么翻滾。
師:讀這段文字,你還可以從哪里感受到趵突泉冒得時間已經很長很長?
生:從下面這句話可以看出趵突泉冒得時間已經很長:“永遠那么純潔,永遠那么活潑,永遠那么鮮明。冒,冒,冒,好象永遠不知道疲倦似的,只有自然有這樣的力量!”
師:在這里,作者連續用了幾個“永遠”?
生:四個“永遠”。
師:你們覺得這趵突泉究竟這樣接連不斷地冒了多少年,以至于老舍先生用了四個“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