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不值教案
一、教學目標: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利用各種方法學習詩句,體會感情,體驗作者的創作過程,感受詩文的意境。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在朗讀的基礎上理解內容與體會詩歌境。
四、難點: 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五、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準備:搜集的作者資料及描寫春天的古詩。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孩子們古詩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一顆閃亮的明珠,每首古詩都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婉轉動聽的歌,一斷綿延不絕。今天老師就帶來了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游園不置》。配樂敘述:詩人葉紹翁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去朋友園中賞春,可是天公不作美,柴門緊鎖,失望之際,詩人無意間望見了伸出墻外的一枝紅杏,心中有所感悟寫下了《游園不值》這首詩,今天我們一同來欣賞它。
(二)講授新課
1、初讀(借助拼音,讀通詩句,劃節拍。)
2、學習古詩的方法。
(1)、知詩人,解詩題。
(2)、抓字眼,曉詩意。
(3)、入詩境,悟詩情。
3、知詩人,解詩題。
(1)、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認識作者。
(2)同桌合作,根據注釋解詩題。
4、抓字眼,曉詩意。
(小組合作,根據注釋了解詩意。)
(1)、 學生做“小扣”動作;多媒體演示“木屐”“蒼苔”“柴門”
小結:這首詩前兩句寫詩人小扣柴門,而“不開”,想到“憐屐齒應蒼苔”此時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失望之際,詩人無意間看見了伸出墻外的一枝紅杏,想到“滿園春”,此時詩人的心情又是怎樣的?整首詩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呢? (2)、品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5、入詩境,悟詩情。
明白了詩意,你們還有什么疑問嗎?
(1)、“憐蒼苔”主人僅僅是喜歡蒼苔嗎?對,主人不僅僅是憐蒼苔,也是憐春天。老師也希望你們熱愛春天,愛春天的一草一木。
(2)、 為什么用“印”?
(3)、“小扣”?(作者不僅扣出了對主人的尊敬,也扣出了對春天的熱愛。老師也希望你們做個有禮貌的孩子。
(4)、“一枝紅杏”而不是“數枝”?(一枝紅杏就代表春天來了,這是一種以小見大,以偏概全的寫作方法。)
……
(5)、詩人雖然沒有看見滿園春色,但仍是滿腔喜悅。請同學們結合插圖給這個園子起個美麗的名字;此刻,你就是這枝紅杏,你伸出了墻有什么感覺?看見了什么?再回頭望望園子里,你又看見了什么?
小結:是啊,心有多大,園子就有多大,心有多美,園子就有多美。聽了你們的描述,老師也仿佛置身于那桃紅柳綠、姹紫嫣紅美景中,但作為北方的孩子,我們很難在春季中欣賞到春色,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南方走一趟。(多媒體演示春景圖)請同學們帶著這種美再讀全詩。
5、賞讀。配樂朗讀。
(三)再看課題,“不值”不僅僅是沒有遇到的意思,還有那份舍不得,所以這不遇中有遇,把這份美好和夢永遠留在了心中。
(四)課外延伸: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筆下不息的主題,請大家拿出課前搜集的古詩共同欣賞。
(五)老師有個美麗的希望:在生活中希望你們不僅會賞詩、賞春,更會惜景,做一個春天的使者,將春的氣息撒滿校園;撒遍祖國,讓地球媽媽永遠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