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讀書的“大眼睛” 蘇明娟 相關資料
姑娘,你要懂得知恩圖報 !
2007年4月26日,因為采訪蘇明娟,我和攝影師、化妝師、助理一同來到合肥。在我們下榻的希爾頓酒店,我驚訝地看見服務柜臺上就擺著那幅“大眼睛”照片,上面用中英文寫著:用你們的愛心支持希望工程。拿行李的侍應生告訴我們,這幅海報在合肥隨處可見。當他得知我們這次就是來采訪她時,他幾乎是用興奮的語氣問道:“她叫什么名啊?現在是不是挺大了?”我告訴他,她叫蘇明娟,今年24歲,就在你們當地的省工商銀行工作。
在解海龍離開蘇明娟所在的金寨鄉桃李小學之后,那張“我要上學”的照片開始在各種媒體傳播開來,并迅速成為中國希望工程的宣傳標志。然而此時,照片中的主人公蘇明娟卻對這一切一無所知。直到3年后,湖南長沙某軍校一位名叫李萬的學員將一份《解放軍日報》和一封信寄給了蘇明娟的校長,報紙上登載的正是這張照片。他在信里對校長說,如果你們學校還能找到這個小姑娘的話,我愿意資助她到小學畢業。校長不知道這個小姑娘是誰,但根據報道中的線索,他將所有四年級的女孩叫到了辦公室,然后指著照片問道:“這個人是你們當中的誰啊?認一下!” 這是蘇明娟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當時唯一的感受是這個漂亮的小姑娘是誰啊?再仔細看,還是認不出來,只是隱約覺得那件紅色格子衣服很熟悉,然后舉手說:“老師,那件衣服好像是我的。”“那你下午回家把那件衣服拿來吧,證明是你。”回到家,媽媽把那件衣服找了出來,照片里那個小女孩的身份也由此確認了。后來,李萬每個學期都會寄一筆錢給她。蘇明娟的家人也知道那錢是從為數不多的軍隊補貼里一點一點省出來的。
因為山多地少,金寨鄉歷來非常貧困。而蘇明娟家每年的收成也僅僅夠全家吃三個月,更多時候,她的父親蘇良友只能依靠每天起早貪黑上山砍柴、抓鱔魚換來的錢買點口糧維持生計,因此蘇明娟每個學期100多元的學費,就成為這個家最大的負擔,而李萬的資助,也讓這個瀕臨崩潰的家,重新看到了希望。但對于蘇明娟來說,最大的精神支柱不是錢,而是李萬叔叔寫給她的一封封信。那些飽蘸著愛的筆墨的文字,直到現在都珍藏在她的小箱子里,雖然我沒有目睹,但我相信,那些信里所傳達出來的“愛”已經深深扎進蘇明娟幼小的心里了。
后來,來自大連的一對退休老夫婦也加入了資助蘇明娟的行列,他們拿出了僅有的退休金,還在信中安慰道:別為我們的生活而擔心。善良忠厚的父親對蘇明娟說:“這錢我們不能要,因為我們已經有別人的幫助了。你爸你媽還能干活,還能養活你和弟弟。”蘇明娟將錢還給老人,老人不要,后來在征得他們的同意后,蘇明娟將這筆錢全部捐給了希望工程。這的確令人感到不可思議。蘇明娟至今還記得當年父親對她說的話:“姑娘,你要懂得知恩圖報。”
每到過年,蘇明娟的母親鐘業臻都會用這個家特有的方式報答那些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將自己納縫的一雙雙布鞋,腌制的一塊塊臘肉寄給解海東、李萬、退休老夫婦,還有湊了100塊錢捐助她的9個大學生。
一個特殊的名人
蘇明娟也許是中國最特殊的名人,幾乎每個人都見過她的照片,但卻鮮有人知道她的名字。為了配合希望工程的宣傳工作,已經上初中的她開始頻繁參加各種活動。有一天,老村長來到她家對正在做飯的鐘業臻說道:“你姑娘要去北京開會了,趕緊給她準備準備,過兩天就走。”什么會蘇明娟不知道,去了才知道是中國共青團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那時的她14歲,整個人民大會堂里的予會代表,屬她最小。會后,她被選舉為團中央候補委員。回到家后,鄰居來看她,問:“你一個月拿多少工資啊?”在他們眼里,她已經是中央來的大領導了。當然,工資是沒有的。蘇明娟也明白,這只是國家給她的一個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