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月球
2、研究問題階段:
[問題導向]
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任務驅動法),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是積極主動的。課題的動態生成為學生積極的知識探索、建構指明了方向,學生圍繞課題自主研究開去。
[自主研究]
專題學習網站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搭建了一個平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得到進一步的發揮,更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組織自己的學習活動。當然學生可折分課題研究一個子課題也可研究一個或多個課題,這便要量力而行了。
[信息查詢]
網上資料的收集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一環,學生通過對資料的分析、篩選、整理,為最終問題的解決作好了準備,同時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自主發展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現。
“教是為了不教”,我相機要對學生進行信息查詢的指導。使用網站導航、搜索引摯和瀏覽器提供的查找功能來查詢信息是比較好的幾個方法。本專題學習網站高度集中本地資源,供學生參考使用;將用“page to page”的方法超鏈接的遠程資源下載到本站點下,學生通過超鏈接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資料,加快了收集資料的速度;集成“google”等泛資源,便于學生自己運用該搜索引擎直接上網收集資料。為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提高網上的研究性學習效率提供了支持。同時在教學中時刻提醒我們的學生注意研究目標,以使其不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
我在設計時還增加了搜索登記功能,使每個學生既是信息的獲取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提供者,這樣便形成了一個密切與研究目標相結合的信息庫,有效整合了網絡上的相關資源。
[探索思維]
學生上網查詢后,進行深層次的心理思考,選擇網絡信息中的要點,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總結,知識重組后提出自己的觀點,從而培養了其自主思維。同時他們的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發生相互作用,可以增長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如學生在研究月球文化的子課題——月球上的景觀時,對文中“高山聳立,巨石嶙岣”進行了擴充,指出月面的地形主要有:環形山、月海、月陸和山脈、月面輻射紋、月谷(月隙),并一一為大家作介紹。
[合作研究]
《決定》中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從合作學習策略的理論研究可以看出,無論是從動機的角度、認知的角度還是意義建構的角度,合作學習都是一種具有優越性的教學策略,能有力地彌補自主學習中存在的不足。
該環節我設計以下三個步驟:
(1)自愿組合成研究小組,解決未決課題。
(2)全班分成若干小組繼續研究上述動態生成的課題,可三個一群,五個一簇,成為志同道合的研究群體,從中感受到與他人合作的愉快。
(3)各組整理研究成果。
3、研討交流成果階段
[討論交流]
討論交流實質上是為了讓學生在較高的水平上思考,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首先,各研究小組展示階段性成果。可發表章,也可將文本、圖像、演示文稿等作品上傳到本研究性專題網站進行展示。
然后,在網站的“交流天地”、“專題討論”中討論,或對自己的成果補充內容或征求別人對你成果的意見,或對別人的成果提出異議。此時我的腦海里仿佛出現了這樣的一幕,一個學生認為“天狗吃月亮”是月亮的傳說,而另一個學生則認為“天狗吃月亮”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兩人爭論不休,面紅耳赤。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對收集的資料進行了再度深層次的心理思考。結果有了,原來當時我們的科學還不發達,對一些現象還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現在科學已經搞清了其形成原因,它是一種自然現象,是由天體運動變化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