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圖》教案
著重指導感悟以下幾個詞語。創(chuàng)設情景
品詞析句:
極目遠眺,萬里江山變成了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
“粉妝玉砌”是什么意思?用粉來裝飾用玉石砌成,這個比喻中體會到什么?(白、美)這是雪的顏色,讀出美。指導朗讀“極目遠眺”再看遠一些,看10米,100 米,1000米。“萬里江山”只看到了一里、再遠些再遠些,萬里江山讀出祖國的遼闊,讀出祖國的壯美。誰能美美的讀一讀!
看近處,那些落光了葉子的樹木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
“銀條兒”指什么?“雪球兒”又指什么?毛茸茸的東西亮嗎?蓬松松的東西沉嗎?矛盾么?去掉行不行?比較句子(出示)說理由(視覺上看起來毛茸茸的蓬松松的)其實是很有分量的。注意指導讀出兒化音。讀銀條和“銀條兒”有什么不同?兒化音更突出作者對雪的喜愛之情。讀出喜愛的語氣。
一陣風吹來,樹木輕輕的搖晃著,那美麗的銀條兒和雪球兒簌簌落落的抖落下來。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在清晨的陽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玉屑”是什么意思?就是玉石的碎末,為什么把雪末比作玉石的碎末?想象一下,玉石的碎末,有什么特點?(透明)在陽光的照耀下,會怎么樣?(發(fā)出五彩的光)美嗎?“五光十色”這是從動態(tài)方面寫出了雪的美。
寫法研究
作者觀察時的順序是什么?從那里看出來?誰能把我們體會到的寫作方法總結一下?
總結寫法:在這段雪景的描寫中,作者為我們再現(xiàn)了雪后景象的美,從雪的顏色整體介紹,又寫了雪的形狀,寫了雪的靜態(tài)美,從“風吹來,玉屑似的雪末兒隨風飄揚……”寫出了雪的動態(tài)美。動靜結合。作者在觀察雪景時按一定的順序由遠及近,層次清楚,主次分明。寫法靈活,你掌握了嗎?同桌互說。出示課后二題
雪后的景色,先寫( ),再寫人;先寫色彩,再寫( );先寫靜,再寫( );先寫( ),再寫近處。
8、雪后的景色除了寫雪景的美,還寫了什么?(雪中的人)自由朗讀第五自然段,雪中的人都在干什么?出示圖片這雪中得人玩的高興嗎?想象:如果你也來到了這白茫茫的雪地里,你想干什么?和大家玩的這么高興,你想喊嗎?喊出來!你快樂嗎?誰能讀出快樂?指導讀,讀出快樂,再快樂些
“那歡樂的叫喊聲、嬉鬧聲、把樹枝上的雪都震落下來了”這是真的嗎?(夸張)這樣寫是為了體現(xiàn)出人們玩的非常快樂!看到此時此景,我被深深的感染了,詩興大發(fā),我想到了一句詩板書:
雪美人歡聲震天 我用這幾個字來概括雪后的景象。這就是小標題。什么是小標題?(用極少的字概括一段的內容,這幾個字是這段的魂 )再次齊讀,也可概括為:雪美人歡
你能用這個方法給課文的雪前和雪中部分概括小標題嗎?總結板書
天氣驟冷
夜靜雪大
我添幾個字
看我們將小標題連起來就是一首詩齊讀
天氣驟冷寒風至
紛揚雪降天地間
夜靜雪大壓枝斷
雪美人歡聲震天
你還知道哪些贊美雪的詩篇?(1、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2、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3、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4、夜深知雪驟,時聞折竹聲 5、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6、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7、 大雪滿弓刀 8、柴門聞吠,風雪夜歸人9、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