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云雀的心愿(第二課時)
20、云雀的心愿(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中體會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并感受到課文語言的生動形象。
2、引導學生自覺地應用課文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體驗,內化、活用課文語言。
3、通過課前搜集資料和課外延伸培養學生強烈的環保意識,以及搜集信息整理資料,小組合作的能力,使語文走向生活大課堂。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兩位新朋友,他們分別是誰呀?(生說,師貼云雀圖)他們有一個美好的心愿,誰知道是什么嗎?(生說,師板書:沙漠 --------- 綠洲)。
過渡:云雀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心愿呢?這節課,我們就跟著小云雀和他的媽媽一起去旅行吧!
二、入情入境,感受危害
1、(瞧,他們來了!三名學生自我介紹:小云雀、云雀媽媽和導游)放課件,學生看大屏幕分角色朗讀,感受危害。
2、 現在,誰來說一說,小云雀和媽媽都飛到了哪些地方?(沙漠上空、大河上空)
(一)沙漠上空:
(1)(出示:沙漠漫天飛舞圖,配狂風怒吼聲)師描述:“他們飛呀飛,飛到了沙漠的上空……睜不開眼!
(2)你從中感受到什么?學生談感受。
(3)出示句子:“他們飛呀飛……睜不開眼!.指名讀,齊讀。
(4)你喜歡這兒嗎?(指導讀小云雀的話)
(5)可是從云雀話中,我們知道,以前這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它郁郁蔥蔥,清水流淌(出示茂密森林圖),可為什么如今變成貧瘠的沙漠了?(出示沙漠圖)生說,相機解釋“亂砍濫伐”并板書。
(6)看到茂密的森林逐漸變成貧瘠的沙漠,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說)
(出示云雀一段話)帶著你的感受,自由讀一讀云雀話吧。
指名讀。
過渡:看到這一幕,云雀和媽媽再也不忍心看下去,帶著心痛,他們離開了沙漠,來到了大河的上空。
(二)大河上空
(1)(出示河水泛濫圖)他們看到了一幅什么景象?
(2)出示“他們飛呀飛……洪水之中!敝该x。
(3)你從中感受到洪水怎樣?(兇猛)指導讀,齊讀。
(4)看到這么兇猛的洪水,小云雀不由地挨近了媽媽,害怕地說----(生讀)
(5)云雀媽媽嘆了一口氣----(生讀)
(6)云雀媽媽為什么會嘆氣呢?學生談原因。
拓展:是啊,由于人類缺乏環保意識,毫無節制亂砍濫伐,最終,茂密的森林變成了貧瘠的沙漠(貼沙漠圖),洪水泛濫成災(貼洪水圖),人類最終受到了大自然的嚴重懲罰。生活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課前大家已搜集了大量的資料,誰來介紹一下。指名說。
師出示自己搜集資料,給學生介紹,使之感受危害。
過渡:耳聞洪水中凄慘的呼救,目睹家園盡毀的悲劇,怎能不讓人痛心疾首?造成這種悲劇的原因,歸根結底,是人類亂砍濫伐的結果,既然森林如此重要,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讓我們繼續聽聽小云雀和對話吧。
三、自讀自悟,感受作用
1、生繼續分角色朗讀10-13自然段。
2、聽了他們的對話,老師有一個問題:為什么說森林是森林水庫和空調器呢?出示問題,小組交流討論。
3.交流匯報,相機處理:
按一定順序說一說森林的蓄水作用。
4.森林長得這么蔥郁,這么像空調器,所以,當小云雀和媽媽飛回森林時,小云雀高興地說:“媽媽,我們的家——(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