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資料
讀了文章,我們充分地感受到,樟樹的蓬勃生機,樟樹的高貴品質,都是宋慶齡偉大人格的體現。人們愛在宋慶齡故居前的樟樹前留影紀念,是因為宋慶齡就是一位秀美、具有高潔的品格和堅毅的革命精神的偉大女性。
下面這幾段文字也是運用的借物喻人的方法,用蠟燭象征具有奉獻精神的人們。我們來讀一讀:
蠟燭,你雖沒有太陽的火熱,卻仍然釋放著你耗盡生命的熱能;你雖沒有流行的閃亮,卻依然放著你燃盡青春的光亮。你,永遠無私,永遠默默無聞地在平凡的崗位中,在有限的生命里奉獻著一腔光熱。
燭火的作為可歌;燭火的精神可贊;燭火的風格可慕;而具有燭火的精神的人更可親、可敬、可愛、可贊。
每天,當我們從酣睡中醒來,可曾想到,清潔工人已經悄悄地打掃了城市。他們無論酷暑,還是嚴寒,總是默默無聞地清掃著,清掃著,這不是奉獻精神的體現嗎?你不覺得他們也是一點燭火嗎?
四、益智園
創新與實踐
1、借物喻人是寫作中常用手法,你也能從你的生活中找到能夠象征哪個人哪種特征的事物嗎?黑板擦?小石子?牽牛花?……你一定能找到,那就用借物喻人的方法來寫一寫吧!
2、宋慶齡還有兩個姐妹,都比較有名氣,人稱“宋氏三姐妹”,但只有宋慶齡最受人尊重,曾被人尊稱為“國母”,為什么呢?宋慶齡為祖國、為人民做了哪些事呢?查閱資料,了解這位高貴的女性。
附:
課后練習3提示:
崇敬——清明節,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烈士墓前,向革命先輩表達了無盡的哀思。
稠密——稠密的樹葉擋住了陽光,樹下非常涼快。
課后練習4提示:
在人們的心目中,這兩棵樟樹象征著宋慶齡的高貴品質,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影,可以表達對宋慶齡的崇敬、贊美之情,寄托對宋慶齡深切的懷念。
五、萬花筒
相關資料
1、宋慶齡 (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故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孫中山夫人,舉世聞名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是杰出 的國際政治活動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卓越的領導人。
她原籍是海南省文昌縣,1893年1月27日誕生在上海。她的父親是一 位愛國人士。她畢業于美國威斯里安女子學院文學系。自1913年開始追隨孫中山,致力于中國革命事業,謀求中華民族獨立解放。在近七十年 的漫長歲月里,經過護法運動(1917年)、第一次大革命(1924-1927 年)、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1927-1937年)、抗日戰爭(1937-1945 年)、解放戰爭(1945-1949年)、她始終忠貞不渝地堅持孫中山的革 命主張,堅定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生活的 美滿幸福而殫精竭力,英勇奮斗,在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宋慶齡于1950年被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1951年獲得"加強國 際和平斯大林獎金"。1952年,她被選為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聯絡委員會主席。在長期的國際政治活動中,她為反對侵略戰爭,保衛世界和 平,發揚進步文化,促進社會進步和人類幸福,增進各國人民的了解和 友誼,進行過不懈的努力,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因而,受到廣泛的崇敬,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1981年5月8日,加拿大維多利 亞大學授予宋慶齡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同年5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