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資料
宋慶齡一生無私無畏,艱苦奮斗,執著追求。她的高風亮節和坦蕩胸懷為我國各族人民所敬仰。
2、宋慶齡故居
宋慶齡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號。與周圍的繁華喧鬧相比,這里顯得特別幽靜安祥。
故居的主體建筑是一幢乳白色的假三層西式樓房,略呈船形的拱度,特別是陽臺,屬于西班牙式的外托結構,是整個建筑的亮點。張曼玉主演的《宋氏三姐妹》,幾個關鍵鏡頭就是在這里拍的。樓前是一片寬廣的草坪,樓后是花木茂盛的花園,有許多珍稀的樹木,常青的香樟樹掩映周圍。故居就像她本人,從容優雅,不事張揚。
樓下過廳墻上,掛著徐悲鴻的手跡"奔馬"國畫,他與宋慶齡私交甚好。客廳是宋慶齡接見貴賓的地方,北面墻上掛著孫中山先生的遺像,南面墻上則是她與毛澤東主席的合影。客廳西面的餐廳里陳放著美國大學畢業證書、影集等重要的個人紀念品與友人贈送的珍貴禮品。書房里藏有中外圖書4000余冊,還藏有孫中山先生的演講錄音唱片與題字遺著。二樓是宋慶齡的臥室與辦公室。臥室里的藤木家具是她結婚時父母送給她的嫁妝,沙發茶幾是孫先生也曾用過的。這里擺著孫先生逝世前與她的合影。宋慶齡一直沉浸在對孫先生的回憶思念中,為此她寧愿呆在這里而不愿去北京以免徒增傷心;為此她臥室的窗簾一直放下而不卷起。
宋慶齡與斯大林也有著不錯的友誼。二樓走廊里,掛著她1951年接受"斯大林和平獎金"時的照片。車庫里停放的那輛吉姆牌轎車也是斯大林贈送的。她所喜歡的那架鋼琴靜靜地呆在那里,讓人懷念她坐著彈琴的風姿――也只能想象了。故居提供給你的,就是一個想象與懷念的空間。
地址:淮海中路1843號
開放時間:9:00--11:00,13:00--16:30
交通:公交車126、926、911、02、44、48
3、這里有一篇文章《芭蕉》,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手法,讀一讀,想想:文章用芭蕉來比喻誰?他們有什么共同的品質? 芭蕉
春天,兩鬢斑白的女教師,帶著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學生在校園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苗。
當秋風送爽的時候,芭蕉成熟了。老師帶領學生采下了豐碩的果實,留下了已經憔悴的芭蕉。
不久,從芭蕉根部生出了幾個淺紅的嫩芽,嫩芽又漸漸長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長越茂盛,而老芭蕉越來越憔悴,終于完全枯萎了。學生們跑進了老師的辦公室,傷心地說:“老師,老師,老芭蕉病得很厲害。”正在備課的教師摘下眼鏡,抬起頭來和藹地說:“那是因為它身上的養分都輸送給了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老教師深情地望著學生們,肯定地說:“不會,她心里一定很快樂。”
一個靜靜的夜晚,老教師坐在案前批改作文。她翻開一個本子,只見上面寫道:“我們的老師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開一本,上面寫道:“我長大了也樂意做一個老師,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多的小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樣。”老教師讀著讀著,不覺眼眶濕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