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詩兩首(兩課時)
①(用打出小兒垂釣的畫面,下面是字幕:前兩句詩)邊讀詩句邊看圖。
②小組討論:
什么樣的小孩在釣魚?
“學垂綸”是什么意思?
小孩是怎樣坐在河邊學釣魚的?
“草映身”是什么意思?
③討論后指名學生回答。
④指導朗讀,邊讀邊看圖,邊想象詩中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4、學習后兩句詩的意思。
①(出示后兩句詩)指名讀后兩句。
②問:小男孩正在專心釣魚的時候,誰來了?(出示一位老人朝小孩走來的畫面)
③他來干什么?(問路)詩中哪個詞是寫問路的?(借問)路人可能問些什么?(同桌討論后回答)
④看,小孩是怎么做的?(出示小孩擺手的畫面)⑤他為什么擺手?“遙”是什么意思?
⑥從哪看出他怕把魚嚇跑?怕什么聲音嚇跑魚?(路人的腳步聲;問話聲;小孩的回答聲。)
⑦“應”是什么意思?(回答)
師小結:小孩既怕老爺爺的腳步聲、問話聲嚇跑魚,又怕自己的回答聲把魚嚇跑,他一門心思用在了釣魚上,你覺得他釣魚的態度怎么樣?(很專心;很認真)
⑧指名學生表演。一人扮路人,一人扮小孩(體會小孩緊張的心情)
⑨指導學生看圖朗讀,讀出小男孩緊張的心情。
⑩指名說說后兩句詩的意思。
5、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師:這首詩描寫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年兒童專心致志學釣魚的情景,很富有兒童情趣,誰能談一談詩的前兩句寫了什么?后兩句呢?
板書 樣子 姿勢
神態 表現 專心致志
(四)總結全文:詩人抓住了小孩釣魚時所表現出的某些特點,用通俗易懂得詩句,活靈活現地勾畫出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孩的形象,詩中有動有靜,情景交融,使人倍感親切,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大聲朗誦這首詩好嗎?
板書設計
小兒垂釣 專心致志
樣子 蓬頭稚子學垂綸,
姿勢 側坐莓苔草映身。
神態 路人借問遙招手,
表現 怕得魚驚不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