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親 》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5、我想此時此刻,我們心中涌動著愛的暖流,請把它說出來,把你心中的感動、感激、感懷說出來。哪怕是對母親想說的一句話、一句祝福,一句感謝,一個問候……
(1)你可以對文中的母親說,可以對自己的母親說,可以對天下所有的母親說。(2)指名說
(3)同學們,千言萬語道不盡我對母親的愛,我想,隨著你們生命的成長和人生的體驗,你們肯定會讀懂一個字那就是---愛!
師:同學們,就是這樣一個能挑起整個家庭重擔的母親,這樣一個一直很健康、力大無窮的人今天卻病了,住在醫院,她病得不輕,轉身下床都很吃力。 在我向別人傾訴母親情況的時候,我的心情怎么樣?很沉重,難過。
齊讀兩句話。
師:我難過只是因為母親病了么?還因為什么而難過?
大家想想:我為什么難過? 為母親病了難過,為我一直不知道母親這么瘦難過,也為從小一直不懂事,竟然沒能為母親挑重擔而難過。
想到這里,作者也想回報母親一下,他會做些什么呢?我們到下節課來討論。
6、今天的課文先學到這里,我們來看生字:脖 摔 翻 越 瘦
(1)通過預習,你覺得哪個字值得我們關注?
(2)師范寫瘦、摔。學生練寫
(3)完成習字冊。
教學反思:這是一篇情感型課文,如何讓學生走進語言文字,體會到母親的偉大,體悟到孝子的情懷,并從語言文字中走出來,感受到自己母親的愛,感悟到自己也該表達愛,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幼,還沒有太多的經歷,他們依然處于被精心呵護的階段,要體會母親的愛意并要學會對母親感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有賴于課堂的預設,有賴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更有賴于課堂的生成。跟著學生的需要走,引領他們在情感世界里走個來回,這是預設本課教學時的初步想法。
課堂教學中,為了觸及學生的心靈,使學生與文章的情感內涵產生共鳴,我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充滿真摯的感情,用心去上,盡量用自己的情感感染,激發學生的情感,打開他們的心靈之門,讓傾訴成為他們課堂的需要。
課堂上,我還通過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品讀、默讀課文,引導學生從重點詞句入手體會、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充分研讀文本之后寫下此時此刻最想對母親說的話等方式,打開學生的感情閘門,使抽象的文字符號變得更立體,更飽含情感,更能打動人。使學生自然由文本進入自己,表達真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