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橋》教學實錄
師:本文中的人類扮演了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生:殺戮者
生:掠奪者
師:在這篇文章中,人類充當的是一個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奪者。我們不必回避這個問題。因為這篇文章恰恰給了我們一個反思人類所作所為、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機會。
(人類自詡為高等動物──自己給自己定義為“人科”,在這個世界中是獨一無二的,是世界的主宰。人類擁有強勁的思維能力,擁有先進的科技手段,可以改天換地,所以我們常提起的一句話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對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其他物種,人類是蔑視的。人類肆意屠殺它們,已經導致許多物種滅絕。斑羚飛渡的慘烈、悲壯,讓我們看到了動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反思人類社會,當災難來臨時,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樣,不害人,不茍活,視死如歸呢?)
獵人們放下的是手中的獵槍,拾起的是什么?
生:良知
生:人性
生:敬佩
師:是良知、是人性、是敬佩,還有對生命的審視和思考。反思人類社會,當災難來臨時,我們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樣,不害人,不茍活,視死如歸呢?
三、拓展延伸,洋溢生命
師:面對生命這個神圣的話題,本文的作者沈石溪說:我是為生命而寫作!愛因斯坦說:(出示)“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別人的生命,這是世界上最壯烈的歌!為別人活著的生命是最有價值的;為別人犧牲的生命是最為壯美的!”(齊讀)
這句話正是對老羚羊的最忠實的寫照。
孩子們,生命這一永恒的話題無時無刻不伴隨著我們,因公殉職的葉欣護士長、微笑欲獻雙腿的盲童姑娘、想要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四歲薩沙都在為我們展示著生命的別樣精彩,而天鵝破冰的執著、蟻團撲火的決絕、斑羚飛渡的壯美更為生命的畫卷涂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那么學完今天這一課,你們對生命的意義又有怎樣的思考呢?
四、作業:
這群斑羚不是偶數,恰恰是奇數。最后一頭羚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沒有年輕的羚羊需要它做空中墊腳石飛到對岸去,也沒有誰來幫它飛渡。它的命運將會如何呢?
請同學們到沈石溪的《斑羚飛渡》中去尋找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