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的故事》教學設計
(出示:多么可愛的鳥兒啊!我當時離他們才三四十米,雙手端著上了子彈的的獵槍,可是,我卻把獵槍掛到肩頭,悄悄地離開了湖岸。從此以后,這支獵槍就一直掛在墻上,再也沒有動過。)
聽老師讀,(教師深情范讀,設疑)聽了老師的朗讀,你的腦海里會閃現什么樣的問題呢?(學生交流,結合交流,小結板書:端——掛?)
【設計意圖:學問學問,要學有所得就要心存疑問,引導學生讀斯杰潘老人的最后一段話,靜心體會,產生疑問:“為什么獵人的謀生工具會永遠地掛在墻頭?”以疑促文本再讀。同時教師的范讀,既引導學生靜思體會,也起到了朗讀示范作用,為后文的朗讀奠定情感基礎。】
板塊二、精讀細品,感悟精神
1、請同學們帶著問題用心的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最能打動你心靈的段落,找出來了就舉手告訴老師和同學們。
2、自讀圈畫,班內交流
3、精讀細品
▲品讀勇士破冰,感受老天鵝的勇敢、頑強
1、孩子們,對于那些感人至深的文字,我們不僅要用眼睛去看,用嘴去讀,更要用心靈去體會。
(點擊出示:用心品讀這段文字,用筆畫出自己深有感觸的地方,把自己的閱讀感受、體會寫在旁邊)。
2、組織交流、討論
引導學生扣住、“騰空而起”、“石頭似的” “重重的” “胸脯和翅膀”等詞語,談感受,(學生交流到哪個詞語,教師就用筆圈畫相關詞語,相機組織交流、體會,充分地讓學生表達)師相機點撥:
“胸脯和翅膀”,是說老天鵝以血肉之軀作為破冰的武器。
“騰空而起”,誰來做做這個動作,老天鵝這樣做是為了什么?(體會老天鵝這樣做是為了增加下落的沖力,使胸脯和翅膀撲打冰面的力量更大。)
“石頭似的” (體會老天鵝用力之重,態度之堅決,簡直是奮不顧身)
重點理解 “像石頭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破面上”
“像石頭似的”(勇敢、奮不顧身):天鵝是美麗優雅的,那么石頭是怎樣的呢?把天鵝比喻成一塊沒有生命的石頭,這個比方合適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交流,說說你的看法。(天鵝筆直落下,像石頭。石頭不怕疼,天鵝怕疼,但他一聲不吭,就像一塊石頭。摔下的力量很大像石頭。你怎么知道摔下的力量很大,從哪里體會出來的?
(點擊出示課件)請同學們帶著剛才的理解、體會,用自己的雙手代表天鵝,撲打桌面表示撲打冰面,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句話。(學生帶著動作齊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心去品讀“老天鵝英勇破冰”這一形象,抓重點語句,用多種方式理解感悟。利用多媒體手段、動作演示等,讓這一畫面更形象生動,直觀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的心靈產生震撼。在此基礎上進行個性朗讀,讀中感悟老天鵝勇敢、頑強的精神。】
3、老師從資料上得知貝加爾湖冬天冰層一般有1米厚,上面可以開坦克,現在即便是早春,冰層也起碼有30-40厘米厚,老天鵝要破冰何等不易啊!
孩子們,請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猜猜看,老師讀這段話時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生聽教師范讀,交流)
4、是的,無論是擔心,還是著急,不同的朗讀都可以傳遞著發自內心的那份感動,來,通過自己的朗讀來深切感受一下老天鵝勇敢、頑強,讀給你的同桌聽。同桌之間相互自由練習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