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古詩兩首(2課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
知識目標:
學習本課生字詞,指導理解、書寫。
能力目標:
1、學習作者按一定方位順序、抓住景物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及其生動形象的語言特色。
2、練習給自然段分層,概括自然段段意。
3、指導朗讀,背誦課文四、五、六自然段。
情感目標:
圖文結合,學習課文,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閱讀課文、搜集相關資料等途徑對天安門廣場有一較為深入、全面的了解:了解天安門廣場建筑、景觀的特點及天安門廣場是我們新中國的象征,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天安門廣場建筑的壯觀、景觀的輝煌及其歷史地位。培養學生觀察、自學、搜集資料的能力。
難點: 結合課文了解課文的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滲透寫作指導。
【教具準備】
與課文相關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查字典,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
3.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人們歡度佳節、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學重點: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人們歡度佳節、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自己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解釋題目
1、同學們,快要放假了,能想起來每年放假咱們在家里過得最大、最熱鬧的節日是什么節日嗎?(春節)
2、說一說,你們家里都是怎樣過節日的?
3、教師板書課文,解釋課文。(元日是指農歷正月初一的意思)
二、學生自讀,讀通古詩
1、教師范讀古詩。
2、學生結合生字的認讀,自讀古詩。
3、同學間互相檢查讀。
4、指名讀一讀,其他評價。
5、集體讀一讀,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適當點評
6、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三、學習生字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指名讀,然后再交流讀。
3、教師指導,強調要點。
4、互相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五、借助字典,理解詩意
1、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說說畫面上的內容,感知元日熱鬧的景象。
2、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再讀古詩。
3、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借助字典,結合圖說說古詩的意思。
4、集體反饋。(只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六、誦讀古詩
1.美讀。
2.背誦。
七、布置作業:
1、背誦《元日》,并能說說詩句的意思。
2、讀讀《江雪》,收集有關王安石的詩。
板書設計: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戶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能理解古詩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古詩意思,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體會《江雪》一詩中詩人孤獨、苦悶、彷徨而又頑強不屈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不少同學可能有過釣魚的經歷。垂釣之風,應該說很早很早以前就有的。有人以垂釣為業,有人以垂釣為樂。大家可能看過《封神演義》,姜子牙垂釣用的不是彎鉤而是直鉤,所謂“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