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勤奮》課堂實錄
生:要想有所作為必須是一生勤奮。
生:要堅持不懈的勤奮。
師:對的,不能因為這學期考得好,下學期就不努力了;也不能因為取得了一點成績,就整天躺在成績上睡大覺。應當要——
生:持之以恒。
師:是啊,持之以恒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有了這它,還有什么實現不了的?齊讀。(手指大屏幕)
生:(齊讀大屏幕上的話)
(評:對于兩句話觀點的感悟,顏老師巧妙地用了不同的處理方法,前者是學生自讀自悟,后者是師讀生悟,這是建立在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充分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同時,這里也教給了學生讀悟課文的方法,學會抓住關鍵詞來理解課文。)
師:作者就這兩句話對你說十遍,你相信嗎?
生:不相信。
師:說一百遍呢?
生:(遲遲疑疑)我相信了。(學生笑)
師:你怎么這么沒有立場?(問另一個學生)你相信嗎?
生:不相信。
師:我說一千遍,看你相信不相信。(學生笑)
生:還是不相信。
師:那叫我怎樣你才相信?
生:舉一些事例來說明。
師:對,我們學到了一點:用事實說話,事實勝于雄辯。作者舉例了嗎?
生:舉了。
師:舉了誰的例子?
生:司馬光和童第周。
師:怎么不舉顏老師的例子的?(學生笑)
生:因為司馬光和童第周他們很勤奮……
師:(打斷學生的話)你意思就是說顏老師不勤奮了?(學生笑)
生:不是的,因為他們成功了……
師:你意思又是說顏老師不成功了?(學生笑)
生:(有點不好意思,一時答不上來)
生:因為你沒名氣。(學生笑)
師:這話說得讓老師寒磣,我這輩子非得弄出個名氣來,讓他來寫我。(學生笑)
生:因為別人不知道你。
師:到這兒,我們又學到了一點:用最具有代表性的、眾所周知的事實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更具有說服力。
師:課文中的兩個人成功了嗎?讀課文,從中找出有關他們成功的句子。
生:(輕聲讀課文)
(評:這個環節的處理實在是精彩,這里教者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明白議論文的一般寫作方法:用典型的事例證明自己的觀點。但,顏老師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而是通過生動、幽默的對話來暗示和點撥學生,循循善誘,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受到啟發,學生學的生動而又深刻,這就是“潤物細無聲”。)
師:誰先來讀有關馬光成功的語句。
生:(讀司馬光成功的語句。把“鑒”讀成了“qìàn”)師:你怎么不把那個字讀成牙簽的“簽”的?(學生笑,讀錯的學生立即重讀糾正了過來)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什么?
生:《資治通鑒》。
師:所以司馬光成功了。那童第周呢?
生:(讀童第周成功的語句)
師:童第周的成功,關鍵體現在那個詞上?
生:完成。(師搖頭)
生:影響。
師:什么樣的影響?
生:很大的影響。
師:在我們學校很大的影響嗎?(學生笑)
生:不是,在歐洲生物學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師:所以童第周也成功了。他們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生:勤奮。
師:讀課文,從書中找出有關句子畫出來。
(評:顏老師處理教材始終有他獨特的見解和方法,這里打破了常規的“程序”,采用了“倒敘”,有三方面好處:先在學生心中樹起成功的典型,為下面的“說勤奮”蓄勢;接下來的教學不必在這上面糾纏,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簡潔,更加突出文章的中心和教學重點;承接上一個環節,使得整個教學環環相扣,一脈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