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課《學會贊美》教學片斷及評析
師:在學校里,我們經常會贊美自己的同學,但對于最關心、疼愛我們的家人,可能就有些忽視。下面的這個情境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師生表演小品)
師(圍著圍裙走到桌邊擺放碗筷):我兒子最愛吃紅燒魚,今天我休息,一大早就去市場買了一條鮮活的大鯉魚。回來后忙個不停,參照菜譜做了這道萊。(聞聞盤子)真香,我兒子一定愛吃。
(學生敲門上場)
生:我餓壞了,飯做好了嗎? 師:做好了,做好了,軍軍快去洗手,,今天媽做了你愛吃的紅燒魚。
(學生坐下就吃)
師:孩子,味道怎么樣?
生:好吃,好吃。(吃完一抹嘴)我飽了,下樓玩一會兒。
(學生下場)
師:同學們,看了這個情境,你有什么話要說嗎?
生:軍軍對媽媽說話不太禮貌。
生:媽媽忙了半天為軍軍做了這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很辛若。軍軍應謝謝媽媽。
生:軍軍應贊美媽媽。
師:是的,軍軍對媽媽的付出沒有用 心去感受。如果你是軍軍,你會怎么做?同桌之間演練一下;
(同桌演練后,學生到講臺前表演)
生:媽媽,您為我忙活了大半天,真是太辛苦了.謝謝媽媽。
師:瞧我的孩子多懂事呀!媽媽再忙也樂意。孩于,快嘗嘗媽媽做的魚。
(學生做品嘗的動作)
生:真香呀!,您坐下,我給您盛飯,您先吃魚。
師:有這樣的孩子,我這當媽的高興呀!你吃你吃。’
(全班學生笑)
師:同學們,生活中.我仍常常最容易忽視的是父母對我們的付出,別忘了贊美自己的父母,他們是最疼愛你們的人。
評:“生活即教育”,教師選取學生生 活中的事例,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由此,學生經歷了感受——體會——評價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學會贊美”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師:下面我給大家講個故事,權當我
有一個科長,特別喜歡別人夸他;一天他請下屬吃飯,下屬就投其所好,端著—碗米飯說:“科長,您做的米飯可真是品種繁多呀!有生的、熟的,還有半生不熟的呢!”
(學生大笑)
師:大家都笑了。這叫贊美嗎?
生:不叫。
師:這是奉承。贊美應該真誠,應該恰如其分。就像培根所說:“即使好心的稱贊,也必須恰如其分。”我們也經常受到別人的贊美,應該保持什么心態呢?老師送大家一句話(投影出示):“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夸自敗,還增一毀。”
師:這節課就要結束了,但是贊美這個話題卻是永恒的。同學們:希望大家學會在生活中用明亮的眼睛去發現,用真誠的心去感受.用誠摯的語言去贊美。讓我們在今后的日子里繼續學會贊美。
評:以學生的發展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按照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進行教育。這就是以學生為本。在本課教學中體現了以下三點:1.教師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情境、在交際的過程中,注重引手學生發現美、感受美、評價美,交際雙方在這一過程中,情感得到了交流,認識得到了提高,在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情感、態度和價值規得到了發展。2.幾則名言的運用,豐富了口語交際教學的內涵,以名言促進交際活動的進行,以交際活動輔助對名言的理解、積累。這一環節的教學意義.絕非局限于這一節課,它將影響著學生今后的生活。3;正如贊可夫所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到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變得高度有效。”從本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細致了解,對學生心靈的倍加呵護。教學的設計遵循了學生的認知實際,同時又提升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較好地體現了口語交際教學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