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教學案例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時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設計思路:
緊扣課題,展開教學,以讀激情,以讀促情,以情助讀,情境交融,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得到情感的體驗與文本中的人物產生強烈的共鳴,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輔助
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中國臺灣、白血病及骨髓移植方面的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8個,理解生字、新詞。
2、培養學生自主識字、學詞的能力。
3、初步感知“生命橋”的內涵。
過程目標:能運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自主識字、學詞
情感目標:感受大陸青年小線急需骨髓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感受生命的珍貴。
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質疑揭題
1、揭題質疑(讀了課文,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a、“生命橋”是什么意思?
b、海峽兩岸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有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
(1)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屏顯生字:凋 苞 襲 懷 曠 暫 軀 胞
①指名讀
②小組合作交流,哪些字的音應該引起注意?
③全班交流,重點指導“襲、暫、胞”的讀音。
(2)檢查新詞
屏顯: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潤移植期待空曠暫停幸運中國臺灣襲擊談何容易奔波平安無事突如其來骨肉同胞
①指名朗讀
②你們都有哪些理解詞語的方法
③說詞意(選擇一兩個詞給同學講講)
2、再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通讀順(難讀的或讀不懂的多讀幾遍)
(1)自讀
(2)指名讀
(3)評讀
(4)鑒賞讀(你認為哪幾句寫得好或你哪兒讀得好,讀給大家聽)
3、讀文思考
(1)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初讀課文,你對“生命橋”一詞是如何理解的?
三、品讀第1、2自然段,深入感悟
(教學第一個場景:從小線的急需骨髓中,前期感愛中國臺灣青年捐贈的急人所急)
1、自由讀1自然段,讀后談體會。
2、當我們從甜美的夢鄉醒來,打開窗子,燦爛的陽光灑在身上,呼吸著帶著花香的清新空氣,你會有什么感覺?
(1)教師范讀
(2)學生暢談感受
3、品讀2自然段,結合感受最深的句子談體會
課件出示文中插圖及句子。
a、從“蒼白”和“紅潤”這一組反義詞足以說明小錢病情很重。
b、通過理解“凋零”一詞的意思,以及比喻的修辭手法的詮釋,深刻體會小錢的不幸,意識到進行骨髓移植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四、小結激趣,鋪墊下文
五、寫字指導
屏顯(出示生字)
1、指名讀
2、觀察,選一個字給大家講一講,書寫時注意什么?
3、交流,教師重點指導“襲”、“暫”(范寫)
4、練一練,你認為難寫的字。
5、抄寫生字組成的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的含義。
過程目標:
通過自主閱讀討論交流,聯系上下文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感悟“生命橋”的內涵。
情感目標:體會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感受生命的珍貴和愛心的無價。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復習積累詞匯)
二、感知慘烈環境,醞釀血脈親情
1、播放地震視頻(或圖片)
2、用自己的話描述地震的景象。
3、小結
瀏覽3—6自然段,概括余震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