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辟地》說課稿
一、說教材
《開天辟地》是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課是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講的是一個名叫盤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的故事,意在贊頌盤古無私的獻身精神。這篇課文處處充滿神奇的想象,語言優美,結構清楚,是一篇訓練語言、發展思維的好課例。
依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我擬訂了以下教學目標(第一課時):1、認識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會寫9個生字。能說出巍峨、雷霆、皎潔、精疲力竭等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說出課文分幾部分。目標1、2是教學重點;目標3是教學難點。(第二課時):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六、七、八自然段。2、能說出神話故事的特點。能通過詞語和句子體會盤古無私的獻身精神。3、完成課后第四題。
二、說學情
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神話故事興趣濃厚,尤其對神話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更是情有獨鐘。電視劇《西游記》中能“七十二”變的孫悟空,三年級課文《哪吒鬧海》中頑皮、可愛、為民著想的哪吒都是孩子們心目中的偶像、英雄。對這類課文的學習,學生熱情高漲,主動參與,有較強的表達欲望。
三、說教法
1、質疑激趣法。濃厚的興趣是閱讀教學最有效的催化劑。本節課開始,我就播放《西游記》的第一集片斷,讓學生對古代神話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然而然地進入課文。然后圍繞課題質疑,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閱讀愿望,為學習本課奠定感情基礎。
2、提煉詞語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我設計這一環節時,根據學生的回答提煉出練習四中要求讀背的8個詞語,這些詞語集中反映了盤古開天辟地的經過。然后讓學生把詞語連起來便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樣降低了難度,既教給了學生學習方法,也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更有效的是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節課引導學生通過讀文、識字、解詞、理文,學會主動探究、獲取知識,掌握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這樣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合作意識的同時,突破了教學重難點,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我本著以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為主線的設計思路,主要安排了以下教學流程:(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課始播放《西游記》片段,交流神話故事,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圍繞課題質疑,激發了學生的讀書愿望,使一堂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初讀感知。
這一環節是為實施目標1、2設計。中學段的學生對學習漢字已有
了一定的方法和興趣,為了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課上出示學習提示,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完成,教師只對個別字詞作指導,體現學生的主體,教師的主導。
三、再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四、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條理。
這兩個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難點,也就是目標3。為了降低學習難度,我采用“問題回答法”和“找中心句”的方法來突破難點。首先緊緊圍繞“盤古為什么要開天辟地?他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后來又發生了什么?”這三個問題,從中提煉出詞語,連成一段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提煉的詞語是練習4中的讀讀背背,反映的是盤古開天辟地的經過。然后讓學生找文中能概括課文內容的一句話。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掌握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兩種方法。在此要告訴學生方法不只這兩種。在了解課文內容后讓學生給課文分段就迎刃而解了,教學目標也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