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勤奮教學實錄
師:用警枕擠出睡覺的時間讀書寫作,這叫什么?
生:【齊答】勤奮。
師:司馬光的勤奮還表現在什么地方呢?
生:【一生讀文中語句】“小時候,每當老師講完課,哥哥、弟弟讀了一會兒書就去玩了,他卻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聲誦讀,一直讀到滾瓜爛熟為止。”
師:這就是他勤奮的表現,請同學們認真讀讀這個句子,把句子中最能體現司馬光勤奮學習的詞語用實心的圓點標記出來。
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標記關鍵詞語。交流自己畫住的詞語(一遍又一遍、直到滾瓜爛熟)
師:你們認為讀到什么程度就可以說是滾瓜爛熟了呢?
生:讀書或背書時非常流利,非常純熟,就叫滾瓜爛熟。
師:回答得非常好,司馬光就是靠著一遍又一遍地讀書才做到滾瓜爛熟的。
師:這是一個多么勤奮的孩子啊!當哥哥弟弟在學習之余盡情玩耍時,他卻躲在屋里……
生:【齊答】一遍又一遍讀書。
師:當相與相處的小伙伴在快樂地追逐打鬧時,他依然躲在屋里……
生:【齊答】一遍又一遍讀書。
師:別人學習時,司馬光在學,別人玩耍時,司馬光還在學,這就叫……
生:【齊答】勤奮。
師:同學們,學到這里,你對“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這句話一定有了新的認識,誰來說說你的理解?
生:司馬光就是因為勤奮才寫出了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所以說“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
生: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必須勤奮。
生:勤奮是實現理想的唯一選擇,只有勤奮才可能夢想成真,只有勤奮才可能實現心中的理想。
師:綜合大家的發言,那就是說:司馬光一生勤奮,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完成了《資治通鑒》,成了流芳百世的名人。讓我們捧起書本,一起把司馬光成才的故事讀一讀,有沒有信心把司馬光勤奮、刻苦的精神用朗讀表現出來。
生:【齊讀】感情朗讀文章第二自然段。
(三)精讀文章第三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去閱讀第三自然段,相信同學們會對“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這句話會有更深的認識。
生:自學文章第三自然段。
師:毫不氣餒:聯系上下文想想“餒”是什么意思?
生:失去勇氣和信心。
師:童第周成績很差,但毫不氣餒,從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在學習上不服輸的精神。
生: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很勇敢。
師:把這種精神用朗讀告訴大家好嗎?
生:【感受到童第周不服輸精神的學生起立】齊讀這句話。
師:繼續交流,這段中的那些文字還能讓我們感受到童第周的勤奮?
生:“每天天剛亮,他就在校園里讀書。晚上睡覺前,他總是習慣地回顧一下當天的學習內容”從這句話尤其是從“起早貪黑”這個詞語,我感受到了童第周的勤奮。
生:學習方法是在勤奮學習的過程中習得的。從“他還十分注意改進學習方法。”中我同樣能感受到他的勤奮。
師:童第周用勤奮換來了什么呢?
生:學習成績名列前茅。
生: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
師:青蛙卵剝離手術的相關知識大家了解嗎?
生:青蛙卵是像小米粒那么大的小黑籽,外面還有透明的膠質膜,遇水即膨脹生:
生:1930年,童第周留學比利時,當時生物界正在研究青蛙卵,卻無人能把青蛙卵的模型完整地剝開,研究被迫停止,這時,童第周毅然站了出來,說:“我來試試”。面對別人的譏笑,童第周并沒有退縮,他憑著自己的膽識和才能,終于完成了青蛙卵的剝離手術,在當時轟動整個生物界。當時我們的國家還非常貧困,沒有電燈,他就在陰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顯微鏡下從事切割和分離卵子工作;沒有培養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陶瓷酒杯來代替,所用的顯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極細的玻璃絲;實驗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從野外采來的。就在這簡陋的“實驗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們完成了高難度的青蛙卵剝離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