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復習資料
(2)課文中( )次出現“番茄太陽”。第一次出現時指( )。第二次出現時指( )。第三次出現時指( )。
4、閱讀練習
一天我去買菜,明明的媽媽高興地告訴我:他們要走了,有人為明明(捐獻 奉獻)了眼角膜,醫生說復明的機會很大。
要走的時候 明明輕輕地拉住了我的袖子說 阿姨 你過來 我和你說句話 我彎下腰 她(附在 貼在)我的耳邊輕聲說 阿姨 媽媽說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給我的 等我好了 等我長大了 我把我的腿給你 好不好 她的小嘴呼出的溫熱氣息(拂過 吹過)我的面頰,我的淚嘩地一下子流了下來。
那個正午我坐在窗口,看城市滿街的車來車往,眼前總(浮現 呈現)出明明天使般的笑臉。紅紅的“番茄太陽”一直掛在我的心中,溫暖著我的心。
(1)劃去括號中不正確的詞。
(2)給空白處加上標點符號。
(3)用“-”畫出最令你感動的地方,說說為什么?
(4)根據短文內容填空:
明明的媽媽高興的原因是( ) 。“番茄太陽”指的是 ( ) ,“我”為什么會流淚?
從這段話中,我們知道明明是一個( )的孩子。
5、拓展:
盲人心中的明燈
大學實習時,我帶過一堂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那天我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有一個盲人晚上出門總挑(tiǎo tiāo)著一盞燈籠,這是為什么?”
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說:“他是給兒子買的燈籠( lóng long)還有的說:“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的吧?”……可能,這些答案都對,但這些年齡不到10歲的孩子都認為盲人提燈一定是為自己,所以,他們的答案不免單一。他們沒有一個人回答:盲人也許是為了給別人(健全人)照亮,這樣,別人才不會撞上他——盲人的心中裝著一盞亮暖的燈,為別人著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燈。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時候,幫助別人其實是幫助我們自己。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在暗夜中往往會相撞?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沒有明燈,手上也不提明燈啊。
(1)請選擇正確的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