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口語交際展示課《幫他出主意》評課
二、關注情境創設,為口語交際的訓練營造了一個和諧與并存的“場”。
口語交際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發生和進行的。教學時,教師根據口語交際話題,創設了適當得體的口語交際情境,并將交際情境激活,把學生引入特定的交際情境中,讓學生將虛擬的“教學情境”當作真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了解話題內容和意圖,知道交際中的角色關系與交際的背景,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首先,對教材的有效加工與交際話題的精心挑選為營造較佳的交往情境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教師巧妙地從現場情境(心里有些緊張)合理導入訓練,潛移默化中揭示交際話題,學生在無形中已為教師出了許多主意,可以說是整堂課的有效熱身,為下面的說話訓練做好鋪墊,學生參與的熱情也被充分調動。教學中的現場表演使口語交際更加生活化,學生真正融入進交際情境,并且主動地成為交際中的角色,積極地加入到聽說互動的過程中去。作為教師,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更換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當成故事中小強的媽媽,來到學生中間,引導學生面對面與小強的媽媽進行溝通,為小強排憂解難,學生的感覺更為真切,交際的情境更加真實。
另外,教師通過畫面再現、音樂渲染、語言描述等方式恰倒好處地豐富了本課的教學情境。
三、關注雙向互動,充分落實了口語交際的訓練目標。
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它是一個聽方與說方雙向互動的過程,不是簡單的聽說訓練。在日常生活中,交際雙方的來言去語,一般都是圍繞著交際雙方感興趣的話題進行的。參與交際的雙方既是說話人,又是聽話人,既是表達者,又是領會者,交際雙方的角色變換是不間斷的,這樣就形成了言語的雙向流動,這就是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性。只有交際的雙方處于互動的狀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教學,應該緊扣教學目標,精心設計互動的教學過程,努力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在交際的過程中主客體在不停地變換中,本節課學生能及時調整自己聽、說兩個角色位置的轉換,并調整交際內容和方式。作為教師,努力要讓學生有機會充當不同的角色,學會換位思考。
1、在表演中實現雙向互動。教學中為玲玲出主意過一個有意義的生日,教師引導學生采用表演的方式呈現,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具體的交際環境,學生進入故事角色進行實時互動交流,但對于學生的交際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要求學生細心聆聽,并能作出及時評價。表演結束后,請其他同學再出出主意,隨后教師采訪“玲玲”,這本身便是有效的師生和生生互動,較好地達成了口語交際的訓練目標。
2、在需要表達和幫助時實現雙向互動。整堂課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交際素材,師生表達較為充分,尤其是學生,但正因如此,對于課堂動態生成的資源同樣很豐富,需要教師加以辨別引導,學生在出主意時可能會出現諸多偏差,或未能很好地結合板書中提出的三點展開,作為教師勢必要進行引導,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評議權還給學生,在你來我往中增強了師生互動性。
3、在角色轉換中實現師生互動。
四、在交往的過程中注重語言的發展。
無論是閱讀課還是口語交際課,發展學生的語言永遠是一大核心,本節課教師始終關注這一問題,對學生語言進行了細致有效的指導和提升,使學生言之規范,言之得體,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