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口語交際展示課《幫他出主意》評課
1、語言要符合一定的情境,表達應恰當。給了學生相關話題后讓學生明確自己該說什么,同時還要解決“怎么說”的問題,在交往的過程中充分體現教師的指導作用。
2、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評價。
口語交際訓練是一種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途徑,但上課時不能為了說話而說話,在這個過程中,要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情感熏陶,教學中我們應大力提倡真善美。教材中處處有德育,口語交際訓練也不例外,教師要在課前細細揣摩其中蘊涵的資源,再結合學生的實際,在課堂上靈活地引導學生在自然而然的談話中完成訓練要求,促進學生的多重發展。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關于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在非言語行為方面也有具體的要求。如:與別人交流,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口語交際中言語的高低、強弱、輕重、緩急及體態語(表情、手勢等),都充滿著一定的感情色彩。口語交際不僅是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還是對學生人格素養的修煉。
五、整堂課的結構和設計均較為合理。訓練設計由扶到放,關注了訓練的層面,體現了訓練的層次性。
綜觀整堂課,教學思路極為清晰,口語交際訓練逐步推進,體現了較好的層次性。從“明確出主意的方法”到“運用方法為別人出主意”再到“出主意解決身邊的問題”,最后回歸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使口語交際不僅僅停留在課堂上,而是回歸生活,應用于生活,努力提高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表達交往溝通能力。
思考:1、交互性有待提高,關注個體與整個面的交往,生生互動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2、區分“口語交際”與小作文、小練筆。
3、莫把“口語交際”上成問題討論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