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峰老師設計的《沙漠之舟》教學流程
《沙漠之舟》這篇課文的教學,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一、導語:同學們,我有一個兒子叫陳熙元,他有一個小名叫(駱駝),這是他的爺爺取的。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困惑,為什么取這樣一個有些奇怪的小名呢?大家下面能否幫我從《沙漠之舟》里尋找答案呢?
二、自讀課文,在書上圈畫旁批。
三、結合課文內容交流:為什么取名叫“駱駝”
1、為社會作出貢獻
2、助人為樂
3、適應環境
4、有堅強的意志
……
四、人們把駱駝稱作“沙漠之舟”,你能否用幾個字來概括爺爺的用意呢?(社會之材)
五、布置作業:給小駱駝寫封信,告訴他小名的來歷。
“今天的這封信,我會珍藏,把全班72封寫給熙元的信全部裝在一個大信封里,直到熙元能看信了,我會拿給他。讓他在你們的信里尋找關于小名的來歷。當然,在此之前,我會暫時把這個來歷保密的。對了,你們會在結尾落款處怎樣稱呼自己呢?”
“大駱駝!”(學生笑)
“大家這樣喜歡駱駝這個名字啊。我簡直都要為我的爸爸能取出這樣意味深刻的名字而鼓掌了!你們既然都這樣喜歡叫自己駱駝,那我豈不生活在駝群,一個吃苦耐勞的駝群里了!”
常看到,孩子在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時不但非常興奮,而且全神貫注,不知疲倦,表現出驚人的耐性。這就是興趣的魔力。我們是否也應該多動動腦筋,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無限興趣的作業,一旦他們對作業滿懷嘗試的愿望,便能引發一種鉆研和探索的熱情,從而積極地完成。這一過程會給孩子帶來由衷的快樂。
哦,“可愛的作業”。當學生說出這樣的話時,你是否留意他們臉上的笑容?其實,看他們微笑,已經預見了這份作業他們會用心去完成。其實,他們微笑時,已經開始了一次短暫而愉快的智慧之旅。我希望,我的每次布置作業,都是你們可愛的作業,我希望,我會成為你們可愛的老師,我還希望,你們,是我可愛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