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流程》的教學設計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通用
技術(必修2)技術與設計2
第二單元 流程與設計
第一節 生活和生產中的流程
《認識流程》的教學設計
依據普通高中技術課程立足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和親身經歷,倡導“做中學”和“學中做”,以學生的親手操作、親歷情境、親身體驗為基礎,強調學生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讓每個學習者通過觀察、調查、試驗、操作體驗等活動,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獲得技術能力,形成正確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理念。我在教學設計中,注意聯系學生的直接經驗和親自經歷,利用“做中學”和“學中做”,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在主動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掌握重、難點知識,完成教學任務。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節是蘇教版《技術與設計2》第二單元“流程與設計”第一節“生活和生產中的流程”,認識流程是本單元最為關鍵的部分,,是后面將要學習生產與流程、生活與流程、流程的設計等知識的基礎,也為學習掌握流程優化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時序和環節的概念,掌握流程的含義,并學會閱讀簡單的流程圖。
(2)、能力目標
學會用文字、表格、圖示等方式表達流程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讓學生參與課堂親身經歷活動,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②通過流程中時序的學習,培養學生優化組合的意識。
3、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流程中環節和時序的概念,掌握流程的含義。
難點:描述簡單的流程圖。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接觸過簡單的流程操作,對流程的理解只認為是做一件事情的順序,這樣的理解不夠準確,對如何表達流程還不清晰。為了使學生準確的理解流程的含義,學會表達流程,本節課力求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比較、分析、歸納理解流程的含義,掌握流程的表達。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問題教學法、活動教學法
四、學習方式:
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比較歸納、自主合作探究、動手操作。
五、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六、教學流程圖:
激情導入
探究新知
課外延伸
學習和掌握
流程的表達
實踐應用
鞏固提升
及時應用
(一展伸手)手)
認識和
學習流程
課堂小結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用宋丹丹的小品《大象裝冰箱》 分幾步?(引入課題)
(設計意圖:目的是引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關注和興趣,積極參與教學過程。)
師:出示課題:生產和生活中的流程—認識流程
師:(幻燈)展示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流程的含義,以及流程中的時序和環節的含義,并學會閱讀簡單的流程圖。
能力目標
學會用文字、表格、圖示等方式表達流程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參與課堂親身經歷活動,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②通過流程中時序的學習,培養學生優化組合的意識。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和學習流程
環節1:
1、師:播放神六飛天的視頻
生:觀看、分析、記錄神六飛天的過程:
師:根據學生的分析、記錄,板書神六飛天的過程:(點火、發射升空、進入軌道、在軌道中運行、離開軌道、回到地球)
2、師:課件展示
xx年男子足球世界杯淘汰賽階段的比賽結構圖
生:觀看,同桌互相議一議劃分出過程,上臺板書過程。(八分之一過程、四分之一過程、二分之一過程、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