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的設計”教學設計(精選4篇)
“流程的設計”教學設計 篇1
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小鐵錘加工流程的設計,能分析流程設計中應考慮的基本因素,并畫出流程設計的框圖。
2.能對生活、生產中的簡單事項進行流程設計。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讓學生學會分析流程設計應考慮的基本因素及設計的表達。
難點:畫出流程設計的框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三、教學過程
。ㄒ唬 引入新課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設計情境:小黃在修理被扎破的自行車后輪胎時,由于工具不全,就沒有研磨周圍的胎皮,用膠直接就把補丁貼上去。這樣做可以嗎?
學生思考后,提出改進意見,并嘗試畫出流程圖。
教師總結:自行車補胎的流程中,用銼子將洞口四周的胎皮銼毛,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目的是為了增大摩擦力,使補丁與胎皮的附著力更強。
完整的補胎流程框圖是:
問:這個流程是不是自然就存在的呢?不是的,是人們在生活中研究和設計出來的,人們發現,在自行車補胎過程中,按照這個流程做事,不但節省時間,而且補出的輪胎質量更好。不但補胎需要流程,我們的生活和生產都離不開流程。因此,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和生產的質量,我們有必要進行流程設計。(板演課題)
那么流程設計應該考慮什么因素呢?
(二)新課教學
1.流程設計應考慮的基本因素
(1)流程設計的目標
、俟ぷ骱蜕钪辛鞒淘O計的目標: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質量等。
、谏a活動中流程設計要實現的具體目標。
思考:在生產流程的設計中,除了上述所列設計目標外,還應考慮哪些目標?
(2)流程設計中的基本因素
生產活動的流程設計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藝、設備、人員、資金和環境。
“馬上行動”:
1.處于城鄉結合地帶的某鄉,現要在鄉里新建一個小化肥廠,在流程設計上應考慮哪些因素?
2.要把北方的大豆移栽到南方,在流程設計上需要考慮哪些相關因素?
學生回答1:流程設計上需要考慮提高效率,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減少污染排放、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選用精良設備和技術人員以提高生產效率以及安全生產等。(大力表揚學生的環保意識)
回答2:將北方大豆移栽到南方,從種植流程上需要考慮適合種植的季節、氣溫、濕度、土壤、病蟲害等因素,還有,要注意是否會引起生態不平衡。
教師補充由于動植物引進而引起的生態不平衡的例子。(見后面小資料部分)
生活和生產中流程的設計有兩種情況:一是流程的若干環節是顯性的,也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律較容易描述,如上一節課的案例“洗衣、煮飯與燒菜的流程安排”中的流程,洗衣機洗衣服的流程,郵寄包裹的流程,郵局郵件的分撿流程設計等。
。▽W生描述郵寄包裹的流程設計,教師板演框圖。
然而,另一種流程的設計是隱性的,要通過進行大量的試驗和漫長的探究才能得出的,例如,上一節課的案例“軸承的連續式淬火的工藝流程”、合成氨的工藝流程案例等。
“案例分析:合成氨的生產工藝流程”
首先用適當的方法生產出合成氨的原料-------氮氣和氫氣。氮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體在合成塔內500℃和300atm條件下,通過催化劑的作用產生氨氣,再通過氨分離氣不斷地把生成的氨分離出來,同時未轉化的反應氣體再進入合成塔循環加工,這就是合成氨的工藝流程。
合成氨的工藝流程的產生是一個對其內在屬性和規律探索的過程。19世紀初,經過化學家上萬次的試驗,最終才得出在500℃高溫下和300atm的條件下能合成出氨,但轉化率僅有2%~8%的試驗結論,后來又經過不斷的試驗才形成現在工業生產上使用的較為成熟的合成氨生產工藝流程。
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案例,并思考:
問題1.這個案例包括了哪些環節,它們的時序如何?
問題2.如何將氨合成的流程圖畫出來,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達這個流程?
問題3.畫流程圖關鍵要注意什么?
問題4.合成氨的流程設計與前面提到的洗衣機洗衣服的流程,郵寄包裹的流程設計相比,有什么特點?
師生共同分析得出:
問題1解答:合成氨生產流程包括了以下的環節和時序——
。1)先進行原料氣(n2、h2)的制取-----制取環節;
(2)氣(n2、h2 )的凈化,除雜質-----凈化環節;
。3)用壓縮機壓縮(至高壓狀態)------壓縮環節
。4)氨合成----合成環節;
。5)最后進行氨的分離,得到濃氨并將未完全反應的n2、h2送回合成塔,再循環加工利用----分離環節。
問題2解答:如果用框圖表達流程,合成氨的流程設計可以如下圖:
問題3解答:畫流程圖關鍵是要把環節以及各個環節的時序找出來。
問題1解答:合成氨的流程設計是化學家通過進行大量的試驗和漫長的探究才能得出的,它的規律是不容易描述的。
2.流程設計的步驟
第一步:首先要明確設計的目的和任務,明確流程所應遵循的內在變化規律。
第二步:要分析現有材料、設備、資金、人員、工藝和環境等因素。
第三步: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項,并進行初步的排列。
第四步:分析各事項(步驟)之間先后順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時序和環節。
第五步:選擇一個合適的表達方式畫出流程圖,對于有嚴格時間的時序,要標注時間。
注意:流程設計的基本要素是環節和時序。
流程圖中最常用的形式是框圖,因為這種形式既簡單又明確。
繪制框圖的常用符號:
3.流程設計舉例
(1)工作和生活中的流程設計
學生練習一:請設計出一個去海南省人民醫院看病的流程圖,為第一次去看病的同學提供方便。
學生練習二:有某一化妝品公司要生產一種面膜,給某一年齡層的女性使用,現在請你為該公司設計一個以這一產品為中心的企業業務流程圖:
。2)生產活動中的流程設計
案例分析:“小鐵錘的加工流程設計”(見蘇教版第52頁)
學生閱讀案例,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小鐵錘加工的流程設計的步驟,并比較手工制作和批量生產的流程各用什么方式表達。
手工制作小鐵錘的加工流程用框圖表達,而批量生產的流程則用表格法表達。
教師說明:表格法是說明零件加工或機器裝配步驟的常用形式,它的主要特點是過程嚴謹明確。
思考:
問題1.案例中設計的兩種加工流程各有什么特點?
問題2.在設計批量加工流程時,你認為批量加工流程可以劃分為哪些環節?
回答:批量加工流程的特點:一是機械化程度提高了,大多工序由機床完成;二是有的工序可以在同一時間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批量加工流程中,可分為錘頭加工、錘柄加工兩大環節,各環節還可分為若干道工序。
。ㄈ┬〗Y
(四)布置課后作業:
近期,班里要組織一次全班同學去假日海灘燒烤,請你將這個活動的工作流程設計出來。
四、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于工作和生活中的流程的口頭描述,一般沒有問題,但若要求學生用框圖來表達,學生就感覺困難重重。因此,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舉了自行車的補胎流程設計、郵寄包裹的流程設計、去醫院看病的流程設計以及以某一面膜產品為產品的企業業務流程的設計,通過這幾個例子,學生基本掌握了框圖的畫法,以及畫流程圖的注意事項。在設計以上流程框圖中,有些框圖如“以某一面膜產品為產品的企業業務流程的設計”,學生加進了判斷,這比我手中的參考答案多了一個質檢環節,說明學生對流程的設計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在生產流程的設計中,學生感覺困難比較大的是一些專業術語難以理解,如工藝、攻絲、套絲、電鍍、淬火、銑床等等,教師花了一部分時間來作解釋,因此,造成本節內容課時較緊。
“流程的設計”教學設計 篇2
《流程的設計》課件
流程的設計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1、學會分析流程設計應考慮的基本因素。
2、能畫出流程設計的框圖。
3、能對生活、生產中的簡單事項進行流程設計。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能夠結合生活中的案例進行流程設計,并畫出流程設計的框圖。
難點:畫出流程設計的框圖。
三、教學設計:
。ㄒ唬┬∮螒颍好绹鴩鴷h員對“美是否應立即對伊出兵”進行表決。布什通過對議員的研究,對投票進行的流程進行設計,最后得到“立即出兵”這個他想要的結果。如果現在美國政府不是布什而是一個鴿派人物(不想出兵),那請你幫他設計出一個投票流程得到他想要的結果。
(二)新課教學
通過小游戲,引出人類生產和生活中的流程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靠人們研究和設計出來的。流程設計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因此,應該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充分考慮流程設計中的基本因素和相關因素,遵循事物的內在性質、規律進行設計。
小游戲中對流程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人”,遵循了一定的投票規則。
1.流程設計應考慮的基本因素
。1)流程設計的目標
、俟ぷ骱蜕钪辛鞒淘O計的目標: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質量等。
、谏a活動中流程設計要實現的具體目標。
思考:在生產流程的設計中,除了上述所列設計目標外,還應考慮哪些目標?
。2)流程設計中的基本因素
生產活動的流程設計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藝、設備、人員、資金和環境。
“馬上行動”:
1.處于城鄉結合地帶的某鄉,現要在鄉里新建一個小化肥廠,在流程設計上應考慮哪些因素?
2.要把北方的大豆移栽到南方,在流程設計上需要考慮哪些相關因素?
回答1:流程設計上需要考慮提高效率,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減少污染排放、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選用精良設備和技術人員以提高生產效率以及安全生產等。(大力表揚學生的環保意識)
回答2:將北方大豆移栽到南方,從種植流程上需要考慮適合種植的季節、氣溫、濕度、土壤、病蟲害等因素,還有,要注意是否會引起生態不平衡。
教師補充由于動植物引進而引起的生態不平衡的例子。(見后面小資料部分)
生活和生產中流程的設計有兩種情況:一是流程的若干環節是顯性的,也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律較容易描述,如上一節課的案例“洗衣、煮飯與燒菜的流程安排”中的流程,郵寄包裹的流程設計等。
然而,另一種流程的設計是隱性的,要通過進行大量的試驗和漫長的探究才能得出的,例如,上一節課的案例“軸承的連續式淬火的工藝流程”、合成氨的工藝流程案例等。
“案例分析:合成氨的生產工藝流程”
首先用適當的方法生產出合成氨的原料-------氮氣和氫氣。氮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體在合成塔內500℃和300atm條件下,通過催化劑的作用產生氨氣,再通過氨分離氣不斷地把生成的氨分離出來,同時未轉化的反應氣體再進入合成塔循環加工,這就是合成氨的工藝流程。
合成氨的工藝流程的產生是一個對其內在屬性和規律探索的過程。19世紀初,經過化學家上萬次的試驗,最終才得出在500℃高溫下和300atm的條件下能合成出氨,但轉化率僅有2%~8%的試驗結論,后來又經過不斷的試驗才形成現在工業生產上使用的較為成熟的合成氨生產工藝流程。
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案例,并思考:
問題1.這個案例包括了哪些環節,它們的時序如何?
問題2.如何將氨合成的流程圖畫出來,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達這個流程?
問題3.畫流程圖關鍵要注意什么?
問題4.合成氨的流程設計與前面提到的洗衣機洗衣服的流程,郵寄包裹的流程設計相比,有什么特點?
師生共同分析得出:
問題1解答:合成氨生產流程包括了以下的環節和時序——
(1)先進行原料氣(n2、h2)的制取-----制取環節;
。2)氣(n2、h2 )的凈化,除雜質-----凈化環節;
。3)用壓縮機壓縮(至高壓狀態)------壓縮環節
(4)氨合成----合成環節;
。5)最后進行氨的分離,得到濃氨并將未完全反應的n2、h2送回合成塔,再循環加工利用----分離環節。
問題2解答:如果用框圖表達流程,合成氨的流程設計可以如下圖:
問題3解答:畫流程圖關鍵是要把環節以及各個環節的時序找出來。
問題4解答:合成氨的流程設計是化學家通過進行大量的試驗和漫長的探究才能得出的,它的規律是不容易描述的。
2.流程設計的步驟
第一步:首先要明確設計的目的和任務,明確流程所應遵循的內在變化規律。
第二步:要分析現有材料、設備、資金、人員、工藝和環境等因素。
第三步: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項,并進行初步的排列。
第四步:分析各事項(步驟)之間先后順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時序和環節。
第五步:選擇一個合適的表達方式畫出流程圖,對于有嚴格時間的時序,要標注時間。
注意:流程設計的基本要素是環節和時序。
流程圖中最常用的形式是框圖,因為這種形式既簡單又明確。
繪制框圖的常用符號:
3.流程設計舉例
生產活動中的流程設計
案例分析:“小鐵錘的加工流程設計”(見蘇教版第52頁)
學生閱讀案例,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小鐵錘加工的流程設計的步驟,并比較手工制作和批量生產的流程各用什么方式表達。
手工制作小鐵錘的加工流程用框圖表達,而批量生產的流程則用表格法表達。
教師說明:表格法是說明零件加工或機器裝配步驟的常用形式,它的主要特點是過程嚴謹明確。
思考:
問題1.案例中設計的兩種加工流程各有什么特點?
問題2.在設計批量加工流程時,你認為批量加工流程可以劃分為哪些環節?
回答:批量加工流程的特點:一是機械化程度提高了,大多工序由機床完成;二是有的工序可以在同一時間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批量加工流程中,可分為錘頭加工、錘柄加工兩大環節,各環節還可分為若干道工序。
。ㄈ┬〗Y
。ㄋ模┎贾谜n后作業:
近期,班里要組織一次全班同學去假日海灘燒烤,請你將這個活動的工作流程設計出來。
四、教學反思
教學中發現,學生對于工作和生活中的流程的口頭描述,一般沒有問題,但若要求學生用框圖來表達,學生就感覺困難重重。找出流程的環節有一定的難度,很多學生可能語文基礎的原因,從文字中提煉出環節的能力比較差。在生產流程的設計中,學生感覺困難比較大的是一些專業術語難以理解,如工藝、攻絲、套絲、電鍍、淬火、銑床等等,教師花了一部分時間來作解釋,因此,造成本節內容課時較緊。感覺內容偏多,沒有很好的突出重點與難點。
“流程的設計”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小鐵錘加工流程的設計,能分析流程設計中應考慮的基本因素,并畫出流程設計的框圖。
2.能對生活、生產中的簡單事項進行流程設計。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讓學生學會分析流程設計應考慮的基本因素及設計的表達。
難點:畫出流程設計的框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設計情境:小黃在修理被扎破的自行車后輪胎時,由于工具不全,就沒有研磨周圍的胎皮,用膠直接就把補丁貼上去。這樣做可以嗎?
學生思考后,提出改進意見,并嘗試畫出流程圖。
教師總結:自行車補胎的流程中,用銼子將洞口四周的胎皮銼毛,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目的是為了增大摩擦力,使補丁與胎皮的附著力更強。
完整的補胎流程框圖是:
問:這個流程是不是自然就存在的呢?不是的,是人們在生活中研究和設計出來的,人們發現,在自行車補胎過程中,按照這個流程做事,不但節省時間,而且補出的輪胎質量更好。不但補胎需要流程,我們的生活和生產都離不開流程。因此,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和生產的質量,我們有必要進行流程設計。(板演課題)
那么流程設計應該考慮什么因素呢?
。ǘ┬抡n教學
1.流程設計應考慮的基本因素
。1)流程設計的目標
、俟ぷ骱蜕钪辛鞒淘O計的目標: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質量等。
、谏a活動中流程設計要實現的具體目標。
思考:在生產流程的設計中,除了上述所列設計目標外,還應考慮哪些目標?
(2)流程設計中的基本因素
生產活動的流程設計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藝、設備、人員、資金和環境。
“馬上行動”:
1.處于城鄉結合地帶的某鄉,現要在鄉里新建一個小化肥廠,在流程設計上應考慮哪些因素?
2.要把北方的大豆移栽到南方,在流程設計上需要考慮哪些相關因素?
學生回答1:流程設計上需要考慮提高效率,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減少污染排放、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選用精良設備和技術人員以提高生產效率以及安全生產等。(大力表揚學生的環保意識)
回答2:將北方大豆移栽到南方,從種植流程上需要考慮適合種植的季節、氣溫、濕度、土壤、病蟲害等因素,還有,要注意是否會引起生態不平衡。
教師補充由于動植物引進而引起的生態不平衡的例子。(見后面小資料部分)
生活和生產中流程的設計有兩種情況:一是流程的若干環節是顯性的,也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律較容易描述,如上一節課的案例“洗衣、煮飯與燒菜的流程安排”中的流程,洗衣機洗衣服的流程,郵寄包裹的流程,郵局郵件的分撿流程設計等。
。▽W生描述郵寄包裹的流程設計,教師板演框圖。)
然而,另一種流程的設計是隱性的,要通過進行大量的試驗和漫長的探究才能得出的,例如,上一節課的案例“軸承的連續式淬火的工藝流程”、合成氨的工藝流程案例等。
“案例分析:合成氨的生產工藝流程”
首先用適當的方法生產出合成氨的原料-------氮氣和氫氣。氮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體在合成塔內500℃和300atm條件下,通過催化劑的作用產生氨氣,再通過氨分離氣不斷地把生成的氨分離出來,同時未轉化的反應氣體再進入合成塔循環加工,這就是合成氨的工藝流程。
合成氨的工藝流程的產生是一個對其內在屬性和規律探索的過程。19世紀初,經過化學家上萬次的試驗,最終才得出在500℃高溫下和300atm的條件下能合成出氨,但轉化率僅有2%~8%的試驗結論,后來又經過不斷的試驗才形成現在工業生產上使用的較為成熟的合成氨生產工藝流程。
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案例,并思考:
問題1.這個案例包括了哪些環節,它們的時序如何?
問題2.如何將氨合成的流程圖畫出來,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達這個流程?
問題3.畫流程圖關鍵要注意什么?
問題4.合成氨的流程設計與前面提到的洗衣機洗衣服的流程,郵寄包裹的流程設計相比,有什么特點?
師生共同分析得出:
問題1解答:合成氨生產流程包括了以下的環節和時序——
(1)先進行原料氣(n2、h2)的制取-----制取環節;
。2)氣(n2、h2 )的凈化,除雜質-----凈化環節;
。3)用壓縮機壓縮(至高壓狀態)------壓縮環節
。4)氨合成----合成環節;
。5)最后進行氨的分離,得到濃氨并將未完全反應的n2、h2送回合成塔,再循環加工利用----分離環節。
問題2解答:如果用框圖表達流程,合成氨的流程設計可以如下圖:
問題3解答:畫流程圖關鍵是要把環節以及各個環節的時序找出來。
問題1解答:合成氨的流程設計是化學家通過進行大量的試驗和漫長的探究才能得出的,它的規律是不容易描述的。
2.流程設計的步驟
第一步:首先要明確設計的目的和任務,明確流程所應遵循的內在變化規律。
第二步:要分析現有材料、設備、資金、人員、工藝和環境等因素。
第三步: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項,并進行初步的排列。
第四步:分析各事項(步驟)之間先后順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時序和環節。
第五步:選擇一個合適的表達方式畫出流程圖,對于有嚴格時間的時序,要標注時間。
注意:流程設計的基本要素是環節和時序。
流程圖中最常用的形式是框圖,因為這種形式既簡單又明確。
繪制框圖的常用符號:
3.流程設計舉例
(1)工作和生活中的流程設計
學生練習一:請設計出一個去海南省人民醫院看病的流程圖,為第一次去看病的同學提供方便。
學生練習二:有某一化妝品公司要生產一種面膜,給某一年齡層的女性使用,現在請你為該公司設計一個以這一產品為中心的企業業務流程圖:
。2)生產活動中的流程設計
案例分析:“小鐵錘的加工流程設計”(見蘇教版第52頁)
學生閱讀案例,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小鐵錘加工的流程設計的步驟,并比較手工制作和批量生產的流程各用什么方式表達。
手工制作小鐵錘的加工流程用框圖表達,而批量生產的流程則用表格法表達。
教師說明:表格法是說明零件加工或機器裝配步驟的常用形式,它的主要特點是過程嚴謹明確。
思考:
問題1.案例中設計的兩種加工流程各有什么特點?
問題2.在設計批量加工流程時,你認為批量加工流程可以劃分為哪些環節?
回答:批量加工流程的特點:一是機械化程度提高了,大多工序由機床完成;二是有的工序可以在同一時間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批量加工流程中,可分為錘頭加工、錘柄加工兩大環節,各環節還可分為若干道工序。
(三)小結
。ㄋ模┎贾谜n后作業:
近期,班里要組織一次全班同學去假日海灘燒烤,請你將這個活動的工作流程設計出來。
附:小資料:
1. 某些由于動植物引進而引起生態不平衡的例子。
①“昔日農家寶今朝成公害”——水葫蘆
水葫蘆原產于南美洲巴西,是一種多年生水生雜草,根系像羽毛,十分發達。它本是六十年代前后作為家畜飼料引進我國的,但隨著替代飼料的出現,這種含水量高達95%的青飼料再也引不起家畜的“食欲”,加之發現其普遍含有寄生蟲,于是水葫蘆作為青飼料退出了歷史舞臺,并逐漸成為野生。雖然水葫蘆能吸附潛藏在水中的磷等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少量分布還可能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而一旦過量生長,成片的水葫蘆就像條被子覆蓋在水面,遮擋住陽光對水體的照射,影響水生物質的正常生態環境;在生長區內形成優勢物種,排除異己,從而剝奪其他水生物種的“生存權”;此外,大量的水葫蘆漂浮在水面上,不但影響城市河道景觀,而且還會阻塞航道,影響船舶的正常航行與停靠。
水花生又叫空心蓮子草,原產于南美洲巴西,是一種多年生宿根性雜草,耐鹽力強,適應性廣,水陸均可生長,遍布于水稻田及田埂、河道、蔬菜田、果園、林地及草坪地。一些地方的農戶和養殖場,從外地引進水花生野生種苗,放養在水面上作為家禽飼料。不料,落戶后的水花生瘋狂生長,并導致農作物減產;更為嚴重的是堵塞溝渠水道,影響農業灌溉和防汛排澇。
水花生的生長速度和對環境的適應性均超過一般作物,有水花生危害的地段,其地下莖?缮钸_50-60cm,危害嚴重時,地下莖縱橫密布,以致作物無法生長;長有水花生的溝河渠道,其植物能鋪滿水面,影響灌排,嚴重影響水上交通和水產養殖。同時還能傳播多種寄生蟲病(滌蟲、水蛭、肝片吸蟲、姜片吸蟲、日本血吸蟲),因此飼用價值也不高。水花生根系發達,地上部分繁茂,在農田中生長會與作物爭奪陽光、水分、肥料以及生長空間,造成嚴重減產。在田埂和田間水花生成片生長還會影響農事操作。水花生在魚塘等水生環境中生長繁殖迅速,其覆蓋在水面會影響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導致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水花生腐敗后污染水質,水體中生物耗氧量和化學耗氧量升高,魚蝦等水產生物會因溶解氧的消耗而窒息;腐敗后水中有機質含量的增加會促進微生物的滋生,從而導致魚病的發生或產生有毒物質毒害水產生物;水花生在魚塘中的層積還會影響水產捕撈。水花生在河道和溝渠中的生長會堵塞水道,限制水流,增加沉積,對水運輸和農田灌溉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水花生在路邊、公用綠地、居民區等生長蔓延,嚴重影響環境的美觀和衛生。因此,分布廣泛、危害嚴重的水花生已成為當前亟待研究和解決的草害。
食人魚又名食人鯧,原產亞馬遜河,共有20余個不同品種。其中具有代表性也是目前在國內各市場俏銷的品種被稱為紅腹食人魚,它們體型小巧,一般為25公分左右,色彩美麗,擁有墨綠色的魚背,淺綠色的魚體,火紅色的腹部,性格卻極為殘暴。食人魚長著銳利的牙齒,一旦被咬的獵物溢出血腥,它就會瘋狂無比,用其鋒利的尖齒,像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一般瘋狂地撕咬切割,直到剩下一堆骸骨為止
食人魚一旦流入自然環境,其“嗜殺成性”的本性會對本地的生態平衡造成嚴重破壞。亞馬遜河流域的氣候與我國南方許多地方的氣候相似,加之食人魚對環境的要求比較粗放、而且繁殖速度快。一旦在某一流域達到一定的規模時,它們就會大量地“屠殺”水中其他的魚類,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④“清道夫”魚
“清道夫”魚原產拉丁美洲,屬鲇魚科,又名吸盤魚、垃圾魚、琵琶魚、琵琶鼠魚。這種魚常以別的魚的糞便和藻類為食,由此得名。最初人們是在養熱帶魚時,將這種外來魚作為“水中清潔工”一同引進的,由于不值錢,常被一些養魚人隨意丟棄。近來這種魚在我國一些流域泛濫成災,繁殖能力極強的清道夫,在成長過程中吃掉其他魚類的卵,威脅著其他魚類的繁殖生長,已開始影響河流的生態平衡。目前尚無有效手段控制清道夫繼續蔓延。
、莅闹薜耐米
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140多年前英國人托馬斯•奧斯汀引進了24只兔子,為打獵而放養了13只。結果在那個幾乎沒有天敵的土地上,兔子們至今已繁衍6億多只后代,成群的野兔常常把數萬平方公里的植物啃個精光,導致其他種類野生動物面臨饑餓的危機,許多野生植物也瀕臨絕種。生物入侵的危害性可見一斑。
⑥福壽螺
。裕
2.何謂“郵件自動分撿” 設備?
郵件分撿指的是根據投送地、郵件種類(平信、掛號信、特快專遞)等信息對郵件進行分類,以滿足存儲、捆扎、分轉、運輸、投遞等方面的要求。郵件自動分撿設備就是運用機械、光電、計算機軟件等技術,實現這一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主要原理是光學符號閱讀機能,能識別信函上的郵政編碼,并按郵區對信函進行自動化分撿。
機械、電子、光學以及計算機(自動識別)相關技術為郵件自動分撿系統提供了技術支持,它們將取代傳統的人工分撿和機械分撿。
歷史變革記錄
波蘭郵政的技術改革走在了東歐國家的前列,其現在的郵政技術水平基本已經達到了歐洲發達國家的水平,成為世界各國學習的典范。
波蘭郵政的技術改造是從分撿中心的自動化開始的,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1992~1993年)建成了3個郵件分撿中心;
第二階段(1995~1996年)建成了2個分撿中心;
第三階段(1999~xx年)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郵件分撿中心―華沙郵件分撿中心。
在我國,1998年,國家對郵電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實施了郵、電分營,成立了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開始獨立運營。之后的幾年間,各地郵局開始了郵政分撿的機械化自動化和綜合計算機管理系統。
xx年,由國家郵政局科學研究規劃院負責研制的我國首臺扁平郵件自動分撿系統通過了技術鑒定。扁平郵件高速自動分撿機填補了我國扁平郵件分撿設備的空白,我國物流分撿設備的研制工作又登上了一個新臺階。xx年,各郵政營業廳禁止銷售舊信封,以降低分撿難度。
四、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于工作和生活中的流程的口頭描述,一般沒有問題,但若要求學生用框圖來表達,學生就感覺困難重重。因此,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舉了自行車的補胎流程設計、郵寄包裹的流程設計、去醫院看病的流程設計以及以某一面膜產品為產品的企業業務流程的設計,通過這幾個例子,學生基本掌握了框圖的畫法,以及畫流程圖的注意事項。在設計以上流程框圖中,有些框圖如“以某一面膜產品為產品的企業業務流程的設計”,學生加進了判斷,這比我手中的參考答案多了一個質檢環節,說明學生對流程的設計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在生產流程的設計中,學生感覺困難比較大的是一些專業術語難以理解,如工藝、攻絲、套絲、電鍍、淬火、銑床等等,教師花了一部分時間來作解釋,因此,造成本節內容課時較緊。
“流程的設計”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熟悉流程設計的一般過程;知道流程設計時應該考慮的基本因素
能對生活、生產中的簡單對象進行流程設計或流程改進設計,并用文字或圖表說明流程設計方案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具體流程的設計,能分析流程設計中應該考慮的基本因素,并畫出流程設計的框圖;
通過對流程的分析,與學生一起探究有關流程所蘊涵的思想和方法,以及這些思想和方法在實際的生活和生產中的運用。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的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同學們就所學習到的技術設計的思想和方法向其它領域遷移;
習慣用理性思維安排我們生活;在討論過程中,讓同學們體會到互助學習的愉快感覺。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研究的是生活和生產中的流程,相對于其他三個單元而言,內容較易理解,重要概念不多,其中流程優化的思想為后一單元的學習作了必要的鋪墊。這里不是僅僅教給學生有關流程的知識,還要與學生一起探究有關流程所蘊涵的思想和方法,以及這些思想和方法在我們的生活和生產中的運用。
“流程的設計”是該單元的第二節內容,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傲鞒痰脑O計”首先在明確流程設計的目標和要求及應考慮的基本因素的基礎上,提出設計步驟。而合理流程對于生活、生產中的意義也就是流程設計時應明確的基本目標,第一節與第二節之間的知識點有了呼應。設計流程以分析事物的內在性質、規律和相關因素為基礎,以時序和環節為設計的主要線索將事物按一定的時序分解成若干環節。不同的流程設計需考慮的因素各有側重,各因素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制約,需慎重分析。生活、生產中的流程有“顯性”和“隱性”兩種情況,“顯性”流程相對比較容易描述,“隱性”流程相對復雜,需要大量的試驗和探究才能得出。流程設計中,時序和環節的設定和表達要簡要、明確、操作性強,并且前后連續,銜接緊密,同時環節與環節之間必須是可以切分的。流程的設計一是要深入理解該流程應遵循的內在規律,明確影響流程的主要因素,二是要對過程的環節和時序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流程的設計具有不唯一性,已經設計的流程還可以改進、優化,這一點也是對下一節知識流程的優化做引領!
三、學生學習狀態分析
學生通過第一節知識的學習,已經從時序、環節兩個角度,圍繞著時間這個核心理解了流程的概念,知道了流程是技術的核心之一。作為高中學已經對生活、生產中的流程有一定認識。能從技術角度理解了“流程就是效率”、“流程就是質量”等技術思想。同學們在前一節知識的學習都是對已有流程進行理解、認識和描述,他們也想嘗試下如何去對身邊的事進行流程的設計。對沒有經歷過的事進行安排,對已經安排好的事情進行改進和優化。
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所接觸的大多數都是來自生活中的流程,目前他們能設計的流程也是生活中的流程多些。而教程中提供的一些生產工藝流程、農業生產流程來說對于學生來說是既好奇又陌生的。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帶著學生去參觀,讓他們感受到生產中的流程。或者多找些多媒體資料讓學生能更直觀的了解。
為了能夠比較直觀的讓學生對流程設計的分析有所體驗,又不能顯得太復雜和神秘,可以以一些學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流程設計分析,
四、教學策略
引入情景——自主探究——親身體驗——總結
結合學生和生活實際,以大量學生熟悉或易接受的事例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然后讓學生分組親歷一次簡單流程設計的全過程,并進行相互學習、討論、交流和評價,從而逐步體會和掌握簡單流程設計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過具體的事例來總結出流程設計應該考慮的基本因素,和能達到的目標。在整個過程讓他們體會流程設計所經歷的過程。
五、重難點分析
。ㄒ唬┲攸c分析
分析流程設計中應考慮的基本因素,并畫出流程設計的框圖。能對生活、生產中的簡單對象進行流程設計或流程的改進設計!
(二)難點分析
1、分析流程設計應考慮的因素。分析流程設計中應考慮的主要因素,是進行流程設計的重要前提,不同的流程設計需考慮的因素各有側重,各因素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制約,需慎重分析。
2、流程的設計。流程的設計一是要深入理解該流程應遵循的內在規律,明確影響流程的主要因素,二是要對過程的環節和時序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
六、教學過程
[知識銜接]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流程的涵義及其作用、理解了流程中環節和時序的意義,并學會了簡單流程的方框圖的繪制和識讀。前面一節知識的學習都是對已經安排好的流程進行描述。那么又如何對未知事情進行流程安排或對已存在流程進行改進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問題。
[情景引入] 播放兩個視頻文件(營造氣氛,讓學生迅速融入到學習情景中來,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仝w本山與宋丹丹的小品片段
宋丹丹問:“說要把大象裝冰箱,總共分幾步?”趙本山答不上來。宋說:“總共分三部,一把冰箱門打開,二把大象裝進冰箱,三把冰箱門關上”
、诟L亟⒘水敃r世界上第一條裝配流水線
福特在工作時就在思考為什么人要圍著車轉,車不能圍著人轉呢?第一條流水線產生后福特t型車從最初的800美元降到290美元
[提出問題]
已對流程有了一定的認識,有沒有考慮用相關的思想和方法運用到生活當中?
把大象裝冰箱有沒有想到按一定時序和一定的環節來執行?
福特在工作時就在思考為什么人要圍著車轉,車不能圍著人轉;
p44的案例分析:洗衣、煮飯與燒菜的流程安排原本用時2小時40分鐘,通過合理的流程安排后才用了70分鐘
當對流程設計時我們要達到哪些主要目標?
。▽W生可以通過對案例的理解,結合前一節所講過的內容流程的意義來總結)
對于具體事情,任務還需要具體分析
[自主探究]
合理的流程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靠人們研究和設計出來的。應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充分考慮流程設計的基本相關因素,遵循事物內在性質、規律進行設計。
下面就考慮下結合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來設計一個合理流程
a類:
[交流活動]
全班分成若干設計小組(最好四人一組),各組從a、b類中個選一個主題來進行流程的設計。在設計時,要完成以下幾個目標:
1. 總結在設計時所考慮的因素;
2.給出一個完整合理的流程,并用恰當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流程;
3.給出進行設計時所經歷的過程;
4.說出自己設計的流程有什么優勢。(達到的流程設計目標)
引導學生從點向面、以小見大,在具體事例中來總結知識。
總結在設計流程時需要考慮的基本因素
人員和資金: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必要的資金影響生產的過程、質量和周期;
材料: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加工處理方法;
設備:生產設備的水平往往決定了流程的自動化水平;
環境:生產過程對環境的污染以及環境對生產的反作用,是流程設計設應該
不同行業的流程有不同的特點,所以流程設計中該考慮的基本因素也各有差異。例如,在農業生產的流程設計還應考慮氣候、季節、自然災害、生態平衡等因素。
流程設計的步驟(結合小組自己設計流程所經歷的過程來描述)
[拓展] 檢查流程時,應從哪些方面考慮流程是否設計合理?
流程設計的基本原則
、、 流程設計的科學性
流程設計作為重要的技術活動,必須遵循自然的客觀規律,以科學的思想和方法指導流程的設計。任何違背科學原理設計必定導致設計的失敗。
、、 流程設計的連續性
對于流程設計中的時序,在開始和結束的步驟過程要有連續性,而且這一系列的過程、步驟都是按照一定的前后順序進行的,不連續的、顛倒的時序必定導致事物內在的機理變化。
③、 流程設計的完整性
對于流程設計中的每個環節,必須完整無缺,科學合理地安排環節。環節的缺少、遺漏、零亂不齊的流程必定導致設計的失敗。
、、 流程設計的簡明性
流程設計不同于技術方案設計,流程設計必須簡潔明了。能比較反映事物的發展規律,突出生產、活動的主要內容和特征。
、荨⒘鞒痰哪康男
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完成了最終的目的。合理的流程設計應該實現一定的目標,所設計的流程應該體現出是否實現了其相應的目的。
[課堂總結]
流程設計的目標與要求;
流程設計中應考慮的基本因素;
經歷流程設計的步驟。
七、教學反思
學生已經有了一些基本的知識基礎,對生活中的事例更感興趣一些,但實際教材中提到了一些生產工藝流程,本節課對工藝流程的挖掘還不夠深入。在組織學生活動時要考慮到相互之間的合作關系,有可能在是完成課堂任務時有的小組是某個或者小部分參加了討論,得根據具體班級的學習情況和課堂氛圍來安排討論學習。這節內容最好是兩節連堂上,由于課時安排是一周一節課可能在完成第二課時的時候學生銜接不是那么緊湊。課程實施中,對“顯性”流程與“隱性”流程的比較不夠深入,這一點可能在下一節“流程的優化”中會加以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