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1、認識“擾、診”等5個生字,會寫“擾、欲”等8個生字;正確讀寫“鼓動、躍動、欲望、沖破、堅硬、不屈、茁壯、沉穩(wěn)、震撼、糟蹋、短暫、有限、珍惜、聽診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一課是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五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本組教材圍繞“生命”為主題。
《生命生命》一課課文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問題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
【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培養(yǎng)了較好的語文學習興趣,能夠運用合作、討論等形式展開閱讀活動,初步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本課將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展開學習。
【課前準備】搜集自己喜歡的有關生命的格言或語句。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格言,揭示課題
同學們,課前你們搜集了有關生命的格言或喜歡的語句,現(xiàn)在就你請讀給大家欣賞。
學生交流:
“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個丑陋的毛蟲,可能蛻變?yōu)橐恢晃宀拾邤痰牟实R驗椋旧砭褪且粯镀孥E。”這是中國臺灣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對于生命的感悟。
杏林子從小就病魔纏身,但她沒有因此虛度年華,反而更加珍惜、熱愛生命。下面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她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讀書情況:
認讀生字詞;開火車讀課文,正音。
3、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共寫了幾個事例?試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合作交流:指導學生用比較簡潔的語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請學生將三個事例以小標題的形式寫在黑板上。
事例一:飛蛾的掙扎
事例二:瓜子的萌芽
事例三:心臟的跳動
快速讀課文,想一想在這三個事例中,你最喜歡哪個事例?
學生自由發(fā)表見解。
師預設:小小的飛蛾竟能引出作家對生命的思考,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先來學習“飛蛾的掙扎”。
三、精讀課文,突出重點
重點指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
幻燈出示閱讀建議:
(指名讀)
1、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品讀文章。閱讀建議:
⑴ 在文中勾畫出你認為寫得最精彩或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語句,想一想,他們使你產(chǎn)生了怎樣的感悟?為什么?
⑵ 賞析文中好詞語的運用,比較分析看看,為什么用得好?
2、集體交流:
指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并通過朗讀進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