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勤奮》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運用字理識字法學習生字、運用文中方法背誦課文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知道只有勤奮學習,長大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同學們,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理想,小時侯我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老師,能夠和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能和我說說你們的理想嗎?
(指名說,相機鼓勵評價)
2.同學們都有著自己美好的理想,那么你們認為,實現理想靠什么呢?
3.同學們所說的,其實就是這么兩個字——勤奮(板書勤奮)
4.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勤奮(板書說)
5.(指課題)請大家把課題響亮地讀一遍。
6.關于勤奮的名人名言有很多,愛因斯袒說:“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愛迪生說:“聰明的大腦是勤奮鑄造出來的。”我們今天所學的課文,作者是怎樣來說勤奮呢?(請大家打開書84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了,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以后想想:作者是怎樣把要勤奮這個道理說清楚的?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2.作者是怎樣談勤奮的?
(學生回答,可讀文,可概述,教師肯定,評價)
3.教師小結:同學們說得不錯,課文一開頭,作者就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接著舉了兩個事例,(板書舉例子、司馬光、童第周)通過司馬光和童第周勤奮學習的故事來說明道理,在課文結尾再次強調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老師介紹司馬光和童第周的成就。司馬光是北宋的大臣,著名的史學家,他編寫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由于材料豐富,文字生動,成為我國史學史上最有價值的著作之一。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也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他在比利時留學時獲得了博士學位,建國以后擔任山東大學的副校長,在生物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他們取得了這么偉大的成就都是靠――勤奮。
3.所以,作者在文章開頭就寫道:勤奮就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
4.下面我們來學寫梁字。寫梁字只要記住這兩點就能寫正確。(教師邊板書梁邊講解。)梁字是上下結構,木字底把上半部分穩穩地托住。
寫字不僅要寫得正確,還要寫得美觀。我們一起來書空。(教師和學生一起書空梁字。)
5.橋梁是過河的必經之路,(板畫橋梁、河水)通往理想(板書理想)的必經之路是什么?(勤奮)(板書勤奮)這句話中作者把勤奮比作什么?(橋梁)
6.比較句子(出示):齊讀
①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②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你更喜歡哪一個句子,為什么?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個句子。
(板書古今中外、每一個、)
7.回到整體,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司馬光是怎樣勤奮學習的?請同學們讀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動筆把表現司馬光勤奮學習的詞句圈劃出來。
1.司馬光小時侯是怎樣讀書的?(指名讀該句。)
2.這句話中哪些詞語可以體現司馬光的勤奮?
(躲,一遍又一遍,高聲朗讀,滾瓜爛熟)(指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