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的心愿》教學設計
[課題]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20課 云雀的心愿
[教材簡解]這篇課文以擬人的寫法,以描寫人物對話為主要形式,寓環境保護的科學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講的是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變成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濫成災,心里很難過。聽了媽媽的話,小云雀懂得了保護“森林水庫”的重要。
[目標預設] 1、讓學生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并感受到課文語言的生動形象。2、使學生在情境寫話中自覺地應用課文的語言和句式表達自己的內心體驗,內化、活用課文語言。3、通過課前搜集資料和課外延伸作業培養學生強烈的環保意識,以及搜集信息、整理資料的能力,使語文走向生活大課堂。
[重點、難點] 理解森林為什么實在是太重要了,并以此開展說寫訓練。
[設計理念] 學生的語文能力歸根結底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借助主體的實踐活動——對話、閱讀、寫作,才得以形成、提高的。因此,本課的教學重心放在創設綜合化、生活化的語文實踐活動板塊上,踏踏實實地幫助學生做到以下九字訣:讀進去、記得住、用得出。
[設計思路] 在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的擴充訓練中,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概括課文內容的能力,幫助學生理清課文脈絡。在觀看課件中,了解森林變成貧瘠的沙漠,河水像脫韁的野馬,咆哮著向下游沖去的情境,感知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在分角色朗讀、寫求援信等不同的方式的語言實踐中,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一、質疑解題,預探內容。
1.讀題后問:“心愿”是什么意思?
2.導入新課: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它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心愿的?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吧!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三、自讀課文,讀通讀順課文。
1.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讀課文: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
四、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和結構。
1.說一說,小云雀跟著媽媽飛到過哪些地方?
(沙漠、大河、森林)
2.找一找,其相對應的自然段是什么?(2—4、5—10、11—13)
3.最后兩小節寫了什么?(云雀的心愿)
齊讀小云雀的話,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五、學習生字,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森林實在太重要了,從中懂得一些森林的環保作用,樹立環保意識。
3.說說為什么“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從課文中找出句子來回答。
“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種樹,讓沙漠重新變成綠洲。”2、教師小云雀怎么會有這樣的心愿的呢?原來是因為她跟著媽媽到外面轉了一圈,認識到了森林——(課文中怎么說的?)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
過渡:那么,小云雀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現象,才認識到了“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2—4)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二段,從哪些語句體會到“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用線劃出來,讀一讀。
2、指名交流讀出句子。(后來由于人們……變成了貧瘠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