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鵝》教學設計
比較朗讀:去掉語氣詞“啦”,(“它板正的姿勢,步態,和別的公鵝攀談時的腔調,壘是海軍上將的派頭。”)體會作者語言的詼諧輕松。
(2)“步態優雅…慢條斯理”的特點。
①圈出落步時的動詞,體會怎樣把特點寫具體。
落步之前,它總要先把腳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張開的扇面一樣;然后擺一會兒這個姿勢,再不慌不忙地把腳掌放到地上。
(邊讀邊想象,可結合觀察豐子愷《白鵝》圖,課文第63頁。)
②不同情形下的表現:走車轍凌亂而泥濘的路;狗追趕。
(3)“自由自在”的特點。(通過活動來寫具體)
河上的活動。
岸邊的活動。
(引導學生聯系句子、課文插圖和生活經驗理解、想象白公鵝的活動。)
4.這只白公鵝讓人喜歡嗎?
(1)作者對白公鵝的情感怎樣?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
①老師可參與交流討論,引發思辨。如:“有多少次,它徑直把我罐頭筒里的魚餌咽進了肚里,有時還拖走掛著魚餌的釣繩。干這種勾當它從不偷偷摸摸,總是從從容容、不緊不慢的,因為它自認為是這條河的主宰。”這個句子是否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在交流討論中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無可奈何中同樣透出了對白公鵝滿心的喜愛。)
②老師可相機簡介《白公鵝》后半部分的內容,感受作者對白公鵝偉大的父愛的敬重與贊美。
(2)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表達出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該環節的設計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了解白公鵝的特點,以及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的。學生自我閱讀,自我發現,自我探究,教師尊重并激活學生的不同閱讀感受。老師注意引導學生學習品析詞句、觀察想象、聯系生活、感情朗讀等方法,既加強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又促進了與作者的情感交流,因而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白公鵝”將逐漸鮮明、豐滿、可愛。
四、閱讀比較,學習表達
1.比較默讀《白鵝》《白公鵝》,討論兩位作家的寫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結合板書,重點體會作者“抓特點,寫具體”的方法。
3.說說你喜歡的小動物,運用“抓特點,寫具體”的方法,重點說說它的形態、活動,或習性方面的某一特點。(先說后寫,可布置學生回家“小練筆”。)
【設計意圖]
在充分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孩子們體會到不同的作家寫同一類型事物,有異曲同工之妙。通過比較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對文章的特點感悟也更深。教師可適時指導學生運用閱讀中學到的方法,學以致用,讀練結合,練習表達,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板書設計]
14.白公鵝
抓特點 寫具體
步態 慢條斯理 (落步 走泥濘路 狗追趕)
活動 自由自在 (拍翅 河面 岸邊)
主宰一切
[設計意圖]
板書設計理清了課義的思路,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將寫法與內容相對應,突出了文章寫法上的特點。結構簡明,語言簡潔,整體感強。
[特別建議]
該教學設計呈四個板塊,程序較為簡潔。給老師的“導”與學生的“學”留有較大的空間。建議在參考該設計時,注意以下幾點:
1.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要努力營造寬松、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參與交流,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無論是理解內容、體會感情,還是領悟表達,都應注意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再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討論交流,互相啟發、補充,加深理解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