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導學案2(人教版)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教材是以“成長的故事”為專題進行編排的,安排了兩篇精讀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兩篇略讀課文《烏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語文園地七》是綜合訓練。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講述了周恩來少年時代在感受到中華不振的現實之后,立志為振興中華而讀書的故事,表現了周恩來的博大胸襟和遠大志向。《那片綠油油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復興回憶1963年葉圣陶先生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請他到他家做客的故事。《烏塔》講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則以書信的形式,講了一個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請教如何與人和睦相處平等交流的故事。
二、教學目標:
1、 認識本組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和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 抓住重點詞、句、段,深入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4、 學習修改作文的方法,培養學生認真修改作文的習慣,懂得學作文應先學做人。
5、 能對課文中的人和事進行評價,增強獨立生活、自強、自立的意識。
6、 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7、 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8、 通過口語交際和習作,回憶成長中體驗到的快樂,思考成長中的問題,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三、教學重難點
1、 在閱讀中抓住重點詞、句、理解、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 學習修改作文的具體方法。
3、 對文中的人或事進行評價,闡述自己的獨特看法。
4、 學習書信的正確格式及寫法。
5、 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6、 圍繞成長的故事,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
四、教學課時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課時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2課時
《烏塔》 1課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1課時
《語文園地七》 5課時
25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一、 教學目標:
1、學文識字,能正確讀寫重點詞語。
2、學會用“不但……反而……”說一句話。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重點詞語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重點)
4、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這也是本文教學上的一個難點。
二、 教學準備:
收集補充與課文所處時代相關的背景資料,了解租界和八國聯軍入侵的一段歷史,拉近學生與文本、人物之間的距離,為深入體會寫人文章,感受人物的思想醞釀情感因素。
三、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 揭題
1、 開火車讀題。題目讀懂了嗎?重點理解“崛起”。
2、 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周恩來
3、 簡介周恩來。課件出示周恩來圖片,關于周恩來你知道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