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導學案2(人教版)
如果學生僅僅講到修身課上,魏校長問,那么引讀:那天的修身課上,魏校長提出了一個問題——
而周恩來清晰而堅定地回答說——
周恩來鏗鏘有力地回說——
5、 聽這同學們的回答,讀著周恩來的話,你有什么想說的?
師:是呀,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孩子卻說出如此有抱負的話,真是不同一般哪,其實這擲地有聲的九個字背后隱藏著周恩來一段不同尋常的經歷。
(二)學習7、8自然段,感受“不振”
1、 請自由讀7、8兩個自然段,走進這個故事中,用心去感受!
2、 目睹了發生在租界的這一幕,你的心情怎樣?請用一個詞來說一說。
師:看到同學們如此感慨,肯定故事中有許許多多的地方刺痛了你的心,請再默讀這兩段話,把它一一劃出來。
3、 交流:發生在租界的這一幕,誰的行為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
生:……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課件出示)
生:中國巡警。因為課文中說……中國巡警原本應該懲處肇事的洋人,結果沒有懲處肇事的洋人,還把中國婦女訓斥了一通。
師:請你讀一讀!
師:一個“不但……反而……”道出了一個是非顛倒的事實。還有誰想讀!
師:這個她字你讀得很特別!為什么?
師:又是一個黑白不分、是非顛倒的事實。你能用上“不但……反而……”來表達嗎?
我聽出了你的忿忿不平!
誰還想讀!
師:中國巡警的行為深深地刺痛我們的心,更刺痛了親眼目睹這一幕的周恩來的心!一起讀!還有誰的行為刺痛了你的心?
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群中有個衣衫襤(lán)褸(lǚ)的婦女正在哭訴著什么,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課件出示)
生:洋人。
師:通過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吧!
誰還想讀!
聽得出來,同學們對“得意揚揚”這個詞很有感觸。從“得意揚揚”中,你讀懂了什么?
師:這個仗勢欺人、為所欲為的洋人太令人氣憤了!一起讀!
讀著讀著,這句話中刺痛你的心的僅僅是洋人嗎?
生:衣衫襤(lán)褸(lǚ)(——貧窮) 哭訴
師:她會哭訴些什么呢?請你聯系上下文說說。
中國婦女的一聲聲哭訴刺痛著我們每一位同學的心!誰來讀一讀!
中國婦女的這一聲聲哭訴更刺痛著親眼目睹這一幕的周恩來的心!一起讀!
誰來讀一讀。
師:這個故事中,還有哪些地方也刺痛了你的心,你也想讀讀的?
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是,在外國租界里。誰又敢怎么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
師:“緊握著拳頭”你讀懂了嗎?
可他們這么做了嗎?引讀:在外國租界里……
能說說你此時的感受嗎?
師:還有哪里也刺痛了你的心?誰還想讀?
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街道兩旁行走的大多是黃頭發、白皮膚、大鼻子的外國人和耀武揚威的巡警。
師: 這街道是誰的呀?可現在兩旁行走的卻——
4、當周恩來剛到東北,聽伯父說起租界的事時,一連串的問題使他疑惑不解,可是現在目睹了這一幕一幕,又早已有一個個“為什么”在他胸中激蕩。誰能替他問一問?(聯系7、8段)
師:為什么?為什么?一起讀!出示伯父的話。
此時的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了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板書)你體會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