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教學雜談
一、教學主線清晰,學生主體突出
課堂上緊緊圍繞“尊嚴”展開,讓學生明白年輕人在怎樣的情況下講“尊嚴”、言行怎樣體現“尊嚴”、勤奮努力獲得“尊嚴”、杰克遜大叔賞識“尊嚴”,做到教學目標明確重點,教學時間保證重點,教學環節圍繞重點,教學效果落實重點。
課堂上,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學生自主讀書感悟,師生對話,師生與文本對話,多種讀體會“尊嚴”。教學中,教師運用多種方法自由表達理解“尊嚴”,與學生溝通情感認同“尊嚴”,課尾引導拓展升華“尊嚴”。
教學設計力求圍繞主線。我設計了一個統領全文的大問題。如我提出的學習建議:逃難中,年輕人與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畫一畫年輕人的表現的語句,認真讀一讀,寫出你讀后的感受。這個問題既指向文章內容,又指向文章中心,覆蓋閱讀面廣,思維空間大。
學生的主體性還體現在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思考,讓學生充分地發表讀書后的體會,從而受到熏陶、感染。
二、讀書方式多樣,感悟層層深入
圍繞“先吃飯還是先勞動”,課文有一段重要的對話,有幾個層次:請求勞動、不勞動不吃飯、堅決地表示。這段話表現了杰克遜的仁愛之心和年輕人的堅決態度。這么長的對話,容易讀散讀碎,這樣讀書活動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既要避免同一層次反復、機械地讀,也要避免華而不實的表面泛讀。
我依據文本特點和學生認知理解規律,設計了“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朗讀三步法,即:
1、整體通讀,學生自由讀,師生分角色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重點細讀,引導學生連讀邊悟,深入體會年輕人的情感態度。
3、再次回讀,讓學生感情朗讀,體會感情的變化。
文中,杰克遜大叔評價的一段話不長,理解其含義,既是全文的重點,又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選擇了“發散讀”。先指名學生讀,每次讀后,追問為什么這樣讀?這一方式,引發學生的個性思維,學生的側重體會不同,讀法也不一樣,有的學生對“富翁”的理解感興趣,有的抓住“百分之百”,“什么也沒有”等詞來體會。學生因為個性化感悟,引發個性化朗讀,同學間相互啟發。這一讀書環節富于變化,富有情趣。
【甘肅省平涼市平涼鐵路中學 康 燕】
〖語文教學與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引導解決知識障礙,提供創新機會〗
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閱讀了課文只是第一步,還要引導學生質疑,進行探究性閱讀,從而做到讀懂課文。學生提出了問題,教師不應過多的講解,只要讓學生反復閱讀,邊讀邊想,理解文本,感悟升華,這樣,文中的語言材料就轉化為學生的思維材料了。如:我在教學《尊嚴》一課時,為了使學生切實從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并樹立自尊、自強、自主的精神,課前我布置學生收集關于自尊的人生格言以及名人故事。教學時,讓學生將收集到的信息在全班交流,這樣學生就對“自尊”這個抽象的詞語有了一定的理解,然后從“閱讀提示”的要求出發,以學生自讀和小組交流的方式為主,從這個年輕人的神態、動作和語言的描寫中,感受人物的品質。通過一系列的人物心理揣摩,使學生較扎實地體會了這個年輕人自尊自強的品格。在結束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后,我鼓勵學生仿照課前交流的格言自己擬一條人生格言,并以自己的姓名結束。學生的發言非常精彩,我特意摘錄了以下幾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