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教學雜談
1、失去尊嚴,就失去生命的一半。──董雨萌
2、尊嚴可以改變命運。──楊朋
3、尊嚴可以使一個乞丐變成一個富翁,也可以使一個富翁變成一個乞丐。──王梟。
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為學生表現自我提供了機會,為孩子們發揮創造力搭建了平臺,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市太平鎮中心小學 楊倩清】
〖新課改,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讓學生在質疑中活躍思考〗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也就是說:幫他學不如教他學。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教師不應只是“奉送真理”,而主要是“教人發現真理,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學習,學習有信心,學得有奔頭,并掌握學習方法”。這就要我們教師把學法教給學生,教導學生學習。教學每一篇課文,我都要求學生根據三個問題來學習,“讀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你還有什么不明白?”“你還想知道什么?”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都會主動根據問題來思考,也提出和解決很多問題。如學生在學習《尊嚴》一文時,學生提到:“哈默后來是怎樣成為石油大王的?”
【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第一小學 萬 玲】
〖走進童心的大閱讀·貫穿全程,養成閱讀的習慣性〗
經緯交錯法:以課文為經,以相關讀物為緯,引導學生建構經緯交錯的閱讀網絡,促進知識的正遷移,如閱讀與課文思想內容相近的作品、與課文體裁相同的作品、與課文中(人與事)有關的作品、課文作者的其他作品等等。使課內外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以辯激思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適宜的專題,鼓勵、引導學生去爭辯。如四年級上完《尊嚴》一課后召開“要生存,還是要尊嚴”的辯論會。五年級召開 “小學生上網的利與弊”討論會,辯者引經據典,口若懸河,興致高漲,聽者專心致志,興趣盎然,廣聞博見,通過辯論學生躍躍欲試,產生了強烈的閱讀欲望,自覺地把視野投向課外。
“走進童心的大閱讀”還在實驗階段中,隨著實驗的不斷深入,在我校全體老師的努力下,將會營造出濃郁的“書香班級”、“書香校園”,甚至“書香”氛圍,為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鐵路第六小學 魏月英】
〖淺淡在語文教學中的品德教育·把品德教育滲透在講讀中〗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語文教學在講讀中,要指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以此突破教學目標的重難點。在理解的過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的凈化。例:我在教學語文第八冊《尊嚴》一課時,我的教學設計:自由學文,獨立完成閱讀提示,然后討論交流。通過這一程序,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明白了哈默為什么會成為石油大王。討論的焦點:如果哈默當初對杰克遜大叔的施舍,他拋棄了尊嚴,和別的逃難者一樣,不聞不問,端起飯食就狼吞虎咽,大叔就不會把他留在莊國,留不在莊國,大叔也就不會把閨女許配給他,他也就不會成為石油大王。討論至此,老師借機啟發,“哈默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同學們不假思索,異口同聲地回答:“尊嚴”,老師隨機小結:哈默靠著尊嚴成功了自己的事業,是因他牢記人生的底價──能吃苦,能忍耐。他在饑餓難忍,面對香噴噴的飯食誘惑,仍然沒有放棄尊嚴,這是一種多么頑強的毅力啊!教室里頓時一片沉寂。我知道此時,哈默的言行,人格魅力打動了孩子們的心,讓他們深深感到尊嚴的偉大。觸擊到了他們的心靈深處。感悟交流,談感受。出乎我的預料,他們居然悟出一條條人生格言,我讓他們把想說的話板書在黑板上。同學們爭先恐后地擠上講臺,用大小不一的粉筆字,書寫了滿滿一黑板,有的甚至還不忘署上自已的大名。摘抄幾句:“自尊就是財富”,“自尊是生命的一半”,“自尊是人生的底價”,“自尊能換來財富,而財富買不來自尊”,“有了自尊才能自立”,讀著這些出自四年級學生之口的精妙格言,壓抑不住心中的喜悅,太棒了。超出了我的預想,原計劃是教后讓學生下去收集有關這方面的名人格言。這比收集更有意義,我相信自己悟出的人生格言會伴隨他們一生,這就是人品的魅力,筑就事業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