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學設計
(3)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2.學習第二部分:父親捐獻角膜
(1) 自由讀課文,畫出父親的心愿。
出示投影:
他愉快地告訴我:“我去世后要捐贈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個盲童能夠借助我們的幫助重見光明,并像你女兒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有多美妙!
①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② 體會父親說這些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高興、愉快)
③ 指導背誦這段話
(2)“我“將父親的心愿告訴了溫迪,溫迪有什么表現?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出示句子:孩子熱淚盈眶,過去緊緊地擁抱外公。
(體現出溫迪對外公的敬佩之情。)
(3) 父親也遵照遺愿捐贈了他的角膜,這使溫迪有了怎樣的認識?
體會最后一句話:
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所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還有輝映在我女兒眼睛里的一種驕傲!
① 指名讀句子
② 自己默讀這句話
③ 體會“驕傲”指的是什么?(4)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部分
3.學習第三部分:女兒溫迪捐贈角膜
(1) 齊讀“奧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來信的內容”
(2) 理解句子,并出示投影:
我那金發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① 指名讀句子
② 結合題目“永生的眼睛”來理解這個句子的意思。
③ 請同學說一說
(3) 學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讀第三部分內容,老師適時指導
(三) 回讀課文內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談感想:學習了這篇課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請談一談。
3.小組內交流并匯報
(四) 布置作業
將你的感想寫下來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回顧課文內容,體會人物所要表現的崇高品質
(二)針對課文內容進行鞏固、擴展練習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人物所要表現的品質。
三、教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加深對題目的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課文內容,進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這個題目的意思
3.指名回答
(二)自由讀全文,體會人物所要表現的品質
1.自由讀課文
2.討論:①說說全文要歌頌的是什么精神?(歌頌了盡自己的一切所能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②那些句子體現了這種精神?
3.指名回答
4.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擴展練習
1.請你結合實際說說,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贈角膜”這件事的?
2.指名說
(四)小練筆
1.請你寫一件給你感觸最深的事情,要求內容要有詳有略。
2.學生練筆,老師巡視指導。
3.交流自己的習作,教師給予充分鼓勵。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將你的小練筆讀給家長聽
四.板書設計:
7 永生的眼睛
母親 父親 女兒 (捐贈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響)(“我”的態度)
教學反思:
教學時,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讓學生在課前展開調查訪問、搜集資料,了解到捐獻器官在中國面臨著重重困難,身邊的許多人不愿意捐獻器官導致器官供體嚴重缺乏,患者的迫切需求與人體器官來源十分緊張形成重大的矛盾。有了這樣的感受,再來學習課文,學生自然會對琳達一家人產生無限敬佩之情。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前提下,指導學生自讀自悟,訓練學生把握關鍵,突出重點,整合、梳理自己獲取的有用信息,提高閱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