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辟地》說課
一、說教材
《開天辟地》是蘇教版標準實驗教材語文第六冊第四單元中的課文,講述的是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說。講的是一個名叫盤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的故事,贊頌了盤古無私的獻身精神。
全文一共八個自然段,脈絡清楚,分四部分把盤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的過程描寫了出來。第一部分(1)講天和地沒有分開時宇宙的樣子。第二部分(2~5)講盤古醒來后,用自己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第三部分(6~7)講盤古臨死前,用自己的神力和身軀化生出世間萬物。第四部分(8)總結全文,一句話概括了盤古開天辟地的經過。
所謂神話就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的解釋和美好的向往,富有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開天辟地》是創世紀神話。文章塑造了盤古為民造福的偉大的人物形象。全文處處充滿神奇、大膽、奇特的想象,語言優美充滿著魅力。課文教多地運用了描寫性的詞語,尤其是第七自然段描寫盤古身軀的變化十分傳神。如“光芒萬丈的太陽”、“皎潔明媚的月亮”“流淌的血液”等。這些詞語想象生動,恰當地寫出了世間事物的特點。其次課文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比如對偶、排比、比喻等,使得文章生動精彩。
二、說教學理念
《新課標》學段目標提出“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創世紀神話中的神大都是勇敢、為民造福的形象。本文的盤古也一樣,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教學時,在學生閱讀體驗相關語段的過程中逐漸勾勒出文章的精神主線:從開天辟地的艱難到頂天立地的矢志不移,最后到化生萬物的無怨無悔,感受到盤古的勇敢和偉大。從而了解神話故事的主要內容以及盤古是什么樣的人物。
《新課標》總目標中提出“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神話還有一大特點就是想象力豐富。故事中給我們留下了極大的想象空間,教學時,結合課本進行拓展延伸,發展了學生思維,也體現了語文課的開放性。例如:想象混沌一團是什么樣的?盤古剛醒來,看到周圍黑乎乎的一片會想些什么?盤古撐在天地之間幾千年他會想些什么?等等,通過想象使學生認識神話這種文學題材,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神奇的特點,感受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
《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目標要求,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教學中,重點抓住對偶句和第七自然段引導學生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并且嘗試在習作中運用這些句式和語言材料。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具體如下: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時,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從中受到感染。
2.本文是一篇內容較簡單,易理解的神話故事,學生很容易理解故事的內容。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幾種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分別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復述是中年級很這樣的一個學習要求。可以結合練習4的讀讀背背的八個詞來提示學生,也可以用給畫面配音的方式讓學生練習復述,也可以讓學生回家把故事講給父母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