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導學案1(人教版)
二、提出學習目標
1、說說你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教師相機引導)
2、把課文讀通順,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3、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你認為這篇課文應該解決哪些問題?先自己默讀思考,然后小組討論 。
4、全班交流。
三、展示學習成果(基礎知識展示)
1、學生讀文,小組合作解決生字新詞。(小組內展示)
2、自主選擇文中最受感動的內容仔細閱讀,并寫寫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個性展示)
四、布置作業
1、抄寫課文的新字詞。
2、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提出目標
1、復習:生字詞語、回顧課文大意、說說課文的寫作順序和重點。
2、提出學習目標:
(1)品味感悟課文的優美語言,感受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
(2)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揣摩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二、展示學習成果(創造性展示)
1、學文悟情展示(一)
⑴ 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等候著他來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中國臺灣地區。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搖晃:
① 自由談談感受;
② 補充地震的資料,理解襲擊,余震的意思。(余震也有一定的破壞力。)
③ 從中你感受了一顆怎樣的心?根據感受朗讀句子。
⑵ 在這場災難中,病床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① 地震中的青年安然無恙,但是他的家人是否平安呢?
② 海峽的這頭正有個年輕的小伙子正滿懷希望,這是一個怎樣的希望呢?
③ 現在你又看到了一顆怎樣的心呢?用你的感受來讀讀這個句子!
⑶ 針頭向皮膚刺去,一陣突如其來的余震,使針頭從肌膚里脫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① 你能體會到這無法預計的余震給青年帶來的是什么嗎?
② 面對這樣的一位青年,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③ 帶著你的理解來讀好這兩個句子。
2、學文悟情展示(二)
⑴ 體會小錢感激李博士的原因:
過渡句:小錢是不幸的,剛滿18歲就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小錢又是幸運的,終于在治療期限內找到了適合移植的骨髓,小錢感激為他捐獻骨髓的中國臺灣青年的心情,我們能夠體會,也已經體會到了,那么我們能不能更細心的體會小錢心中的那份感激,他還會感激誰呢?(李博士)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抓住了哪些詞句?
① 抓住: 步履匆匆、沉著,體會不顧安危,一心救人。
② 抓住:奔波、連夜,體會不顧勞累,急人所急。手術艱難,更顯真情。
⑵ 簡單介紹李博士。
⑶ 讓我們把對李博士的感激和尊敬融入在深情的朗讀中吧!(讀課文第5,6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