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套教案:古詩兩首
3.小孩既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嚇跑魚,又怕自己回答聲嚇跑魚,他一門心思撲在釣魚上,你覺得他釣魚釣得怎么樣?(板書:專心認真)
4.學生扮路人、小孩表演,體會小孩緊張心理和天真可愛的形象。
5.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小孩緊張的心理和活潑可愛的特點。
6.指名看圖說后兩句意思。
六、體會待的意境
學生觀察圖,邊看課文朗讀邊體會,想像詩的意境。(播放媒體課文朗讀)
指名到前面講全詩的內容,要展開想像。
指導朗讀,讀出詩的意境美。
七、指導背誦全詩
八、總結
這首詩前兩句寫了小孩的樣子和釣魚的姿勢,后兩句描述了小孩專心致志學釣魚的神態,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描繪得活靈活現,用詞準確,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讀后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觀其色。
九.隨堂練習
自讀下面一首古詩,試著解釋,并講給同學們聽。
白 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
散作乾坤萬里春。
十、作業
1. 形近字組詞
釣( ) 稚( 。∵b( )
鉤( 。剩ā 。u( 。
2. 多音字組詞
3. 讀下面詩句,先解釋劃線的詞語,再解釋詩句意義: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4. 背誦《小兒垂釣》
附錄1:篇章閱讀感悟
這兩首古詩都生動地描繪了鄉村兒童天真淳樸的形象,表現了童心的可愛、鄉村生活的情趣。
一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池上》!俺厣稀笔侵赋靥晾,即荷花塘里。這首詩描繪小娃采白蓮的情景,細膩傳神,頗有趣味。詩的前兩句敘事,寫一個小娃娃撐著小船,偷偷采了白蓮蓬;后兩句寫景,寫小娃娃不懂得藏匿行蹤,悠然自得地沖開浮萍撐船回來,只見身后浮萍分開,一時合不攏。這詩一種多美的景色呀!詩人用這一景色襯托“偷采”白蓮的小娃的天真無邪和淳樸可愛,表達了詩人對鄉村孩子的喜愛之情。這首詩由事到景,景中抒情。凝練的詩句中飽含著詩人對田野生活的深厚感情。
另一首詩是唐代詩人胡令能所作的《小兒垂釣》。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鄉村兒童在河邊學釣魚的情景,流露出濃郁的鄉村生活氣息。前兩句寫小孩學釣魚的自是:一個頭發亂蓬蓬的小孩子,在池塘邊學釣魚,他斜著身子坐在草叢中,綠草掩映著他小小的身體。蓬頭:頭發亂蓬蓬的。稚子:小孩子。綸:釣魚用的線。垂綸:釣魚。莓苔:這里泛指野草。詩的前兩句寫小孩學釣魚的姿勢:一個頭發亂蓬蓬的小孩子,在池塘邊學釣魚,他斜著身子坐在草叢中,綠草掩映著他小小的身體;后兩句寫路人借問,小孩子遠遠就招招手不應的動作神態:過路的行人要向他打聽道路怎么走,小孩遠遠就招招手,意思是讓路人靠近一些,因為怕嚇跑魚兒,他不敢馬上回答。這首詩不失為一首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描寫兒童生活的佳作,全詩平易自然、準確生動地刻畫出小孩那種天真專注的神態。
合作探究:
(1) 詩人為什么要寫小娃的“偷采白蓮”?教師可引導學生各抒己見,也可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體會。重要的是,這里的“偷采”與“偷盜”行為要區別開來,詩人寫這個小娃是表現他的天真可愛,突出其童心童趣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