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全冊及教學反思
五、春潮澎湃,贊美春天
1、出示課件:春天剛剛逼近,雪水融化,溪水淙淙,大江開冰的奔騰洶涌的情景。
2、看了剛才的錄像,你能用自己的話贊美一下美好的春天嗎?
3、帶著你的這些感受再去讀讀這篇課文,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收獲。
六、拓展閱讀,比較春天
給同學們推薦三篇文章:
1、郁達夫的《古都的秋》(這篇文章表現了秋的蕭瑟、凄涼和陰霾的情景。)在讀時,和我們學過的《春潮》比較,看有什么不同。
2、朱自清的《春》,讀后看它讓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3、馮德英的《苦菜花》,它能幫助你更深刻的了解《春潮》的含義。
小結 感受春潮的氣勢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國山河的壯美,只要我們學習課文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學會留心觀察周圍的景物,我們也能描繪出祖國的壯美山河。
板書設計:
春 潮
春在進攻:雪已融化→沖開溪面→瀑布活動→大江變化著
大江復活:堅冰崩潰→波濤洶涌→呼叫撞擊→馴服地遠去
教學反思
以活潑的形式給孩子們充分朗讀的時間去體會和感悟春潮的剛剛形成時的“微弱”和蘊含著的具有生命力的春的氣息。
主備:張萍 副備:譚紅瑜 譚敏 李春芳
三月桃花水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認讀“絢”“纖”等生字和課文中“琴弦”、“裹著”、“草如茵”、“掬一捧”、“應和”、“裊裊炊煙”等詞語。并能理解課文中“絢麗”、“催促”、“草如茵”、“纖細”、“應和”、“豎琴”、“沉醉”、“柳如眉”等詞語。
2、能夠正確書寫生字詞。
3、在課文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若要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熱愛祖國山河的赤子之情。
教學難點:
積累課文中的好詞好句,能找出課文中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的句段,并能體會若要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使用這些修辭方法的用意,感受本文“文字優美、意境清新”的特點。結合平時學生作文中詞語貧乏、句式老套的毛病,鼓勵學生在積累的基礎上學習模仿造句、寫話。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熟讀成誦的習慣,既能使學生積累優美詞句,又能使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提高語言表達的語流、語感能力。
教具準備:
鄉村生活、生產的圖片或課件。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
教學環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昨天,老師帶你們看了一次春潮,現在耳邊好象還響著轟隆隆的春潮聲。
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三月的桃花水邊,到那里,我們又會有怎樣的奇遇呢?
(板書課題:三月桃花水)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在課文中畫出讀不準的字詞。
2、指名分節朗讀,教師相機訂正錯誤的讀音。
3、結合學生的質疑學習生字:(辨析字音、字形)
絢 弦 纖 和(多音字) 裊 茵 掬 裹(衷) 淌(躺) 犁(梨) 瓣(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