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四冊全冊第四單元教案
發(fā)現(xiàn)了嗎,作者在描寫“我” 的心里活動時寫了長長的一段,而在寫克萊諦的內心活動時,就只用了一個簡單的動作“瞟”,就把內心描寫得淋漓盡致,非常生動。
8.來,讓我們帶著各自的體會讀讀這兩段話吧!
9、師:在這種心情下,克萊諦說——(引讀)“我在外邊等著你”,而“我”也回答說——“我也等著你!”此時,我想到了什么?
出示: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御(yù)就是了。”
“防御” 就是當別人打你時,自己不還手。
當我聽到克萊諦說“我在外邊等著你”時,我怎么就想到了防御呢?
帶著各自的感受,讓我們讀讀這兩個自然段吧!
三、學習9至13自然段
1.畢竟是心里有事,老師講的功課我一句也沒有聽進去。這種不安、后悔、矛盾的心情一直纏繞著我,課也聽不進去,課堂上的等待也變得漫長起來,那種感受用文中的一個字來說那就是——挨。一起讀讀——“終于挨到了放學。”請大家自己讀讀9至13自然段,想想這幾個自然段寫的又是什么?
2.讀了課文后,你喜歡克萊諦嗎?為什么?
3.那請你回頭再去讀讀課文的6.7自然段,我們兩都說“在外邊等著你!”我心里想的是——防御,克萊諦心里想的則是什么?
4.難怪,當克萊諦用手撥開戒尺時,一直想著如何防御的我——愣住了,此時我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沒想到是和好;他會先主動認錯。)
5.看來克萊諦是比我要——勇敢、高尚……
6.誤會消除了,朋友之間的不愉快沒有了,我們又回到了往日的友誼中,那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情啊!讓我們分角色讀讀吧!(分角色讀)
四、學習最后一段
1.回到家,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現(xiàn)在你就是安利柯,這件事你打算怎么跟你的父親說呢?先說給你的同桌聽吧!
2.指名復述事情的經過,請學生評議是否說清事情的經過。
3.父親在聽了我的所說的這件事情后,是怎么說的?
出示:“既然你錯了,就應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更不應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尺子!”
4.課文中還有幾句父親的話,找出來。
出示“應該知錯認錯”;
“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5.讀讀父親說的幾句話,你都讀懂了什么?以后,在與你的同學、朋友、家人等相處的時候,你會怎樣做呢?
6.看來,父親的話對我們都有啟迪,那就讓我們把這三句話認認真真地抄下來吧!牢牢地記在心里。
五、課外拓展
師:《爭吵》這篇課文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亞米契斯,他寫了一本膾炙人口的著作叫——《愛的教育》。本文也是選自那兒,建議大家去讀讀這本書,你能從中得到更多的啟迪。
教學反思
資料袋:
亞米契斯(1846—1908) 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意大利作家。他周游世界各國,撰寫了許多游記,以明快、新穎的筆觸,記敘了各國的風土人情,同時向意大利人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宗旨。 本課選自他的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以一個四年級小學生的口吻來寫作的。全書共有100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記;他的父母在他的日記本上寫的勸戒啟發(fā)性的文章;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小故事。由于19世紀意大利實行的是男女分校制,所以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