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通用12篇)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2-12-30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通用12篇)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江畔獨步尋花》以春花為題材,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寫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整首詩對仗工整,作者落筆于一大片花,用戲蝶、嬌鶯,側面描寫花的嬌艷芬芳,表達自己喜悅和贊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朗讀詩文。

  (2)能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古詩描繪的美麗景色,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過程與方法:

  (1)品讀詩句,初步理解作者用蝶和鳥襯托花之繁茂的寫法。

  (2)體會、把握古詩的韻味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誦讀詩文,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與美麗,體驗詩人的喜悅與贊嘆,激發學生對美好事物追求。

  【教學重難點】誦讀詩文,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與美麗。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作者用蝶和鳥襯托花之繁茂的寫法。

  【教學策略】品讀詞句,抓住景物體會人物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讀一讀”中的《春日》,引讀背誦。

  師:孩子們,伴著校園的第一抹新綠,我們走進了明媚的春天。(出示1:《春日》,齊讀。)

  2、師:春日的泗水濱清風拂面,萬紫千紅。黃四娘家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研讀的——(板課題)

  (出示2:《江畔獨步尋花》)

  二、讀出古詩的韻味,體會這首詩的對仗美。

  孩子們,古詩與音樂一樣也有節奏美,韻律美。這首詩你們已經背熟了,請同學們再讀一讀,注意詩句內部的停頓,可以試著用“/”做記號。

  1、自讀做記號。

  2、指名讀古詩,師生點評,引導。(評價: 抑揚頓挫,有古詩的味道)

  出示3:(標有停頓的詩)

  二、理解古詩的意思。

  1、課前預習成果交流。

  師:課前,小組長帶著組員探究了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哪幾個小組愿意與大家分享學習成果?其他同學注意聽,隨時可以表達自己的不同理解。指名匯報。

  2、隨機出示4:(教師整理的詩意)

  師:這是老師的理解,自由讀兩遍,讓這段話留在你的記憶中。

  三、感受春天的美麗,體會作者的情感。

  (一)切入主體問題,整體感知。

  孩子們,自讀課文,要善于提出問題。課前你們都采用“金鑰匙”的方法(出示5:“金鑰匙”)對這首詩提出了問題,老師把你們的問題進行了梳理,提煉出兩個最有價值的問題:出示5:

  1、問題一:

  (1)出示6:

  問題一:詩中描寫的景物是什么?(學法推薦:快速瀏覽課文,用 “○”畫出相關詞語)

  (2)指名匯報,板書“花”“蝶”“鶯”。

  2、解決問題二:

  (1)出示7:

  問題二:詩人怎么描寫這些景物?詩人為什么要描寫這些景物?(學法推薦:默讀古詩,抓住重點詞句讀一讀,回想自己賞花的經歷,體會詩人的情感,進行簡單的批注。

  (2)指名匯報,相機指導感情朗讀有關句子。

  【a、描寫“花”:滿  千朵萬朵  壓  低,這樣描寫,是為了說明花多、大、美、繁茂)

  b、描寫“蝶”:戲  時時舞 ; 描寫“鶯”:嬌  恰恰啼

  (戲蝶為什么“流連舞”?嬌鶯為什么“自在啼”?)(因為花多,自然就引來了五彩繽紛的蝴蝶好鳥兒,所以,作者寫蝶和鳥是為了襯托花的繁茂。)

  c、感情朗讀引導:

  1——2句:

  第一次:孩子們,挨挨擠擠的春花姹紫嫣紅,嬌艷芬芳,讓一路尋來的詩人感到——(學生接:滿心歡喜、無比驚喜、眼前一亮、贊嘆……)誰愿意當歡樂使者,把作者的滿心歡喜傳遞給大家?(指名一生讀)。(點評:歡喜之情溢于言表,不愧是大詩人派來的歡樂小天使。)

  第二次:你也來試試。(再指名一生讀)

  繁花似錦,蓋滿了小路,壓彎了枝條,此情此景,怎能不讓詩人驚喜(齊)——“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3——4句:

  第一次:引導想象:彩蝶流連戲舞,嬌鶯自在鳴叫,猜猜看,它們此時的心情怎么樣?(驚喜不已、被春花陶醉了,迷戀春花……)

  孩子們,老師特別想從你們的讀書聲中感受到它們的迷戀、它們的驚喜,前兩排孩子來試試。

  后兩排同學敢挑戰嗎?好,讀起來——

  3、小結:孩子們,你們走進了詩人的內心,你們是詩人的知音哪!

  三、回歸全詩,整體感知

  1、創設情境:

  (1)出示9:資料再現。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公元760年,杜甫在成都修建了草堂。飽受離亂之后,總算有了比較安定的生活,詩人為此感到欣慰。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時節,他獨自沿著江畔散步,在黃四娘家的小路旁,詩人滿心歡喜地尋找到了姹紫嫣紅的花朵,這清麗歡快的情景讓一路走來的作者驚喜不已——(女生)

  (2)此時此刻,詩人迷醉了。春花、戲蝶、嬌鶯給春天增添了無窮的美麗與生機。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輕松、愉快的詩人已經與春天融為一體,他也要把這感受告訴全體男生——(起來帶上動作誦讀)

  (3)讀著這首詩,我們也仿佛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條通往“黃四娘家”的小路上,和詩人一起享受那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齊讀)

  2、出示10:觀賞花的圖片、聽歌曲《江畔獨步尋花》

  3、多美的春色圖呀,你能用哪些詞語描繪剛才看到的情景?指名說一說(語文天地中的“讀一讀”)出示11:

  錦上添花   花好月圓   花團錦簇   花枝招展  鳥語花香

  姹紫嫣紅   國色天香   含苞待放    嬌艷欲滴  美不勝收

  四、小結

  師:積累的詞語真不少呢。孩子們,這首詩沒有寫人,但好像處處有人。詩人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深深吸引而流連忘返。所以在他的眼中,蝴蝶也是流連戲舞,黃鶯也是自在鳴叫。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詩人輕松、愉快的心情,已經與春天融為一體,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真是一個“尋”字了得!為了更深層地了解作者的感受,建議大家在課外補背:

  出示12:

  《江畔獨步尋花》(之五):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五、課堂檢測

  出示13:

  《江畔獨步尋花》以春花為題材,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通過對花、蝶、鶯、人的描寫,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和美麗,抒發了作者熱愛春天、贊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1、孩子們,這節課有收獲嗎?同桌兩人先試著說一說。

  2、指名說一說。

  六、課外語文實踐:

  出示14:

  1、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花,并搜集相關資料,向老師和同學介紹。

  2、到大自然中觀賞花草,想辦法用花草打扮我們的教室。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4、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引導學生創作

  二、教學重點: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具安排: 錄音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啟發談話: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誰來背一首,指名學生背誦。本課我們學習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師板出課題,學生擠讀。

  2、釋題;題目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不行的話,請看詩后注釋⑴,指名學生說說詩題意思。

  (二)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自讀古詩3分鐘左右,然后指名說說讀懂了什么?

  2、精讀第一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⑴指名讀這一句

  ⑵問:讀了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寫出了黃回娘家花的多?

  ⑶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3、精讀第二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⑴指名讀這一句

  ⑵問:黃四娘家的花很多了,這些花怎么樣,你如何知道的?

  ⑶想家:如果蝴蝶黃鶯會說話,它們看見這么多這么美的花,會說些什么?

  ⑷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4、品味、賞析;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句或哪詞?說……為什么?

  5、感情朗讀古詩

  (三)遷移、應用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寫出了春天草長鶯飛,生機勃勃的景象,寫得妙極了,同學們,看看窗外的植物園,想想我們美麗的校園,你能將本詩換何字變成你的嗎?

  學生的詩:

  ⑴植物園獨步尋花

  植物園內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⑵學校獨步尋花

  楊園小學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花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⑶尚湖獨步尋花

  尚湖公園花滿蹊

  ………………………

  四、作業

  抄寫古詩

  板書設計: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花多

  留連戲蝶時時舞 花美

  自在嬌鶯恰恰啼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二、教學重點: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具安排: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春天象征著生機與活力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江畔獨步尋花》,它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杜甫的其他情況?

  (出示多媒體課件)在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動蕩不安之后,杜甫終于過上了安定的日子。這一年,春天來了,萬物復蘇,生機勃勃,到處鳥語花香。這天,江水的歌聲,孩子的笑聲,鳥兒的叫聲,吸引著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著江邊一路走來,尋找春的氣息。不知不覺間,一幅美妙的畫卷展現在眼前,花兒是那樣美,草兒是那樣翠,宛如身在仙境一般。原來他來到了鄰居黃四娘的家門口。望著這一美景,詩人靈感突現,才思泉涌,他飛奔回家,揮筆成就了這一千古絕句(范讀)

  好,下面的時間我交給同學們,請你們借助書上的注釋和老師布置的預習作業,自學這首詩。

  二,學習古詩

  1理解詞語

  我們一起朗讀古詩(齊讀)。

  現在我請同學們當小老師,把你自學的內容講給大家聽。我們都知道要學會一首詩,首先要理解詩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誰來講講你理解了哪些詞語?(江畔:江邊。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蹊:小路。壓枝低:把花枝壓彎了腰。留連:舍不得離開。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詩句

  同學們學習詞語又快又好,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也初步理解了詩句。誰來說說你理解了哪一句詩?(不用按照順序)

  誰能按順序把這首詩的意思完整地說出來?(教師引導)

  3感情朗讀

  在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我們知道這是一首寫景的詩。那么,詩中主要寫了幾種景物?(花,蝴蝶,黃鶯)

  哪句寫花?寫出了花的什么特點?誰能用一個詞概括?誰來朗讀這兩句詩?(讀,評)讓我們齊讀這兩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榮。

  前兩句寫花,后兩句寫什么?(蝴蝶,黃鶯)蝴蝶在花叢中干什么?(翩翩起舞)黃鶯呢?(放聲歌唱)如果你是美麗的蝴蝶,可愛的黃鶯,游戲在這美景中,會有什么感覺?怎么讀?(讀,評)讓我們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機勃勃。(齊讀)

  詩中寫了這三種景物,抒發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贊美春天)讓我們懷著對春天的贊美之情朗讀這首詩。

  4理解意境

  哪位同學認為自己學的最好,讀得最棒,就站起來,像一位詩人一樣朗誦這首詩?其他同學閉上眼睛,認真聽,聽他的朗誦是否能將你帶入這一美景之中?

  三,引申

  詩中描繪的景色美嗎?請大家閉上眼睛,在我們面前出現了一條小路,小路兩旁繁花似錦,蝴蝶在飛舞,黃鶯在歌唱,望著這一美景,我們真想把他畫下來。(畫畫,展示)

  四,課后作業

  同學們,你們學會這首詩了嗎?今天,就請同學們回家后把今天的學習內容講給父母聽,看誰講得最棒。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簡析]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蹊”是小路。“花滿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之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這句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留連”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舍不得離開的樣子。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河南府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郁頓挫,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等詞的意思。

  2、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3、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首詩。

  4、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引導學生創作。

  教學重點: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課時安排: 1

  板書設計: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師塔前東水流,

  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啟發談話: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誰來背一首,指名學生背誦。本課我們學習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師板出課題,學生擠讀。

  2、釋題;題目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不行的話,請看詩后注釋⑴,指名學生說說詩題意思。

  二、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自讀古詩3分鐘左右,然后指名說說讀懂了什么?

  2、精讀第一句:黃師塔前東水流,春光懶困倚微風。

  ⑴指名讀這一句

  ⑵問:讀了這一句你知道什么?“懶”是何意?哪些寫出了春光美?

  ⑶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3、精讀第二句: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⑴指名讀這一句

  ⑵問:桃花開得很多了,這些花怎么樣,你如何知道的?

  ⑶想家:如果蝴蝶黃鶯會說話,它們看見這么多這么美的花,會說些什么?

  ⑷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4、品味、賞析;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句或哪詞?說……為什么?

  5、感情朗讀古詩

  (三)遷移、應用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寫出了春天美麗的景象,也寫出了詩人高興的心情。寫得妙極了,同學們,看看窗外的植物園,想想我們美麗的校園,你能將本詩換何字變成你的嗎?

  四、作業

  抄寫古詩。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了解古詩內容,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理解“蹊”、“留連”、“戲”、“嬌”等詞語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3、感受春天的美麗和生機,領悟詩歌所描繪的優美意境。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想象古詩所描繪的景象,理解詩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教學難點:理解詩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根據古詩想象出景象,領悟意境。

  三、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詞語或成語

  2、是呀,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春天是五彩動人的季節,它的優美怡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去欣賞春色,學習我們偉大的詩人杜甫的一首《江畔獨步尋花》。同學們,有興趣嗎?(板書:江畔獨步尋花)

  3、齊讀課題。你從課題中知道了什么呢?

  4、請學生解題。(在江邊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5、師生交流有關詩人的資料。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和李白并稱李杜,代表著唐代詩歌的兩座高峰。自幼好學,很有政治抱負。漫游各地,與李白相識。安史之亂前住在長安,生活貧困。

  安史之亂后,棄官移家成都,在浣花溪邊筑草堂。晚年離開成都,病死在湘江途中。他的詩歌敢于大膽揭露社會矛盾,批判統治者的罪惡,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被稱為詩史。

  (二)初讀感知,想象畫面。

  1、同學們,你們會讀這首詩嗎?誰來試著讀一讀?誰來給他評一評?

  2、你們的評價真棒。想不想聽聽老師的朗讀啊?請同學們靜靜地聽老師配樂朗讀.盡可能在腦海中想象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3、頭腦中出現畫面的同學請舉手。那在你腦海中的畫面都出現了什么?(花、小路、蝴蝶、黃鶯)

  4、請同學們輕聲自由朗讀,讀準字音,遇到不懂的詞或是句子請你畫下來,自己能解決的就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跟同桌研究研究。

  5、指名朗讀。讓學生評價。在你讀古詩的過程當中,有哪些地方到目前還不明白,咱們大家來幫助你。

  (三)進入情景,自主學習

  1.對于這首詩,你們能不能自己獨立學會呢?那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用不同方式來讀一讀。一會兒要講給大家聽一聽(同桌、小組齊讀、一人一句讀等)。

  2.學生交流、匯報。

  (1)說一下你是怎么理解這首詩的?看誰的想象力最豐富!

  (2)你們還有什么補充的?

  (3)誰愿意朗讀?想怎樣朗讀?

  (4)評議。教師指導朗讀。

  (5)練讀。

  a.請同學們聽音樂感受詩的意境,邊聽邊輕聲地讀。結合音樂練讀。個人或小組合作、同桌合作配樂朗讀。

  b.想象自己就是詩人,仿佛眼前就有這么一幅美麗的畫,咱們踱步走在這美麗景色當中,一起來吟誦。(配樂 背)

  (四)品味詩詞,欣賞古詩。

  1、同學們真棒,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有的同學已經能背誦了。那么,你知道這首詩的意思了嗎?誰來說說。

  2、還有哪些沒有解決的問題呢?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3、你最喜歡詩中哪一句或哪一個詞?為什么?(重點指導:“留連”、“戲”、“自在”、“嬌”等詞)

  4、同學們理解真好!面對著如此動人的美景,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請你帶著這種心情來齊讀這首詩。

  (五)拓展練習,深化理解。

  1、 這首古詩寫得很美,你想用什么方式來展現這份美呢?(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改編、繪畫等等)

  2、學生自由準備,匯報。

  3、今天這堂課,老師不僅被古人的詩歌所吸引,更為大家所描繪的春天美景所陶醉,更對同學們的智慧和才華表示欽佩!謝謝大家給了我一次美的享受!

  (六)板書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花多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花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意盎然的意境。

  有感情的朗誦古詩,背誦這首詩。

  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進入詩歌描繪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含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寫景詩導新課

  1、古典詩歌中寫景的詩歌很多,你能背幾首嗎?

  2、同學們每背一首詩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詩,題目叫做《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范讀好再讀。

  4、從課題中,你看出了什么?

  5、這個在江邊一邊散步一邊賞花的人是誰?你對他有哪些了解?(杜甫生活在晚唐的戰亂時代,他一生顛沛流離,關心百姓疾苦,創作出了許多憂國憂民的詩歌。大家熟悉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6、這首詩在什么情況下寫的呢?(這首詩就是安史之亂后,詩人流寓到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在春暖花開的時節,漫步江邊詩興大發,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七首。今天我們學習的是第六首。)

  二、感受詩歌文字美、意境美

  1、怎樣的美景吸引著杜甫?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詩,注意詩的停頓和重音。

  2、誰來讀? 注意聽他的停頓和重音。(我聽出來了,你是這樣停頓的:)

  再讀,要比他讀得更好。

  誰還愿意挑戰?

  就像他這樣讀,我讀課題,你讀詩。

  3、簡單說說這首詩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4、一千個人讀這首詩就有一千個杜甫。請你結合注釋,畫出你喜歡的字或詞或句,寫下你的體會和感受。寫好之后先在小組內說一說,注意傾聽他人的見解。

  5、全班交流:

  注意認真傾聽他人發言,有不同的見解可以補充。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a)蹊?

  b) 花滿蹊?都有什么花呢?

  c) 有矮矮的野花,也有高高的桃花、杏花,那么“花滿蹊”可以怎樣理解?(小路上開滿了野花;桃花杏花把小路遮蓋得嚴嚴實實的;讓人仿佛置身花的海洋。)

  d) 我們無法得知一千多年前的杜甫看到了什么,但是透過一個“滿”字,我們感受到的是繁花似錦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e)到底有多少花呢?(讀:千朵萬朵)

  f)這句詩哪幾個字把沉甸甸的花寫活了?(壓、低)花多到什么程度?(把枝條都壓彎了)

  g) 同學們再想一想,沉甸甸的花壓彎枝頭的形態讓你聯想到了什么?(沉甸甸的花垂下來,仿佛是害羞的少女低著頭;春風和小花說了一句悄悄話,花羞紅了臉。)

  h) 花是詩人最愛寫的景物之一,杜甫眼中的花是“千朵萬朵壓枝低”的嫵媚。你還知道哪些寫花的詩句?

  老師也搜集了一些寫花的名句。誰來美美的讀一讀?

  詩中寫了哪些花?將你最喜歡的一句摘抄下來,寫到書上。習作中恰當的使用這些詩詞名句會使文章增色不少。

  i) 花很美,語言也很美,你能不能把杜甫的這兩句詩也讀出美?練習讀一遍。

  j) 你為什么這樣讀?你再找一個同學讀一讀。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a) 不少同學都勾畫了這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美嗎?

  b)蝴蝶和黃鶯為什么不忍離去?蝴蝶陶醉了,黃鶯陶醉了,詩人也陶醉了。此時他覺得蝴蝶煽動的翅膀為他而舞,黃鶯清脆婉轉的歌聲是為他而唱。

  c)與其說蝴蝶留連,嬌鶯自在,不如說,詩人自己留連自在。

  d)你能否用一個詞形容詩人當時的心情?

  三、升華情感寫春天

  1、引導想象: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張開想象的翅膀,跟隨老師走進杜甫,走進春天。(音樂起)在飽經戰爭的離亂后,杜甫一家搬到了成都浣西江畔的草堂居住。春暖花開的季節,詩人獨自漫步江邊踏青尋花,不知不覺來到了黃四娘家。小園香徑,花滿林梢,處處透露出春的氣息。鮮花遍地,芬芳撲鼻。那高高低低的枝頭上,姹紫嫣紅,花團錦簇,如云似霞的花朵把枝條都壓彎了。潔白的梨花、粉紅的杏花引來了成群的蝴蝶,它們在花間葉下翩翩起舞,嬉戲追逐,戀戀不去。詩人完全陶醉,他一會兒賞花,一會兒觀蝶。忽然,一陣動聽的啼鳴聲傳入詩人耳中,他抬起頭只見幾只黃鶯在枝頭歌唱,它們唱得那么自由自在,恰恰的歌聲似乎在告訴人們:春天多美好!

  2、同學們都陶醉了。讓我們再次輕聲吟誦這首詩。看大屏幕。

  3、寥寥數語,詩人將我們帶入了夢幻般的春天。請你把剛才想到的畫面描繪出來。

  4、 生展示,同學們把筆放下閉眼用心去體會,配樂讀。師評價。(你的語言很美,文學功底很深厚)(感謝你用優美的文字把我們帶入到了美好的意境里)(聽你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

  四、小結學法鋪墊新詩

  學習古詩就要反復推敲詞語,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意境和詩人的情緒。杜甫一生創作了大量憂國憂民的詩歌,著名的有《三吏》《三別》。他的詩歌風格沉郁頓挫,像這樣抒發喜悅之情的很少。然而在杜甫生平中,有一件事不但讓他“喜”,而且更讓他“喜欲狂”,到底是什么事呢?下節課讓我們到《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去尋找答案!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篇7

  今天嘗試用五步教學法和孩子們一起學習古詩《江畔獨步尋花》。

  去年在教三年級時,雖然還沒有非常明確地把教學程序分出如上的五步,但大體來說也是如此。

  首先讓學生讀,“書讀百遍,其義字見”;然后讓學生“議”,大篇抄出詩意讓學生背,沒有幾個孩子有興趣,讓他們自己去理解,去感受,有爭議的問題提出來;最后讓學生“悟”,從字里行間去讀出作者的心情,去想象當年的風景,去品味中國文字的華美和精煉……

  前些天,在網上看到一段文字,及如上的古詩五步教學法,感覺非常有實踐意義。而且對于我現在的班級來說,急需要學著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于是,今天便嘗試著采用。層次清晰,特別對于剛剛開始走上講臺的老師來說,非常有幫助。

  說今天我的課。在上午的課上,我首先讓學生背誦一些以前的古詩,然后出示《江畔獨步尋花》,進入第一個環節:初讀。

  情況不如我想象中的順利,光“讀準字音”這一關都非常難闖。“畔”誤讀為“半”,“尋”因本地口音混淆讀為“行”,"低”和“底”分不清,“嬌”誤為 “橋”,“恰恰”讀成“哈哈”,“啼”錯念作“嘀”音,尤其是“枝”和“時”,兩個翹舌音都糾了很久,到課后有個別孩子來背誦時,這兩個音還是讀不準。問題如此嚴重,看來很有必要強化普通話口語訓練,比如專門列出一些翹舌音和平舌音,讓學生練讀練說。可是時間從哪兒擠出來呢?這又是一個問題。我既不愿意拖堂占孩子的下課休息時間,課堂上我們的孩子又總是難以完成任務,一周自習只有一節,還要練字和訂正作業呢!

  聽孩子背誦以前的古詩,我就發現,朗讀時應有的節奏感他們并沒有具備,全是一股腦兒地拼命喊完了算數。于是讓大家反復聽我讀,感受一下需要停頓的地方,需要重讀的地方,在黑板上板書做好標記,讓他們也跟著一遍又一邊模仿讀。

  感覺這樣很累啊,以前的那班孩子在認讀的方面根本不用我操心,基本上來說一節課完成一首古詩,能背誦并且說出詩意,還能騰出時間來畫副畫兒,抄抄生字呢。就現在來說,已經是無捷徑可走,那就用點老土的方法,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來吧,一切從頭開始。就這樣,當我的孩子們把古詩讀通順,并且能夠有節奏感地朗讀時,打下課鈴了。天已經涼了,我卻一身汗。“五步”才走了一步,我有些擔心時間了。呵,就慢慢來吧,我們走得慢一點,是為了以后能跑得更快!!!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之情感。

  教學準備:春天畫面的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春天多么美好,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為之傾心,寫下無數千古傳誦的佳句。誰來說一說?

  2、今天我們學習一位唐朝詩人寫的詩,他可是一位了不得的詩人,人稱“詩圣”,又稱為“詩史”。這位詩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一首描寫美麗的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3、讀課題:從題目中你讀懂了些什么?

  二、初讀,指導讀正確、有節奏感。

  1、學生自由讀;要求是:響亮、正確、有節奏。

  2、指名讀,隨機糾正字音、節奏。

  3、齊讀。

  三、精讀,入詩境,悟詩情。

  1、詩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哪些景物?

  板書:花  蝶  鶯

  2、古詩最講究語言的錘煉,作為大詩人的杜甫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杜甫,與詩人共賞這美好春光。同學們再細細讀詩,你認為詩人哪些詞錘煉的好,盡顯了春光美好的意境。你特別喜歡哪個詞?

  理解:戲蝶、嬌鶯、時時舞、恰恰啼

  3、這樣一幅有聲有色,春光旖旎的圖畫實在讓人陶醉。此時,哪幅畫面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讓我們也來抒發一下我們心中的贊嘆吧!(出示多媒體)

  啊,———(景物)真———啊,你看———————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語言真美,花多、花美引得蜂飛蝶舞,你們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4、教師放課件,用優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象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引來了蝴蝶在花叢翩翩起舞,黃鶯飛落枝頭,自由自在地唱起動聽的歌。)

  美吧,這情景讓蝴蝶醉了,黃鶯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情、動作讓老師感受到你們的陶醉吧!

  5、賽讀。

  6、表演讀。

  四、深化,體會詩情。

  1、介紹詩寫作背景。

  (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之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這首詩,全詩都透著詩人喜悅的心情。)

  2、是不是該把詩題再讀讀,讀出詩人心情的歡愉。

  3、讓我們用自己的誦讀讀出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吧。

  五、拓展延伸

  1、“詩”是“文”的濃縮,今日,我們與詩圣一起欣賞了美麗的春景,更領略了詩圣用詞的精妙。而“文”是“詩”的詮釋,現在,我們提起筆來,把我們和詩人一起看到的美景寫下來,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寫得如詩如畫,意境優美,讓杜甫老先生不由得說:“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板書設計:

  花: 多、美

  江畔獨步尋花(愉悅)   蝶: 舞

  鶯: 啼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4、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引導學生創作

  二、教學重點: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具安排: 錄音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啟發談話:我們學過許多古詩,誰來背一首,指名學生背誦。本課我們學習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師板出課題,學生擠讀。

  2、釋題;題目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不行的話,請看詩后注釋⑴,指名學生說說詩題意思。

  (二)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1、學生自讀古詩3分鐘左右,然后指名說說讀懂了什么?

  2、精讀第一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⑴指名讀這一句

  ⑵問:讀了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寫出了黃回娘家花的多?

  ⑶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3、精讀第二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⑴指名讀這一句

  ⑵問:黃四娘家的花很多了,這些花怎么樣,你如何知道的?

  ⑶想家:如果蝴蝶黃鶯會說話,它們看見這么多這么美的花,會說些什么?

  ⑷指導朗讀,指名讀、齊讀

  4、品味、賞析;你最喜歡詩中的哪句或哪詞?說……為什么?

  5、感情朗讀古詩

  (三)遷移、應用

  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寫出了春天草長鶯飛,生機勃勃的景象,寫得妙極了,同學們,看看窗外的植物園,想想我們美麗的校園,你能將本詩換何字變成你的嗎?

  學生的詩:

  ⑴植物園獨步尋花

  植物園內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⑵學校獨步尋花

  楊園小學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花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⑶尚湖獨步尋花

  尚湖公園花滿蹊

  ………………………

  四、作業

  抄寫古詩

  板書設計:

  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花多

  留連戲蝶時時舞 花美

  自在嬌鶯恰恰啼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篇10

  對于古詩教學,葉圣陶先生曾經說:“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處指導一二句話,也許就夠了。不一定需要繁復冗長的講授,古詩的教學,一定要將學生領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感情,詩情畫意地教古詩,教出古詩的詩情畫意。

  一、古詩擂臺賽

  1、背詩

  2、賞畫吟詩(同學們能給下面的畫面題上詩句嗎?)

  ①畫:柳枝隨風飄搖,倒掛在小河上……

  生:《詠柳》……

  ②畫:春天到了,杏花兒也競相開放了,偷偷地伸出了墻外……

  生:《游園不值》……

  ③畫:河里鴨子總是最先知道春天到來……

  生:《惠崇春江晚景》……

  孩子們通過給畫題詩,對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想通過這樣的活動之后,孩子們見到某一處景,嘴里就會不由地哼出幾句詩來,真正做到了活學活用。

  二、學新詩《江畔獨步尋花》

  ㈠從題入手

  1、出示古詩,讀題。(隨機指導“畔”的讀音)

  2、從詩題中你讀懂了什么?(生:詩人在江邊獨自一個人在尋花)從哪里看出?

  ㈡賞讀古詩,詩中尋畫

  學習古詩,必須設法引導學生把詩句變成一幅幅風景畫,使之展現在眼前,從中受到熏陶或啟發。

  (1)尋花寫花:

  師:有一位詩人說讀著一首好詩,就如同看到一幅美的畫,輕輕讀讀這首詩,讓我們走進那美麗的畫里,感受畫的美。生輕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境。

  師:你從畫里看到了什么?從哪里看出?

  生:我看到了好多好多的花,把枝條都快要壓斷了。因為詩中有一句“千朵萬朵壓枝低。”我是從這句想象到。

  生:“四娘家花滿蹊”這句中也能看出花很多。

  師:“滿蹊”什么意思?“蹊”又是什么意思?

  生:“蹊”就是小路。師:那“滿蹊”就是什么鋪滿了小路?

  生恍然大悟:是落下來的花鋪滿了小路。

  師:誰能讀讀看,能不能讀出“花滿蹊”的感覺來?(自讀后交流讀)

  師:小朋友,春天都開得什么花呀?

  生:有油菜花、桃花、梨花……

  師: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把黃四娘家的花寫下來好不好?

  出示:你瞧,黃四娘家的花真多!                                  

  生1:你瞧,黃四娘家花真多啊!有粉紅色的桃花,金燦燦的迎春花,紅中帶白的杏花,這么多的花讓人看了真是心醉喲!

  生2:你瞧,黃四娘家的花真多啊!各種各樣的花兒競相開放,花香撲鼻。吸引了無數的蝴蝶來采花粉。蝴蝶翩翩起舞,這幅景象多美啊!

  生3:你瞧,黃四娘家花真多啊!桃花笑紅了臉,迎春花兒穿上了金燦燦的黃衣,還有粉中帶白的杏花探出了頭,好像要跟梨花比美似的!這么多的花兒都擠在黃四娘家的花園里,整個花園成了花的海洋,好美啊!

  貼花(黃四娘家的花可真多,真美啊!讓我們把剛才寫了話的花片貼到黑板的花枝上吧!學生紛紛上臺貼花)黑板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真是千朵萬朵壓枝低呀。

  詩中尋花,感覺那飄著花香的花兒還在我們的眼前。憑著孩子們多彩的想象,課堂成了一個花的世界。“閱讀中練寫”更是一種非常好的寫作方式,寫心中所想,抒心中所意。孩子們不再會為作文“無米下鍋”而咬筆尖,我們可以欣喜地發現孩子們很愿意下筆,真是下筆如有神。

  (2)詩中尋蝶,蝶戀花

  師:這首詩中除了花,還有什么呢?

  生:蝴蝶。“留連戲蝶時時舞”

  師:蝴蝶在花叢中干什么?你是從哪里讀懂的?

  生:蝴蝶在花叢中采花粉、跳舞……

  師:蝴蝶可能會對花兒說些什么呢?誰來做只可愛的小蝴蝶飛到花叢中去跟花兒們說說話。(一生上臺)那我們在座的同學可都成了花兒了。

  生戴上頭飾,展翅飛舞,飛到了一位學生面前。有禮地說:花兒,花兒你怎么開得這么美?

  生答:謝謝你的夸獎,你也很美,你身上的花紋,你那優美的舞姿不知為春天增添了多少光彩。

  生展翅又飛到了另一學生面前:花兒,花兒,你們為什么開得這么旺盛?

  生略一沉思:春天到了,花兒都想看看美麗的春天。

  師:(“蝴蝶”戀戀不舍地飛舞著)這么美的花兒,這只“小蝴蝶”都不愿飛走了,這就是——留連戲蝶時時舞”。

  好一個留連戲蝶時時舞,教師的這一創意真是一舉兩得。不僅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活躍了氣氛,而且又使學生很深刻地理解了詩句,“因為愛花,所以留連時時舞”整個活動充滿著濃濃的童趣。

  (3)嬌鶯枝頭啼春美

  師:蝴蝶不愿飛走了,還有誰也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呢(黃鶯)

  生齊讀:自在嬌鶯恰恰啼

  師:小黃鶯可能會唱些什么呢?你能來唱一唱嗎?(略)

  有的小朋友動情地唱起了歌,有的小朋友歌頌春天真美,有的小朋友還學起小黃鶯叫了起來,課堂頓時熱鬧非凡,課堂成了鳥的天下。

  師:這么美的景,詩人陶醉了,蝴蝶、黃鶯陶醉了,連我們都被陶醉了,看到這么美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生談感受)

  師:那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來讀讀整首詩。生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背詩

  孩子們天生好動,在活潑的課堂上,生動的課堂上,孩子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這樣的課堂往往是最富有情趣的,也是孩子最喜愛的。

  ㈢擴展延伸,走近詩人,領悟詩情

  師:(質疑)有這么多的花,詩人為什么還要去尋花呢?

  出示背景資料:天寶十四年,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發兵15萬在范陽舉行反叛,準備大舉進攻中原地區,打到長安去,推翻唐朝,自己當皇帝。由于唐軍疏于防范,再加上政治腐敗,很快這次戰爭席卷了大片土地,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師:還有兩首詩,也能讓我們感受到這場戰爭

  出示: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灑,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師:這首《江畔獨步尋花》正是作者介于這兩首之間寫的,那時正是安史之亂平定,詩人心情比較愉快,有種久經離亂后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所以整首詩筆調比較明快輕松。

  師:帶著我們的理解,讓我們再把這首詩來讀一讀。最后,老師還要送給同學一句話:文學的大門,永遠為那些愛好它的人打開著。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篇11

  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第 1 課時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教法、德育滲透點)

  1、學會本課生字,在語言環境中懂得每個生字的意思,學會寫這些字。

  2、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美景,受到美好景致的感

  染。

  3、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通過詩的文字想象畫面,讀出詩歌展示的美景和自己的喜悅之情。

  教學準備

  反映古詩美景的教學掛圖。(學習課外收集杜甫資料。)

  教學設計:

  教學效果

  一、激趣導入,開啟學生想象思維的大門

  1、同學們,以前我們已經通過課內課外接觸了不少古詩,這些古詩語言簡潔,節奏明快,富于感情,膾炙人口,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畫面。讀到“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我們的頭腦中就會展開一幅美景:兩岸青山相對聳立,江水與天相接的遠處,一葉孤舟從太陽旁邊緩緩飄移過來。

  2、請同學們自己回憶曾經讀背過的古詩,口中吟誦詩句,頭腦中想象詩所描寫的畫面。

  3、抽2~3名學生背古詩句。再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詩句所展示的畫面。

  二、學習本課古詩《江畔獨步尋花》

  1出示課題《江畔獨步尋花》。

  2教師范讀這首詩,不認識的字要借助字典注意讀正確。

  3 重點解決“倚yǐ”的讀音。注意“簇”字的讀音。

  4讀誦這首詩。

  5理解本詩意思。

  (1)解題:這首詩是杜甫于公元760年在成都時所作。同學們收集了杜甫的相關生平,能在班上將`你收集的資料交流交流嗎?

  (2)學生交流杜甫生平資料。

  (3)教師歸納介紹:杜甫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后來到了成都,建起草堂,有了自己的住所,感到十分欣慰。春暖花開,他獨自沿江散步,看到江畔的美麗景色,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題目中的“江”,指成都的錦江,“尋花”是賞花的意思。

  (4)理解詩的第一、二行。

  ①學生借助預習,理解“黃師塔”、“江水東”。

  ②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詩的一、二行所描寫的景象。

  ③教師歸納小結這兩行詩的大意:在黃師塔前,錦江水向東流去,和煦的春光加上暖烘烘的微風,讓人感覺困倦。    

  (5)理解本詩的三、四行。

  ①理解“無主”的意思。

  ②師生共同交流第三、四行詩的大意:不知是誰家的一簇桃花開得十分艷麗,讓人不知是欣賞深紅色的好呢,還是欣賞淺紅色的好。

  (6)引導學生美讀全詩。

  ①展示體現本詩意境的教學掛圖,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學生看圖聽教師朗誦。

  ②學生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并用自己的話簡述全詩大意。

  ③抽學生單個朗讀,教師對學生的停頓、節奏相機作指導。

  ④讓全班學生閉眼想象全詩所描寫的畫面,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7)體會詩的感情。

  ①同學們感覺全詩寫出的畫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作者寫賞花,寫得花兒艷麗,景致明快,可見其心情怎樣?字里行間,看出杜甫對美好春天和江畔美景是一種什么態度?

  ③引導學生帶著贊美、喜愛的感情,吟誦全詩。

  教后反思: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蹊”、“恰恰”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二、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具安排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春天象征著生機與活力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江畔獨步尋花》,它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杜甫的其他情況?

  二,學習古詩

  1理解詞語

  把你自學的內容講給大家聽。講講你理解了哪些詞語?(江畔:江邊。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蹊:小路。壓枝低:把花枝壓彎了腰。留連:舍不得離開。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詩句

  說說你理解了哪一句詩?(不用按照順序)

  誰能按順序把這首詩的意思完整地說出來?(教師引導)

  3感情朗讀

  詩中主要寫了幾種景物?(花,蝴蝶,黃鶯)

  哪句寫花?寫出了花的什么特點?誰能用一個詞概括?誰來朗讀這兩句詩?(讀,評)讓我們齊讀這兩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榮。

  4理解意境

  三,拓展

  詩中描繪的景色美嗎?請大家閉上眼睛,在我們面前出現了一條小路,小路兩旁繁花似錦,蝴蝶在飛舞,黃鶯在歌唱,望著這一美景,我們真想把他畫下來。(畫畫,展示)

  四,課后作業

  積累描寫春景的古詩

  [簡析]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蹊”是小路。“花滿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之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這句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留連”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舍不得離開的樣子。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河南府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實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沉郁頓挫,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花”主體課文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通用12篇) 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性毛片 | 沦为公交两奶头春药高潮迭起 |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六月 |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 鲁大师一区影视 |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 免费观看呢日本天堂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18 | 手机能看的黄色网址 | 泰剧桃色交易 |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绿巨人 | 国产v片 | 亚洲综合字幕 | 灰色果实哪里黄 | 黑人黄色片 | 国产二区交换配乱婬 |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 亚洲AV无码久久三宫椿系列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 欧美大喷水吹潮视频十大 | 海绵宝宝英文版双语字幕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 小雪好紧好滑好湿好爽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中文字幕丝袜精品久久 | 日本激情网 | 成人网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人妻无码av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 |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看 | 久草在线|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成人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网一区二区 | 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麻豆老人 | 国产精品人妻99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经典三级在线看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限公司 | 国产性天天综合网 | 国产女人第一次做爰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