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通用15篇)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發布時間:2023-01-18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通用15篇)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1

  一、教材解讀

  本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課文描寫了同一時間海峽兩岸的兩個不同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床上,躺著生命垂危的小錢,他靜靜地等待著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中國臺灣蓮花的慈濟醫院,李政道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險中抽取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為了挽救一個年僅18歲的生命,兩岸同胞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之橋。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理清小錢接受骨髓移植的經過,領悟“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二、教前準備

  1、搜集有關白血病、骨髓移植、李博士、蓮花慈濟醫院等方面的資料,為學習課文作鋪墊。

  2、準備課件。

  三、設計理念

  圍繞“生命橋”這一主題,營造多次多層螺旋回環的研讀場,引領學生品析語言,以讀促思,以讀悟情,尋求語言與精神同構共生的結合點,從中提升學生的言語能力和人文素養。

  四、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跨越、移植、間隔、襲擊、空曠、暫停、血脈親情”等詞語。

  2、讀懂課文,理解重點語句及“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4、領悟作者分兩個不同地點交代故事內容的表達方式,提高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的閱讀能力。

  四、過程預設

  (一)故事引入,調動情感。

  我們先來聽一個故事,大家知道姚明嗎?他是國際大球星,身價上億。在今年9月4日,他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骨髓捐獻志愿者,當時與記者有這樣一段對話:

  記者問:姚明,你是真捐呢,還是作秀呢?

  姚明答:一旦需要,馬上就捐。

  記者又問:如果正在舉行一個重要的比賽呢?

  姚明反問: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嗎?

  學生聽后,暢談感受。(生命高于一切;比賽可以重來,而生命卻只有一次;生命是金錢不能估量的……)

  (二)、初讀課文,結合課題概述課文大意。

  課題中的海峽指哪兒?(中國臺灣海峽),

  在海峽兩岸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杭州的一個青年得了白血病,中國臺灣青年捐獻骨髓來拯救他;中國臺灣青年捐骨髓給患了白血病的杭州青年小錢,最后小錢得救了。)

  (三)、細讀課文,品文悟情。

 。1)、走進杭州,感受小錢對生命的渴望。

  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覺得特別打動自己的語句反復多讀幾遍。

  反饋:1、“這個18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理解“即將”的意思;(將要;馬上要;馬上就要)

  ◇理解“凋零”的意思;(花兒枯萎;花兒凋謝)

  ◇理解“即將凋零”在文中的意思;(是指小錢快要死了;小錢像花兒一樣隨時都可能凋謝)

  ◇我們以前學過成語“含苞未放”“含苞欲放”,指花兒還沒有開放,理解“含苞”在文中的意思(小錢很年輕;小錢還沒有成年,他只有18歲呢。)

  師:18歲應該是最浪漫、最美好的年齡;18歲,應該是編織夢想,放飛希望的年齡?尚″X呢……,當你讀到這里,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在品讀中身同感受,對即將消逝的美好生命油然而生痛惜憐憫之情。

  反饋:2、小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于在中國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聯系上下文理解“幾經輾轉”,感受找到合適配對的骨髓費了很多周折以及小錢經受了多次絕望的打擊,才迎來這生的希望。

  ◇引領學生走進小錢的內心,為他的患病而痛惜,為他的一線生機而慶幸,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2)、走進中國臺灣,危急中感受人間真情。

  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這是一次與時間賽跑的拯救行動,這是一次與死神爭奪生命的拯救行動,骨髓能不能順利到達呢?手術能不能保證成功呢?讓我們走進中國臺灣那一頭,看看此時此刻中國臺灣青年他在做些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3、4、5小節。

  1教師在學生回答中進行梳理。(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捐獻骨髓。)

  2杭州的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是無奈,是等待。那中國臺灣青年又是在怎樣的環境中,怎樣的情況下,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呢?有些是顯而易見的,有些是隱含在文字中的,請同學們細讀課文,從文中找一找,劃一劃,連起來說說:

  在情況下,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捐獻骨髓。

  (在杭州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的時候,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地余震頻發的情況下,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在不知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的情況下,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地震動,針頭從肌膚里脫落的時候,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家都跑到空曠地方尋求安全的情況下,中國臺灣青年還是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3期間對文中學生比較難讀的語句隨機指導朗讀。如:“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等

  4在這樣的危險的情況下,他卻能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捐獻骨髓。是什么力量讓他這么做呢?他心里是怎么想呢?我們再細細品讀3、4、5自然段,穿過字里行間,努力走進中國臺灣青年的心里。在學生品讀基礎上模擬“對話”欄目進行契合感悟,挖掘人物內涵:

  ◇師(模擬記者):你的事跡感動了我,也感動著所有的中國人。請問:在當時大地余震時,你躺在病床上,你害怕過嗎?

  ◇師(模擬記者):你很勇敢。你知道嗎?這次地震,造成了2400多人死亡,幾萬人受傷。地震過后,大家都忙著尋找親人,搶救親人。可你并沒有這么做。有人說,你根本不愛自己的家人。是這樣嗎?

  ◇師(模擬記者):最后一個問題:據我所知,你這次捐獻對象是大陸一位青年,也許這輩子你們都不能相見,也許他都不能向你當面致謝。你不遺憾嗎?

  ◇同學們已讀懂了中國臺灣青年的那顆善良的心,那顆無私的心,他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做的。學生深情地朗讀:“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3)、兩岸奔波,感受高尚醫德。

  研讀李博士的動作詞語:“步履匆匆”、“沉著”、“奔波”,感受人物品質。

  ◇其間,有個了不起的人一直在默默地工作著,他就是李博士。請同學們劃出描寫李博士的句子,自己讀好。

  ◇步履匆匆

  “履”在古時候就是鞋子,那么“步履匆匆”呢?

  (快速行走;急匆匆地走)

  ◇“奔波”在文中的意思 

 。ň褪莵砘乇甲撸幻γβ德档卦诖箨懞椭袊_灣不停地奔走。)

  ◇從這三個詞語“步履匆匆、沉著、奔波”上,你讀出了什么?

 。ó敃r時間緊迫,李博士在和時間在賽跑;我覺得李博士是一心為病人著想;李博士醫術高明、醫德高尚。)

  ◇這位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李博士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政道博士。他主持創辦了中國臺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成為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庫,幫助了眾多的白血病患者。讓我們記住這位可敬的老人吧!

 。ㄋ模┤谇槔首x,感受生命的喜悅

  ◇同學們,當醫院手術室的門禁閉的時候,大家都在焦慮地等待著,殷切地期盼著。這時手術室的門忽然打開了,告訴了大家一個好消息:小錢得救了!你聽到這個消息心情怎么樣?請同學們融入你們的那份感情,自己試著讀最后一自然段,用心感受文中語言流露出的那份真情。

  ◇如果你就是小錢的同學,和他朝夕相處、親密無間的同學。你聽到消息后的心情怎樣呢?不用說,讓你的朗讀告訴我。

  ◇如果你就是小錢的父母,為他擔驚受怕、操碎了心的父母。你聽到消息后的心情這樣呢?不用說,讓你的朗讀告訴我。

 。ㄎ澹┗貧w課題,感悟愛心。

  現在我們對課題中的“生命橋”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暢談體會,交流反饋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貴品質,生命的珍貴與愛心的無價,感受海峽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跨躍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

  1、師生搜集有關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資料,為理解課文有關內容作好準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了溫暖,這節棵我們繼續學習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讓我們隨著課文的學習再一次去感受人與人間最純真的感情。

  2、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板書:杭州 中國臺灣)

  三、品讀感悟

  1、讓我們看課文插圖,畫出第二段中使你感到心酸難過或感動的語句。

  2、學習課文第二段

  你讀了哪些語句,讓你感到辛酸難過

 。1)出示(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a、請你談談你的感受。讓學生抓住“靜靜地、蒼白、紅潤、凋零、綻放、唯有”詞語和比喻句理解

  b、看到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怎樣?

  c、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來讀這段話。

  過渡:然而天無絕人之路,在小錢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命運出現了一絲曙光,誰來讀讀看到希望的句子。

 。2)出示“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終于在中國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a、指讀這段話,談談你的感受。引導學生抓住“談何容易、十萬、輾轉”來理解。

  b、他的親人和醫務人員可能找過哪些地方?還可能遇到什么困難?

  c、小錢的家人和醫務人員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在中國臺灣找到了合適的骨髓,小錢的生命出現了轉機。讓我們齊讀這段話。

  3、學習3----6自然段

 。1)小錢既是不幸的,病魔糾纏著他,折磨著他;小錢又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于在中國臺灣了有合適骨髓的人,意想不到的是,捐骨髓手術的日子翩然而至,中國臺灣卻發生了一場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地震。當時余震不斷,人們的生命仍然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在做什么?請同學們再細細品味課文中的3---6節,想想課文中哪些描寫人物的詞句使你感動。

  (2)學生自瀆3---6小節

  (3)匯報:誰最讓你感動?

  感謝中國臺灣青年:讓你感動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抓住課文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中“靜靜地、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針頭從肌膚里脫落”等語句結合課文內容來理解。

  說話練習:此時的中國臺灣青年沒有顧及自己的安危,沒有逃到空曠的安全地帶,也來不及顧及家人的安全,冒著生命的危險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但他的內心一定是極不平靜的,他會想些什么呢?讓我們用心去貼近這位青年的心,聽聽他會想些什么

  指導朗讀

  感謝李博士:

  訓練學生總結語言的能力,抓住“沉著,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奔波,連夜”理解

  四、拓展練習

  1、小錢得救了!一年后的一天,他終于和那位捐骨髓的中國臺灣青年見面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2、播放《愛的奉獻》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結語:同學們讓我們用感恩的心去贊頌這座(齊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讓我們用崇敬之情去贊頌這座(齊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讓我們用無私的愛去贊頌這座(齊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板書設計

  22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愛心

  杭州 ——————————中國臺灣

  生命橋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3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同時體會中國臺灣人民和大陸人民難以割舍的骨肉親情。

  【教學目標】

  1、教學本課生字詞,

  2、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課前準備】

  音樂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在輕緩而哀傷的音樂聲中出示面色蒼白的小錢無奈地躺在病床上的掛圖。

  2、教師描述:

  這是一個發生在杭州的真實故事。剛滿18歲的年輕人──小錢,不幸患了白血病,眼看病魔就要奪走他的生命。(停頓)

  3、教師繼續描述:

  所幸的是小錢得救了,是誰在這緊要關頭挽救了小錢寶貴的生命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二、自學生字詞

  1、各自輕聲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拼讀一下,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2、學習生字詞:

  讀準生字詞:

  移植 涓涓流出 余震 血脈 彼岸 

  突如其來 襲擊 空曠 暫!¢g隔 凋零

  讀準其他詞語:

  患病 骨髓 甜絲絲 紅潤 幾經輾轉 步履匆匆 綻放

  3、指名分段讀課文,隨時正音。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初讀課文,分組討論:

  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學生匯報。

 。ㄗ⒁鈺r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想想課文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二、研讀課文,體會情感

  杭州的小錢靜靜地躺在了病床上,最先讓你感受到他內心不平靜的是哪一句話?

  板書:

  小錢

  1、他才18歲,就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

 、拧∧銖倪@句話體會到什么?你們了解白血病嗎?誰來說說?

 、啤『幕ǘ渲甘裁?文中指什么?原本就像含苞的花朵,可如今花朵還沒來得及開放,就要凋謝了。能告訴我,現在你的面前出現了怎樣的一個小錢?

  (痛苦,絕望,悲痛。)

 、恰≌f話:

  此時,小錢會想些什么呢?你呢?

  板書:

  骨髓

  2、小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于在中國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拧≥氜D是什么意思?

  ⑵ 如果是你,你會到什么地方找?

 、恰⊥ㄟ^這個“輾轉”你可以想象什么?

  師:是呀,多么累。≌l能帶著這種累的感覺把這句話讀一讀?

  ⑷ “這樣的人”指的是怎樣的人?(板書:中國臺灣青年)找到這樣的容易嗎?為什么?

  小結并過渡:同學們,在同一時刻,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又是怎樣來挽救小錢的生命呢?當我讀到這一節時,格外感動。相信你們也一樣,讓我們接著學習課文3~7自然段,看看到底什么感動了我們。

  ⑴ 學生自由朗讀。

 、品纸M交流。

 、恰⌒〗M代表匯報,聲情并茂地朗讀:

 、佟∫晃磺嗄晏稍诓〈采希群蛑麃沓楣撬琛

  此時的中國臺灣怎樣呢?是啊,面對余震,本來大家應該想到什么,可這位青年呢?李博士呢?他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過渡:當針頭從肌膚里脫落時,李博士和那位青年又怎樣做呢?

 、凇±畈┦咳猿林卣驹诓〈才裕俏磺嗄暌察o靜地躺在病床上。

  他們為什么能如此鎮靜地面對這一切?結果呢?

  ③ 骨髓抽取后,李博士又是怎么做的呢?

  小黑板出示李博士的行程安排:

  慈濟醫院──花蓮機場──臺北機場──香港機場──上海機場──杭州機場──杭州醫院(提示:由于和歷史原因,當時大陸和中國臺灣沒有直接通航) 

  作為當時已是60多歲的李博士來說,十幾個小時的奔波,已是 非常疲勞,可他顧不上休息,又連夜做手術,他為了素不相識的人奔波勞累,是多么無私呀!

  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最想對這位老人說些什么呢?

  感情朗讀第六自然段。

  ④ 出示第7自然段:

  學生齊讀。

  師:中國臺灣與大陸雖然被海峽所隔,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是無法割斷的,這種血脈親情就是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吧!

  學生再次齊讀第7自然段。

  三、拓展思維

  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行動,這是一次與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在人們無私的給予中,小錢得救了。小錢的心中一定充滿了感激,你想:

  1、他會感激誰呢?

  2、除了中國臺灣青年,小錢還會感謝誰?

  小結:今天我們學了《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在你心中,這是一座怎樣的橋。

  板書:

  生命橋

  音樂播放《愛的奉獻》。

  四、作業

  展開想象:假如有一天小錢和那位捐骨髓的中國臺灣青年相遇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板書設計】

  骨髓

  小錢   中國臺灣青年

  生命橋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品讀文中的關鍵詞語,讀中感悟、體會作者流露在其中的思想感情。透過讀和想象,

  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人們高尚的精神品質。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重難點、關鍵

  1重點: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性,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

  2難點: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關鍵:抓住關鍵詞語引導學生品讀、想象畫面,走進人物的內心,從而體會文本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題

  1 師導:同學們,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片海峽,但你們可否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著我國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中國臺灣。今天,老師帶大家走進跨越茫茫海峽的生命橋。

  2 板書課題,學生質疑

  學生:這里的生命橋指什么?

  學生:是什么使生命橋跨越茫茫海峽的?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指名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讀詞語,其他正音,教師強調前鼻音,后鼻音的認讀。

 。2)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教師適時板書。

  (課文主要講了大陸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

  3 教師小結:同學們,抓住故事發生的地點、人物、時間以及關鍵詞就可以把故事說完整說具體。

  4 師導:是呀,同學們,課文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真實而又感人的故事,那么,對于課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

  部分,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尤其是那些能夠使我們為之一動的詞語或句子,我們更應該把它們畫下來,

  細細品讀,把讀后的感受用一兩個詞概括出來,寫在文中的空白處。

  三 默讀感人部分,體會人物精神

  1 學生默讀3-5自然段,找出令自己感動的句子,說說感動原因。

  2 與學生一起交流感受。

  學生:我感動的句子是“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因為李博士在危險來臨的時候,還能夠那么沉著。

  學生:我也被李博士感動了,因為從這里可以看出李博士是多么的(無私、有愛心)

  教師:真會讀書的兩個孩子,一個會抓重點詞,一個會體會到人物精神。

 。ǔ鍪菊n件,指名讀出他的感動、敬佩。)

  3 聯系上下文引導學生體會李博士的無私。

  師:李博士在什么情況下還那么沉著?

  生:“針頭向皮膚刺去……”

  教師:此時此刻,跑到哪里才比較安全?

  學生:“此時,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

  教師:“但是,李博士仍……”此時此刻,手術室里是安全的地方嗎?

  想象一下,手術室里還可能會有什么危險呢?

  學生:病床可能會搖晃

  學生:醫療器械可能會倒下

  學生:房屋也有可能會倒塌

  4 教師設情境朗讀:

  當病床搖晃的時候,李博士……

  當醫療器械倒下的時候,李博士……

  當房屋要倒塌的時候,李博士……

  5 師導:李博士如此的沉著、無私,真讓我們感動不已。那中國臺灣青年的哪些做法或想法也感動了你呢?

  6 學生反饋:

  出示課件:“在這場災難中……”

  師:想一下,中國臺灣青年想到了誰?

  生反饋:中國臺灣青年想到了(親人、朋友、家園……但更多的是大陸青年小錢)

  師:是呀,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中國臺灣青年多么的(無私)呀!真讓我們(感動、佩服、贊嘆……)

  7 指導朗讀:讀出你的感動,你的佩服,你的贊嘆。

  8 師導:在這場災難中,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大地震襲擊了中國臺灣花蓮,一座座房屋倒塌了,

  一座座橋梁斷裂了,數十萬人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園,甚至失去了生命。但是,在余震不斷襲來的時候,

  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中國臺灣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出示課件:“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師導:看到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你高興嗎?

  學生齊讀,讀出你們心中的高興。

  9 引導想象

  中國臺灣青年的身軀里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

  反饋:流出了中國臺灣青年的愛心;流出了小錢的希望、期待……

  師導:中國臺灣青年身軀里流出了希望,流出了期待,那小錢又是怎樣滿懷著希望的期待呢?

  10 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師配樂朗讀,學生認真傾聽。

  理解:枯萎的花苞、綻放在文中的意思

  體會: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談何容易

  想象: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會使小錢……

  11 指名反饋,教師適時引導。

  學生: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會使小錢(蒼白的臉紅潤起來;燃起生命的火種;枯萎的花苞重新綻放)

  12 師導: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著剛抽取的骨髓,帶著小錢的希望出發了。

  出示李博士奔波的時間表

  學生觀察后思考:這經過了多長時間?(差5分鐘就是十二個小時)

  這是怎樣的十二小時?

  反饋:漫長、緊張、讓人擔心的十二小時

  師導:李博士沒有停歇,一直到完成了骨髓移植手術。

  出示第六自然段:男生齊讀,讀出李博士的不辭辛勞

  找出表示漫長、緊張、讓人擔心的關鍵詞(奔波)

  指導朗讀,讀出漫長、緊張的語氣

  13 小結: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的無私和博大愛心深深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正是因為有他們,

  小錢才能燃起生命的火種。講到這里,我們的課題疑問也就迎刃而解了。

  指名反饋:生命橋指什么?(兩岸同胞的骨肉親情,血脈親情。)

  是什么使這座生命橋跨越茫茫海峽的?(是臺灣同胞的愛心)

  四 出示最后一段,指導朗讀

  師導:同學們,茫茫海峽割不斷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骨肉親情。讓我們用“心”把課文最后一段讀一遍。

  學生齊讀

  五 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 師導:同學們,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等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是他們的愛心給了

  小錢第二次生命。這就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血脈親情。

  2 討論:如果有一天,小錢和中國臺灣青年見面了,小錢會怎樣感謝他呢?中國臺灣青年又會說些什么?

  3指名反饋

  4 教師小結

  六 總結全文,播放音樂《愛的奉獻》

  祖國寶島臺灣同大陸被中國臺灣海峽所隔,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是無法割斷的,這種血脈親情就是跨越海峽

  的生命橋。這座用愛心架起的生命橋將永遠屹立在兩岸同胞的心中。

  七 布置作業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積累愛心名言警句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5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飽含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飽含著中國臺灣與大陸同胞之間難以割舍的骨肉親情。

  案例片段:

  師:你可以讀一段,也可以讀幾句話,只要是令你感動的,讓你心中有所觸動的。

  生:我讀課文的最后一段。朗讀:“小錢得救了……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師:這里你為什么而感動?

  生:小錢得救了。

  師:這是一個美麗的結果,患有嚴重白血病的小錢最終得救了,很多人在這樣的時刻容易留下幸福的眼淚,這是一種感動。

  生:我讀課文的第五段。朗讀:“針頭向皮膚刺去……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生:朗讀:“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師:要想讀好課文,首先要看清楚詞語,不能讀破了。你仔細看看,輕輕練練,相信你一定能讀好,大家都試一試。

  生:朗讀:“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師:很好,堅持這樣讀課文,就一定能把課文讀得很流利。這段中有一個詞語“突如其來”,你們怎樣理解?

  生: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突然發生了。

  師:就是說發生的時間很突然。余震突如其來,還有別的意思嗎?“余震”是說大地震后的小地震,讓我想起一個數學課中的一個詞“余數”,數學中還有一條規則“余數一定除數小”,但是小多少并不確定……

  生:“突如其來”的另一個意思是說余震的大小事先也不知道,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

  師:是啊,在突如其來的余震中,還要進行著手術,正是令人感動,你理解得很準確。

  生:我讀課文的第二段。

  師:先說說什么地方感動了你。

  生:小錢只有18歲,就患了白血病,很可憐;骨髓很難找,終于找到了,真讓人高興。

  師:正是大悲大喜,悲喜交加。小錢患的是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難醫治,小錢的生命就像——你再讀讀這句話,剛才沒有讀通順,這次看仔細。

  生:朗讀:“生命就像不曾開放就將面臨凋零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重新綻放。”

  師:你能在這句話中找到一組反義詞嗎?

  生:“凋零”和“綻放”,凋零就是凋謝,綻放就是開放師:人們常說“生命如花”、“歲月如花”,那是比喻生命的美好,讓生命更加美好是人類永遠的追求,于是你就有了這大悲大喜的感動,你的感覺是和全人類的感覺一致的。

  生:我讀課文的第四段。朗讀:“在這場災難中……期待著他的骨髓!

  師:你讀得很投入,說說你的感動。

  生:這位青年不顧家人的安危捐獻骨髓,我很感動。

  師:他之所以這樣做,那是因為他知道——

  生:拯救生命更重要。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和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蔽谋臼撬赖臇|西,它只有經過學生的理解,接受,反思后,才能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有生命,也只有這樣閱讀,才能開啟學生心智,培養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因此,我引導學生潛心閱讀,之后再對內容進行理解,感悟,使學生有自己的感受。在設計本節課時,我采用了“以讀代講,讀中體會”的方式,采取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思考,讀中感悟。

  首先,以情入手,感悟課文的感人之處。在初讀課文時,在學生讀通讀正確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出最感動的地方,了解小錢生命的危險,另一方面感受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高貴品質。讓學生走進文本的情感之中,激發他們與文本對話的熱情。

  其次,以讀為主,體會課文的情感。教學中以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的表現為研讀點,組織學生進行閱讀、討論、思考,讓學生從詞、句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深入的體會課文的情感,引起和作者的共鳴。在研讀的過程中,注意引入了學生的情感提煉,引導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和文本中的人物進行對話,體會人物的情感。最后有感情的朗讀更是學生情感的抒發,內心真實的表達。

  最后,文中設計了幾處引導想象的地方,如“小錢會對中國臺灣青年說些什么?”“你想對中國臺灣人民說些什么?”等,并注意了讀說結合,讀寫結合,使學生在深刻感受了課文情感之后,抒發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既是對文本內容的延伸,又為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自我表現的舞臺。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6

  課前交流:

  師:同學們,昨天,老師到你們學校去的時候,一進校門,就被你們學校傳達室對面墻上的一幅圖吸引住了,猜猜是什么圖?

 。ㄉ

  師:(課件出示中國版圖),就是這幅祖國的版圖,那上面還寫著四個字,哪四個字——

  生:(紛紛)愛我中華!

  師:你們每天都會看到祖國的版圖,那老師想考考你們?吹貓D,你們的家鄉太原在哪呀?能找到嗎?用手指一指。

  生:(紛紛用手指屏幕)在那兒,在山西,

  師:(地圖上出示太原)對,是山西的省會。(地圖上出示哈爾濱)再看這是哪里?(生:哈爾濱)這是老師的家鄉。老師這次從哈爾濱到太原來坐了兩天的火車。你能用一個詞語形容我們之間的距離嗎?

  生:千里迢迢。

  生:路程遙遠。

  生:……

  師:我們之間可以說隔著千山萬水,好遠。∪绻,請你在哈爾濱和太原之間架一座大橋,讓老師直接通過這座橋來太原,你有什么想法?

  生:不可能的。

  生:絕對不行!

  師:看來,跨越這么遠的距離架一座實實在在的橋,是不可能的。再看地圖,(地圖上出示杭州)這里有一座美麗的城市杭州,(地圖上出示中國臺灣)這里是祖國的寶島臺灣。在他們之間不僅隔著千山萬水,還隔著茫茫的海峽。如果要在它們之間架一座跨海大橋……

  生:那就更難了。

  生:……

  師:好了,關于橋的話題,我們就先說到這兒,大家準備好,我們來上一節語文課。(上課鈴響)

  一、揭示課題,質疑導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2課,齊讀課題——

  生: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師:看到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生:為什么會有生命橋?

  師:是啊,生命橋指的是什么?

  生:生命橋怎么跨越的海峽?

  師:對呀,生命橋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峽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走進一個真實的故事。

  二、        初讀課文,學習詞語,把握主要內容。

  師:請大家打開課文,自由讀書,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好讀的地方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詞語,可以請教老師,可以和附近的同學討論,也可以查查字典。(生自由讀書5分鐘,師巡視時提示學一些詞語的讀音,幫助一名學生查字典。)

  師:都讀好了嗎?

  生:讀好了。

  師:這一課的生字詞語很多,請大家看屏幕上的詞語,自由讀一遍,看看哪個詞語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

  生:(自由讀了一遍,紛紛舉手。)

  師:你想提醒哪個詞語?

  生:我想提醒大家“凋零”的那個“凋”不要讀成“調”。

  師:你領大家讀。

  生:凋零。

  生齊讀后繼續舉手。

  師:不著急提醒下一個。誰知道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

  生:花枯萎了。

  師:對,凋零是花凋謝了,草木枯萎了。屏幕上有一個詞正好與它意思相反,哪個?

  生:(紛紛)“綻放”。

  師:一起讀。(生齊讀)。

  師:這兩個詞語都是形容花的。課文里還有一個寫花的詞語,是——。

  生:“含苞”

  師:這三個詞語在課文中還是寫花嗎?(出示課文中的句子:這個剛滿18歲的年輕人……)自己讀讀看。

  (生大聲讀后紛紛舉手。)

  師:在課文中指什么?

  生:指他的是那個青年的生命。含苞是說他的生命18歲,剛剛開始,凋零是說他患了白血病要死了,綻放是說骨髓移植能讓他……綻放……就是能……

  師:……能挽救他的生命?磥硗瑢W們真的讀懂了。一起讀一讀這句話。

 。ㄉR讀)

  師:還有哪個詞語要提醒大家注意?

  生:“暫停”,不要讀成zhan停。

  師:非常好。平舌音,第四聲,跟老師讀——

 。ㄉR讀后,又指2生讀,讀得很準。)

  師:誰來用“暫”組一個詞?

  生:就是那個,(很緊張) 暫時。

  師:好!讀得很準確,回到句子中還能讀準嗎?(出示課文中出現“暫!钡木渥樱┱堃晃煌瑢W來讀。

 。ㄒ簧x,不太流利,并且把“間隔”的音讀錯了。)

  師:這位同學很努力,暫停讀準了。不過這句話還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首先,這句話里有一個多音字,(課件中“間隔”變紅,出現“間”字的音節)是“間隔” 的“間”,要讀第四聲。男聲讀——(男聲讀:“間隔”)女生讀——(女生讀“間隔”)還有這一課出現的生詞“骨髓” (課件中“骨髓”變紅,出現“髓”字的音節)“髓”要讀第三聲。每個人自己練習三遍——(生自由練習三遍。)再看這里(課件“大地震動”變紅)該怎樣讀?(生自讀一遍)現在這句話能讀好了嗎?誰來自己讀一遍?

  (一名學生讀,準確、流利。)

  師:真不錯。還有要提醒的詞語嗎?

  生:“輾轉”都是卷舌音。

  師:很好,大家跟他讀。(生齊讀)

  師:知道“輾轉”是什么意思嗎?(舉手的學生很少)知道的同學不多……剛才有一個同學讀書時查了字典,我們請他讀一讀字典上的解釋。

  生:(讀字典上的解釋。)

  師:查字典理解詞語,是個好方法。另外,我們還可以讀課文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大家看,輾轉這個詞語出現在課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里。(課件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不過,要理解“輾轉”的意思,只讀這一句話不行,我們得先讀懂它前面的兩句話,(出示前兩句)。誰先來讀前兩個句子,(指名)大家看看這兩句話都是在說什么?(生讀)

  師:懂了嗎?這兩句都是在說什么意思呢?

  生:這兩句話都是說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非常不容易。

  師:是呀!十萬人,茫茫人海呀,才有可能找到幾個有適合骨髓的人?

  生:一個。

  師:而且還是有可能,不確定!真是——

  生:談何容易!

  師:想象一下,醫生可能曾經在哪些人當中為這個患了白血病的青年尋找過適合移植的骨髓?

  生:在美國……

  師:哦,都找到國外去了。找到了嗎?

  生:沒找到……

  師:還可能在哪些人當中找過?

  生:可能在中國臺灣找。

  師:哦,課文后一句告訴我們在中國臺灣找到了。不過,請你想象一下在中國臺灣找到之前在哪些人當中尋找過?

  生:在他的親人朋友中找……

  師:找到了嗎?

  生:沒找到。

  師:在他的家鄉杭州找到了嗎?

  生:沒找到。

  師:在祖國大陸找到了嗎?

  生:沒找到。

  師:最后,在哪里找到了?

  生:在中國臺灣。

  師:像我們剛才想像的這樣的尋找過程,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就是——

  生:輾轉。

  師:現在明白輾轉的意思了嗎?(生點頭舉手。)不用說出來,讀第三句話,用你們的語氣表現出輾轉的意思。 (生齊讀句子。)

  師:好,其他詞語我們可以到課文中繼續學習,現在我們一起再讀讀這9個詞語。讓老師聽到每個人的聲音。(生大聲讀詞語)

  師:好極了!詞語都能讀準,長句子也都讀流利了,現在我們把整篇課文連起來讀,一定比剛才讀得好,有信心嗎?誰愿意來分自然段讀?(指一列4生分別讀1、 2自然段,3、4、5自然段,6自然段,7自然段。)其他同學別著急,有更重要的任務,注意聽他們讀,一會兒,老師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的說一說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4生讀課文。)

  師:讀的準確又流利!其他同學的任務完成了嗎?現在能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

  生:1999年9月22日,小錢躺在醫院的病床上……

  師:哪里的小錢?

  生:在杭州的,(師板書杭州)

  (生繼續很具體地敘述,師隨即點撥學生概括地說,并板書詞語:杭州、小錢、白血病、中國臺灣、同胞、余震中、捐獻骨髓)

  師:這位同學講得很清楚。老師在聽她敘述的過程中把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一些關鍵詞記了下來。我們把這些詞語連成一句話,看看能不能把故事內容說得明白又完整?

 。▽W生在教師的帶領下,看著黑板上的詞語說成一句話:杭州的小錢患了白血病,臺灣同胞在余震中為他捐獻骨髓……)

  師:怎么樣?一句話就把課文內容說得既明白又完整。那么,(換方位指板書)從這邊開始,還是用這些詞語只說一句話,還能說明白么?誰來試一試?

 。ㄒ簧氉赃B詞成句,生鼓掌。)

  三、再讀課文談感受,相機指導朗讀。

  師:課文講的就是這樣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那么,這個故事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呢?

  注:后一部分的課堂實際呈現與我的預設相差很大,我處理的不夠機智穩健,有一些有效的訓練亮點沒有展示出來。這是我這次賽課的最大遺憾!

  三、再讀課文談感受,相機指導朗讀。

  師:課文講的就是這樣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那么,這個故事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呢?

  生:我最感動的是中國臺灣的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給杭州市的小錢送骨髓。

  生:我最感動的是李博士在危險的情況下來給小錢做手術。

  師:看起來,臺灣同胞冒著地震的危險捐獻骨髓的那一幕,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就是課文的第3、4、5自然段的內容。同學們,對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們要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尤其是讓我們心中一動的詞語和句子,我們最好畫下來,再聯系課文的其他內容去思考,我們就會發現,感動我們的不僅僅是詞語表面的意思。下面,請同學們仔細默讀這三個段落,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讓你感動,把最讓你感動的語句畫下來,反復讀一讀,你能體會到什么,用一兩個關鍵詞簡單地寫在旁邊。一會兒我們交流。

 。ㄉx畫語句,師巡視。)

  師:好,同學們讀得這樣認真,讓老師很感動。誰愿意先來交流。誰先來說說你劃下的語句,然后再來說說自己的感受。

  生:我劃下的是“此時此刻,……李博士沉著地站在病床旁……”在這么危險的時刻,李博士沒有跑,那么沉著的站在病床旁讓我感動……。

  師:李博士很“沉著”讓他感動,他抓住了“沉著”這個詞語談出了自己的體會。還有誰也畫了這句話?

  生:這句話中,我還感受到博士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師:這位同學更會讀書,能把“沉著”這個詞語和這一自然段中的其他內容聯系起來體會,體會到了李博士的精神。我們像這兩位同學學一學,把“沉著”這個詞和整個自然段中的其他句子聯系起來讀一讀。一起來,都看第五自然段的句子。首先,李博士在什么情況下還那么沉著?找一找,讀那一句?(指名,生讀“針頭向皮膚刺去……”)

  師:余震都能把針頭從肌膚里脫落出來,多么突然!多么強烈!那個詞與表現了余震的突然和強烈?

  生:“突如其來”。

  師:這個詞找得準!強調這個詞,再讀一遍這句話。(生齊讀)

  師:這么危險的時刻,李博士怎樣地站著?

  生:沉著地站著……

  師: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讀哪一句?(指名,生讀“此時時刻,跑到空曠的……”)

  師:手術室是空曠的地方嗎?

  生:不是!

  師:想像一下,手術室還有什么在搖晃?

  生:手術的器具在搖晃……

  生:還有那些瓶瓶罐罐在搖晃……

  生:人也在搖晃……

  師:多么危險!可李博士怎樣地站著?

  生:沉著地!

  師:他沉著地站在這充滿危險的地方等什么?

  生:等余震停下來繼續抽那位青年的骨髓……

  師:是不是這樣啊?讀一讀相應的句子……(生齊讀“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句。)

  師:一個“沉著”寫出了李博士的品質。再找一找描寫青年的句子,談談你的感受。

  生:“一個青年人正躺在……”讀這句話,我感動這個青年不像一般的人,它是各有愛心的人。一般的人在地震的時候都會跑到空曠的地方去,可是他還來捐獻骨髓……

  生:“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青年正滿希望……”地震了,他還像著別人……

  師:你讀哪句話知道了地震很可怕?

  生:讀“此刻,大地還在余震中搖晃。”(學生很緊張,句子沒讀通,老師鼓勵再讀。)

  師:這位同學真會聯系前面的課文體會自己的感動。還有誰聯系了哪句話感受到青年心里想著別人讓你很感動?(生讀“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句”他感受。)

  師:不清楚并不等于不牽掛,他雖然靜靜的躺在病床上,心里一定是極不平靜的,他會牽掛自己的家人。但是,他想得更多的是——看這句話(課件出示“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自己的骨髓!保ㄉR讀)

  師:注意紅色的詞語再讀一遍。(生讀“希望、期待著”)

  師:那么,中國臺灣青年心里想著,自己的骨髓會帶給小錢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第二自然段,聽老師朗讀,我們一起來感受小錢哪滿懷著希望的期待。(配樂,師范讀第二自然段)

  師:現在,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生:小錢就是,就是那個……那個……快要死了。

  師:你很傷心,你是個有同情心的孩子。

  生:我很想小錢能活下去……

  師:你有一顆善良的心。

  生:要找到合適的骨髓多不容易!

  師:是。《嗖蝗菀!你在為小錢擔心!

  生:小錢是幸運的,他在中國臺灣找到了又適合骨髓的人。

  師:你也為小錢高興!那么小錢在中國臺灣找到的這個人是什么樣的人?他是不是也在想著小錢?再讀“但是,他知道……”

  (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前三句話,其中五個詞語變紅。)

  師:看著這些紅色的詞語,你能不能用上一個或者幾個,說一說“中國臺灣青年心里想著,自己的骨髓會讓小錢              ”的生命出現什么樣的希望呢?

  生:中國臺灣青年心里想著,自己的骨髓會讓小錢的臉紅潤起來。

  生:中國臺灣青年心里想著,自己的骨髓會讓小錢的生命之花綻放。

  師:正是因此,即使是在地震的搖晃中,中國臺灣青年也會這樣,讀課文“……他知道有一位青年正躺在……”(生讀相應的段落)

  師:現在,再讀第五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涓涓流出……”這涓涓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

 。ㄖ该簮坌、希望……)

  師:骨髓只能保存24小時,李博士帶著這生命的火種出發了——(示:李博士送骨髓的時間表,師讀。)同學們算一算,這個過程用了多少時間?

  生:差5分鐘就是12個小時。

  師:這是怎么樣的12小時?

  生:緊張

  生:漫長

  師:第6自然段有一個詞語就寫出了這12個小時的緊張與漫長?

  生:“奔波”!

  師:(板書奔波)讀這個詞語,讀出緊張的感覺!(齊讀奔波)讀出艱辛的感覺。R讀奔波)讀出漫長的感覺。R讀奔波)

  師: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李博士沒有休息——(出示時間表后半部分)第6自然段又有一個詞語表現出了李博士不顧疲勞,一直在工作。

  生:“連夜”

  師:(板書連夜)多么令人感動!讀這個詞,讀出你的感動。ㄉR讀連夜)

  師:把我們內心的全部感動都融入第六自然段的字里行間讀出來吧!

 。R讀這一段)

  師:小錢這樣得救了。故事讀到這里,關于課題的疑問,你解決了嗎?

  生:解決了!翱缭胶{的生命橋”是指兩岸同胞相互救助的愛。

  師:是什么讓這座生命橋跨越了兩岸?

  生:愛心

  師:正是兩岸骨肉同胞的愛心(相應畫板書“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生命橋!

  師:有沒有誰想再讀一讀課文中令你感動的語句?

  生:……

  師:你看到這個結果,你高興嗎?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一句!

  生:……

  師:最后一次機會,再來讀讀令你感動的句子。

  生:……

  師:讓我面對祖國的版圖,用心來讀讀這兩句話——(配樂出示課文最后兩句話“也許,小錢和這位中國臺灣……”)

  師:同學們,茫茫的海峽隔不斷骨肉親情,也許,有一天小錢會和這位中國臺灣青年見面了,小錢會怎么感謝他?這位臺灣同胞又會說些什么呢?下節課,請同學們在你們的班級里討論交流吧。下課!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7

  [教學內容]講讀第三自然段到全文結束。

  [教學目的]

  1、理解“跨越海峽生命橋“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難點]引導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調動情感。

  1、(課件出示病床圖)師深情敘述事情的發生,導入新課。

  2、齊讀課題。

  二、深入文本,感受親情。

  (一)講讀3~6自然段。

  1、自由讀3~6自然段,用一兩句話概括該部分的主要內容。

  2、學習3~5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畫出讓自己感動的一些句子,進行批注。

 。2)小組合作交流。

  (3)匯報交流。

  a、圍繞“此時此刻……病床上”。這一重點句,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抓重點詞,結合課件等方法、手段,體會人物一心為他人著想,沉著鎮定的品質。

  b、抓“仍沉著”“也靜靜”去揣摩人物內心,感受臺胞的愛心。

  c、圍繞“經過一次又一次……涓涓流出……”這一感人的語句,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談體會,進一步感受到愛和奉獻。

  3、學習第6自然段。

 。1)指名讀。

 。2)引導抓關鍵詞,體會李博士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醫德。

 。3)出示奔波圖(課件),通過引導學生質疑,感受海峽兩岸之間無法阻隔的血脈親情。

 。ǘ┢纷x第七自然段

  (1)帶著不同的感受,讀“小錢得救了”。

 。2)齊讀第七自然段。

 。3)品讀課題,理解“生命橋的含義”。

 。4)再一次齊讀由該自然段改寫成的詩。

  三、延伸拓展,升華情感。

 。1)(播放音樂)小錢得救了,此時,他會說些什么?

 。ㄉv)

 。2)把小錢想說的話寫下來。

  [板書設計]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愛心

  血脈親情

  杭州

  中國臺灣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第二課時教學設想

  執教:福州市福清漁溪中心小學  張建蓮

  指導:福州市福清漁溪中心小學課題組

  [教材分析]《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文講述了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文章語言樸實自然,敘寫生動細膩,情致淳厚感人,書寫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愛的贊歌。

  [教學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本課教學依據文章情真意切的特點,引導學生從最感人處入手,通過品詞析句,聯系生活,觀看直觀課件,揣摩人物心理,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兩岸人民的濃濃的血脈親情。最后的教學環節--說寫訓練,又使得情感態度和知識能力訓練巧妙結合起來,實現三維目標有機的整合。

  [教學目的]

  1、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順情導入、整體感知。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課的導入是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重要一環。本課的導入是由教者用深情的語言敘述故事的發生,引讀課題。這樣的設計使得新課導入與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巧妙地銜接起來,同時又創設了適當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學習文本的欲望。

  緊接著遵循由整體感知入手,精讀部分,再回歸整體的閱讀教學原則,引導學生默讀課文第二部分(3-6自然段),用一兩句話歸納該段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能力的訓練。

  二、重在體驗,以讀激情。

  本文教學主要的目的是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教學中,以生為主,以讀為本,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層層感悟、體驗,以讀促思,以讀激情。

 。ㄒ唬┳宰x入手,激起情感漣漪。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文章的第二段是文章的重點段落,描寫感人肺腑。教學本段,著重引導學生自由讀書,找出感動自己的句子,進行批注,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留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思考、批注、交流的時間,讓學生找出感人的句子,并進行體會,深入文本,感受文本。

  (二)逐層悟讀,叩響情感和弦。

  在學生讀書、體會、交流的基礎上,學生進行匯報。在這一環節教學中,設計意圖明確,那就是抓住文體最感人的語句為切入口,逐層感受,層層深入,不斷加深體驗,升華情感。首先,引導學生讀書并播放課件,直觀、深刻地感受地震及其后的余震危險,為學生進入文本,進入人物內心做好鋪墊;然后,引導學生回歸文本,抓關鍵詞句進行品析,感受人物的崇高品質,最后,引導學生從關鍵詞“靜靜”入手,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揣摩人物的矛盾、復雜的心理活動,進一步感受人物的無私而又博大的愛。在此基礎上的三次齊讀,“此時此刻,……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表現出學生從感知到感悟理解,再到情感熏陶感染的過程。

 。ㄈ┲庇^感受,引發情感共鳴。

  教學文章第六自然段時,還是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去理解,特別是“奔波”,并出示奔波材料和地圖路線,既讓學生感受到李博士的辛勞和博大的愛,又引起了學生的疑問“兩岸僅一水之隔,為什么不直飛呢?”利用這一閱讀期待,教師深情敘述解疑,引發了學生情感的共鳴?v然有千山萬水千難萬阻也無法阻隔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

 。ㄋ模┘で槠纷x,推向情感高潮。

  文章的最后一段,既寫出了故事的結果,又表達了作者熾熱的情感,謳歌了濃濃的血脈親情,是本文的中心段。教學該部分時,通過引導學生品味課題,教師則深情地描述“這豈止是一座橋……這是一首愛的詩篇。”煽動學生的情感,最后齊讀這一段,把學生的情感推向最高潮。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劉勰在《文心雕龍》中也指出: “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學生有了上面的情感的積淀,他們心潮澎湃,有千言萬語要說,如鯁在喉。此時,教師深情地描述,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 “假如我們就是小錢,有一天和中國臺灣青年見面,會說些什么。”在學生說的基礎上,讓學生動筆給小錢寫一封感謝信。這樣既加強了說寫訓練,又升華了學生的情感,具有一舉多得的效果。

  總之,本節課教學立足文本,以生為主,以讀為本,強化體驗,扎實訓練。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受到愛的熏陶和教育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味“神清氣定”、“知道”、“靜靜地”等看似平淡的語句,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格。

  3、通過人物的行為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讀寫結合,體會海峽兩岸血濃于水的親情。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應理解內容,領悟情感為經線,以讀寫訓練為緯線,使語言形式的領悟、表達與內容的感悟、情感的體驗相互交融,以讀,以情促寫,以寫抒情,實現讀寫與情感的相攜共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1999年9月20日,早晨的陽光撒滿了美麗的杭州市,(圖:病床)一位剛滿18歲的年輕人,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燦爛的陽光沒有使他蒼白的臉紅潤起來。因為他患了嚴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含苞的花朵,不曾開放就面臨著凋零的危險。這位正值花樣年華的年輕人,他的生命還有救嗎?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生: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我們一起來朗讀感悟、體會──(生: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讓我們一起來關注這位年輕人的命運吧,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再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交流。

  三、感悟危情,觸動心弦

  1、師:同學們,你們了解白血病嗎?

  2、生交流資料。

  3、師:一聽說癌癥,就會讓人想到什么?

  4、引讀:

  錢暢,這個才剛滿18歲的年輕人,他就患了……,他的生命就像……。在這如花的年齡,他卻患了……,只能靜靜地……,但他心中卻難以平靜,他在想些什么?

  5、師:得了白血病,真的沒有一線希望嗎?引讀:目前有效的辦法惟有……,才能使……。

  6、師:但要找適合移植的骨髓容易嗎?請讀讀這兩句話,找找有關詞語說一說。

  出示句子:然而,要找到可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這樣的骨髓,在沒有親緣關系的十萬個人里,大概才能找到一個。錢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這樣的骨髓終于找到了,就在一位中國臺灣青年的身上。

  補充閱讀資料。

  師:“幾經輾轉”是什么意思?他們可能去哪些城市找過?

  朗讀句子。

  四、深入品讀,感悟真情

  1、師:1999年9月21日,對錢暢來說,是刻骨銘心的,對海峽彼岸的花蓮慈濟醫院的人們來說,同樣刻骨銘心。同一時刻,那里正上演著感人的一幕。好好讀讀3~6自然段,很多地方會讓你感動,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甚至一個標點都會震撼你的心,請你圈圈點點,好好體會。

  2、學生自主研讀。

  3、交流感動:

  ⑴ 預設一:

  從地危感悟真情。

  余震不斷,這個青年依然神清氣定。他在這場災難中沒有受傷。然而他的家人呢?在昨夜的天崩地裂中,可曾安然無事,沒有人能夠知道。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名叫錢暢的青年,正懷著十萬分之一的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師點撥:

 、佟∵@個青年剛剛經歷的是一場怎樣的災難?

  ② 7.3級大地震是一種怎樣的場面呢?播放地震錄象。

 、邸∫龑W生設身處地地為中國臺灣青年想象:此時,他不知道……,但他依然神清氣定,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因為,他知道……。

  ④ 引讀句子。

  ⑵ 預設二:

  從情形之別感悟真情。

  也許,此時此刻,大家都應該跑出去,在空曠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所有地震知識都教人們這樣做。但是,李博士莊嚴地站著,青年人靜靜地躺著。

  師點撥:

  ① 指導讀。

  ② “此時此刻”指什么時候?“此時此刻”可能會發生什么?

 、邸】翠浵螅ù藭r慈濟醫院的情況),此時此刻,你一定有話要說!

 、堋∮袑哟蔚匾x。

 、恰☆A設三:

  從抽髓之痛感悟真情。

  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后,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像生命之泉,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師點撥:

  ① 出示抽取骨髓的針筒,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

 、凇≈笇ёx。

 、邸〈藭r,從中國臺灣青年身軀里涓涓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

 、堋《嗝戳钊烁袆拥囊荒话。↓R讀第5自然段。

 、取☆A設四:

  從護髓之勞感悟真情。

  經過十幾個小時奔波,李博士帶著骨髓,趕往杭州,連夜為錢暢做了移植手術。

  師點撥:

 、佟〕鍪纠钫啦┦渴畮讉小時奔波的路線圖。

  ② 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及他的話語,師簡介。

 、邸↓R讀第6自然段。

  五、讀寫結合,體驗真情

  1、師:幾經展轉,幾經波折,從中國臺灣青年身軀涓涓流出的骨髓終于涓涓流入錢暢的體內,錢暢得救了,他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此時,他又想些什么?讓我們貼近錢暢,讓這些想法也涓涓流入你的筆尖吧!

  2、交流。

  3、師:此時此刻,千言萬語也難以表達我們的心情,讓我們一起讀讀最后一節。

  4、師生總結:

  這是一座(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這座生命之橋是有形的,因為在這座橋上寫了一個“愛”,寫了錢暢對(生的希望),點燃了錢暢(生命的火種),寫出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這座生命之橋又是無形的,因為它就在我們兩岸同胞的心中。

  【教學說明】

  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過程,而對話的目的就是激活對話的載體──語言文字“走入”學生的內心!犊缭胶{的生命橋》用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大陸青年錢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文中“白血病”、“地震”、“骨髓移植”都是平時學生甚少涉足的領域,因此學生關注不夠,積累不多,不能真正“發乎于情”,那么,怎樣讓學生走進文本,讓他們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理解,去體驗,乃至與文本產生共鳴?于是,我嘗試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抓住重點語句,加強朗讀

  語文課要扣住“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這還遠遠不夠,必須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抓住具體生動的語言形象進行深入地感悟,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火花,最終形成心靈上的高峰體驗。因此在深入品讀,感悟真情時,我引導學生抓住了幾個關鍵的語句,或進行場景的對比,品析語言;或補充相關的資料,豐實人物形象;或重點指導朗讀,感受人物的精神……發揮情感的紐帶、驅動作用,順學而導,使學生通過對具體的語言現象的感悟、品味,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得以提高。

  二、注重語言實踐,加深體驗

  語文教學就是要讓學生腦能思,口能說,筆能寫。因此,語言實踐訓練既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又有助于學生說寫能力的提高。教學中,我結合課文內容,設計了多處語言實踐活動。如:錢暢得了嚴重的白血病,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但心中難以平靜,他在想些什么?余震不斷,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他不知道什么?他當錢暢得救了,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此時,他又想些什么?這些說話、寫話的過程不僅僅是語言實踐的活動,同時也是情感態度價值觀得以提升的過程。在說寫中學生的體驗融進了精神和靈魂,學生的感悟不斷升華,真正由“文”走向“人”。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9

  1.今天,我們學習了《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篇課文。課文主要寫了杭州青年小楊患白血病要骨髓移植,一個中國臺灣青年自愿捐獻骨髓。做手術那天,剛巧碰到地震,醫生李博士冒著生命危險為他抽取骨髓并成功地完成了手術,小錢得救了。

  讀了這篇課文,我被深深感動了。那個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真好!我以前在電視中看到有些人要把祖國分裂出去,也看到有好多人反對,今天我終于明白他們為什么反對了。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中國臺灣青年知道祖國的同胞有危險的時候,毫不猶豫地獻出了自己的骨髓,連姓名也沒留下。李博士為了祖國青年的生命,在這么危險的情況下,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完成了手術,他對祖國青年是多么地熱愛!他們用愛架起了一座橋,把海峽兩岸人民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我長大了也要為兩岸的統一做點事,讓祖國寶島臺灣早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新城中心小學四年級 韓晏舒)

  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讀后感

  今天,我學習了《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篇課文,整篇課文都是圍繞著一個字來寫的,那就是——愛。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篇文章講的是七年前發生在中國臺灣和大陸之間的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在美麗的杭州市,一個只有十八歲的年輕小伙子——小錢,因得了嚴重的白血病躺在病床上,等待著骨髓移植來挽回他的生命。而在同一時刻,中國臺灣的一位青年人也躺在病床上等待著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襲擊了中國臺灣地區,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搖晃。負責手術的李博士和這位勇敢的中國臺灣青年,為了海峽彼岸的大陸同胞,不顧自己的安危,不顧家人的安危,在搖晃的病房中堅持做完了手術。小錢得救了,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從課文中,我看到了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那種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這篇文章也更加深刻地體現了中國臺灣人民與大陸人民的血脈親情。

  由此我想到,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的社會中,愛心是無處不在的。面對受災的群眾,我們捐款捐物;面對病重的少年,我們伸出救助之手……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愛心,我們的社會,是多么美好。【驮谖覀儼嘀,也不乏這樣的實例:一直以來,班里大掃除時,抹布由同學自己帶,可總是有些同學忘記,老師和同學都為此苦惱不已。有一天,班里突然多了幾塊抹布,同學們再也不用為大掃除發愁了。幾塊小小的抹布雖然算不了什么,但從中可以看出這位同學為班級著想,為同學們著想的心靈,這不就是為班級、為同學們奉獻的愛心嗎?

  同學們,我們身邊處處都有愛,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愛,世界才變得這么美好。正像一首歌里唱得一樣,“如果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保ㄋ哪昙壱话     張邁)

  3.我讀了《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后深受感動。

  文章寫了病人[文中的主角]已經要離開人世了,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救活他?舍t生們并沒有放棄對他的治療,終于在中國臺灣找到了適合移植的骨髓。昨天中國臺灣剛發生了里氏7.3級的大地震,此時,大地還在余震中搖晃。李博士[文中的主角]用大地震動的間隔把中國臺灣青年[文中的主角]的骨髓抽出來。趕回醫院,給病人做了手術,病人得救了。

  首先,我感受到,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不顧生命危險,去救一個與他們素不相識、毫無血緣關系的人。并且沒有任何怨言。又搶時間做了手術,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時的緊張氣氛。頓時感受到了一股暖流遍全身,也感受到了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燃燒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我想,如果我們都和中國臺灣青年一樣,有一顆善良、舍己為人的心,那該有多好呀。

  4.《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讀后感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篇課文講的是,在杭州市的一家醫院里,有一位剛滿8歲患有白血病的病人,他的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綻放。找合適的骨髓,談何容易?也許是天不讓這位病人死吧,終于在中國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同一時刻,海岸彼岸的中國臺灣一家醫院,骨髓移植專家李博士和捐贈人不顧自己的生命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取出了捐贈者的骨髓。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兩岸工作人員經過才幾個小時的奔波和當地工作人員連夜為病人做骨髓移植手術。病人得救了,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正是因為這種愛,那位病人才會得救,這種愛是無私的、偉大的,在生活中,我們處處能感覺到這種愛。

  有一次,我出水痘了,一連請了好幾個星期的病假。我病殃殃地躺在床上,無精打采的,突然妹妹回來了,她放下書包,飛快的跑進我的房間,陪我聊天。給我講她們班發生的一些有趣事兒。聊著聊著我感到有點渴,妹妹連忙端了一杯溫水捧給我,用親切的眼睛望著我,頓時,我感到好了許多,人也變得精神了,我想:這大概就是愛的力量吧。人與人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這樣,世界才會更美好。摻卸䦟嵭×2)班  林俊言)

  5今天,我打開語文課本,書中一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深深吸引了我。

  故事講了一個剛滿18歲但卻患了嚴重白血病的青年——小錢。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這朵生命之花重新綻放。終于,幾經輾轉,在中國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在同一時刻,海峽彼岸的中國臺灣花蓮濟醫院,別一位青年正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等候著李博士來抽取骨髓。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中國臺灣地區。針頭向皮膚刺去,一陣突如其來的余震,使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工作。經過一次次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從身軀里涓涓流出。李博士與當地醫護人員連夜為小錢做了移植手術,小錢得救了。是兩岸骨肉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愛,可以拯救生命;愛,能創造出奇跡!

  愛,使人間充滿溫暖!

  愛,是愛,她譜寫了一首首生命的贊歌。T依佳)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課文描寫了同一時間的兩個場景:第一個場景是在杭州某醫院的病床上,躺著生命垂危的小錢,她在靜靜地期待著那來自海峽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個場景是在中國臺灣花蓮的慈濟醫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險中抽取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相距雖遠,他們的心卻是緊緊相連的。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些基本閱讀能力:能夠借助文本思考一些問題,并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在自學的基礎上,學習和別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初步用讀來表達感受。所以,本節課以讀為主,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在讀中理解詞語,品味句子,感悟文章。同時試圖培養學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設計思路:

  1、“以讀為本”。文章感人而生動,適合朗讀訓練。力求通過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朗讀,穩步推進,螺旋上升,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受到情感熏陶。

  2、“自主學習”。構建樂學氛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題目入手,引生探究目標。瀏覽全文,整體感知。抓住重點語句品味語言文字。以填空和朗讀再次回歸整體,使認知更完整、深刻。擴展練習,培養語文素養。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學習,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2)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讀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引導學生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感情朗讀,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的情感,體會中國臺灣人民和大陸人民難以割舍的骨肉親情。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醞釀血脈親情

  1、課前播放《愛的奉獻》。同學們,一首深情的《愛的奉獻》又將我們的思緒帶到了課文所講述的故事當中。十八歲,一個充滿夢想的年紀,一個如花的年紀。而他,一位杭州青年小錢,此時只能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他在焦急地期盼,期盼救命的骨髓能早一點從遠隔萬里的海峽彼岸中國臺灣送到杭州。(板書:中國臺灣  骨髓  杭州)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捐髓手術的日子翩然而至,中國臺灣卻發生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地震。

  2、邊播放地震視頻邊描述?赐赀@段錄像,你有什么感受?

  二、學習課文3—6自然段,感受、理解“愛”

  1、在這樣可怕的地震之后,手術能如期進行嗎?讓我們把鏡頭轉向中國臺灣花蓮的慈濟醫院。請同學們細細品讀課文 3 — 6 段,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讓你感動,把最讓你感動的語句或詞語畫下來,反復讀一讀,你能體會到什么,用一兩個關鍵詞簡單地寫在旁邊。一會兒我們交流。

  2、自由匯報,相機指導、朗讀

  我們先來交流中國臺灣青年令你感動的詞句

  a、出示句子1:“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1)那位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為什么讓你感動?(因為---所以,把話說完整)

 。2)師:對啊,當時大地仍在余震中搖晃,多危險哪!我們設想一下:當余震來臨的時候,手術室里可能會出現什么狀況?

  明明知道地震很危險,而且抽取骨髓又這么地難,那為什么他還靜靜地躺病床上?

  師:這就是濃濃的愛,深深的情,是無私的奉獻!

 。4):中國臺灣青年還有什么行為能讓你怦然心動嗎?

  b、出示句子2:“在這場災難中,病床上的青年沒有受傷,--期待著他的骨髓。”

 。1)談談你的感受?

 。2)還有誰也找到了這一句?說說你的體會

  師:中國臺灣青年真的不關心家人嗎?不是的,此刻他的內心一定不平靜,他會想些什么?請你閉上眼睛,用心去貼近中國臺灣青年的心聽一聽,他會想些什么?

 。3)師生合作模擬采訪:

  你的事跡感動了我,也感動著所有的中國人。請問:在當時大地余震時,你躺在病床上,你害怕過嗎?

  你很勇敢。那你有想過讓手術延期進行嗎?

  你知道嗎?這次地震,造成了2400多人死亡,幾萬人受傷。地震過后,大家都忙著尋找親人,搶救親人?赡悴]有這么做。有人說,你根本不愛自己的家人。是這樣嗎?

 。4)這需要多大的勇氣,需要多大的決心!

  課件出示: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師引讀句子。

  體會李博士的性格

  中國臺灣青年的行為感動著我們,在手術室里,還有誰也 讓我們的心也隨之跳動呢?你找到了李博士哪些感人的詞句?讀出來

  a、在同一時刻,是指什么時候?他又為什么步履匆匆呢?

  b、課件出示:此時此刻,----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

  師:為什么這句話揪住了你的心? 

  師:是啊,可怕的地震,房屋隨時都可能倒塌,此時此刻,只有怎樣才是安全的?

  引讀:多么艱難的選擇啊,但是,他沒有選擇離開,李博士仍————

  多么偉大啊,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但李博士仍——

  c、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師:從他身軀里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那么,還流出了什么?

  師:我們感動著中國臺灣青年的愛心,感動著李博士那高尚的醫德,感動著中國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里發生的這一切,讓我們再來重溫手術室里那令人感動的一幕幕。(齊讀課文4到5段)

  d、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著剛抽取的骨髓,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奔波,趕到杭州,和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連夜為小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

 。1)老師這里有一張當天李博士護送骨髓的時間表,同學們算一算,這個過程用了多少時間?這是怎樣的12小時?

 。2)經過12個小時的奔波,李博士沒有休息,連夜為小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整整12個小時,縱然有重重困難,也無法阻隔李博士對大陸同胞的深深關愛。此時此刻,老師從你們的臉上看到了兩個字“感動”, 請大家深情地朗讀第6段。  

  三、品讀第7段,情感升華

  1、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這是一次和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最后,生命在人們無私的給予中復活了。“小錢終于得救了”,你們高興嗎?讓我們一起把這個好消息去告訴所有關心小錢的人。(課件出示,師生合作讀最后一段)

  2、小錢終于得救了,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使小錢得救了,這是一座用什么搭建的生命橋?(板書:愛心  血脈親情)

  3、茫茫的海峽隔不斷骨肉親情,海峽兩岸同胞用愛心、用血脈親情搭建起的生命橋使小錢得救了,此時此刻,他心中一定有千言萬語要說,他會對誰說什么呢?(生配樂寫,交流。)

  4、其實,中國臺灣慈濟醫院向大陸白血病患者捐獻骨髓的事例還有很多,課文寫的僅是其中一例。(課件出示其他事例)

  5、正是因為有了像李博士這樣熱心公益的人,還有許多自愿捐獻骨髓的熱心人,才會使像小錢這樣的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命的曙光,讓我們帶著對他們的無限敬意一起讀課題。(生讀課題)

  讓我們帶著中國臺灣和大陸人民的愛一起讀(生再讀課題)

  6、這豈止是一座橋,豈止是一個故事,這簡直就是一首生命的贊歌,一首愛的詩篇。(出示根據課文改編的詩,師配樂深情朗誦)

  四、拓展作業:

  以小錢的名義,給中國臺灣花蓮慈濟醫院的李博士寫一封感謝信,表達你對李博士和那位青年的感激之情,表達兩岸骨肉的血脈親情。

  板書設計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愛心  血脈親情

  骨髓

  中國臺灣                                           杭州

  教學反思:

  對于本堂課,自己特別想說的一句話是:經過了不少努力,留下了不少遺憾。細心反思時,卻也發現了遺憾中令自己感到欣慰的地方。

  一、巧妙、有效地運用多媒體。生活在平原上的這群幸福的孩子他們對地震的感受是空洞的,為此課堂上我播放了一段關于地震的錄象,孩子們看了以后紛紛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有的說太可怕了;有的說太危險了;有的說太嚇人;有的說對于自己的生活環境很慶幸;還有的說太震撼人心了……

  播放此錄象,讓學生們深入感受錄象有兩個用意,一是讓學生們讀好“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中國臺灣地區。”這句話。

  二、以情入手,展開課文最動人的場面來教學,讓學生感悟到課文的感人之處。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談談心中的感受,多數學生認識到課文內容令人感動。再讓學生找找課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動,把學生帶入情感中,還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讓你感動。讓學生感受到中國臺灣青年冒著生命危險,在余震中救助遠在大洋彼岸的陌生人小錢,從而體會到海峽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即理解課題的褒義。

  三、以讀為主,“讀是語文課上最經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文章感人而生動,適合朗讀訓練。力求通過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朗讀,穩步推進,螺旋上升,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受到情感熏陶。引起學生和作者的共鳴。尤其是第3至6自然段,我先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仔細研讀,認真感悟,大地震剛過后,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沒有考慮家人是否平安無事,沒有考慮是否延期手術,沒有選擇空曠安全的地方等細節,從反復讀中體會中國臺灣青年一心只為他人著想的美好品質。李博士抽取骨髓時的鎮定沉著,運送骨髓中的刻不容緩,植入骨髓時的不分晝夜,從讀中體會李博士不顧個人安危,急他人之所急的高尚醫德。兩個“靜靜地”,讓學生對比朗讀,使學生在讀中進一步提高認識。最后,飽含深情地讀題,則是情感的升華。

  遺憾是因為不足,由于本堂課安排的內容較多,有些環節設計的又不夠簡練,怕內容完不成,很多時候我都在考慮和提醒自己:“環節怎么樣一個一個順利進行下去?不加快些速度等下就來不及了!”,而沒有考慮到學生他們是否還有表達的欲望。導致了這堂課不管是朗讀一個句子還是回答一個問題都沒有請多位同學發言,這樣子“無視”那一雙雙高高舉起的想說話的小手實在不應該。

  有遺憾也有收獲,反思時我也給自己敲響警鐘:

  1、中心不要偏移,關注學生的感受,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一個引導者。

  2、一堂課要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11

  教學內容:人教社課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感受生命的珍貴和愛心的無價。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對小錢的重要,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難點:在重點詞句的理解和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兩岸骨肉同胞的血脈親情,感受生命的珍貴和愛心的無價。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世界上有許許多多橋,歷史悠久的趙洲橋、雄偉壯麗的南京長江大橋,還有即將在深圳竣工的深港大橋,真是數不勝數?墒窃谖覈箨懞椭袊_灣之間的海峽上,兩岸同胞共同架起了一座特殊的橋梁——“生命橋”。

  (板書:“生命橋”)

  我們已經初讀了22課,被故事深深感動,F在,我們再次走進這個真實的故事。

  二、整體把握。

  師:自由讀課文,想想,故事中你敬佩的是誰?佩服他什么?

  師:同學們讀得差不多了,誰來說說你敬佩的是誰?佩服他什么?說說你的理由。

  生1:我最敬佩的是中國臺灣的青年,因為他在地震的時候沒有想家人,而去想小錢。

  師:中國臺灣青年一心只為他人著想。(板書:中國臺灣、青年)

  請你讀文中有關句子。

  生:讀第四自然段的句子:“在這場災難中,病床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目前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師:你對他的敬佩之情,老師感受到了。

  生2:我最敬佩李博士,因為他能不顧自己的生死,為病人著想。(板書:李博士)

  生3:我最佩服小錢,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病是很嚴重的,而他卻客觀地對待死亡。

  師:哇,了不起!我們把掌聲給他,也給小錢吧。(生鼓掌)小錢了不起,你也了不起。他很佩服小錢。(板書:杭州   小錢)還有同學想說,就讓坐在我身邊的同學來說吧。

  生4:我最佩服那些醫護人員,因為他們連夜為小錢做骨髓移植手術。

  師:哇,這么多人共同為他做什么?

  生齊:做骨髓移植手術。(板書:骨髓移植)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不幸”和“尋找骨髓的艱難”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被故事深深打動了。小錢的命運牽動了無數人的心,下面就讓我們再回到1999年9月22日的清晨,看看躺在病床上的小錢吧。

 。ǔ鍪菊n件:課文第二自然段,以悲傷的音樂做背景。)

  我想請位同學來讀讀這一段。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聽完了這段話,哪個詞在你心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生:“談何容易”,因為在十萬個人當中才有一個人。

  師:多么不簡單啊!

  生:“凋零”。因為“凋零”表示小錢的生命垂危了。

  師:多么不幸!

  生:“嚴重”。因為我覺得小錢的白血病已經很嚴重了,他應該很難受的。

  師:是啊,很難受。

  生:我覺得白血病是一個很嚴重的病。

  生:“靜靜地”。說明小錢病的很嚴重,沒有活力。

  師:那你能不能把這句話讀一讀。(生讀)

  師:剛才很多同學都說到了這句話,“這個剛滿18歲的年青人……”大家一起來讀一遍。

  (生齊讀)

  師:大家仔細想一想,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小錢才18歲就患了白血病,很痛苦。

  師:還有呢?那誰來把這種很痛苦、很不幸讀出來。

  生:個人讀。

  師:我們一起再來讀一遍,把對小錢的同情表達出來。

  生:齊讀

  師:是啊,一個剛滿18歲的年青人,本該紅潤的臉,現在卻變得如此…(生:蒼白);本該是一朵綻放的花朵,現在卻即將…(生:凋零)。小錢的命運是多么的……(學生接說:不幸)還有嗎?除了不幸,你還覺得他怎么樣?(生:很痛苦)對了,很痛苦,很可憐。

  師:為了醫治小錢的白血病,唯有進行骨髓移植,然而要找到適合移植的骨髓又談何容易,如果沒有血緣關系大約在十萬人中才可能找到一個有適合骨髓的人。小錢啊,又是幸運的。最后,終于在中國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那么,小錢在找骨髓的過程中經歷了哪些輾轉呢?課前,要大家去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誰來說說“輾轉”的意思?

  生:翻來覆去地轉動。

  師:這是它的一個意思,還有呢?

  生:經過許多人的手或地方。

  師:那也就是說,在字典里面,“輾轉”有兩種意思。那么在這篇文章里面我們應該選哪一種意思呢?

  (出示課件“輾轉”的意思,生齊說第二種。)

  師:我們想象一下,有哪些人幫小錢找過骨髓?

  生:他的親人、那些醫務人員。

  生:李博士派的那些人。

  生:小錢的爸爸媽媽。

  生:小錢的朋友

  師:這么多人幫助他尋找過骨髓。

  師:大家再想象一下,在中國臺灣找到之前人們可能到哪些地方尋找過骨髓?

 。ń處熢趯W生間穿插行走。)

  生:可能到中國的各個地方找過。

  師:找到了沒有?(生:沒有找到。)

  生:北京。(師:沒找到!)

  生:上海。(師:沒找到!)

  生:深圳。(師:也沒找到!)

  生:南京。(師:還是沒找到!)

  師:最后終于……(生接:在中國臺灣找到了。)

  剛才我們想象的這個過程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

  生:輾轉。

  師:我們明白了“輾轉”的意思,那就請你們讀這最后一句話。用你的語氣把你體會到的“輾轉”的過程讀出來。

  生:讀句子。

  師:多么不容易啊,誰還想讀。

  生:讀句子。

  師:可謂周折重重啊,我們一起再來讀一遍。

  生:齊讀。

  師:真是歷經千辛萬苦。

  四、感悟人物精神品質。

  師:骨髓找到了,小錢滿懷著希望,等待著接受骨髓移植?删驮谶@“同一時刻”,什么時候?

  生:1999年9月22日。

  師:就在9月22日的前一天,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中國臺灣發生了里氏7.3級的大地震,現在大地還在余震中搖晃。那么,手術能繼續進行嗎?在抽取骨髓的過程中又經歷了怎樣的輾轉呢?

 。ㄒ唬、學習3-5自然段,體會“抽取骨髓的艱難”。

  師:請同學們默讀3、4、5自然段,把描寫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最令你感動的句子畫出來,在旁邊寫上你的體會。

  (生默讀課文、寫體會,師巡視。)

  師:同學們讀的非常認真,也令老師感動。讀完的同學可以舉手,說說你的體會。

  生1:“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中國臺灣地區”。這句話體會到了現在是很危險。

  生2:“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這句話體現了多么不容易。

  師:那你能不能把這個不容易讀出來。(生再讀這句話。)

  生:“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這句話表現了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在那么危險的時候還在幫助別人。

  師:還有同學找到這一段的嗎?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段吧。在什么危險的時候,李博士還那么“沉著”?

  生:大地震動的間隔。

  師:看看前面的句子,什么情況下還那么沉著?

  生:讀“一陣突如其來的余震,使針頭從肌膚里脫落了,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師:“一陣突如其來的余震,使針頭從肌膚里脫落了”,情況是這樣的危險,但是……一起讀。

  生:讀“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當余震發生的時候,手術室里會是一種怎樣的情景,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聽見了東西在搖晃的聲音。

  生:我仿佛看到了樓房快要倒下來了。

  師:樓房都快倒了,多危險!

  生: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手術室的東西在東倒西歪,快掉下來了。

  師:那些手術器械,是吧。

  生:我仿佛聽到大地在搖晃的聲音。

  師:情形是如此危險。但是…

  生:接讀——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手術臺旁,那位中國臺灣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師:那么從這個“靜靜地”你又體會到了什么呢?

  生:我體會到了青年一心為他人,而不顧自己的安危。

  生:我體會到了那位青年非常的冷靜。

  師:就在這一刻啊,我們前面讀到了“那位中國臺灣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ǔ鍪荆耗俏恢袊_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師:這兩個“靜靜地”表達的是同樣的意思嗎?

  生:第一個是說中國臺灣青年很冷靜,第二個是說小錢沒有活力。

  師:那么他們的內心真的是那么平靜嗎?他們會想些什么呢?同桌的兩個同學互相交流一下。

  生:交流。

  師:哪位同學說說,他們會想些什么呢?

  生:中國臺灣青年會想他的親人。

  生:小錢會想他的骨髓送來了沒有。

  生:中國臺灣青年會想他的親人,可是小錢的生命就掌握在他的手中,一定要堅強下去。

  生:小錢可能會想中國臺灣青年有沒有受傷。

  生:小錢會想我還能不能繼續活下去呢。

  生:小錢會想中國臺灣青年捐獻骨髓給我會不會死掉呢?

  生:中國臺灣青年會想我一定要給小錢做骨髓移植手術。

  師:一個“沉著”,一個“靜靜地”,我們聯系其他句子,體會到了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不顧自己和親人的安危,一心只為他人著想的無私奉獻精神。

 。ǔ鍪荆航涍^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那位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生:齊讀 “利用大地震動暫停的間隔……”

  師:抽取骨髓容易嗎?誰來讀出不容易?

  生:個人讀。

  師:骨髓抽出來了,你們高興嗎?那讀出我們的高興。

  生:齊讀。

  師:那你覺得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

  生:還會流出許多血。

  生:流出了兩岸同胞之情。

  生:流出了中國臺灣青年對小錢的關心和愛心。

  生:流出了小錢對中國臺灣青年的希望。

 。ǘW習第6自然段,體會“運送骨髓的艱難” 。

  師:是啊,為了把人們的這些愛心、祝福等及時地送到小錢身邊,不讓希望變成失望,李博士又開始了十幾小時的奔波。

  (出示:李博士一天的工作安排表,師急促地讀出。)

  師:請大家仔細看看這張工作時刻表,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了李博士經過了許多地方。

  生:我發現了李博士經過了許多地方,又完成了手術,是很不容易的事。

  師:多難!

  生:我發現了骨髓移植手術時間是要很長的。

  生:我發現當時的情景是很緊迫的。

  生:我發現李博士為了給小錢做骨髓移植手術,他不顧疲勞,連夜為小錢做了骨髓移植手術。

  師:連夜、不顧疲勞,書上是怎么說的?用哪一個詞形容?

  生:連夜

  師:連夜為小錢做了手術,還有呢?

  生:奔波

  師:連續十幾個小時的奔波才趕到了杭州醫院,這個“奔波”也可以用前面剛剛學到的哪個詞來形容?

  生:輾轉。(板書:輾轉)

  師:他們又經歷了一次輾轉。剛才同學說到了連夜奔波,是這樣的緊急,哪個同學來讀讀第六自然段。

  生:個人讀。

  師:多么緊急呀,我們大家算一算,李博士從早上7:30走進手術室,到手術完成,連續工作了近二十個小時。多么令人感動啊!我們一起再來把第六自然段讀一讀。

  師:李博士輾轉了這么多地方,課文就只用一個“奔波”“連夜”就把運送、移植骨髓的過程概括了,為什么不把這些都寫出來,像前面抽取骨髓部分寫的那樣具體呢?

  生:表達了時間很緊迫。

  生:表達了李博士很焦急。

  生:表達了李博士當時很忙。

  師:前面部分寫的特別的詳細,這一部分寫的簡練一些。前面他們抽取骨髓是冒著……(生接:生命危險。)最能突出人物的……(生接:精神品質。)而這一部分時間非常的緊迫,就沒有像前面寫的那么詳細,把屏幕上的這些都寫進去。這告訴我們寫文章要有詳有略,詳略得當,對能表現文章中心,突出人物品格的部分就寫具體一些,其它內容可以略寫。

  五、學習最后一段,深化主題。

  師:由于大家爭分奪秒、輾轉奔波,所以小錢……(生接:得救了)。一句“小錢的就了”終于讓我們這顆提著的心平靜下來了,我們為這個故事的美好結局而感動。我想請位同學來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出示文字,《愛的奉獻》做背景音樂)

  師:想想看,是什么架起了這座“生命橋”?

  生:愛心(板書:愛心)

  師:還有呢?

  生:友情

  生:關愛

  生:血脈親情(板書:血脈親情)

  師:是啊,盡管由于政治的原因,祖國寶島臺灣至今還未回歸祖國,盡管中國臺灣和大陸之間隔著一灣海峽,但這些都不能阻隔兩岸同胞之間的血脈親情,兩岸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板書:跨越海峽的)

  生:齊讀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師:這是一座愛心橋,是一座親情橋,更是一座神圣的橋。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再讀一遍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為了架起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兩岸同胞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輾轉”,讓這愛心,讓這血脈親情,跨越了海峽,跨越了親情,跨越了生死。(完成板書弧線)

  師: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句話。

  生:齊讀——“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師:是啊,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我們如何傳承我們的民族精神呢?(稍停)同學們不用急著回答,相信大家今后都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響亮的回答。

  六、學習第一自然段,拓展練習。

  師:小錢得救了,故事的美好結局帶來的欣喜,讓我們的心中升起一股甜絲絲的感覺。所以課文的開頭就這樣寫到——一起讀第一自然段。

  師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這段環境描寫也正預示著結果的美好。

  (出示文字:播放音樂《感恩的心》)

  清晨,陽光依舊灑滿了美麗的杭州市,桂樹已經開花,晨風中飄來甜絲絲的香氣。蘇醒之后的小錢睜開雙眼……

  此時的小錢一定有很多感激的話要說,請你代他寫幾句感謝詞。

  師:拿出筆來,把小錢要說的話寫在草稿本上。

  (生寫話。)

  師:寫完了的同學示意老師。把你寫的交流一下。

  生:中國臺灣青年,謝謝你救了我的生命,讓我從絕望中看到了希望。

  師:對不起,這位同學坐的離老師遠了,你說吧。

  生:謝謝你把我從生死線上救了回來。

  生:小錢對中國臺灣青年說:“我實在是太感謝你了,你是我的再生父母,以前我是一朵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現在,你讓我綻放了。”

  生:等我出院了以后,我一定要報答你!

  生:小錢會對中國臺灣青年說:我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不會辜負你們的一片愛心。

  師:還有好多同學想說,我們知道感謝的話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完的,最好的感謝就是…(生:用行動。)學會感恩,回報社會。就像這位同學說的一樣“好好地活下去”,這才是最好的報答。

  七、推薦閱讀 :

  (出示:公元2001年6月13日,這是一個海峽兩岸骨肉同胞魂牽夢繞的日子,也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心心相印的日子。千萬雙眼睛共同聚焦一個大陸同胞年輕的生命,千萬顆心為中國“幸子”的命運而跳動。)

  師:同學們,想知道這位中國“幸子”和小錢也有著同樣的幸運嗎?

  生:想!

  出示:《生命20小時》——中國第一本公益書

  吳小莉等編著、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書定價15元,各地新華書店有售。

  師:請同學們課外去閱讀——《生命20小時》——中國第一本公益書?梢缘叫氯A書店去購買,家里有電腦的同學也可以在網上閱讀。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12

  a級基礎訓練:課內鞏固與強化(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我能把字寫漂亮(看拼音,寫詞語)(16分)

  hǎi     xiá

  yí      zhí

  tóng   bāo

  tái    wān

  bǐ       cǐ

  xí       jī

  kōng kuàng

  zàn    tíng

  二、火眼金睛,辨字組詞(16分)

  杭( 。 {( 。 〉颍ā 。 纾ā 。

  抗(  )  狹( 。 ≌{( 。 〉V( 。

  苞(  )  綻( 。 眩ā 。 ≤|( 。

  胞(  )  定( 。 ”ā 。 ◎專ā 。

  三、一錘定音(在正確的詞語或拼音下畫“──”)(6分)

  利用大地(振動 震動)暫(zhàn zàn)停的間(jiàn jiān)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suǐ suí),終于從身軀(qū qǖ)里(娟娟 涓涓)流出。

  四、句子大觀園(12分)

  1、這個剛滿十八歲的年輕人,患了嚴重的白血栓,生命就像即將凋零的含苞的花朵。

  這句話把         比作                  。

  仿句:         ,如同                  。

  2、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這句話把         比作                  。

  仿句:         ,如同                  。

  b級重點難點過關(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五、詞語巧搭配(16分)

 。ā 。┑年柟狻 。ā 。┑南銡狻 。ā 。┑幕ǘ洹 】諘绲模ā 。

  雄偉的( 。 【赖模ā 。 。ā 。┑哪抗狻 。ā 。┑纳駪B

  六、選詞填空(10分)

  愿望  期望  盼望  期待

  1、我的(  )是長大當一名解放軍戰士。

  2、我們不能辜負老師和家長的( 。

  3、全國人民( 。┰缛諏崿F小康。

  4、他知道,有一位青年正(  )著他的骨髓。

  沉重  嚴重

  5、小錢患了( 。┑陌籽,他母親的心情很( 。

  七、快樂閱讀(24分)

  跨越海峽的生命救助行動圓滿成功(節選)

  韓勝寶

  早晨六時四十分,黎明的曙光綻開五彩絢麗的朝霞,在祖國寶島臺灣花蓮,一位青年靜靜地躺在無菌室內,等候著他的骨髓從他的軀體里抽出來,流進海峽彼岸姑蘇城內此刻同樣躺在無菌室內的一位年輕姑娘的血管。

  八時,經過全身麻醉的骨髓捐贈者,在經歷了一小時二十分鐘的手術之后,他的骨髓,飽含著同胞之情,從他的身軀內躍出。

  九時三十分,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裝進了盛滿液氮的骨髓箱,由三名慈濟會的志愿者護送,從中國臺灣花蓮起飛,十時二十分到達臺北桃園機場。

  十三時二十五分,骨髓運輸小組從臺北桃園機場起飛赴香港。在飛機上,志愿者們小心地呵護著骨髓箱,每隔一小時要上下左右晃動,以防止骨髓的凝結,影響細胞的活性。他們深知,手里捧著的,不僅僅是活性細胞,而且是陳霞姑娘的生命。

  十五時零四分,骨髓提前六分鐘運到香港特區。這意味著離陳霞姑娘的生命的希望更近了。

  十九時五十五分,運輸骨髓的飛機平穩地在上海虹橋機場停機坪降落。由于香港的天氣原因,飛機延遲了二十分鐘起飛。雖然抵達上海的時間比預期晚了十五分鐘,但總的來說還是相當順利的。

  二十二時,骨髓移植手術開始。午夜時分,手術順利完成。

  1、這篇短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能把表明這種順序的詞語用“──”畫出來。(8分)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2、請你給本文另擬一個標題。(4分)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3、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這兩位青年相遇了,她會對他說些什么。(12分)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小錢獲救的幸運,臺灣同胞的真情奉獻.感受海峽兩地人民的人間真情。

  教學重點:臺灣同胞的真情奉獻。

  教學難點: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真情。

  教學課時:二課時。(案例分析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大家齊讀課題。(學生齊讀)

  2、回顧

  師:上節課呀,我們初讀了課文,關于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大陸小錢得了白血病,很危險,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通過骨髓移植,讓小錢得救了。(板書)

  師:這位同學了解了課文內容,那還有誰知道了課文內容呢?

  生2:我知道了大陸小錢得了白血病,很危險,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通過骨髓移植,讓小錢得救了。

  師:對課文內容很熟悉了。

  生3: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很有愛心。

  師:你很細心。

  生3:中國臺灣青年和小錢素不相識,還是把骨髓捐給了小錢,讓我很感動。

  師:讀書讀的真仔細。

  生4:李博士在余震中為小錢抽取骨髓讓人感動。

  3、師:同學們知道的真多?磥磉@個真實的故事感動了我們每個人。下面就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劃出令你感動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在邊上寫自己的感受,還可以和周圍的同學進行交流,聽清楚了嗎?開始!

 。▽W生讀書、畫、寫、交流7—8分鐘)

  二、交流

  師:老師看大家讀書讀的非常用心,畫出了相關的句子,寫了自己的感受,還和周圍的同學進行了交流,現在誰愿意把令你感動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ㄒ唬⑸何艺业木渥邮牵“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比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師:這位同學找了這個句子,看來這句話給你的感觸很深。那還有誰找了這句話?(生舉手)

  師:既然這么多同學都找了這段話,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多媒體出示句子)

  師:說一說,為什么令你感動。

  (1)生1:此時此刻,跑到空曠的地方才安全,可是為了救小錢,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他們沒有慌,很鎮定,沒想到跑出去。他們的做法讓我很感動。

  師:為了救別人,不顧自己的安危,很感人。你再說說。

  生2:在這個時候,跑到空曠的地方才安全,李博士沉著地站在病床旁,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為了救小錢,他們沒躲到安全的地方,他們真了不起。

  師:他們沒有慌,很鎮定,是不是?老師聽出來了,你們抓住了“沉著”和“靜靜地”這兩個詞語來理解,(點課件加點)很會讀書。那“此時此刻”是什么時刻?還有誰能結合前邊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

  (2)生3:“就在昨天,一場里氏7.3級的大地震襲擊了中國臺灣地區。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搖晃。”“此時此刻”就是大地震剛過,余震不斷,大地還在搖晃,十分危險。空曠的地方才安全,為了救小錢,李博士沉著地站在病床旁,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他們不顧自己的安危,讓我很敬佩。

  師:在大地搖晃的時候他們為了小錢沒有跑,真的很令人敬佩。你再說說。

  生4:“此時此刻“就是大地震剛過,余震不斷,大地還在搖晃,但是李博士沉著地站在病床旁,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他們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就是為了讓小錢早點恢復健康,他們很無私。

  (3)師:說的對,在余震不斷,大地還在搖晃的情況下,能夠做到沉著的站著、靜靜地躺著真的很不容易。大家來看這個影片。(多媒體播放《臺灣地震》相關視頻片)

  師:大家想象一下:李博士沉著地站在病床旁,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會有什么后果?誰來說說?

  生1:會被重物砸傷。

  師:砸傷了多痛苦啊!

  生2:會被埋在廢墟下,有可能死去。

  師:失去了生命,多可惜呀!

  生3:有可能被砸成殘疾。

  師:會有這么嚴重的后果,可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中國臺灣青年也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多么令人感動啊!那“此時此刻”還是什么時候?誰再談談?

 。4)生1: “針頭向皮膚刺去,一陣突如其來的余震,使針頭從肌膚里脫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突如其來”是說余震來得很突然,很猛烈,讓人沒有防備,使針頭都從肌膚上掉了下來,多危險啊,但是李博士和小錢沒有跑到空曠的地方,他們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小錢早點恢復健康。讓我很感動。

  師:你真聰明,能夠抓住句子中的詞語來理解。誰再談談?

  生2:余震來的這么猛,這么強,針頭如果不小心扎歪了,手術失敗,或者針頭折在肌膚里,青年更危險?伤o靜地躺在床上,舍己為人很了不起,很敬佩他們。

  師:你也很了不起!那你能不能讀讀這段話,讀出自己的感受?(再出示句子“此時此刻…躺在病床上)自己先試試。(生自己讀)

  師:誰先讀讀?

  指名生讀

  師:讀出了自己的感受,誰還想讀?

  指名生讀

  師:讀的很有感情。誰再試試?

  指名生讀

  (二)、師:通過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了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的無私。那你還找到了哪個句子?說一說。

  生1:我找的句子是:“在這場災難中,病床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師:你找了這個句子,你再說說你找的句子。

  生2:老師我找的也是這個句子。

  師:這兩位同學不約而同的找了這個句子,我們來看看。老師請一位同學給讀讀這段話,大家想一想:這個句子令你感動的是什么?

 。ㄒ簧x)

  師:誰來談談自己的理解?

  生3: “在這場災難中,病床上的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目前還不清楚。”從這句中我知道中國臺灣青年不僅自己有危險,而且他的家人還生死不明,有可能被砸傷,住在醫院里,有可能被埋在廢墟下,已經去世,他一定很著急,很擔心他們,可是為早點救小錢,他顧不上去找去問,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他很無私。

  師:為了救小錢,他顧不上去尋找家人,確實令人很感動。還有誰想說嗎?

  生4:“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從這可以看出青年想的更多的是早點救小錢,耽誤了時間,小錢可能就沒救了,所以在自己十分危險不知家人是否平安的時候,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很令人感動。

  師:說得對,在余震不斷的威脅中,在對家人的擔心和牽掛中,李博士仍沉著地站在病床旁,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因為他知道,(生接: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3、師:中國臺灣青年心里想著自己的骨髓會帶給小錢怎樣的希望?會讓他的生命出現什么奇跡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2節。(生自由讀)

  師:同學們,想一想從第2段文字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1:小錢病的很嚴重,很危險。不能再耽擱了。

  師:是啊。

  生2:找到適合的骨髓很不容易。如果沒有親緣關系,大約在10萬個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個有適合骨髓的人。

  師:真的很不容易啊!

  生3:小錢是幸運的,他終于找到了適合的骨髓。我為小錢感到高興

  師:你很善良。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會帶給小錢怎樣的希望呢?誰來說一說?

  生1:會讓小錢的生命之花綻放。

  師:對,重新獲得生命。

  生2:會讓小錢蒼白的臉紅潤起來。

  師:讓小錢得到健康。

  生3:會讓小錢像自己一樣健康快樂地生活,不再靜靜地躺在病床上。

  師:正因如此,所以當余震頻頻襲來,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他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因為他知道(生接: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師:當家人在這場災難中,毫無消息,生死不明的時候,他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因為他知道(生接: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4、師:就是這樣一位一心為他人著想的中國臺灣青年,一個不顧個人安危的醫生,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動的間隔,中國臺灣青年的骨髓,終于從身體里涓涓流出……同學們,想想看,這涓涓流出的僅僅是骨髓嗎?

  生1:是中國臺灣青年對小錢的愛心。

  師:對,是愛心。

  生2:是大陸與中國臺灣的親情。

  師:是親情。

  生3:是生命的希望。

  師:是的。

  生4:是海峽兩岸的血脈親情。(板書:血脈親情)

  5、師:是啊,這流出的不僅僅是骨髓,還是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無私的愛,更是小錢生命的希望。但是,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時,李博士帶著剛抽取的骨髓,帶著小錢生命的火種啟程了,大家看這個時間表。(多媒體出示,教師讀)

  師:同學們看看這張時間表,你發現了什么?

  生1:時間很緊。

  師:對,只有24個小時。

  生2:從骨髓抽取出來到手術成功用了16個小時。李博士沒有休息,一定十分勞累辛苦。

  師:這么辛苦也沒有怨言。

 。◣煟和瑢W們想想看,為了救小錢,只有李博士一個人在忙碌、奔波嗎?

  生:不是。

  師:還有誰?

  生:還有醫護人員和機場的工作人員。)

  生3:還有許多醫護人員和機場工作人員為挽救小錢在奔波。

  師:海峽兩岸那么多的人在忙碌,在奔波,不顧危險,不顧勞累,都是為了挽救一個18歲的生命。讓我們把感動帶入第六段文字,齊讀這段話。

  三、拓展延伸

  師:小錢就這樣得救了,兩岸同胞架起了一座生命橋。雖然由于歷史原因到現在中國臺灣也沒能完全回到祖國懷抱,但中國臺灣與大陸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是什么時候也不能割舍的。如果小錢與中國臺灣青年相遇了,想想他們會說些什么?

  師:是啊!他們有說不盡的話,千言萬語道不盡兩岸同胞的深情。讓我們再飽含深情地讀讀這篇課文。(配樂學生自由讀)

  師:誰想讀讀這篇課文呢?(學生舉手)

  師:既然大家都想讀,那我們就一起來合作讀一讀。

  教材安排: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飽含了大陸和中國臺灣之間難以割舍的骨肉親情。要通過教學,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兩岸同胞的真愛;另一方面讓學生在聽、說、讀、寫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中,獲得語文知識技能的提升,從而達到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整節課上下來,我覺得楊老師采用了三個層面的閱讀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樣的設計,還是比較成功的。

  一、初讀,整體感知內容。

  除了讓學生理解詞語,把課文內容讀通順以外,在這個環節中,楊老師還和學生一起搜集大量的資料來補充文本。比如:查找關于白血病、中國臺灣慈濟醫院、李博士和歷史上中國臺灣的多次變革;還查找了關于近年來海峽兩岸關系的改善和溝通,大地震給人們帶來的災難等的資料。學生搜集資料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閱讀,讓學生把資料和課文內容聯系起來,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還降低了理解上的難度。

  二、抓住詞句,理解內容,感悟精神。

  語文課不同于政治課,更不是單純的思想品德課,每一種語言都蘊含著一種情感,對語言的理解就是對思維的訓練,對語言的運用就是情感的傳遞。在這節課教學中,楊老師引導學生抓住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這句話聯系前文內容“7.3級的大地震剛剛過去,余震不斷,十分危險,家人生死不明的時刻”來進行閱讀理解,在這種瞻前顧后的閱讀與朗讀中,感悟人物內心,感悟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博大的愛心。

  三、 感情朗讀,情感升華。

  每一種語言都表現了一種思維,如果學生能讀的好,讀出了感情,就說明他理解了文字,理解了內容。所以,楊老師在整個教學中除了穿插學生的感情讀、齊讀和老師的引讀外,在后半段教學中,當學生心中充滿了感動,迫切需要表達這份感動時,楊老師安排了配樂讀,這是學生情感的自然流露。也使教學達到了一個高潮。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認讀“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潤、移植、談何容易、幸運、中國臺灣、襲擊、骨髓、突如其來、空曠、暫停、骨肉同胞、血脈親情”等詞語。

  2、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教學準備】

  cai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溫暖。正是因為愛,才架起了這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2、板題、讀題、質疑。

  讀了課題,有什么疑問嗎?

 。ㄉ鼧蛑傅氖鞘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地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并思考:

  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注意正音“骨髓、暫停、輾轉”。

  3、回答剛才思考的問題:課文講述了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三、學習第一部分(1~2)

  1、故事要追溯到1999年9月22日,(出示畫圖)這是杭州的一家醫院,從圖上看到了什么?(醫護人員正在幫小錢幫骨髓移植前的準備工作)再仔細觀察小錢,發現了什么?

 。o靜地躺在病床上,臉色很蒼白。)

  2、(出示“小錢靜靜地……這朵生命之花綻放)自由讀一讀這段話,從這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小錢還很年輕就身患重病、只有骨髓移植才能救他)劃出重點詞:靜靜地、剛滿18歲、唯有、才。

  3、指導朗讀。

  4、此時,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ㄓX得小錢很可憐、不幸、痛苦。)

  5、關于白血病同學們了解多少?(學生自由說)教師再補充:白血病又稱“血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血液病,到目前為止骨髓移植是最好的辦法。

  6、那怎樣才能找到合適的骨髓呢?(如果……才)是呀,我國的大陸骨髓庫起步較晚,人們對捐獻骨髓的知識欠缺,目前各地捐獻志愿者的庫存資料加起來還不到三萬份。所以要找到合適的骨髓配型(談何容易)。但小錢是幸運的,(出示句子:小錢是幸運的,幾經輾轉,終于在中國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小錢是幸運的,在中國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比較、朗讀句子,從“幾經輾轉、終于”體會到找到合適骨髓的不容易。

  四、學習第二部分(3~6)

  1、此時的小錢唯一能做的就是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等待骨髓移植,與此同時,中國臺灣的情形如何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3~6自然段,劃出令你感動的詞句或段落,并寫上自己的感受,再在小組里和同學交流交流。

  2、學生劃句子。寫感受。

  3、交流反饋。

  4、學習第3段:

  ⑴ 找出令你感動的地方:

  從李博士“步履匆匆”體會到時間的緊迫,李博士的急人之所急的高尚醫德。介紹李博士:李博士是李政道教授,是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專家,由他在中國臺灣建立的骨髓捐贈中心,到目前為止,登記在冊的骨髓捐獻者資料達23萬余份。

  從“就在昨天……仍在搖晃”感受到當時環境的危險、抽取骨髓遇到了困難。教學這一部分時,引導學生回憶去年九江發現的4.7級地震,談談自己當時感受到的余震,而中國臺灣發生的是7.3級大地震,通過對比,學生體會到在這樣危險和困難的環境下,李博士和青年還堅持抽取骨髓是多么的勇敢和堅強,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一心想著他人。

  ⑵ 指導朗讀。

  5、學習第4段:

  ⑴ 所幸的是。大地震并沒能讓病床上的青年受傷,同學們想象一下,此時他的心中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胰耸欠衿桨病#

 、啤∫x:

  可他現在仍躺在病床上等待抽取骨髓,因為他知道“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6、學習第5段:

  ⑴ 找出令你感動的地方。

 、啤∽ブ攸c詞句研讀、感悟:

  “突如其來”感受當時的環境很危險,隨時都有可能再次發生余震的危險。

  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之下,李博士和青年的表現是如何的呢?

  李博士“沉著地站在病床旁”,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分別體會到他們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因為他們知道在海峽的對岸有個青年正在滿懷希望地期待著。

  教學到青年的表現時,可與前面小錢的“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進行比較有什么不同。從而體會到青年在持續不斷的余震中,不顧自己的安危,還能夠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而這“靜靜地”正是他內心堅定沉著反映,表現出無私奉獻的精神。

  從“一次又一次”、“終于”體會到,他們是冒著生命的危險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才將骨髓順利抽出的。

 、恰≈笇Ю首x。

  7、學習第6段:

  ⑴ 還有哪里是讓你感動的?

 、啤摹笆畮讉小時”、“連夜”體會到兩岸的醫護人員勞累奔波的辛苦。

  補充資料:其實中國臺灣離大陸只隔一道海峽,可是因為一些原因,中國臺灣至今還不能直飛大陸,必須先飛到香港,再由香港轉機到大陸,這樣一來路上的時間就很緊迫了。早一分鐘到達,病人就多一分的希望。

 、恰≈笇Ю首x。

  五、學習最后一段

  1、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錢終于得救了。

  2、出示這一段,請同學們讀一讀。

  3、通過對前面課文的學習,用自己的話說說對這段話的理解。

  4、那課前提到的“生命橋”指的是什么,現在明白了嗎?

 。ň褪莾砂锻舨粩嗟难}親情。)

  5、有感情地朗讀。

  六、深入體會

  1、在這次跨越海峽的生命求助行動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說說理由。

  2、同學們大膽的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錢和中國臺灣青年見面了,他會對青年說些什么呢?

  【板書】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血脈親情

  杭州           中國臺灣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 篇15

  一、深入文本說教材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橋非普通橋,它是以生命點燃生命,以大愛堅守生命的生命橋;這橋是情,是海峽兩岸同胞相互守護,血濃于水的血脈親情。

  本組教材以“人間真情”為專題,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去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學著關心、幫助他人”。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二是體會中國臺灣人民和大陸人民難以割舍的骨肉親情。

  根據課標要求,結合課文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運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結合資料的方法理解詞語。

 。2)、讀懂課文,理解課題“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貴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中國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二、有扶有放說教法

  《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結合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主要采用以讀代講法、品析詞句法,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交流。此外,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我還采用了創設情境法、媒體直觀法等。

  三、著眼發展說學法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圈劃批注、朗讀品味、資料理解、討論交流的方法,學習文本。

  四、科學合理說手段

  感人的事例借助語言文字向我們傳遞著感動。本課教學我將以情為入手,以讀為強音,以情促讀,讀中悟情,適時評價激勵,同時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在聽、說、讀、寫中落實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五、循序漸進說流程

 。ㄒ唬⒔翌}質疑,引發愛的思考

  上課伊始,我直接導入課題:“同學們,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走進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請看老師板書課題。”“讀讀課題,你有什么疑問?”此刻學生紛紛舉手質疑:“生命橋指的是什么?”“海峽指什么?”“生命橋怎么跨越海峽?”我適時評價激勵。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本文課題高度概括了課文的內容,教學時引導學生抓住課題,提出疑問,有利于把握課文的整體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從而盡快地走進文本。

 。ǘ⒊踝x課文,感知愛的故事

  這一環節我首先出示自學提示:

  一讀:讀準字音,讀通語句,理解詞語

  二讀: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我出示地圖幫助學生了解“海峽”;引導學生交流資料理解“白血病”、“骨髓”、“骨髓移植”;通過聯系上下文與想象文章空白的方法理解“輾轉”“尋找骨髓的過程中,小錢的家人可能去過哪些地方?”是呀,這么一個艱難的尋找過程就叫做輾轉。從而體會到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為后文更好的理解李博士與中國臺灣青年的高尚品質做好鋪墊。(完成教學目標1)

  理解詞語后我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并相機板書(小錢、中國臺灣青年、李博士)

  因為中年級是概括能力訓練的關鍵年段,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認識,然后概括主要內容,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細讀品味,感悟血脈親情

  1、自主探究,尋找愛

  同學們,靜靜地讀課文,邊讀邊想,劃出最讓你感動的語句或段落,然后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邊。

  課標強調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我給學生留下充足的讀書時間,引導他們邊讀邊想、邊讀邊批注,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讀中交流,體會愛

  我以“地震災難”為激情點,引導學生在讀中交流感動,注重相機而導,順學而教。

  首先播放地震圖片,在凄婉的樂聲中我深情述說:1999年9月21日早凌晨1時40分,臺灣省集集鎮發生了一場里氏7.3級強烈地震,震源距地面只有1公里,短短幾十秒中,造成40845棟房屋全倒,41373棟房屋半倒,2000多人死亡,1萬多人受傷,10萬多人無家可歸,頓時哭嚎遍地,年輕的妻子永遠失去了心愛的丈夫,年幼的孩子失去了親愛的父母,年邁的母親在家園的廢墟上老淚縱橫,整個城市變成了一座廢墟。每小時的余震次數達60至70多次,有些余震甚至不亞于主震。同學們,假如你就是這場地震后的幸存者,在這危險的時刻,你會怎樣做?可是李博士和那位中國臺灣青年卻要做抽取骨髓的手術,難道不令人感動嗎?帶著這種感動讀一讀這段話。(出示第3自然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師要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四年級同學對地震沒有直接生活體驗,缺乏直觀感受。因此,我有意識補充地震房倒屋塌,人員傷亡的課外資源,引導學生在大語文背景下學習語文。那一幅幅悲慘的畫面,一個個具體可感的數據,激蕩著學生的心靈,學生對中國臺灣青年和李博士冒著生命危險救助小錢的美好品質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當學生還沉浸在地震帶來的感動之時我巧用文本激情引讀:在這場災難中,中國臺灣青年沒有受傷,他的家人是否平安無事,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生讀)“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地震還未結束,但是中國臺灣青年沒有選擇空曠安全的地方,因為他知道→(生讀)“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險情隨時都會發生,但是中國臺灣青年沒有顧及自己的安危,因為他知道→(生讀)“在海峽的另一邊,有一位青年正滿懷著希望,期待著他的骨髓。”

  在他的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就是→(生答)要拯救這個白血病者——小錢。同學們,在你的心目中這位中國臺灣青年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板書:愛心)因為有一顆愛心,為了救和自己非親非故的杭州的小錢,在最危險的時刻,他沒有尋找自己最親近的人,這是一種多么可貴的精神!讓我們再用心讀讀這段話吧。ǖ4自然段)

  當我們還在感動于中國臺灣青年內心的堅定沉著時,課文中“一陣突如其來的余震”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了又一次強烈的震撼。此時,我引導學生抓住“突如其來”、“沉著”、“靜靜”、“一次又一次”悉心推敲、比較、品味文本表情達意的精妙,并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朗讀。(出示第5自然段)

  師導:正當醫生在聚精會神、用力抽拉著針筒時,突然手術臺一陣大搖晃,推車上的手術包稀里嘩啦掉了滿地。……但是,李博士→(生接讀)醫護人員不退縮,不放棄,是因為他們知道,白血病患者在進行骨髓移植前,要服用大量的藥物,殺死體內的全部骨髓,如果骨髓不能如期送到,錢暢必死無疑。移植骨髓就是和時間賽跑,和時間爭奪生命。所以,李博士→(生接讀)

  通過讀學生再次感受到他們竟能表現得如此從容鎮定,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救杭州的小錢!誰能懷著對他們的敬佩之情把這段話讀一讀?”“老師也被他們這種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也想讀一讀?”“還有誰想讀?”

  另外,在涉及到這部分內容時,我會利用文本的空白,引導學生想像:中國臺灣青年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但他的內心會平靜嗎?此時此刻,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讓學生寫一寫,小組內議一議,以加深學生對中國臺灣青年高尚品質的認識。

  通過引讀、品讀、對比讀、入情入境地朗讀,李博士與中國臺灣青年的形象深深扎根于學生的心靈世界中,激發了學習興趣,學生的情感體驗也得到了深化。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當談到李博士的奔波勞累時,我相機出示地圖補充李博士的奔波路線圖,當天的工作時間表,將抽象的語言化為一連串具體的數據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對于李博士和醫護人員不辭辛勞有了更直接的感受,面對李博士的照片,敬佩之情油然而升。(完成教學目標3)

  3、總結全文,暢談愛

  生命在人們無私的給予中復活了,生命之花在人們的愛和奉獻中重新綻放了。配樂朗讀課文第7自然段。

  然后引導學生談一談對課題的理解:“這真是一座用架設的生命橋啊!”讓學生發散填空,預設孩子們會說:親情架設的生命橋、愛心架設的生命橋、骨髓架設的生命橋等。最后懷著感恩之心去贊頌這座—(讀課題)

  通過前面環節的充分閱讀感悟,教學難點自然得以突破。

  (師指課題說)長長的海峽阻隔不了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滔滔的江水流淌不盡炎黃子孫的血脈親情。這豈止是一座橋,豈止是一個故事,這簡直就是一首生命的贊歌,一首愛的詩篇。

  在《愛的奉獻》旋律中學生讀詩歌,升華了情感。

 。ㄋ模、真情告白,抒頌血脈親情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基本理念。這就是說,在語言文字的學習中,學生既要對語言材料有所感悟,產生感情的共鳴,受到情感的熏陶,也要加強語言的實踐,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所以我設計了說話練習:根據國際上捐助骨髓的規定,捐贈者和受捐人一年內不能見面,如果一年后的某一天,小錢和那位中國臺灣青年相遇了,會是怎樣的場景?小錢會對那位中國臺灣青年說些什么呢?

  (五)、推薦閱讀,升華傳承愛心

  課接近尾聲,我推薦學生閱讀《生命二十四小時》這本書,它全程記錄了海峽兩岸救助白血病患者陳霞的感人故事。

  課外閱讀,意在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空間,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親人、熱愛同胞、熱愛生命的情感,讓愛心永存孩子們的心田。

  六、簡明扼要說板書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李博士

  愛

  小錢中國臺灣青年

  我的板書由課題、三個人物及愛心組成。因為愛,讓他們緊緊相連,這既是課文內容的縮影,又點明了文章的主旨。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案設計(通用15篇) 相關內容: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續寫四則(通用14篇)

    1.續寫一:自從小錢的白血病好了,小錢立刻向臺灣青年要“qq”號,小錢每天都要上“qq”和臺灣青年聊天。突然,有一天,,小錢在“qq”上邀請道:“臺灣青年,請你明天來我們杭州西湖玩,好不好?我期待你的來到”“好!...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通用13篇)

    教學要求1.知識與技能⑴學習并掌握本科的生字新詞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過程與方法以讀為主,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人們高尚的精神品質。...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精選16篇)

    一、教材簡析《跨躍海峽的生命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人間真情”主題單元中的一篇閱讀課文。本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快樂練習:同步訓練(精選12篇)

    課文語言樸實自然,敘寫生動具體,情致淳厚感人。學習時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快樂練習:同步達綱練習(精選14篇)

    一、多音字組詞間:jiān()()jiàn()() 二、用加粗詞語造句1、他患了嚴重的白血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也許,小錢和這位臺灣青年永遠不會見面,這并不重要,因為兩岸同胞的...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練習設計(精選12篇)

    【預習要求】:學生預習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完成練習題。1.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 的故事,這個故事讓人 ,讓人 。...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后反思(精選12篇)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后反思11月25日我執教了《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文,課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1999年的真實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 22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通用16篇)

    設計理念:《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六組“人間真情”專題欄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語言樸實自然,敘寫生動具體,情感淳厚感人。...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課堂實錄(精選12篇)

    課前交流:師:同學們,昨天,老師到你們學校去的時候,一進校門,就被你們學校傳達室對面墻上的一幅圖吸引住了,猜猜是什么圖?(生……)師:(課件出示中國版圖),就是這幅祖國的版圖,那上面還寫著四個字,哪四個字——生:(紛紛)...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語文教學反思合集(精選13篇)

    今天在全校上論文教研課《跨越海峽的生命線》,現結合老師們的意見和建議以及我自己的體會做如下反思后記。一、因為考慮學生預習過,為節省時間多上點內容,我一開課從題目入手,解題以后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學生是能夠概括出來的,但...

  • 四年級語文《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潤、移植、談何容易、幸運、臺灣、襲擊、平安無事、期待、突如其來、空曠、暫停、骨肉同胞、血脈親情”等詞語。...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精選15篇)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教材分析: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兩岸的...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13篇)

    教材分析:《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的第二篇課文,講述了臺灣骨髓移植專家李博士在余震中為一位臺灣青年抽取骨髓,輾轉數千公里,連夜救杭州青年小錢的故事。...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讀后感五則(通用16篇)

    1.今天,我們學習了《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篇課文。課文主要寫了杭州青年小楊患白血病要骨髓移植,一個臺灣青年自愿捐獻骨髓。做手術那天,剛巧碰到地震,醫生李博士冒著生命危險為他抽取骨髓并成功地完成了手術,小錢得救了。...

  • 評《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課(精選17篇)

    上海市閔行區景東小學施海燕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了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 麻豆91精品| 成年黄页网站大全免费 | 拔插拔插免费视频 | 9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91天堂在线视频 |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 国产裸体裸美女无遮挡网站 | 成人精品玖玖资源在线播放 | 好大好深好猛好爽视频免费 | 黄色一级视频 | 亚洲三级片福利视频 |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四区18 | 久久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 | 成人电亚洲在线 |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 性一交一乱一色一视频 | 成年人小视频在线观看 | 超碰美女| 欧美色图50p | 日本高清wwwff174| 一区二区三区产品免费精品久久75 | 一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观看 | 97视频亚洲 |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无码成本人视频动漫 |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国产视频 | 小草影院小草影视 | 江湖艳事之巨臀榨精 | 人妻熟女欲求不满在线 | 免费久久精品视频 | 欧美日韩午夜群交多人轮换 | 火车上的一级毛片 | 亚洲综合另类欧在线美 |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 | 久久精品黄 | 黄视频网站在线看 |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看片 | 亚洲第十页|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