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4篇)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產生了許多偉大的人物,他們的名字至今被人們傳誦。
師:提到越王勾踐,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一個成語。(臥薪嘗膽)
師: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那一顆忍辱負重的心。
師:提到林則徐,我們自然想到一段歷史(虎門銷煙)。
師: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顆憂國憂民的心。
師:今天老師再給同學們引薦一位響當當的歷史人物,他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是晉國的中軍尉(師解釋中軍尉),他的名字叫“祁黃羊”。(師板書課題)。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他。讀課題。
過渡:從他身上我們又能感受到一顆怎樣的心呢?
二、自讀課文
答案就在課文里。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在讀課文之前,老師請一位同學大聲地讀一遍自讀要求。
自讀課文,要求(投影出示):
(1)初讀時畫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生字,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再次讀課文,給每一自然段加上序號,想想文中出現了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
(3)思考: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敘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三、檢測反饋
1. 一起讀讀這些詞語
出示詞語:
爭奪霸主 出兵征伐 駕馭戰車
辭職 舉薦 推薦 慎重
悼公 中軍尉 解狐 祁午
指名讀第一行,齊讀 。
讀著這些詞,你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呢?你能說說“征伐”是什么意思嗎?
指名讀第二行,齊讀。
讀了第二行,你有什么發現嗎?(舉薦 推薦)想一想,平時的學習生活、你能用上“推薦”說一句話嗎?
指詞“慎重”這個詞怎么理解?我們找到這個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
你能在課文中找到慎重的近義詞嗎?“鄭重”又是什么意思呢?
指名讀第三行,齊讀 。
這一行有什么特點?(你能說說他們和祁黃羊的關系嗎?)
2. 指導讀通下列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沒想到解狐大病在身,臥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讓祁黃羊再舉薦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個有軍事才能,可以擔此重任,我壓根兒就沒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
(3)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四、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 師:文中出現了幾個人物?(晉悼公 祁黃羊 解狐 祁午)
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呢?(悼公是晉國的國君,祁黃羊是中軍尉,解狐是祁黃羊的殺父仇人,祁午是祁黃羊的兒子)
2. 快速朗讀課文,說說課文敘述了祁黃羊的什么故事。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我們來看一組填空:
(1)第一次:__(誰)向__(誰)舉薦 __(誰)擔任中軍尉。
(2)第二次,__(誰)向__(誰)舉薦 __(誰)擔任中軍尉。
指名回答
3. 填空:春秋時期,晉國中軍尉( )因病主動請求辭職,( )要求他推薦賢才,他先推薦他的殺父仇人( )擔任中軍尉,后又推薦自己的兒子( )擔任中軍尉。( )贊賞他( ),真是難得!(補充后齊讀)
4. 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祁黃羊的第一次薦賢,哪幾個自然段又講了第二次舉薦呢?請大家默讀課文,找一找。
5. 學生默讀后交流:(第3到8自然段是第一次薦賢,第9到11是第二次薦賢)
師:祁黃羊第一次舉薦仇人解狐,第二次舉薦兒子祁午,他這樣的做法,你能用書上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嗎?(板書: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是什么意思?
師:能做到“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是因為他一心想著什么?這就叫(板書:出以公心)這個短語和詞都在哪一自然段,(第13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是寫的什么?誰來概括(板書:獲得稱贊。)
6. 默讀一、二自然段,思考這部分主要講什么內容?(告老退休)
7. 分段讀課文。
那么課文到底是如何敘述祁黃羊讓位薦賢的事呢?請同學們來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開火車,一人讀一段。
四、總結課文
同學們,有句話叫“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可是,祁黃羊卻舉薦殺父仇人擔當中軍尉,你們不覺得奇怪嗎?下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五、作業設計
1. 認真抄寫生字詞語
2. 有感情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9. 祁黃羊
(1-2 ) 告老退休
外舉不避仇
(3-12) 兩次舉薦 出以公心
內舉不避親
(13 ) 獲得稱贊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3. 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并會用小標題概括各部分內容.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并能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理清課文層次,初步感知祁黃羊是一個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教具:多媒體課件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讀通課文,分清層次。
2、了解文中人物間的關系,學習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3、了解時代背景及中軍尉職責的重要。
二、教學重難點:了解文中人物間的關系,學習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三、教學用具:簡單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習一則歷史故事——祁黃羊,聽故事,看課文,聽準字音。
(二)學習生字詞,了解課文大意
1、認讀生字詞。
解狐落下毛病
偏心眼兒壓根兒替代
征伐晉悼公舉薦安危
召慎重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
2、自讀課文,讀準音。
3、課文中有幾個人物?分別是誰?
晉悼公祁黃羊解狐祁午
4、默讀課文思考這幾個人物之間的關系。
交流。(解釋:中軍尉主公)
5、填空:
(誰)向(誰)舉薦(誰)擔任中軍尉。
(誰)向(誰)舉薦(誰)擔任中軍尉。
祁黃羊向晉悼公舉薦解狐擔任中軍尉。
祁黃羊向晉悼公舉薦祁午擔任中軍尉。
6、歸納課文主容
(抓住課文中人物,理清人物之間的關系,也是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一種方法。)
6、再讀這兩句話,你有什么想法?
祁黃羊向晉悼公舉薦仇人解狐擔任中軍尉。
祁黃羊向晉悼公舉薦兒子祁午擔任中軍尉。
(三)進一步學習課文。
1、祁黃羊先向晉悼公舉薦仇人解狐擔任中軍尉,后舉薦兒子祁午擔任中軍尉。中軍尉這個職位重要嗎?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
(國家安危、興亡,征伐)
2、晉國軍事力量強大,可見祁黃羊是個有軍事才能的人,如今,這個有才能的人由于多年的征戰,腿腳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此時他會想————所以,他請求晉悼公準許他辭職。聽了祁黃羊的請求,晉悼公會想————這才有了后面的祁黃羊薦賢。
3、默讀課文,思考:哪幾小節寫了祁黃羊先向晉悼公舉薦仇人解狐擔任中軍尉,哪幾小節寫了祁黃羊向晉悼公舉薦兒子祁午擔任中軍尉?
4、大聲讀課文,小組討論:祁黃羊為何舉薦仇人擔任中軍尉,仇人死后,又為何舉薦兒子擔任中軍尉?
5、由此得出祁黃羊薦賢的標準是什么?再讀課文找答案。
(四)祁黃羊如何向晉悼公薦賢的,人物心里又是怎么想的,下節課再深入學習。
五、字詞的復習鞏固。
1、生字分類,指導書寫:
伐悼慎
避適
晉召薦
2、描紅。
板書設計:
9、祁黃羊
薦賢
才能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
二、重點難點:抓住重點段,反復誦讀,認真體會,加深對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精神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一、誘疑導讀,整體感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祁黃羊》,請齊讀課題。
2、在以前的課上,我們認識了很多歷史人物,比如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虎門銷煙的林則徐,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祁黃羊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或一個詞,說說他是個什么樣的人嗎?(板書: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
3、課文是如何來寫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 的?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祁黃羊和晉悼公的對話,一起通過他們的聲音來體會他們的內心世界。
二、研讀對話,感悟精神
(一) 學習“外舉不避仇”
1、課文哪幾節是講“外舉不避仇”呢?(3—7小節)。
指名讀晉悼公的話。
思考:從悼公的話語中,你聽出了什么?(悼公對祁黃羊非常信任、重用、這次舉薦很重要)
2、祁黃羊是怎么說的?祁黃羊推薦中軍尉是隨隨便便說的嗎?你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想了想,鄭重地說)能通過你的聲音告訴我們嗎?
為什么要鄭重地說?(中軍尉職責重大,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元帥、司令員)的確,祁黃羊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才說出這樣的話的。 你能用這種語氣讀讀這句話嗎?
3、祁黃羊推薦解狐擔任中軍尉,悼公有怎樣的反映呢?(“深感意外”)祁黃羊推薦的是個殺父仇人,悼公怎能不意外呢?
指導朗讀。
學生評價:你認為她讀得怎樣?你來試試。
4、對于主公的意外,祁黃羊如何回答的呢?
自己反復讀讀這段話,從祁黃羊的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祁黃羊在舉薦人的問題上并沒有把解狐當作仇人來看待。公私分明、心胸寬闊、不計前嫌)
(是的,看似平淡的語言里面卻看出祁黃羊寬大的胸懷呀!)
誰再替祁黃羊讀一讀這一段。
5、如果你是祁黃羊的親人,你會怎么想,怎么說?
如果解狐得知祁黃羊推薦他,又會怎么想、怎么說?
6、分解色朗讀3—7小節 (同組內組長分工,一會進行比賽)
7、總結學法。(先讀一讀課文,再抓住關鍵詞語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最后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學習“內舉不避親”
過渡:請同學們用學習“外舉不避仇”這部分的方法,自學“外舉不避親”。
1、交流。(根據學生交流情況相機指導)
(1)他為什么不先舉薦自己的兒子祁午呢?(祁黃羊只看中可以擔當此重任的人,在他的心目中,解狐比祁午更適合擔任中軍尉)
那個詞語體現了這一點?(只有)
(2)祁午是最佳人選 ,如果此時,那些嫉妒祁黃羊或對他一直懷恨在心的小人知道了會怎么說?
學生練說。
(3)人們對祁黃楊舉薦一事眾說紛紜,褒貶不一,難怪悼公這樣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舉薦他,難道不怕人家說你偏心眼兒?”
3,通過十一自然段你讀出了什么?(大公無私……)
哪些詞語能體現呢?再讀讀就會發現。(不能不、壓根兒、只是想…)
在舉薦人選時,他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國家的興亡、安危)
平靜的語氣,映射著他一顆愛國的心。
4、哪個小組愿意展示一下你們的分角色朗讀?
(三)學習第12小節
1、祁黃羊在舉薦人的問題上一點不攙雜自己的私心,他總把國家安危、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就叫—— 板書:出以公心
2、此時此刻,你想對祁黃羊說些什么?讓我們夸夸祁黃羊:
3、同學們的佩服真多,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就是——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
小結:同學們,一個強盛的民族,一個進步的國家,一刻也不能沒有祁黃羊這樣的大公無私的人,回去把這則感人的故事講給家人聽,讓更多的人記住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故事,讓更多的人受到感動。
板書:
9、祁黃羊
外舉不避仇
出以公心
內舉不避親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4
看拼音寫詞語。
fù zé tuī jiàn zhào jiàn cí zhí hé shì
( )( )( ) ( )( )
jiē tì jīnɡ yà shèn zhònɡ ān wēi táo bì
( )( )( ) ( )( )
二、用“√”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并用另一讀音組詞。
解狐(jiě xiè) 擔當(dān dàn)
興亡(xīnɡ xìnɡ) 落下毛病(lào luò)
三、在括號里填上能跟前面的詞相搭配的詞語。
舉薦( ) 召見( ) 擔當( ) 擔任( )
四、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允許( ) 推薦( ) 慎重( )
五、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悼公稱贊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是指祁黃羊先后舉薦了
和 。從中可以看出祁黃羊做事的確是出以 ,
為 著想。
2.“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意思是
。
“出以公心”的意思是 。
小練筆。
如果解狐和祁午聽到祁黃羊舉薦他,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展開想象,動筆寫一寫。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5
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意思。
二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課文內容,聯系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意思。
三 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 教學過程:
一 交流展示:復習第一部分。
1.指名讀,思考:這一部分告訴我們什么?
交流展示: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祁黃羊的身份。
2.用“之所以……是因為……”的句式說說祁黃羊辭職的原因。
板書:辭職
設計意圖:此環節交流展示學生上節的學習成果,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通過交流展示共享學習成果。
二 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既然祁黃羊辭職了,那么他又向悼公推薦誰擔當此重任呢?
板書:薦賢
1.引讀體會悼公與祁黃羊的第一次對話。
從悼公的話中,體會悼公對祁黃羊的重用及高度的信任。
從祁黃羊的“想一想、鄭重”中體會祁黃羊的舉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2. 導讀第二次對話。
讀好反問句、疑問句。
小練筆: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體會祁黃羊的公私分明、心胸寬闊、不計前嫌的高尚品德。
3. 指導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對話。
4. 合作交流討論:
解狐聽到祁黃羊舉薦他,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祁黃羊的親朋好友聽說此事又會怎么想呢?
板書:外舉不避仇
5.自讀第8-12自然段,你體會到什么?
6. 討論交流:
從“只有”“想了想”“鄭重”中體會祁黃羊舉薦自己的兒子是既無奈而又慎重的決定。
從悼公的驚訝神態和反問中,體會祁黃羊的舉薦是出人意料的。
小練筆: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7. 指導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對話。
8. 祁午聽到這番話又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那些不了解祁黃羊的人又會怎么想呢?
板書:內舉不避親
9.那么當時的人們又是怎么看待他的呢?朗讀第13自然段。
板書:欽佩 出以公心
設計意圖:此環節要求學生通過互動探究,分角色朗讀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這句話的意思。教師適時進行點撥并予以明確。
三 糾正反饋:
(1)復述課文,按課文內容填空。
人們稱贊祁黃羊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是指祁黃羊舉薦了( )解狐和( )祁午從此可以看出祁黃羊做事確實是( )為( )著想。
(2)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出以公心。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矯正加深對課文內容以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出以公心的理解。
四 遷移應用:
通過本課學習你一定對祁黃羊有了深刻的認識你能夠用一些學過的詞語形容一下他嗎?
大公無私 不計前嫌
一心為國 光明磊落
正大公明 公私分明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置主要為豐富學生詞語的積累。
五 拓展閱讀:
1.閱讀《毛遂自薦》
六 板書:
辭職
外舉不避仇
祁黃羊 薦賢 出以公心
內舉不避親
欽佩
七 布置作業:
1.根據課文內容創作課本劇嗎,自由合作演一演。
教了《祁黃羊》一課,教學前深入、細致、反復地品讀了這篇課文,參閱了教參對課文的解讀和思考,教學中我以探究“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做事出以 公心”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研讀對話,入情明理,感受祁黃羊一心為國、大公無私的高尚品質。教學中,分角色朗讀這一環節給我印象最為深刻。
本文主要以人物對話來展示人物品格特征的。但在人物對話的背后,有許多空白之處,在教學時,我就抓住了幾個值得學生探究的空白,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說話, 效果還不錯。學習“外舉”部分時,我先引導學生讀好反問句,了解“祁黃羊竟然舉薦他的殺父仇人擔任中軍尉這一職位,難道僅僅悼公感到意外嗎?如果解狐知道了會理解嗎?,你 覺得他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讓學生找出關鍵的詞語或句子進行品味。以讀為主線,進行點撥,并讓學生大膽想象。 有的說:“解狐很快知道了祁黃羊舉薦他的事,他想:我與他有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難道他忘了嗎?”有的說:“解狐心想:祁黃羊在解狐面前舉薦我會不會別有 用心呢?他不怕我當上中軍尉以后謀害他嗎?”……學到這兒,我又拋出一個問題:如果你是祁黃羊,你怎么來說服解狐呢?層層深入,將學生的體驗不斷引向深 處,使其充分領悟到文本的內涵。此外,教學這部分課文內容時,我有意識地教給學生一些積累詞語的方法,如“悼公聽了祁黃羊的話,明白了他的用心良苦了嗎? 我們可以用學過的什么詞來形容祁黃羊這一舉動呢?”“大公無私,”。最后進行學法遷移,自學習“內舉”部分。
教材簡析:
這是一個歷史故事。課文主要講祁黃羊讓位薦賢的事,表現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崇高思想境界。全文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二部分是本課的重點,在舉薦人才的過程中,用人物的對話來展開故事情節。抓住重點段,通過多形式的誦讀和想象,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特點,加深對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精神的理解。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課文內容,聯系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意思。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交流展示:復習第一部分。
1.指名讀,思考:這一部分告訴我們什么?
交流展示: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祁黃羊的身份。
2.用“之所以……是因為……”的句式說說祁黃羊辭職的原因。
板書:辭職
設計意圖:此環節交流展示學生上節的學習成果,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通過交流展示共享學習成果。
二、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既然祁黃羊辭職了,那么他又向悼公推薦誰擔當此重任呢?
板書:薦賢
1.引讀體會悼公與祁黃羊的第一次對話。
從悼公的話中,體會悼公對祁黃羊的重用及高度的信任。
從祁黃羊的“想一想、鄭重”中體會祁黃羊的舉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2.導讀第二次對話。
讀好反問句、疑問句。
小練筆: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體會祁黃羊的公私分明、心胸寬闊、不計前嫌的高尚品德。
3. 指導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對話。
4. 合作交流討論:
解狐聽到祁黃羊舉薦他,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祁黃羊的親朋好友聽說此事又會怎么想呢?
板書:外舉不避仇
5.自讀第8-12自然段,你體會到什么?
6.討論交流:
從“只有”“想了想”“鄭重”中體會祁黃羊舉薦自己的兒子是既無奈而又慎重的決定。
從悼公的驚訝神態和反問中,體會祁黃羊的舉薦是出人意料的。
小練筆: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7.指導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對話。
8.祁午聽到這番話又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那些不了解黃羊的人又會怎么想呢?
板書:內舉不避親
9.那么當時的人們又是怎么看待他的呢?朗讀第13自然段。
板書:欽佩 出以公心
設計意圖:此環節要求學生通過互動探究,分角色朗讀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這句話的意思。教師適時進行點撥并予以明確。
三、糾正反饋:
(1)復述課文,按課文內容填空。
人們稱贊祁黃羊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是指祁黃羊舉薦了( )解狐和( )祁午從此可以看出祁黃羊做事確實是( )為( )著想。
(2)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出以公心。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矯正加深對課文內容以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出以公心的理解。
四 、遷移應用:
通過本課學習你一定對祁黃羊有了深刻的認識你能夠用一些學過的詞語形容一下他嗎?
大公無私 不計前嫌
一心為國 光明磊落
正大公明 公私分明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置主要為豐富學生詞語的積累。
五 拓展閱讀:
1.閱讀《毛遂自薦》
六、 板書:
辭職
外舉不避仇
9.祁黃羊 薦賢 出以公心
內舉不避親
欽佩
七、布置作業:根據課文內容創作課本劇嗎,自由合作演一演。
教材簡析:
這是一個歷史故事。課文主要講祁黃羊讓位薦賢的事,表現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崇高思想境界。全文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二部分是本課的重點,在舉薦人才的過程中,用人物的對話來展開故事情節。抓住重點段,通過多形式的誦讀和想象,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特點,加深對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精神的理解。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通過品味語言文字,感受祁黃羊是一個一心為國,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你推薦的是誰?為什么?(聯系開學初寫的小作《推薦與自我推薦》)
2、有沒有誰推薦的是潘晨曦(一個成績優秀、能力很強但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在班上人緣一般的女孩)?推薦潘晨曦的舉手。為什么?(幾乎沒人舉手,這一點也在意料之中)
3、 請潘晨曦的同桌回答:如果潘晨曦與你的關系比較好但與其他同學關系一般你會選她嗎?(不會)如果潘晨曦與你的關系一般但她改掉了自己的缺點,與其他同學關系比較好你會選她嗎?(會)教師點評:你有很強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希望潘晨曦能夠改正缺點,這樣你一定會得到大家的支持與信任的。
4、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來看看春秋時期的祁黃羊是怎么做的。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祁黃羊是怎么做的。
2、在向晉悼公推舉人才時,祁黃羊是怎么做的? 板書:外舉不避仇 內舉不避親
3、理解:“外舉不避仇 內舉不避親”。 板書:解狐 祁午
4、一會兒推舉自己的仇人,一會兒又推舉自己的兒子,老師知道了,祁黃羊一定是老糊涂了,推舉前沒有認真思考。
5、從書上哪兒可以看出我說錯了,找出證據來說服我。
6、指名讀。
7、祁黃羊兩次推舉前都想了想,我們也來想一想,他會想些什么?
8、晉悼公聽了祁黃羊的推薦有什么反應?(深感意外、大為驚訝)
9、指名讀晉悼公的話。
10、指導讀(聲情并茂:做表情—雙簧配音—出聲讀齊回答)。(會在下面說明)
11、祁黃羊明明已經推薦了解狐擔任中軍尉,怎么又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擔任這個職務呢?
12、哦,剛才老師誤會祁黃羊老糊涂了,其實他一點也不糊涂,他明知解狐得了重病不能上任,就先推薦他,然后再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別人就不好說他偏心眼了。是不是?
13、同意我的看法的請舉手。現在看看誰來說服我。
14、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15、聯系一二兩節內容進行總結,體會祁黃羊大公無私、一心為國的精神。
學生分組討論得非常熱烈,與我辯論得十分激烈,當然,大多數學生還是沒有答到點子上,最后我總結出幾點:1、如果祁黃羊不知道解狐有病就沒有辯論的必要了;2、假設祁黃羊知道解狐有病,但是不知道解狐會病死,他可能會希望解狐知道晉悼公要重用他,并了解到推薦他的居然是祁黃羊的消息后,心情大好,說不定病就好了;3、即使祁黃羊知道解狐會病死,他也可以推薦解狐。因為當時是春秋時期,國與國之間經常打仗,祁黃羊通過這件事可以給其他大臣做個榜樣,就是殺父之仇都可以化解,何況其它矛盾呢?這樣君臣之間、將相之間都會更團結,對國家也大有好處,這也是出于公心;4、介紹史實(這一點不多說了,網上有很多介紹)。
16、當解狐、祁午知道祁黃羊推薦自己擔任中軍尉后,他們會想些什么?
17、指名讀、齊讀最后晉悼公的話。板書:出以公心
18、學了課文,你覺得祁黃羊是個怎樣的人?(回答完整,盡量用成語:出以公心、大公無私、一心為國、知人善任、任人唯賢、以德報怨)
19、祁黃羊有這么多優點,看來我剛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為了表示對他的敬意,我提議我們一起將課文再讀一遍,剛才同意我的看法的人讀旁白和晉悼公的前幾句話,其他人讀祁黃羊的話,我讀最后一小節。
三、作業:編課本劇。
1、激發預習第十課的興趣。
2、鼓勵發揮:設計推舉第三個人,讓學生想想除了仇人、兒子之外還可以推薦什么人?(女人)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8
“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們從生命的高度重新審視我們的課堂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走向師生互動的“學習共同體”,從機械、僵化的線性教學走向開放、真實、靈活的板塊式教學,從教案的忠實的執行者轉變為課堂的創造者,使學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使教師的價值得以體現,使新課堂呈現出生機勃勃、精彩紛呈的動態變化的新特點。蘇教版教材《祁黃羊》一文介紹了晉國大夫祁黃羊為了國家的利益不計個人恩怨、不避個人親仇,兩度為國家薦賢的故事,表現了祁黃羊出以公心、正直無私的高尚品格。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充分閱讀了文本之后,談談對祁黃羊的認識,然后出示:
悼公聽了很感動,說“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1、 聯系下文,體會帶點語句的意思;
2、 悼公為什么這樣說?這話是什么意思呢?
在體會“出以公心”時,很多學生還聯系了祁黃羊在向悼公舉薦人才時的那種莊重的態度,并且很快找到了文中三處寫關于祁黃羊的“想”:
1、“我看解狐就很不錯。”祁黃羊想了想,鄭重地說。
2、“看來只有祁午才能擔當此任了。” 祁黃羊想了想,又鄭重地說。
3、“……我壓根兒就沒有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親人。”
我引導學生抓住文中前二次的“想了想,鄭重”和“想了想,又鄭重”,引發學生的想象,體味人物的內心世界,發掘掩藏于表面之下的人物內心復雜激烈的矛盾斗爭。
師:祁黃羊在想什么?為什么要“鄭重地說”?
生1:祁黃羊在想朝中誰可以擔此重任。
生2:祁黃羊也應該想到解狐也曾是自己的殺父仇人。殺父仇人是讓人不會忘記的。
生3:祁黃羊的心里很矛盾,到底舉不舉薦解狐呢?一面是血海深仇,一面是國泰民安。他在彷徨,結果想到了國家的利益,他舍小家、為大家。還是選擇了舉薦解狐。
生4:我給大家補充一下,前文悼公也“說”了,中軍尉的職責重大,決定人選的事關系著國家的興亡。祁黃羊前思后想經過了艱難的抉擇,所以才顯得很鄭重。
我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表演,鞏固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學生自然讀的惟妙惟肖。有了對“第一想”的理解,“第二想”學生的思維一下打開了:
生1:祁黃羊可能在想,我舉薦兒子祁午會不會有人說我偏心眼呢?可是,轉念又想,解狐死了,除了祁午以外實在沒有合適的人選了呀!為了國家,我只能舉薦了祁午。
生2:祁黃羊很慎重,也很無奈。但他別無選擇!
正當同學們說得正濃的時候,一位同學發表了與眾不同的看法:我覺得祁黃羊什么也沒想!課文中祁黃羊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了悼公嗎“……我壓根兒什么也沒想。”(“第三想”)
教室里一下子靜了下來,我也感到很意外。這是我課前沒有注意到的情況啊!稍作思考之后,我又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學生,引導他們以“祁黃羊到底進行沒進行思想斗爭”為題進行討論。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了來。
經過激烈的討論,學生共分成三派:
1、祁黃羊當時真的什么也沒有想。
2、祁黃羊舉薦人才時進行了激烈的思想斗爭, 但是最終, “公”戰勝了“私”。
3、“壓根兒沒想”的“想”的意思是“計較”,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想”。
緊接著,學生又圍繞各自的觀點閱讀課文、搜集資料、論證、辯論。其中尤以持觀點二的同學的表現最突出。他們認為祁黃羊舉薦人才時,不僅想到被舉薦者是自己的仇人或親人,而且還經歷了激烈的思想斗爭、痛苦抉擇。最后為了國家的利益,他選擇了唯才是舉,把個人的恩怨情仇通通拋到腦后。但,在悼公面前,他撒了一個善意的謊,但撒謊并不能說祁黃羊是一個道德低下的人。正如醫生可以向病人撒謊、將軍可以向士兵撒謊一樣“望梅止渴”不就是大軍事家曹操的一個美麗的謊言嗎?祁黃羊在悼公面前撒了謊,但祁黃羊在我們的心目中還是一樣具有胸懷博大、不計前嫌、公私分明的光輝形象!
在不斷的爭辯中越來越多的同學趨向于觀點二。當然,也有部分同學堅持己見。
暫且不說答案與歷史相不相符,但,一個有血有肉的立體的有豐富細膩感情的祁黃羊就這樣在同學們的爭辯中“誕生”了!學生們懂得了祁黃羊也是人啊!這是多么難得的發現呀!與以往標簽式、臉譜化的英雄形象相比,祁黃羊這個形象無疑是更鮮活的也是更有生命力的。
分析:
課堂是什么?課堂教學的意義何在?以上一個片斷,使我深深地懂得:
一、課堂是學生生命成長的重要陣地
課堂不是一個簡單進行知識傳授的場所,而是學生生命成長最重要的陣地,應該關注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真實生活與真切的成長。祁黃羊究竟是“想”還是“沒想”,這個答案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充分表現了那位學生大膽質疑的精神。我們的學生真的不是無知無能的被動體,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他們是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與興致參與到活動中來的,當學生在提出自己的觀點或傾聽不同的意見時,他們的智力在接受挑戰,他們的思維在接受碰撞。當這種挑戰來自同學或老師的時候,碰撞會更加激烈和深入,只要老師懂得以愛心與智慧去引領生命,在預設的目標的實施中寬容地、開放地納入始料未及的體驗和彈性靈活的成分,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那么他們奉獻給你的是無盡的潛力和生命的亮麗,我們的教學才會成為一種藝術,才會充滿生命的氣息,才會有令人叫絕的“柳暗花明”,才會呈現出不曾預約的精彩。
二、課堂活力在學生的親歷體驗與動態生成中迸發
教學不是告訴,學生的發展,尤其是生命的成長,無論是人格建樹還是智慧生成,都不是靠外部力量塑造的。“生成在于活動”,學生的成長是在其親身經歷的各種活動中自我體驗,自我感悟,自我建構的。只有將文本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進行比較,學生對生活、對生命才有自己的體驗,才能獲得與文本、與生活深層的對話,語文的三原色在生活的調色盤里才會幻化出五彩繽紛的圖畫,我們的課堂才會活力四射。通過辯論,我深信,學生對祁黃羊的認識已了然于心。我們教師的作用就在于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來設計符合學生需求并富有意義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多種機會,以促進學生在多種主動參與的活動中有所生成。
三、課程不再是預設的,也是可以生成的
課堂是一個富于變化的時空,主體、客體、本體、媒體等的關系隨時都處于不斷轉換之中,如果教師為“圓滿”完成“預設”教程而一味搶時間、趕教案,生硬施教而少有“花絮”,則學生必然只能跟著教師亦步亦趨,何談主體地位和愉快發展?
教師要想上好課,認真加以“預設”絕對是“必修課”。但是,“學為主”這一21世紀課堂教學的核心理念又要求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做到有意尋找學習矛盾、留出時間當堂處理,讓教學進程隨機滲透、現場生成。正如特級教師賀誠說的“預設是必要的,但生成更是鮮活的”。那么怎么才能實現師生“雙贏”?筆者認為,從“眼前”的角度看,教師在進行課前“預設”時,可多一些并聯式的教學步驟,少一些串聯型的線性設計;多一些充分準備的“緊急預案”,少一些過于粗放的“簡單隨意”,讓“預設”既能萌發于課堂生成之前,又可游走在教學生成之時。而如果從“遠景”角度看,教師則重在練好自己的“內功”,不斷提升和鍛造自己,使自己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開闊的文化視野和高深的文化品位。惟如此,我們的教師才可在“意外”出現時或特定情境中沉著“接招”并瞬間決策,讓課堂在隨機推進中留住鮮活、精彩紛呈!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9
走進角色 入情入境——《祁黃羊》教學有感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自儀征漫網站 點擊數:93
走進角色 入情入境——《祁黃羊》教學有感
蘇教版第八冊的《祁黃羊》是一篇歷史故事,課文著重講了祁黃羊舉薦人才的事,用人物對話來展開故事情節,表現了祁黃羊一心為國、處事公正的高尚情操。為了精讀人物對話,體味人物品質,我在教學時讓學生走進角色:
師:課文我們熟悉了,現在我要聘請你們當一回演員,看一看誰演得最好??
生自由排練。
師:現在,我請一組同學來演一演,其他同學暫時當一回挑剔的導演,看一看他們演得過關嗎?
生表演。
師:現在演員演完了,該導演發話了,
學生各抒己見。
生:黃政演祁黃羊時,首先注意了春秋時大臣叩見大王的禮節,還注意了演出祁黃羊的行動不便。
師:確實如此,很細心。
生:黃政演得是不錯,但悼公第一次問祁黃羊誰合適時,祁黃羊是想了想,鄭重地說,他沒演出來。
師:那為什么祁黃羊要想了想再鄭重地說呢?
生:因為中軍尉一職關系重大,不能隨便舉薦。雖然解狐是他仇人,但他仍舉薦他,可以看出他的外舉不避仇;對于兒子,只因解狐死后,沒有比他兒子更適合的人選了,這又體現出他的內舉不避親。兩個“想了想“更突出了祁黃羊的大公無私。
師;黃政,接受導演的意見嗎?
生:樂意接受。
師:看來,要把課文表演出來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但只要細心揣摩課文,還是可以演好的,下次班會課上我們分小組來比一比,好嗎?
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好。
教學的生命力在于創造。在教學《祁黃羊》時,我為了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維,進行有創意的表達,讓學生走進角色,走進歷史,當一回劇中人,演一演,說一說。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將他們的感覺、情緒和智慧積極投入,深入地理解文本,將課文有限的敘述語言轉化為栩栩如生的、豐富多彩的戲劇語言,產生了入情入境的效果。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即興表演,是促進其對課文進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表演,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形象的表情身姿運動,提高的不僅僅是對課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體的語文素質。
轉載自儀征漫網站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佚名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詞,并理解生字詞。
3、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出以公心”的意思。
教學準備:
查閱資料,了解故事發生背景。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齊讀:3、祁黃羊
2、提問:你對祁黃羊了解多少?可以介紹有關他的故事。
(引導學生回憶敘述)
二、初讀指導
1、結合課后生字表讀準字詞,讀通課文,邊讀邊思考:
本文主要寫了祁黃羊的什么事?
2、理清文章層次,結合學習生字詞。
⑴本文寫祁黃羊幾次舉薦人選?從那兒寫到那兒?
⑵他第一次舉薦誰?是那幾個自然段寫的?
(第3—7自然段)
學習下列生字詞(并了解意思):
人選興亡舉薦合適
⑶他第二次舉薦誰?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
(第八自然段)
學習下列生字詞(并了解意思):
召慎重避
⑷默讀全文,想一想全文可以分為幾段,各段主要寫的是什么內容。
第一段(1—2):祁黃羊因病辭職。
第二段:(3—11):祁黃羊兩度薦賢。
第三段:(12):祁黃羊舉薦受稱贊。
3、分段指名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
2、讀一讀,再抄寫。
興亡 舉薦 慎重 人選 推薦 合適
3、課后流利地讀課文。
4、祁黃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意思。
3、體會祁黃羊的品質。
教學準備: 圖片、投影
一、復舊引新
討論: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二、精讀訓練
1.細讀課文,領會思想內容。
(1)默讀第一段,講解時代背景。
①理解詞語。幾個大國:如秦國(今陜西中部,甘肅東部)、
晉國、魯國(今山東)等。
征伐:討伐挑起戰爭,攻打別國。
②討論:舉薦人選是由什么事情引起的?
(祁黃羊辭職)
(2)各自輕聲讀第二、三段。
①揭示句子:“悼公聽了很受感動,說:“外舉不避仇,內舉
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a.提問:“外舉不避仇”是什么意思?
(推薦外邊的人不避開仇敵)
從課文中,我們知道說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b.“內舉不避親”是什么意思?
(推薦家里的人不避開親屬)
這又指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c.什么叫“出以公心”?
(從國家的、公眾的利益考慮)
②即興表演祁黃羊兩次舉薦人選的情況。
a.朗讀課文,記住有關內容。
b.分配角色:祁黃羊、晉悼公、使者。
c.充實下述內容: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孤。沒想到解
“…去世了。悼工只好讓祁黃羊再舉薦一個能接替他的人。
d.當眾表演(兩組),表演后評議。
⑶你覺得祁黃羊是個怎樣的人?
(出以公心、正直無私)
畫出有關語句,討論所畫內容,指名朗讀有關語句,要求有感情。
2、指導復述。
⑴回憶課文各段大意。
⑵祁黃羊兩次薦賢,要說得詳細。
⑶同座互相檢查復述情況。
⑷指名當眾復述、評議。
三、課后作業
1、把《祁黃羊》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2、搜集“出以公心”的故事,舉行一次故事會。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重點讀準“祁黃羊 中軍尉 晉悼公 解狐 壓根兒 落下了毛病”;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以課文中心句“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為支點,通過分段,理清課文脈絡;
4、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在這一單元里,沿著歷史的足跡,我們認識了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劉備,我們認識了大智若愚、拒收禮物的公儀休。他們猶如夜空的星辰、始終照耀著我們,感動著我們。今天,我們學習又一篇感動人心的課文——(板書并要求學生書空)祁黃羊。
師:這篇課文同學們一定讀過。能讀準這些詞嗎?
出示:祁黃羊 中軍尉 征伐 落下毛病
晉悼公 準許 辭職 合適 接替 推薦 舉薦 鄭重 慎重
教師引導逐組朗讀——1、糾正不準的讀音;2、點拔:“推薦”與“舉薦”是一對近義詞,“鄭重”與“慎重”不一樣。(慎重,小心謹慎地思量,深思熟慮,側重于內。而鄭重是嚴肅認真,多指表情凝重,側重于外)。
二、初讀(課堂上的初讀,而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初讀”)
師:這些“攔路虎”都讀準了,再來讀課文也就容易了。下面請同學認真地讀一篇課文,讀了完課文,把書放下,要養成一個“掩卷沉思”習慣,思考這篇主要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并把它畫出來。然后再思考,根據這句話,課文可以分成哪幾段。在書上作個記號(雙斜線),明白嗎?開始讀——
教師巡視,點拔,提示學生分段沒有統一的答案……
三、讀書、交流
師:課文主要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們是怎么分段的?
a1-2;3-11;12
b1-2;3-7;8-12。
c1;2;3-7;8-12(學生說出段意即可)
師:這則故事不像《三顧茅廬》那樣具有扣人心弦的情節,它就是由簡單的人物對話構成的,但聽同學們的分段,我忽然發現它也有一個清晰的過程。有起因,有發展,有波折而且還一波二折呢?
師:誰來讀‘事情的起因’
師:誰接著讀‘波折中的第一波’。(鼓勵學生多讀一句——讀到不久就去世了)
師:可是一波未平,又起一波,誰著讀。
(注意隨機指導學生讀好書——注意人物的語氣等!)
四、在感情朗讀的基礎練習并指名復述
師:飛將軍李廣因為盧綸的一首詩《塞下曲》而婦孺皆知,三顧茅廬的劉備因為羅貫中的筆而家喻戶曉,與他們相比,祁黃羊的知名度可差遠了,怎樣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祁黃羊,領略他那種“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無私精神呢?只能*我們同學一而十,十而百地講,繪聲繪色地講給別人聽,大家愿意自己試試嗎?
五、指導生字書寫布置家庭作業(課后習題3)
重點指導:伐(斜鉤挺直)、晉(中橫拉長、托上蓋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研讀人物對話,感受祁黃羊一心為公的形象。
2、深入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含義
3、對祁黃羊這一歷史人物有自己的評價。
一、導入:
課前板書:(四個歷史人物——祁黃羊、晉悼公、解狐、祁午)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祁黃羊》這篇課文,課文里一共出現了四個歷史人物,誰大聲地讀讀。祁黃羊與他們分別是什么關系,他們之間的故事是圍繞一件什么事展開的。
(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板書——中軍尉!)
師:這則歷史故事是在對話中展開的。落在紙上的對話,是沒有語調,沒有表情,甚至也是沒有感情的。所以,記錄的人想出了一些補救的辦法,那就是提示語和標點。
下面,就讓我們默默地在想象中傾聽他們的對話,注意人物的提示語,注意句子中的標點,或許你會發現容易被人忽視的細節,體驗地別人錯過的一份情,感受到他們那顆跳動著的心——別忘了用筆留住你的發現!二、默讀批注
師巡視、點拔
1、悼公的兩段話始終是:?+!(細細體會其中的情義)
2、鄭重(表情嚴肅)
3、就照你的意見辦!(無限的信任)
4、如此出以公心(如此就是“這樣”,哪樣呢?“如此”可以去掉嗎?加強了語氣)
5、看來(為解狐不能接任中軍尉一職而感到深深遺憾、惋惜)
6、只有(非祁午不可)
7、壓根兒沒想(仇敵、父子關系不復存在,那此時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
三、交流、練讀
師:從?!可以看出悼公的語速、語調是富于變化的。從這種變化里,你能感覺到什么?
師:與悼公相比,祁黃羊說話時的語速、語調有什么特點?(不慢不變、平緩)
師:如果說悼公是因為“深感意外”,是因為“十分驚訝”而表現出這種語速、語調,那是什么讓祁黃羊始終保持著一種“語速、語調”呢?(內心平靜,問心無愧——讀他的話)可是在別人眼中他是問心無愧的嗎?愧對父親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可謂不忠;愧對自己 徇私情可謂不忠。
師:(結合板書,“天平”)掂量的是什么?(軍事才能)托舉的僅僅是一個中軍尉嗎?(他托舉的將是一個強盛的國家)仿佛不能有絲毫的誤差。天平的指針始終對著誰?(君、國)
師:在古代歷史的長河中,許多可敬可愛的英雄,他們一心為公,唯才是舉,為國家推薦優秀人才,讓國家走向了強盛。祁黃羊只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今天,我給同學們推薦一位同樣可敬的歷史人物,他的名字叫毛遂——課后請同學們讀讀他的故事。我相信你一定會有許多感動,許多收獲,有興趣的可以把你的收獲寫成一篇讀書心得。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第一課時)
課題
9 祁黃羊
設計
理念
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抓住課文的重點內容,體會其感情特點;用好教材,把教材作為一種載體,注重課內外相結合。
教材
簡析
本文主要講春秋時代,祁黃羊在辭職前,兩次向晉悼公舉薦接替自己得的人,他出以公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受到晉悼公稱贊的故事。贊揚了祁黃羊不計前嫌、大公無私、顧全大局、光明磊落的高貴品質。
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為三部分。分別為祁黃羊
因病辭職——舉薦賢才——受到稱贊
(1、2) (3——11) (12)
教學
目標
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會生字、新詞并理解詞語。
能力目標:能復述課文并聯系上下文深入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意思。
情感目標:理解并學習祁黃羊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點與難點
深入探究體會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思想境界,了解并學習他的高貴品質。
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對課文內容在課前經過閱讀預習已基本了解,但要達到深入理解還需進一步挖掘其思想意義,有待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
教學
方法
引導探究法
教學
課時
二課時
教
學
過
程
(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初讀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指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在以前的課上,我們認識了許多歷史人物,如虎門硝煙的林則徐、具有雄才大略的諸葛亮等。這堂課我們要繼續認識一位歷史英才,大家齊聲說(祁黃羊)
板書課題
讓生說說通過查資料對祁黃羊的了解
簡介祁黃羊
祁黃羊是春秋時晉國的重臣,當時擔任中軍尉,主管派遣為將佐駕御車馬的軍吏及訓練士卒。
過渡:祁黃羊對大家來說不是一個熟悉的人物,但通過學習課文,他一定會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學生齊讀課題
交流對祁黃羊的了解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初識人物,設置懸念,集中學生注意力,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檢查預習、正音、學習生字、生詞
抽讀課文
正音并學習多音字
1、在多年的征戰中,祁黃羊的腿腳
lào
落下了毛病。
xiè
2、我看解狐就很不錯。(“解”作姓時讀xiè)
講多音字“落”、“解”。
學習生字、生詞。
強調容易寫錯的字并指導書寫。(伐、悼、慎)
抽生練習讀課文。
讀含有多音字的兩句話。
學生寫、讀多音字。
讀生字并學習組詞。
生空中練習。
鋼筆描紅課后生字。
鞏固字詞,啟發學生在閱讀中留心學習。
掌握最基礎的知識與技能。
感知課文內容: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發生在什么時候?
事情的起因、結果如何?
(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祁黃羊主動辭職的原因。)
相機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并板書。
理清文章脈絡:
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引導學生分段并板書。
初步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及“出以公心”的含義。
生回答:
祁黃羊推薦中軍尉,來接替自己。
區別“推薦”與“舉薦”
(推薦:把好的人或事物向別人或上級介紹,希望任用或接受。
舉薦:向上一級推薦人才。)
春秋時代
生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祁黃羊主動辭職的原因。)
結果悼公聽了很受感動,并且稱贊了祁黃羊。
概括并讀主要內容。
事情發展的順序。
作標記并概括段意。
讓學生學會區別理解。(這也可作為學生理解詞語的一種方法。)
引導學生學會概括主要內容,并進行整體感知課文。
再讀課文,提示語氣。
(悼公:王者、疑惑、驚訝、稱贊;祁黃羊:嚴肅認真)
練習感情朗讀。
讓學生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及豐富的情感,并把這種情感抒發出來。
小結質疑,為下節課做鋪墊。
課文中祁黃羊推薦了兩位與自己關系非同尋常的人物,按常理,必然會招來非議。大家想想會出現哪些問題,我們下節課進一步討論探究。
質疑
透過文本讓學生學會與主人公對話,與周圍的人對話,深入挖掘其思想內涵。
延伸
訓練
寫會生字、詞;
給父母講《祁黃羊》的故事;
閱讀《毛遂自薦》的故事。
鞏固字、詞; 讓學生無形中練習復述課文拓展能力;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教
后
記
反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總結經驗,彌補不足。
附:板書設計
9、祁黃羊
按事情發展的順序
起因:因病辭職
解狐 外舉不避仇
經過:舉薦賢才
祁午 內舉不避親
結果:受到稱贊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3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53
《祁黃羊》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能聯系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出以公心”的意思。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卡片、磁帶、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主要板書計劃:
3 祁黃羊
因病辭職
兩度薦賢 出以公心、正直無私
舉薦受賞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1 抄寫詞語;
2 組詞;
3 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
4 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5 按原文填空;
6 聽寫詞語。
課外:閱讀一段話,并完成練習。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生字詞語,理解詞語意思。
3、默讀全文,分段歸納段意。
教學過程:
一、介紹人物導入課題。
1.簡介祁黃羊,板書課題:祁黃羊。
2.圍繞課題質疑:課文是以人名為題的,一看就會想到什么?(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敘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二、初讀指導。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畫出詞語,理解意思;
思考前面提出的問題。
2.檢查自學情況。
①生字卡片正音。
“適、召、慎”是翹舌音;
“晉、選、薦、慎”是前鼻音。
②分自然段指名讀: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3.理清課文層次。
①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想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②本文寫祁黃羊幾次舉薦人選?(兩次)
從哪兒寫到哪兒?
指名朗讀。
③他第一次舉薦誰?(解狐)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第3-7自然段)
指名男生讀。
理解詞語:人選、興亡、舉薦、合適。
④他第二次舉薦誰?(祁午)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第8-11自然段)
指名女生讀。
理解詞語:召、慎重、避。
⑤默讀全文,分段歸納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黃羊因病辭職。
第二段(第3-7自然段):祁黃羊兩度薦賢。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黃羊舉薦受賞。
4.分段指名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1.自學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們的間架結構。
2.討論生字的寫法。
“祁、尉、慎”為左右結構。
“選、適、避”是半包圍結構的字。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
2、指導復述。
一、復習。
1.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
二、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討論交流:
結合理解詞語:幾個大國、征伐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祁黃羊辭職的原因。
板書:因病辭職。
4.練習朗讀。
三、學習第三段。
1.出示句子:悼公聽了很受感動,說:“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難得呀!”
2.齊讀句子。
3.學生質疑,師板書: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出以公心
四、學習第二段。
1.自讀課文,思考:“外舉不避仇”說的是怎么一回事?
“內舉不避親”說的是怎么一回事?
2.指名口述。
3.理解“外舉不避仇”。
①引讀體會悼公與祁黃羊的第一次對話。
從悼公的話中,體會悼公對祁黃羊的重用及高度的信任。
從祁黃羊的“想一想、鄭重”中體會祁黃羊的舉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②導讀第二次對話。
讀好反問句、疑問句。
體會祁黃羊的公私分明、心胸寬闊、不計前嫌的高尚品德。
③指導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對話。
4.理解“內舉不避親”。
①自讀第8-11自然段,你體會到什么?
②討論交流。
從“只有”、“想了想、鄭重”中體會祁黃羊舉薦自己的兒子是無奈而又慎重的決定。
從悼公的驚訝神態和反問中,體會祁黃羊的舉薦是出人意料的。
讀好祁黃羊的話,理解祁黃羊舉薦兒子的原因。
③指導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對話。
5.即興表演祁黃羊兩次舉薦人選的情況(課件出示畫面)。
①自讀第二段,記住有關內容。
②分組分配角色表演。
③指名兩組當眾表演評議。
6.小結:
①你覺得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
②再讀末節。
五、指導復述。
1.回憶課文各段大意。
2.同桌互相復述。
3.指名復述、評議。
六、作業。
1.畫出下列詞語中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晉國(jin jing )落下了毛病(lao luo )
統帥(shuai suai )興亡(xing xing )
解狐(xie jie )慎重(sheng shen )
2. 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推薦慎重
才能重任
3.按課文內容填空。
悼公稱贊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是指祁黃羊舉薦了解狐和祁午,從此可以看出,祁黃羊做事確實是出以,為著想。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祁黃羊》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篇14
《祁黃羊》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師:昨天大家一起興趣盎然地學習了《三顧茅廬》,能談談你的學習感受或收獲嗎?
生:我知道了劉備三次誠心誠意去請諸葛亮輔助自己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諸葛亮出山后,劉備很高興。
師:真好,你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把課文讀“薄”了。
生:我學到了海葬飛和關羽脾氣急,尤其是張飛,一開始對諸葛亮的態度很不好,不像劉備那樣尊重人才。
生:學課文后我知道了諸葛亮雄才大略、神機妙算,是當時的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師:是啊,我們把諸葛亮這樣有才能的人叫做“賢人”。
生:我學到了劉備為了求得諸葛亮這個人才三次誠心誠意地去邀請。
師:是啊,劉備誠心誠意地“求賢”,讓我們感動。今天我們一起來學一篇關于悼公“求賢”的文章——《祁黃羊》。
生:齊讀課題。
師:請大家認真地自讀課文,按照習慣,讀通課文,做上相關記號。(收獲、注意點、疑點)
師:把你學習的所得告訴大家,好嗎?
生:我想提醒同學們幾個多音字。“落下了毛病”中的“落”讀lao,解狐的“解”讀xie。
師:真好,很細心啊!
生:我學會了“辭職”一詞的意思,辭職就是說辭去職務,所以悼公才要重新選人擔任中軍尉
……
師:(出示小黑板)一起讀讀黑板上的這些詞語、短語或人名吧。(征伐 辭職 舉薦 慎重 興亡 合適 出以公心 內舉不避仇,外舉不避親 祁黃羊 悼公 解狐 祁午)
生:齊讀。(有部分學生把“興亡”的興讀成了 )
師:再讀這個詞語 ;“興亡”(結果全讀成了)到底應該怎么讀呢?我們一起看一看這個詞語所在的句子,自己去體會體會其中的意思。
生:應該讀,因為文章說“國家的興亡”是指國家的興旺、興盛和衰敗、滅亡,根據意思應該讀
師:很好,能從意思去想字的讀音。課文中說什么關系著國家的興亡?
生:中軍尉的職責關系著國家的興亡,由此可見中軍尉的職責很重大。
師:其實“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中軍尉的職責更是重大,所以祁黃羊薦賢時不得不慎重,你能到課文中找到慎重的近義詞嗎?(鄭重)“鄭重”一詞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找到所在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鄭重”一詞的意思。(生找句子,讀句子。)
生:鄭重就是說話時語氣很認真,表情很嚴肅。
生:就是很認真。
生:就是很謹慎,很嚴肅。
師:為什么你覺得有謹慎的意思?能聯系課文告訴我嗎?
生:我發現了祁黃羊每次“鄭重”地說之前都要“想了想”,他是在思考之后才說的話應該是正確的。所以鄭重一詞應該是……
師:能聯系課文具體的句子來理解,真棒!那么祁黃羊分別鄭重地舉薦誰擔任中軍尉的?
生:祁黃羊兩次薦賢分別了推舉了解狐和祁午。
師:你知道解狐、祁午和祁黃羊的關系嗎?
生:解狐是祁黃羊殺父仇人,而祁午是祁黃羊的兒子?
生:我不明白祁黃羊,父之仇人不共戴天,怎么能選解狐呢?推舉親生兒子擔任國家要職,他就不怕天下人誤解嗎?
師: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為什么祁黃羊“內舉不避仇,外舉不避親”?你能用黑板上的詞語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告訴大家嗎?
生:因為祁黃羊薦賢是出以公心的,所以他“內舉不避仇,外舉不避親”。(指導理解“出以公心”)
生:因為薦賢一事關系著國家的興亡,所以祁黃羊“內舉不避仇,外舉不避親”。
生:因為沒有比解狐和祁午更合適的人選了,所以祁黃羊“內舉不避仇,外舉不避親”。
師:理解得真好,帶著這樣的認識我們再讀讀這些詞吧。
師:課文的哪些段落寫了祁黃羊兩次薦賢的事呢?請大家默讀課文,找一找。
生:文章的3——11寫了祁黃羊兩次薦賢。(板書:兩次薦賢)
師:很好!那我們一起讀一下這個故事吧。
師:課文最后一小節又寫了什么呢?請女生一起來讀一讀。
生:這一小節寫祁黃羊受到悼公的稱贊。(板書:受人稱贊)
師:祁黃羊薦賢出以公心,“內舉不避仇,外舉不避親”受人稱贊。那么祁黃羊為什么要辭職呢?請大家一起來學一學第一、二兩小節。先讀一讀,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小標題來概括這兩小節的內容。
生:這兩小節主要寫春秋戰亂,祁黃羊因公負傷,所以要辭職。因此可以用“因病辭職”來概括。
生:我覺得還可以用請求辭職,因為“請求”一詞能讓人感覺到祁黃羊也是考慮到自己腿腳有病,不適合再擔當重任了,說明祁黃羊做事為國家著想,也反映他做事有分寸,值得人尊重。
師:講得多好啊,簡簡單單的一段話,讓她讀“厚”了。
生:我覺得還可以用“主動辭職”來概括。因為職位雖高,但是祁黃羊并不貪戀,而是覺得自己腿腳有病會影響為國征戰,所以我想用“主動辭職”來概括。
師:真佩服你們!是啊,祁黃羊作為當時的名將歷……
師:“春秋戰國戰紛紛”……
師:讓我們再一次來讀讀課文第一段吧,去感受一下祁黃羊一心為公,正直無私的高貴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