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凇 第二課時(精選2篇)
霧凇 第二課時 篇1
教材分析:
本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千姿百態、奇特壯美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綠色通道里的字只識不寫。結合具體語言理解詞語。
3.感悟吉林霧凇的奇特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上好一堂課必須了解學生。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富于想象,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但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霧凇奇觀缺乏直觀感受,需要老師提供直觀的圖像幫助。
教學重難點:
了解吉林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感受霧凇的美與奇特。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略)
第 二 課 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這晶瑩奪目的霧凇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0年1月9日前爺爺到吉林視察,在觀賞了美麗動人的霧凇奇觀后吟誦了一首詩,你們想知道?
(出示)“寒江雪柳,玉樹瓊花,吉林樹掛,名不虛傳。”
1、齊讀詩句。2、板書課題,齊讀。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吉林去領略這美麗奇特的霧凇。
(出示:霧凇圖片,師配以解說)
2、這些圖片讓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3.文中是怎樣形容霧凇的?輕聲讀課文第一段。
(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
(1).從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導抓住“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綴滿”等詞來感悟霧凇的美。(2).指導朗讀。
4.難怪作者要說霧凇是聞名全國的——(板書:奇觀),引導理解“奇觀”。
(出示):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指導朗讀。
5.齊讀課文第一段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第二段。同桌討論你都讀懂了些什么?
2.學生匯報
(相機出示):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里,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的。
3.從句中你發現了什么?
4、那么吉林的松花江畔有沒有具備這樣的條件呢?輕聲再讀第二段畫出相關的句子后小組里討論。
吉林有“過于飽和的水汽”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
(出示):這樣……樹木被霧氣淹沒了。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彌漫”“涌”“籠罩”“淹沒”等詞感受水汽的多,濃。指導朗讀。
5.引導了解霧凇形成的第二個條件。(遇冷)
6.讀讀找找文中哪些句子描寫了霧氣到霧凇的凝結過程。
(出示):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最后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了。
8.通過“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銀線”“銀條”“銀松雪柳”等詞體會霧氣受冷凝結的過程。指導朗讀
9.四人小組練習學著小導游向大家介紹霧凇。
10.配樂齊讀第二段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出示圖片,指名說說你初見這霧凇時的心情怎樣?自由朗讀第三段
2.借助圖片理解“千姿百態”。
3. (出示)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
創設情境,感受霧凇的美和人們觀賞時的心情。指導朗讀。
4.拿筆寫出自己心中的贊嘆。全班交流。
5.齊讀課文第三段。
四、拓展
1.其實,和霧凇齊名的中國四大自然奇觀的還有桂林山水、長江三峽、云南石林。欣賞圖片
2.看到這些,你有什么想說的?3.教師小結
六、作業:(自選一項)
1.收集有關吉林霧凇的資料,設計一份導游詞。
2. 仔細觀察一下清晨霜凍的景色,并注意太陽出來后,霜逐步化解的過程,仿照本課寫法,作一次小練筆。
板書設計:
22、霧凇
潔白晶瑩 銀光閃爍
奇觀
水汽——遇冷——凝結
霧凇 第二課時 篇2
· 課時目標:1、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吉林霧凇形成的原因以及霧凇的奇異景象。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復導入。
1、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吉林霧凇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美、千姿百態)
2、 這么美麗的霧凇,同學們想欣賞一番嗎?(想)(點擊課件)
(1)看完后,你想說些什么?
(2)出示文字,是啊,這就是—聞名全國的吉林霧凇奇觀。
此時,你心中又有了什么疑問?
二、自主探究。
1、 看來大家都十分愛動腦,上完了今天這一堂課你會知道問題的答案的。現在請同學們用你最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讀到你最欣賞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到你體會到霧凇奇特時,讀到你想和同學交流時,請舉起你的手。(學生自主讀文感悟)
2、 交流自主學習情況。
剛才同學們自學得非常認真投入,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會把自己最棒的研究成果匯報給大家,誰來說?(學生匯報學習成果,教師相機引導)
(1)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
(自由讀、指名讀、欣賞美麗的霧凇)
你看到了什么?
此時你想說什么?
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吧!
(2)讀了課文,你還有哪些收獲?
漸漸地,燈光、樹影模糊了。這蒸騰的霧氣,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最初像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后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了。
讀讀這句話,看看你體會到了什么?這段話中最吸引你的詞語句子有哪些?它們為什么吸引你?
匯報自主探究情況:
“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寫出了霧凇是逐步形成的。
“一層又一層”、“最初……逐漸……最后”寫出了霧凇的形成過程。
再讀讀這句話,看你又產生了什么問題?
真會讀書,這些問題都很值得研究,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到松花江畔去看看,好嗎?(點擊課件)
(3)想研究一下霧凇神奇的形成過程嗎?下面我們就以“霧凇的自述”為題,以小組為單位,再仔細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從書中找出充分的理由,把自己當作霧凇,告訴大家為什么你不出現在別的地方,只出現在松花江畔。(小組合作探究)
哪一組霧凇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
指導朗讀:這一段寫得相當美,咱們一句一句讀不過癮,老師建議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這句話。
(練讀—指讀,評點—齊讀)
(4)繼續交流,通過讀書,你還從哪兒體會到霧凇的奇特?
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觀賞著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便會情不自禁地贊嘆: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
想想霧凇會有哪些姿態?試著完成下列練習:
霧凇真是千姿百態,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真是奇特啊!
面對這樣的美景,我們也和作者一樣,情不自禁地贊嘆道:—(引讀)
誰來把這詩句美美地讀一讀?能說說從這句詩中體會到的意思嗎?
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贊嘆一番—(齊讀)
三、拓展實踐。
如果你是小導游,你會說些什么?
如果你是小畫家,你會畫些什么?
如果你是小詩人,你會寫些什么?
如果你是……,我會……?
(找學習伙伴完成)
四、總結。
吉林霧凇與云南石林、長江三峽、桂林山水稱為我國四大自然奇觀,有機會的話,大家一定要去領略一下我們偉大祖國的大好河山哦!
五、作業。
1、 完成練習冊。
2、 給自己布置一道課外作業題。
六、板書
22 霧凇
奇觀